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下期高2024届7月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耕地非粮化是指土地经营者将耕地用于非粮食种植的农业生产行为。下图示意我国某省a、b两县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省最可能是()A.吉林 B.山东 C.江苏 D.广东2.a县耕地非粮化的主要驱动力是()A.土地条件 B.气候条件 C.经济效益 D.政策导向3.为保障粮食安全,能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措施是()A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 B.扩大城郊农业规模C.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 D.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答案】1.D2.C3.A【解析】【1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县甘蔗种植在非粮食耕地作物种植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大。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四个选项中,广东的甘蔗种植面积较大,而吉林、山东位于北方地区,不适合甘蔗生产,江苏种植甘蔗的比例也极小,故D正确,ABC错误,选D。【2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种植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远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故a县出现耕地非粮化的最主要驱动力应该是经济发展水平,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经济作物等非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大,种植非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更好,使得该地出现非粮化现象,C正确;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和政策导向都是进行“非粮化”的条件之一,但不是主要驱动力,A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A错误;城郊农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扩大城郊农业规模会加重耕地非粮化,B错误;加强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并不能防止耕地非粮化,C错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也不能保证土地流转后是种植粮食作物,也可能经济作物,D错误。故选A。【点睛】我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南方11个省、自治区。千里木是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特有的一种乔木,最高可达10米。生长在海拔3600~4300米的地带,其叶子枯萎后仍挂在茎干上,凋而不落,顶部的叶子会在夜间闭合,向内卷起,保护里面幼嫩的顶芽,等白天太阳出来,又重新张开。下图为千里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影响千里木叶子昼开夜合的关键因素是()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湿度5.根据千里木的生存环境,推测属于其生长习性有()A.喜湿 B.喜热 C.易倒伏 D.耐贫瘠【答案】4.A5.D【解析】【4题详解】千里木生长在海拔3600~4300米的地带,热量较低,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低,容易导致冻害,材料也提示“夜间闭合,向内卷起,保护里面幼嫩的顶芽”,白天打开,是因为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影响,温度较高,故温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如果考虑光照强,则应该昼合夜开,B错误;水分和湿度对叶子昼开夜合没有影响,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千里木生长在海拔3600~4300米的地带,水热条件较差,所以耐寒、耐旱,故喜湿、喜热错误,AB错误;高可达10米,高大的乔木,说明不易倒伏,C错误;高海拔地区土壤发育程度低,图中大面积岩石裸露,故该地土壤薄而贫瘠,故耐贫瘠,D正确。故选D。【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昼夜温差)、地形、土壤和水源。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的必然选择。下图为某地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沼气池在该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中的作用有①促进了养殖业发展②保护乡村环境质量③为植物生长提供热量④加速了土壤养分分解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该“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模式()A.技术含量低,地区适应性强 B.生产单一,专业化程度高C.种养相结合,节约生产成本 D.循环永续,不需要太阳能【答案】6.A7.C【解析】【6题详解】沼气池中的沼渣可以作为生猪、淡水养殖的饲料,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①正确;人、畜的粪便、作物的秸秆可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减少了乡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缓解农村能源不足的问题,减少薪柴的获取,保护乡村环境质量,②正确;沼气可以为居民提供生活用能,无法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热量,③错误;沼渣可作肥料,加快土壤养分积累,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种养结合模式将水稻种植、甘蔗种植、淡水养殖、生猪饲养等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在一起,技术含量高,水稻和甘蔗适合南方种植,有地区限制;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A错误,C正确;种养结合,生产多元化,专业化程度高,降低了市场风险,B错误;需要太阳能提供沼气池发酵的能源,也需要太阳能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点睛】沼气生态农业技术使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变革了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高效化、农村环境清洁化和农民生活文明化,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下图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图。中国力争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相对于美国,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经济增速快 C.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D.经济体量大9.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的目标,下列关于我国区域化减排措施描述不合理的是()A.东部地区促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B.西部地区注重环境监测,合理推进产业布局C.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例D.南方地区大力发展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答案】8.C9.D【解析】【8题详解】公众号:高中试卷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大,煤炭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C正确。中国经济水平低于美国,人均消费水平较美国低,美国人均能源消耗量更大,A错误。经济增速快并不一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B错误。中国经济体量小于美国,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9题详解】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促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A合理。西部地区注重环境监测,合理推进产业布局,B合理。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例,C合理。我国南方地区虽然纬度低,但降水偏多,雨季长,阴雨天多,太阳能并不是非常丰富,D不合理。本题要求选不合理选项,D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点睛】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年达到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阶段。碳中和是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组织或整个社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人类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致力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土地资源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类型丰富,但空间差异显著;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目前,我国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下图示意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可能是()A石漠化 B.生物入侵 C.土地沙化 D.土地盐碱化11.图示土地资源生态极度敏感地区主要特征是()A.地表径流丰富,土壤含水量高 B.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C.基岩棵露,植被覆盖度低 D.风力吹蚀严重,活化沙丘发育【答案】10.A11.C【解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的极度敏感区位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现象严重,但生物入侵、土地沙化、土地盐碱化并不严重,因此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可能是石漠化,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题详解】图示土地资源生态极度敏感地区位于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渗透现象严重,地表水缺乏,A错误;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B错误;石漠化现象严重,基岩棵露,植被覆盖度低,C正确;降水丰富,风力吹蚀不严重,以流水侵蚀为主,D错误。故选C。【点睛】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湿润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石灰岩广布,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湖泊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13.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答案】12.C13.D【解析】【12题详解】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点睛】湿地的功能:1、经济价值: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提供水源;提供矿物资源;提供能源和水运等,2、社会效益:观光与旅游;教育与科研价值等。3、生态效益: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近年由于降雨和径流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使青海湖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目前,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完成下面小题。14.青海湖流域环境安全风险等级高的根本原因是()A.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B.地形崎岖,河流众多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15.保障青海湖流域的环境安全,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灌溉,合理控制耕地面积 B.改良耕作制度、围栏封育、轮封轮牧C.引进物种,增加生物种类 D.实施灌草相结合的生物工程【答案】14.A15.C【解析】【14题详解】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寒冷,环境安全风险等级高,A正确;地势崎岖,河流众多不是环境安全风险等级高的根本原因,B错误;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C错误;青海湖流域生物种类较多,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发展灌溉,合理控制耕地面积、改良耕作制度、围栏封育、轮封轮牧、实施灌草相结合的生物工程都是保障青海湖流域环境安全的可行性措施,而引进物种,因外来物种缺乏天敌,生长繁殖迅速,进而导致本地物种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环境安全,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生态环境安全是指维持一个国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使其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稳定状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过去,浙江省杭州市城区的水源主要来自钱塘江。2019年千岛湖配水工程(下图)正式通水运行,改变了这一供水格局。该工程全长113.22千米,采用全线封闭的地下隧洞自流引水;年配水量可达9.78亿立方米,部分通过取水口供应沿途县(区),其余大多流入闲林水库,再输往市区内各大自来水厂。为保障水资源安全,杭州市加大对千岛湖的保护力度。(1)归纳2013年杭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征。(2)简述千岛湖配水工程采用地下隧洞自流引水的益处。(3)说明千岛湖配水工程建成后对保障杭州市水资源安全的意义。(4)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列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
2023-11-23 18:23
7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
2023-11-23 18:23
7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
2023-11-23 18:23
8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
2023-11-23 18:23
18页 -
24届7月高三联考·政治主观题评分标准
2023-11-23 18:23
2页 -
2024届江西省新高三第一次稳派大联考语文答案
2023-11-23 18:23
3页 -
江西省2024届新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11-23 18:23
7页 -
江西省2024届新高三第一次稳派大联考数学试卷
2023-11-23 18:23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