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风向卷(二)(教师版)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风向卷(二)(教师版)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10.6 M上传日期:2023-11-23 10:25浏览次数:45 侵权/举报

机密启用前 姓名准考证号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风向卷(二)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和若铁路(图1)位于新疆南部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线路全长825.476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于2022年6月16日开通运营,和田至若羌11小时26分钟可达,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千米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据此完成1~3题。图11.和若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因素B.社会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2.和若铁路部分路段采用了“以桥代路”方案,其主要原因不可能是A.为野生动物提供通道B.提高空间利用率C.保护生态环境D.防止风沙侵害3.和若铁路的开通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加速”作用体现在A.改善南疆运输条件,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B.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疆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C.新疆地区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缩短了新疆前往东部地区的路程D.促进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沟通,以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答案】1.C 【考点】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深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因素虽然在某些地区对交通建设的影响较大,但通常不会是决定性因素,A错误。社会因素对交通建设有一定影响,但通常也不会成为决定性因素,且材料中没有相关的提示,B错误。从图中铁路线的分布分析,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和田和若羌间的交通运输需求日益增多,但原来两地间铁路运输须绕道喀什、阿克苏、库尔勒,路途遥远,既浪费时间,运输费用又高,和若铁路修建后,两地间交通更加便捷,可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利于两地间的联系和发展,C正确。在西北干旱地区修建铁路对我国铁路修建者来说,已经不是技术难题,因此技术不是决定性因素,D错误。【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D项。考生会认为和若铁路建设过程中克服诸多不利因素,技术对该铁路建设起了决定性作用,而忽略了经济才是促进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答案】2.B 【必刷题型】原因条件类【深度解析】和若铁路处于南疆地区,动、植物资源独特,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可以尽可能减少对野生动物迁徙和野生植物生长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A、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和若铁路所处的地区人口较少,且处于沙漠边缘,土地资源并不像我国东部人口稠密地区那样短缺,因此没有必要通过“以桥代路”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和若铁路位于沙漠边缘,风沙严重,“以桥代路”可以防止风沙掩埋或者毁坏铁路路基,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刷有所得·总结】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答案】3.A 【考点】铁路建设的意义【深度解析】和若铁路的开通,改善了南疆交通运输条件,并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形成利用境外资源、开辟境外市场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可以加快包括和田在内的沿线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A正确;和若铁路的开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疆地区的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这属于和若铁路建设的社会意义,B错误;和若铁路的开通使新疆地区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和田地区人们出疆可通过若羌经青海后前往东部地区的城市,出疆时间大大缩短,路程变化不大,C错误;和若铁路的开通促进新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沟通、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属于社会意义,D错误。【刷有所得·总结】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缩短了不同区域间的时间距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2)影响聚落发展:交通枢纽往往会形成大城市;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影响城市形态的变化与兴衰。2022年7月1日,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完成自主设计建设水面光伏的成功探索,实现并网发电。据介绍,该项目利用两个水面,建设用地40万平方米,装机规模18.73兆瓦,年均发电275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助推“油城”新能源发展再次提速。图2是2022年7月21日拍摄的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项目照片。据此完成4~5题。图24.与陆地光伏发电相比,水面光伏发电的缺点是A.建设、运维难度相对较大B.占用土地资源C.发电量较小并且相对稳定D.不利于环境保护5.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实现并网发电,对大庆市的积极影响有A.完成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B.摆脱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C.不断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D.有效缓解大庆变暖的趋势【答案】4.A 【必刷题型】特征描述类【深度解析】水面光伏发电在水面上进行,建设难度与日常运维难度都比陆地光伏发电大,A正确;水面光伏发电可利用湖泊、采矿塌陷区水域、废弃深矿坑等,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B错误;水面光伏发电与陆地光伏发电都是接收阳光并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发电量与稳定性差别不大,C错误;将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可减少蒸发,抑制水中藻类繁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湿地环境的保护,D错误。【刷有所得·拓展】水上光伏的优缺点优点:(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利用湖泊、采矿塌陷区水域、废弃深矿坑等,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2)发电效率高。水面相对较为开阔,可以有效避免阴影对光伏发电效率的制约,阳光照射面积均匀且光照时间长。水对太阳能电池板有冷却作用,可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据有关测算,电池板的温度若降低1℃,输出功率可增加0.5%。(3)环境保护。将太阳能电池板覆盖在水面上,可减少蒸发量,抑制水中藻类繁殖,有利于湿地环境的保护;(4)灰尘少,便于清洗。缺点:(1)建设、运维难度相对较大;(2)设备防腐、防水要求高;(3)项目综合开发成本高。【答案】5.C 【必刷题型】影响意义类选项分析结论A工程实现并网发电,但未成为大庆的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没有实现城市转型A错误B该项目年均发电量不多,无法使大庆完全摆脱对石油的依赖B错误C该项目利用太阳能,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比例,可以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C正确D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即使该项目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也无法改变气候变暖的趋势D错误北京时间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19°N,110°E)发射升空。本次发射的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成功对接,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问天将和天宫一起在距地400km左右的高空,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的速度运行在与赤道平面成42°~43°倾角的轨道上。据此完成6~7题。6.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文昌在同一天的范围占了全球的5/12B.巴拿马运河(9°N,80°W)上船舶影子朝向东北C.一小时后,华北平原的农民又将继续抢收小麦D.与文昌互为对跖点的地方气温处于一天中最高时段7.下列说法不可信的是A.中国空间站轨道倾角是为了获取更大的观测范围B.中国空间站转过一圈后一定回到起点以西C.中国空间站每天与赤道面有32次交会,绕地球高速公转D.中国空间站运行轨道高度气温极低【答案】5.D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答案】6.D 【考点】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深度解析】假如地球不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那么中国空间站的飞行轨迹就是一个与地球赤道面有42°~43°夹角的圆,空间站转过一圈后回到起点,但是地球的自转是不能忽略的因素,所以空间站自西向东绕地球转过一圈之后,轨迹并没有回到起点上,而是回到起点以西,B不符合题意。空间站以平均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的速度运行,每天绕地球约转16圈,每次与赤道平面相交2次,一天交会32次,C不符合题意。地球的直径约1.3万km,而空间站距地400km左右,两者相比差别太大,如果空间站沿着赤道面飞行,那么可以观测的范围将极其有限;如果使空间站轨道面与赤道面不重叠,再加上一天绕地球约转16圈,观测范围会大大增加,A不符合题意。问天将和天宫一起在距地400km左右的高空运行,此处位于大气层的暖层,温度可达200℃以上,D符合题意。故选D。千年古镇丙安(图3)因赤水河中游的大险滩——丙滩而得名,曾因作为川盐入黔途经之地而快速发展,后随盐路改道而发展缓慢。图4为丙滩及其附近地区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图3图48.关于丙安古镇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滩地,利于船舶装卸货物B.山顶与古镇相对高度约为175mC.古镇所处位置地质灾害频发D.位于河流南岸,侵蚀作用强烈9.符合丙安古镇建筑特点的是 A B C D【答案】8.B 【考点】影响聚落分布的区位因素【深度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古码头与古镇有一定距离,并不在一个位置,船舶装卸货物是码头的作用,而不是古镇的作用,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高程大于400m,古镇所在高程大部分为225~250m,相对高度约为175m,B正确;读图可知,古镇所在的位置等高线相对稀疏,地势较缓,且位于山脊处,地质条件比较稳定,C错误;赤水河自东向西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流水侵蚀北侧河岸,南侧河岸以沉积为主,D错误。【答案】9.A 【考点】地理环境对建筑物的影响【深度解析】丙安古镇建在地势有一定起伏的山麓,干栏长短不一的吊脚楼设计适合当地地形,创造了相对平坦的环境,A正确;B图为云南傣族的竹楼,底层架空的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湿热的环境,利于通风防潮,与地形关系不大,B错误;C图中建筑适应平坦地形,不适应丙安古镇所处的地形环境,C错误;D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建筑大多临河而建,D错误。2020年4月25日,全国多地中午可见日晕现象,图5是拍摄于泉州的日晕图。冰晕是大气中大量水汽凝华后的冰晶对光线折射或反射所产生的光晕现象,是日晕、月晕和其他光源产生的晕象的总称。近年来,进入青藏高原拍摄冰晕正成为一种新潮流。据此完成10~12题。图510.与此次泉州日晕形成最密切的是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的削弱作用③大气的保温作用④地面辐射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1.近年来,进入青藏高原拍摄冰晕正成为一种新潮流,推测其原因是①青藏高原冰川丰富②全球气候变暖③进藏交通条件改善④摄影设备普及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2.青藏高原冰晕多出现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0.A 【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深度解析】日晕是大气中的冰晶对光线的折射和反射作用,属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故与此次泉州日晕形成最密切的是太阳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①②正确;与大气的保温作用、地面辐射无关,③④错误。综上,A正确。【答案】11.B 【考点】社会发展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深度解析】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进藏交通条件改善,摄影设备普及,人们进入青藏高原拍摄冰晕的机会越来越多,③④正确;冰川丰富、全球气候变暖和拍摄冰晕成为新潮流没有因果关系,①②错误。综上,B正确。【答案】12.B 【必刷题型】原因条件类【深度解析】根据材料“水汽凝华后的冰晶”得出冰晕出现需水汽较充足。相较于其他季节,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水汽较充足,上升气流强,容易在空中形成冰晶,从而出现冰晕现象,B正确,A、C、D错误。【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D项。考生只考虑了材料中的“水汽凝华”而忽略了大气中的水汽来源。 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与外海间可能有潮沟相连,涨潮时海水从潮沟涌入,退潮时海水从潮沟退出。研究人员在渤海湾西北部滦河河口附近地层中发现了古潟湖的痕迹,潟湖形成同时期渤海湾西岸黄河入海口形成了三角洲和大型贝壳堤。图6示意研究区域沉积物特征。据此完成13~15题。图613.目前研究区域地貌是A.湖相三角洲B.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