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形制从山西到广东都有出土。下列解释较为合理的是()A.中原文化向长江流域扩展 B.南北文化存在交流C.长江流域文化向岭南传播 D.中华文化自古一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山西到广东都有出土浙江良渚文化的玉琮形制,说明南北文化存在交流,B项正确;浙江良渚文化不属于中原文化,排除A项;长江流域文化向岭南传播,还向北方传播,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自古一统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他意在强调()A.民心是国家兴衰的根本 B.秦朝统治缺乏文化认同C.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D.秦朝覆灭原因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秦统一后,原六国旧贵族仍忠于他们的王室,精英知识分子也对禁锢诸子学说的政策不满,平民百姓不堪远征和大兴土木的负担,秦王朝便分崩离析了”信息可知,费正清意在强调秦帝国在施政过程中对传统的改变过速,激化了与原六国旧贵族、精英知识分子和平民百姓的矛盾,多个因素导致了秦朝的覆灭,D项正确;题干主旨是探讨秦王朝分崩离析的诸多因素,“国家兴衰”的话题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题干并没有特别指向“文化认同”是否缺乏,材料不是强调“朝统治”而是秦王朝瓦解,排除B项;精英知识分子在秦王朝分崩离析的过程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和题干主旨不相符合,排除C项。故选D项。3.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人)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这说明()A.异域艺术成为石窟艺术的主流 B.中华文明博大精深C.莫高窟是多元文明交流的见证 D.中西审美趋于一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莫高窟的一幅壁画上描绘的日神、月神图像既有印度和中亚(粟特人)艺术的要素,又受到希腊、波斯艺术的影响”信息可以得出,莫高窟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的风格,见证了多元文明交流的成果,C项正确;从题干材料中可以体现异域文化的元素,但无法看出其处于“主流”地位,排除A项;题干材料探讨的是中外文化的交融并未展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排除B项;中西审美“趋于一致”的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在事实上也不可能趋于一致,排除D项。故选C项。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的名号多是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辽宋夏金时期,辽人以轩辕氏、炎帝后裔自居。这表明()A.尊宗敬祖的思想被各族认可 B.华夏认同具有统一的内驱力C.民族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开放 D.民族交流交融是时代的主流【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华夏族是汉族前身,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为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自称,又称中华。材料提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后,继承中原王朝的国号,追认华夏族的祖先为祖先,把自己看作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这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不断发展,有利于该历史时期结束分裂,重归统一,B项正确;材料强调少数民族认可华夏族的祖先,体现华夏认同观念,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发展的状况,“平等开放”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华夏认同是民族交融的表现之一,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民族交流交融是时代的主流”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5.明清时期,嘉兴县属的新塍镇、大张圩诸市镇所产之丝绸,不向嘉兴府城集中,而是运往附近吴江县的盛泽镇。嘉兴府最大的市镇——濮院镇,以濮䌷、沈绸著名,这类产品一部分直接运往外地,一部分运往盛泽镇。这说明江南市镇()A.经济发展具有独立性 B.出现跨区长途贸易C.繁荣的程度超越县城 D.自由雇佣劳动盛行【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嘉兴府中的市镇,如新塍镇、大张圩诸市镇、濮院镇等所生产的产品均运往外县或外地,而不向嘉兴府城集中,这说明当时江南市镇经济发展具有独立性,A项正确;依据材料“运往附近吴江县的盛泽镇”、“一部分直接运往外地,一部分运往盛泽镇”等信息可知,材料不能体现跨区长途贸易,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市镇与县城的繁荣程度,无法得出繁荣的程度超越县城,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自由雇佣劳动,排除D项。故选A项。6.1910年10月,直隶谘议局对总督陈夔龙未经同意奏请续募公债提出质问书,质问所办公债是作为地方公益之用还是充当行政经费之用,但陈夔龙不予理睬,于是谘议局在常年会闭会之后又召开临时会,特提出“陈总督侵权违法案”,呈请资政院核办。这反映出当时()A.民主政治理念付诸实践 B.预备立宪成果斐然C.督抚权力受到有效制约 D.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直隶谘议局对总督陈夔龙未经同意奏请续募公债提出质问书,并召开临时会,提出“陈总督侵权违法案”,说明民主政治理念付诸实践,A项正确;预备立宪是骗局,不是成果斐然,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督抚权力受到有效制约,排除C项;三权分立是指行政、立法、司法等三权分立,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下面是近代某位学者关于“新思潮”的看法,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促进了维新变法 B.否定了传统文化C.体现了理性精神 D.脱离了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内容出自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认为对于旧制度、旧礼教、旧观念,要放在当今的时代评判它是否合理,这种主张用评判的态度看待传统文化的主张体现了理性精神,C项正确;材料内容为白话文,且未直接提及维新改革,不属于维新变法时期的观点,排除A项;材料中学者主张用批判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并非不加辨别地否定传统文化,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宣传动员群众,不能得出“脱离了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8.1944年6月,蒋介石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表示中国将参加联合国筹建会议,并称:“盖东方人民如无代表,则此会议将对于世界之一半人类失去其意义也。”这表明中国()A.开始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任 B.争取美国支援东方主战场C.大力支持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D.积极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蒋介石认为,联合国中没有中国的代表,那么联合国的筹办将失去一般的意义,由此说明他在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筹建,是中国参与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表现,D项正确;中国参与国际秩序的构建不代表中国已经能够承担国际重任,排除A项;蒋介石是在参与筹建联合国,而非争取美国对东方战场的支援,更不是在支持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排除BC项。故选D项。9.20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与13个非洲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70年代,中国又同31个国家签订了同类协定。自1963年起,中国还向第三世界50多个国家派出了医疗队,累计派出医务人员1万多名。这体现了中国()A.合作共赢思想 B.致力于非洲发展 C.国际地位提升 D.外交策略的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国国际关系急剧恶化,外交奉行“两个拳头出击”的策略,既反美又反苏,因此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D项正确;材料与合作共赢思想、致力于非洲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的说法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10.1978年2月,邓小平在四川的讲话中说到:“农村和城市都有个政策问题。我在广东听说,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怪得很!农民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怎么能行?”这表明邓小平()A.主张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B.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C.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D.推动改革开放稳步开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有些地方养三只鸭子就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可知,当时人们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对二者的区别还停留在最初的阶段,这说明其思想没有解放,因此材料中邓小平的言论强调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市场经济,而且当时还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材料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排除C项;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D项。故选B项。11.《托勒密世界地图》范围包括西起西班牙、东至中国的欧亚非大陆和海洋。其中地中海世界被刻画的比较准确,而世界的其余部分则充满着想象的成分。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A.古代欧洲对世界的科学认知 B.因充满错误而不能作为史料C.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 D.受新航路开辟的启发而制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古代很长时间里,人们往往对世界的其他角落知之甚少,比如古代地中海文明圈的人们所认知的世界仅限于欧、亚、非三大洲的部分地区,而对中国、印度、非洲中部和南部等地了解非常有限,古罗马时期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就体现了当时地中海文明圈的“世界观”,说明社会发展程度影响人类视野,C项正确;《托勒密世界地图》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并非科学认知,排除A项;虽然目前能看到的《托勒密世界地图》只是文艺复兴时期仿制的,但仍忠实展现了古代西方的世界观,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该地图制作于新航路开辟之前,排除D项。故选C项。12.近代,西方体育思想兴起。例如,马丁路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给予的,应保持身体的健康。卢梭提出“健康和体力日益增进……是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途径。”这表明()A.机器大工业推动大众体育思想的形成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助推了思想解放C.近代体育竞技精神是宗教改革的产物 D.体育健康理念是西方人文思想的核心【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体育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如马丁路德认为人的身体是上帝给予的,应保持身体的健康。卢梭提出“健康和体力日益增进……是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途径。”,B项正确;马丁路德时期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A项;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排除C项;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13.如表是160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情况表。据此可知()1600—1801年英国人口结构变动趋势情况表年份总人口(万)城市人口(万)乡村人口(万)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例(%)乡村农业人口(万)乡村非农业人口(万)160041134377762879017005068542166278143180186623862850314314A.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乡村拓展 B.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C.世界市场形成促进英国人口增长 D.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600—1801年英国农业人口占乡村总人口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乡村农业人口数量增幅不大,而乡村非农业人口数量增加迅速,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英国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乡村拓展,A项正确;根据表格可知,英国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增加,这说明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排除B项;表格没有涉及世界市场与英国人口增长的关系,排除C项;表格中英国乡村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不能看出乡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14.卢梭认为英国的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议会制度存在缺陷 B.议会制度之下人民缺乏自由C.卢梭强调人人生而平等 D.议会制与启蒙思想背道而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卢梭认为英国议员虽然由人民选举产生,但有时不能完全代表人民的利益,表明英国议会制度存在缺陷,A项正确;卢梭生活的18世纪,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笼统地说“人民缺乏自由”不恰当,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是卢梭对英国议会制度的评价,看不出强调人人平等,排除C项;卢梭虽然认为英国议会制度有弊端,但并不完全否定议会制度,“议会制与启蒙思想背道而驰”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11-21 14:57
6页 -
【生物】2023届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
2023-11-21 14:57
8页 -
生物答案
2023-11-21 14:57
6页 -
2023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英语试题(原卷版)
2023-11-21 14:57
9页 -
2023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上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一)英语试题(解析版)
2023-11-21 14:57
18页 -
2023年佛山一模政治参考答案
2023-11-21 14:57
1页 -
2023年佛山一模政治
2023-11-21 14:57
6页 -
2023年2月佛一模评分细则(定稿)
2023-11-21 14:57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