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120.6 K上传日期:2023-11-22 11:06浏览次数:446 侵权/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地区()A.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B.古人类活动较频繁C.曾为闽越文化中心 D.阶级阶层分化明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可以看出在该流域发现了旧石器遗址、新石器遗址以及青铜时代的遗址,说明在该流域有着古人类的活动,且比较频繁,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该地区遗址的发现,并不能得出青铜农具的使用状况,排除A项;仅从图示,不能推断其为闽越文化中心,排除C项;仅从遗址的分布,不能反映阶级阶层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2.汉代设置“河堤谒者”,代表中央专司治河。东汉河堤谒者王景治河后至唐末,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河患,有“八百年安流”之说。河堤谒者的设置()A.开创了古代治水官设置的先河 B.遏止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治理矛盾 D.体现了集权体制下的有效调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代设置“河堤谒者”,代表中央专司治河,并且东汉王景治河效果很好可知河堤谒者的设置体现了集权体制下的有效调度,D项正确;开创了说法错误,汉代之前就有治水管的设置,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治理黄河效果很好,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无关,排除B项;中央与地方的治理有很多矛盾材料只是说了一种治河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3.南北朝时期,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个政权都自认为是“中国”。前秦皇帝苻坚提到氐羌部落时说:“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这说明了,当时()A.民族关系日渐平等 B.儒学主流地位动摇C.华夏认同观念加强 D.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彼种落杂居,不相统一,不能为中国大患”可知,苻坚认为氐羌部落混杂而居,并不统一,不能构成中原之国的大患,认为当时前秦政权是中原正统,说明了华夏认同观念加强,C项正确;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不平等,排除A项;自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后,儒学在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排除B项;南北朝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4.建隆四年(963),享先代帝王礼的祭祀对象共十位,均为功德极高的帝王。而开宝四年(971),定型后的享祭帝王增至七十七位,不仅有尧等功德极高的帝王,也有唐中宗等功德相对平庸的帝王。这一变化反映了()A.专制皇权的加强 B.宗法观念的弱化C.官僚队伍的膨胀 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倡导礼治,统治秩序需要礼制的维护。唐代享先代帝王礼的祭祀对象由“均为功德极高的帝王”到“功德相对平庸的帝王”也位列其中,说明皇权至上的原则逐渐融入唐朝礼仪制度,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礼仪制度的变化,未体现宗法观念的弱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官僚队伍的膨胀”,排除C项;材料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5.自先秦到明清,乡村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离不开乡贤阶层。他们是乡绅中的良绅,常常也是宗族长,既能维持乡村社会的礼仪和秩序,也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由此可见,古代乡贤阶层()A.取代了地方行政官员 B.有利于强化基层治理C.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D.完善了地方监察机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他们是乡绅中的良绅,常常也是宗族长,既能维持乡村社会的礼仪和秩序,也可以代表民众向州县官进言”,可以看出先秦至明清时期,乡贤阶层对于地方基层的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B项正确;乡贤阶层并没有取代地方行政官员,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乡贤阶层对地方管理的作用,“民主政治”,表述与中国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乡贤阶层的监察职能,排除D项。故选B项。6.1890年至1894年,清政府平均每年进口总值为1.4亿多海关两,出口总值为1亿多海关两。而1895年至1900年,平均每年进口总值为2.1亿多海关两,出口总值为1.5亿多海关两。这种变化()A.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B.突出了西方资本输出的需求C.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D.加速了城乡手工业者的破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895年至1900年和1890年至1894年相比清政府进口和出口差额更大了,可知进口更多了,本国的商品市场更小了,所以加速了城乡手工业者的破产,D项正确;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和材料1895年至1900年和1890年至1894年相比清政府进口和出口差额更大了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1895年至1900年和1890年至1894年相比清政府进口和出口差额更大了和西方资本输出无关,排除B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7.1900年,清廷宣布为光绪帝立储,即“己亥建储”。对此,民间社会反应强烈,一些地方督抚持暧昧不明态度,列强则介入立储事务。这说明()A.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剧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C.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D.政府接受了国际外交惯例【答案】A【解析】公众号:高中试卷君【详解】根据材料“1900年”,“列强则介入立储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根据材料“一些地方督抚持暧昧不明的态度”,说明这一时期清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地方官员势力上升,威胁中央集权,说明清廷统治危机日益加剧,A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过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B项;维新思想并未成为社会共识,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己亥建储”事件不能说明清政府接受了国际外交惯例,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为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农村各阶层户数及其所占土地比例调查表(单位:%),表明当时()阶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其他户数抗战前3.67.228.454.05.01.8减租后2.46.738.047.02.53.4土地抗战前29.521.029.519.00.80.2减租后13.517.542.522.50.63.4A.中华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B.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消亡 D.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抗战时期,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地主户数所占比例下降,土地占有率也降低,贫雇农户数所占比例下降,中农贫农土地占有率提高,可见该政策削弱了封建剥削,也团结了地主,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D项正确;减租减息政策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不是巩固中华苏维埃政权,排除A项;减租减息政策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壮大革命统一战线,排除B项;减租减息政策并没有消灭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C项。故选D项。9.1949年8月,解放区派出学生篮球队赴布达佩斯参加第十届国际大学生运动会。50年代后,我国运动员又多次参加了在柏林、布加勒斯特、华沙、莫斯科等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这些活动()A.深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 B.旨在缓和与欧洲的关系C.凸显中国体育强国地位 D.折射重体轻文蔚然成风【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中国参加的布达佩斯、柏林、布加勒斯特、华沙、莫斯科等地举行运动会,根据所学知识,当时处于美苏“冷战”格局之下,中国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参加的多为社会主义阵营组织的活动,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在缓和与欧洲的关系,排除B项;中国在50年代还不是体育强国,排除C项;材料没有文体的对比,体现不出重体轻文,排除D项。故选A项。10.近年来,随着《鉴宝》《国宝档案》等节目的播出,大众对考古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考古热”。2018年我国各类博物馆到访人次已突破11亿,2019年同比增长8.97%。这反映了()A.国力增强提振文化自信 B.科技发展推动大众传媒的转型C.历史真相需要考古实证 D.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近年来,我国掀起了“考古热”,而且参观历史博物馆的人数不断增长。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心,因此出现材料现象,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技发展对大众传媒的影响,而且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不是在探讨需求历史真相的方法,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博物馆是文化传承的最佳载体”,排除D项。故选A项。11.公元前3世纪,自视为亚历山大继承人的托勒密王朝统治者广泛搜集包括环地中海地区乃至“东方”文献的“世界之书”,创建了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学园。此举()A.消融了不同民族的隔阂与冲突 B.表明了统治者偏好决定文明程度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D.说明了古希腊政治传统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亚历山大继承人”搜集环地中海地区和“东方”文献的“世界之书”,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C项正确;“消融”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统治者偏好影响文明程度,生产力的高低决定着文明程度的高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古希腊政治传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产生于封建主的领地和堡垒、封建庄园、教会领地和修道院的包围之中。对此,恩格斯评价说,“在这种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因素,这是十分清楚的。”这说明了,中世纪西欧()A.城市自治运动受挫 B.教会地位举足轻重C.陷于长期分裂割据 D.庄园经济彻底瓦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普遍的混乱状态”可知中世纪西欧陷于分裂割据状态,“王权是进步”因为王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C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城市的产生,未涉及城市自治,排除A项;材料与教会地位无关,排除B项;“西欧的城市产生于封建主的领地和堡垒、封建庄园”,可知庄园经济仍然存在,“彻底瓦解”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13.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过荔枝。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这说明了()A.洲际间饮食习惯同化 B.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C宗主国经济结构改变 D.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荔枝原产于中国,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洲际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食物物种的交流,说明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D项正确;洲际间饮食习惯不可能同化,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荔枝在洲际间传播不会影响各洲的生物多样性,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宗主国的经济结构是否已经发生改变,排除C项。故选D项。14.19世纪以来,伦敦广泛流行用“城市之肺”比喻公园、公地等城市绿地,报刊媒介大肆宣传“城市之肺”的益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者也极力利用这一比喻同城市绿地侵占者进行抗衡。这体现了英国()A.阶级矛盾难以调和 B.工业化发展中价值观念冲突C.卫生改革成就显著 D.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停滞不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世纪以来”“伦敦广泛流行用‘城市之肺’比喻公园、公地等城市绿地,报刊媒介大肆宣传‘城市之肺’的益处,城市公共卫生改革者也极力利用这一比喻同城市绿地侵占者进行抗衡”可知,反映的是19世纪英国对公园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而公园有利于净化环境,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体现了工业化发展中价值观念冲突,B项正确;材料无关阶级矛盾,而且“难以调和”的说法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