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震源较浅。中国救援队于北京时间2月7日23时从北京起飞,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下图示意该次地震震中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热带崎岖 B.位于大陆东岸 C.位于西半球 D.地形以高原为主2.推测此次北京到阿达纳飞行中()A.最佳飞行方向为一直向西 B.飞行时间长度约为10小时20分钟C.最佳飞行方向为先西北再西南 D.救援队员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3.与此次地震震中附近板块边界类型相似的是()A.A B.B C.C D.D【答案】1.D2.C3.B【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地处温带,A错误;位于亚欧大陆西岸,B错误;经度位于30°E附近,位于东半球,C错误;土耳其地形以高原为主,D正确。故选D。【2题详解】北京、阿达纳两地位于北半球,阿达纳位于北京西侧,则最近航向为先向西北再西南,C正确A错误;阿达纳位于东二区,当北京时间为2月7日23时,阿达纳时间为23-6=17:00,当地时间2月8日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则飞机飞行了11h30min,B错误;当北京时间为2月7日23时,135°E地方时为0时,0时经线自东向西以15°/h的速度向西移动,该飞机自北京出发向西飞行11h30min,大部分行驶在深夜,不会始终看到地面万家灯火,D错误。故选C。【3题详解】地震是地球板块挤压碰撞的结果,土耳其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的板块消亡边界。图A为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图B为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正确。图C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C错误。图D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错误。故选B。【点睛】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大圆指的是过地心的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北京时间2023年8月19日,一位高邮(江苏省扬州市)市民在河边看到太阳刚刚露出拱肋(桥面上方弯曲的骨架),并立即拍了下来(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拍摄时间大概是该日()A.4时35分 B.6时28分 C.13时12分 D.18时48分5.拍摄时相机镜头朝向为()A.西南 B.东南 C.东北 D.西北6.下面四幅图中,昼长情况(阴影表示夜)、影子轨迹等比较接近该地3个月后情况的是()A. B.C. D.【答案】4B5.C6.D【解析】【4题详解】由图可知,此时太阳刚露出地平线不久,即日出后不久。高邮的经度接近120°E(该线地方时是东八区区时,中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该日是8月19日,昼长夜短,应在地方时6时前日出,太阳刚刚露出拱肋(桥面上方弯曲的骨架),说明是日出一小段时间拍的照片。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拍摄时间约是该日6时后,选项中最符合题意的6时28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该日是8月19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东北日出,西北日落。由上题分析可知,拍摄时是日出后不久,太阳应位于东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6题详解】三个月后是2023年11月19日,太阳直射南半球。A图表示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应是6月22日,与题意不符,A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高邮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正午太阳在正南,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东南—正南—西南,影子轨迹是西北—正北—东北,B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区外,东南日出,西南日落,若是北半球温带,则正午太阳位于正南,C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高邮昼短夜长,昏线呈西北—东南走向,D正确。故选D。【点睛】未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地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当地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向南或向北偏转越大。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南方照射而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常年从正北方照射而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方位要根据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南北关系进行确定。地质构造线是指区域性构造在地面上的延伸线(如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平面图”,辉绿岩为侵入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该区域地质构造线的主要延伸方向为()A.东南—西北 B.南—北 C.东—西 D.西南—东北8.下列关于该区域地质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地质构造以向斜为主 B.花岗岩体侵入晚于辉绿岩C.辉绿岩体侵入受断层限制 D.E地层可寻三叶虫化石【答案】7.A8.D【解析】【7题详解】由题干可知,地质构造线指的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由图可知,图中以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等岩层层面为主,结合图例中的指向标可知,其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是东南—西北方向,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8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中心部分岩层形成于寒武纪,年代较老,两翼岩层依次形成于年代较新的志留纪和泥盆纪,说明区域地质构造以背斜为主,A选项错误;由图可知,花岗岩没有侵入三叠纪岩层,即早于三叠纪岩层,辉绿岩侵入了三叠纪岩层。即辉绿岩晚于三叠纪岩层,说明花岗岩岩体侵入早于辉绿岩,故B选项错误;由图可知,断层切断了辉绿岩,即辉绿岩的形成要早于断层,故辉绿岩岩体侵入不受断层限制,故C选项错误;E地层是寒武纪地层,属于古生代早期,可寻三叶虫化石,故D选项正确。【点睛】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下图为“某游客在青藏高原东南部某地拍摄的景观照”,图中谷底河流细小,两岸植被迥异,一侧草木葱绿,另一侧百花盛开,颇为神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照片中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下切 B.冰川侵蚀 C.断裂下陷 D.河流侧蚀10.造成该谷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海拔 C.土壤 D.坡向11.图示照片最有可能拍摄时间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答案】9.B10.D11.C【解析】【9题详解】图中谷底河流细小,侵蚀能力弱,而谷地宽阔呈U形,说明谷地的主要成因不是流水下切和河流侧蚀,AD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多发育冰川,且图中远侧山脉有积雪冰川发育,谷地呈U形,符合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的地貌特征,B正确;图中谷地两侧谷坡坡度较缓,说明其主要成因不是断裂下陷,C错误。故选B。【10题详解】谷地两岸的降水、海拔、土壤差异很小,不是造成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ABC错误;相较草木葱绿的一侧,百花盛开的一侧应热量条件较好,即位于阳坡,说明造成两岸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坡向,D正确。故选D。【11题详解】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百花盛开的月份应是气温最高的7月,其他月份气温较低,热量条件不足以满足百花盛开,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冰川侵蚀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冰川槽谷(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川堆积形成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均匀,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如冰碛垄(堤)等,分布于冰川留存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大型太阳能城市空气清洁系统又称为除霾搭,其主体由空气导流塔(高60米、直径达10米)及玻璃集热棚两部分构成。玻璃集热棚棚顶由镀膜玻璃组成,棚内设置过滤网墙,地面铺鹅卵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符合“除霾塔”内外空气运动特征的是()A. B. C. D.13.“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的时段为()A.晴朗无风的白天 B.晴朗无风的夜晚 C.阴雨多风的白天 D.阴雨多风的夜晚【答案】12.B13.B【解析】【1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除霾塔利用玻璃集热棚吸收太阳辐射,地面铺鹅卵石升温快,使集热棚内形成热中心,大气受热后膨胀上升,AC错误;周边地区气温相对集热棚内低,(含霾)气流从周边向集热棚内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经过过滤后沿导流塔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降温,起到除霾的作用。B正确,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在白天,集热棚和周边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相似,周边道路和建设物热容量小,升温快,此时集热棚与周边的温度相差不大,因此热力环流不强,除霾效率不高,AC错误;阴雨多风的夜晚,空气中的霾大多被沉降或扩散,空气质量较好,该除霾装置工作效率不高,D错误;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降温快,集热棚内与周边地区的温差更大,有利于周边地区的气流流向集热棚内,此时除霾塔工作效率最高,B正确;故选B。【点睛】集热棚内地面上铺鹅卵石,鹅卵石热容量小,升温快,有利于集热棚内气温的升高,可以增强热岛效应,热力环流强度增加,促进周边气流流向集热棚内。美国东北部地区2021年1月31日晚逐渐飘起雪花,2月1日暴风雪愈演愈烈,纽约市的积雪厚度为43厘米,大雪给地面铺上洁白的“厚毯子”。下图为“大气的热力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此次降雪会使()A.①的作用增强 B.②的作用减弱 C.③的作用减弱 D.④的作用增强15.这件“厚毯子”使气温普遍下降,主要原因是()①积雪融化需要吸收热量,使得气温下降②积雪覆盖地面,热量不能传递给大气③雪面反射作用强,将太阳光反射回宇宙空间④雪面辐射要比地面辐射低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14.B15.C【解析】【14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代表大气吸收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代表地面反射太阳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此次降雪,跟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关系不大,A错误,积雪覆盖地面,会使地面的反射率上升,增强地面反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B正确、C错误。④代表大气逆辐射也减弱,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这件厚毯子也就是积雪。积雪融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得大气温度下降,①正确;积雪虽然覆盖地面,但地面辐射仍然存在,热量能传递给大气,②错误;积雪为白色,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就会下降,③正确。对于雪外大气来说,雪面辐射就是地面辐射,相对雪下地面辐射而言,雪面辐射可能比地面辐射小,但不是气温普遍下降的主要原因,④错误;故选C。【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首先是穿过厚厚的大气的太阳短波辐射,大部分可以到达地表,少部分被大气反射、吸收、散失;地面吸热后成为热源,不断向外释放长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是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大气吸热后,释放长波辐射,回到近地面的称之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根据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可以了解一地的天气特点。下图为“某年12月中旬某日东北亚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该日,图中可能经历降温、雨雪天气变化的地点是()A.甲 B.丙 C.乙 D.丁17.该日,丁地出现阴雨天气,合理的解释是该地()A.距海近,空气湿润 B.海拔低,多对流雨C.海洋吹来的偏南风 D.为冬季风的迎风坡18.该日,与乙地相比,甲地()A.气压高 B.降水多 C.风力小 D.风向相似【答案】16.B17.C18.D【解析】【16题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经历降温、雨雪的天气变化一般为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甲位于高压东部,乙位于高压脊,丙位于低压向外延伸的低压槽地带,这里利于形成冷锋系统,丁位于高压西北部。故丙最有可能经历冷锋系统过境,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由图可知,丁地位于岛屿,结合该日等压线分布可知,丁地面迎从海洋吹来的偏南风,偏南风带来较多水汽,形成阴雨天气,C正确。冬季风迎风坡、距海近均不是该日所具备的独特的降水条件,AD错误;对流雨一般发生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间,B错误;故选C。【18题详解】据图可知,甲地等气压介于1012.5hpa--1015hpa之间,乙地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精品解析: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
2023-11-08 17:33
10页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地理试题(原卷版)
2023-11-08 17:33
10页 -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11-08 17:33
18页 -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市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11-08 17:33
18页 -
精品解析:江苏省徐州市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原卷版)
2023-11-08 17:33
10页 -
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地理试题(原卷版)
2023-11-08 17:33
10页 -
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11-08 17:33
17页 -
2023-2024学年福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 地理答案
2023-11-08 17:34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