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3届湖南省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2023届湖南省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49.4 K上传日期:2023-11-22 10:08浏览次数:509 侵权/举报

湖南省2023届高三九联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分类管理一直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实行动态调整、依法科学管理一直是我国应对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法定传染病共有40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7种,丙类11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等。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丙类传染病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等。将传染病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要具备相关条件。在依法的前提下,根据对病原体、疾病的性质和危害性的认识,根据人群免疫力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力,根据疫情现状和未来走向,聚集专家的智慧、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决策。从法理依据来看,当一种传染病可能对公民的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时,国家可以对公民和社会采取高强度的干预措施。但是当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减弱,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减轻时,国家就应当动态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保证传染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优化调整。如我国曾采取乙类甲管”的非典、禽流感后回归乙类传染病管控措施,而甲型H1N1流感则并入流行性感冒,按照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将在感染者与密接人员隔离、疫区封锁、交通卫生检疫等防控措施上做出相应的调整。针对乙类传染病,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一般不再进行严格的隔离管理。因此,在防控措施调整初期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继而引发药品供应不足、公众恐慌等现象,为此,我国积极针对这些风险准备应对方案,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当前,我国需将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最大限度减少重症和病亡。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流行。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受各地人群流动性、人口密度、人群免疫水平等的差异的影响,各地迎来疫情流行高峰时间会有所差别,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一方面,政府部门、卫生健康系统等将会按照法律规定和职责要求,继续做好相关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另一方面,特别需要公众做好个人防护,继续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减少流动和聚集、降低短期内流行高峰带来的对医疗资源的冲击。(摘编自陈芳、董瑞丰《新冠疫情防控近三年后为何回归乙类管理》)材料二自限性疾病在医学上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痊愈,在此过程中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或医学手段干预,只需对症治疗,通过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可以逐渐痊愈的疾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从病原学角度来讲,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来看没有出现慢性病的情况,表明它在体内能够被免疫系统清除,因此它具有自限性疾病的特征。根据对新冠病毒目前的研究和认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认为,新冠病毒目前未发现整合于人体的基因组,也没有发现病毒可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从这个层面说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但王贵强同时指出,新冠病毒直接带来的人体损伤是可以自限的,但其诱发的关联危害却难以自限,仍需要规范化治疗。目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有一小部分会出现病情恶化,如果有基础性疾病就会合并诱发其他的病症,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王贵强说。既然是自限性疾病,为什么新冠肺炎患者仍需要及时隔离观察和对症治疗呢?新冠病毒的传染性很强,所有感染病例都需要观察照护,一方面隔离阻断,避免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也观察病情,避免病情恶化。王贵强强调,一旦感染,仍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断和治疗。因此,在新冠肺炎诊疗的过程中,我国一直实行分类救治。对轻型病例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重型、危重型和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实行重点救治。一旦感染,进行有效隔离将避免进一步传播的风险,这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王贵强说,尽管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但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仍然要早干预,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摘编自张佳星《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挺挺就能扛过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是在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对疫情现状和未来有十足把握后作出的决策。B.政策调整初期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增加、公众恐慌等现象,这与国家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一般不再进行隔离管理有关。C.新冠病毒能在体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也不会长期存在于某一个脏器中,可见,从病原学层面来看,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D.相关专家认为,新冠病毒诱发的关联危害是难以自限的,因此,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仍需要尽早干预,确保救治的有效及时。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冠疫情防控调整为乙类管理,说明该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已减弱。B.为确保防控措施调整的平稳有序,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对重症的医疗救治上。C.应对各地将陆续出现的疫情压力,主要依靠公众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政策要求。D.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依靠人体免疫系统强大的清除能力逐渐恢复痊愈。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调整措施需具备的相关条件的一项是(3分)A.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其他关切变异株显著减弱。B.近日研究人员精确定位新冠病毒进人和离开鼻腔细胞的途径,发现了减少高传染性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C.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亿多剂次,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从口的92%以上和90%以上。D.我国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救治体系,增设发热门诊,增加定点医院重症病床、ICU以及相关救治设备与物资。4.材料一为新华社权威专家详解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系列采访的专家回答,请你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拟定三个采访问题。(4分)5.新冠疫情防控回归乙类管理有何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灰色的月亮①[日本]志贺直哉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夹大衣。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子。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缘故,看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就突然近来了。车内乘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了空位子坐下。右首是一个穿束脚裤子的五十岁光景的妇人,左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大概是小年工人,背对着我,因为座位上没有靠手板,他就横坐着,面对着车门。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脱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脸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少年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车子到了乐町、新桥,上来了许多乘客,有几个像是买了东西回家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边。劈开双腿在旁边站下来。在他后面,又被人挤上来一个也扛着帆布包的四十来岁的汉子。汉子上车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搁上去行吗?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慢着,压上去不行。青年护住自己的布包,回头望着那个汉子。啊,对不起。他抬头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搁不下那个包,他只好在狭窄的地方局促地侧着身子,仍旧把包扛在肩上。青年觉得对不起他,说他那个包,可以把一半搁在我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间。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赘才想搁一搁,不用了。那汉子这么说着,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在旁边看着觉得很惬意,这时节,看来人的脾气都变好了。车子过滨松时,接着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来的人更多。这期间,那少年工人仍旧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他的身子。啊,看他这张脸。有人这么说了,说话的是四五个像公司职员中的一个,他的同伴都笑起来了,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大概那一张脸一定是可笑的,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那时候,圆脸的青年回头望一望身后的汉子,用手指头点点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看样子差不多啦。那汉子好似吃了一惊,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说:是么?刚才那些发笑的人,好像也觉得有点奇怪:是有病么?恐怕是喝醉了吧。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看样子也不像。”这样,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头是破的,从里边纷上了块手巾布,倒戴着一顶军帽,帽檐下露出肮脏的脖子,瘦得可怜。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子,在他迷迷糊糊的头脑里,大概把这夹板当作了谁,正在和他亲热吧。喂!站在前面的那个大汉,用手拍一拍他的肩头,问道:你上哪儿去?少年工人没有答话,那汉子又问了一声。到上野去。他很忧郁地回答了。不对啊,你坐倒了,这是到涩谷的车啊。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我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完全是出于不意地,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这动作跟我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觉得惊奇。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在东京站已经在车上了,坐过了站了﹣﹣你是在哪儿上车的?我从他身后问道。少年工人没回过头来说:在涩谷上车的。从涩谷上车,绕了一个大圈子。有人这样说。少年工人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到哪,都没有关系。少年工人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后来一直留在我心里。身边的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这是1945年10月16日的事情。【注】①小说写于1945年11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前美军对东京进行了多次空袭。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因战后物资匮乏而濒临饿死的、不抱希望的流浪少年形象。B.我是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小说通过我上电车后的见闻、言行、感想,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现场感。C.车子里顿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氛与《孔乙己》中的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一样,都表现出人们的冷漠麻木。D.小说最后写乘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通过失掉了屋顶的走廊等一系列意象,描绘了一幅灰暗萧条的夜景,奠定了小说压抑阴沉的感情基调。B.作者对少年工人的塑造,既有连串的动作描写,也有对其外貌的正面描写,还有叙述人称从我到乘客的转换。C.小说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所描写的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正是战后日本悲惨社会图景的缩影。D.作者没有设置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而是把情感寓于冷静的描写之中,通过简洁朴实的语言展现出强烈的艺术魅力。8.小说中我的心理变化与少年工人的状况有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作家第二稿是白色的月亮低垂着,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定稿则改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