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辽宁专用)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从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在以粟类作物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和以家猪为代表的家畜饲养的基础上,开始普遍种植水稻和饲养黄牛、绵羊,且这一时期被发现的小麦遗址的数量也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中原地区( )A.成为水稻的发源地 B.农耕经济得到发展C.农用动力发生变化 D.轮作复种技术发达2.《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 B.中央集权弱化C.对母系血缘的重视 D.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3.有学者指出:西汉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由中央至地方较为完整的监察系统。汉武帝时“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但东汉末汉灵帝时变刺史为州牧,这一举措( )A.强化了刺史的经济职能 B.促使监察制度性质巨变C.缘于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D.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4.下表所示的唐诗反映了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这表明唐朝( )诗人作品诗句王维《出塞作》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陈陶《陇西行四首》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贾岛《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A.推行华夷一家民族政策 B.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C.处理民族关系方式多元 D.强化对周边民族的控制5.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 )A.海外贸易直接推动了纸币的产生 B.部分官员认识到外贸关乎国家安全C.走私活动是引发钱荒的主要原因 D.宋代铜钱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6.明代杭州人张瀚,官至吏部尚书,他在笔记《松窗梦语》中记载,其先祖得神人授金,因此得以购织机一台织布,“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遂发家致富。这可用于说明( )A.明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中期工商业市镇兴起C.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D.明代江南手工业的发展7.日本侵占台湾后,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和黑旗军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黑旗军的将领是( )A.左宗棠 B.邓世昌 C.刘永福 D.罗荣光8.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申报》刊登了上海大量英语夜校与培训班的招生广告。仅1873-1875年,就有15家英文学馆、书塾、公所等培训洋文(主要是英语)的机构在《申报》上刊登招生广告。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近代外交的转变 B.现代报刊的发展 C.救亡运动的高涨 D.中外联系的加强9.1930年5月间,毛泽东在赣南寻邬县进行了周密的社会调查,写成《寻邬调查》,此后又发表了《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赣西南土地分配情形《江西土地斗争中的错误分青和出租问题分田后的富农问题》等著作。上述调查及相关著作(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有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C.推动了井冈山根据地建立 D.贯彻了八七会议的精神10.1940年,历史剧《梁红玉》在延安创作完成。剧中开场时最先登台的人物并非英雄角色,而是没有姓名的“民众甲”“民众乙”“民众丙”,开场白便是民众们念:“要将敌人赶出去,安居乐业万年春。列位呀!如今打仗靠百姓,不靠元帅一个人,救国的责任重得很,须要大众来承担。”这一剧目( )①借助历史题材唤起民众投身抗战②表达了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观念③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④贯彻了文化领域的“双百方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这体现了矿产资源勘探( )A.服务于工业化建设的需求 B.使国家工业体系初步建立C.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D.促进国民经济的区域平衡12.《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93年新年社论《团结奋进》中的高频词汇应包括( )A.重在建设南方谈话收入翻番国内大循环 B.国企改革九二共识经济体制邓小平同志C.九二共识科学发展股票上市全方位开放 D.实体经济城乡基层真抓实干十四大精神13.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建立大道已有372条之多,形成“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景象;罗马帝国也留下了众多宏大壮观的建筑遗产,其中,壮丽的万神殿、宏伟的大竞技场是典型代表。据此理解此时古罗马帝国( )①对外扩张促进了交通的发展 ②基督教信仰是社会普遍的文化符号③联系加强促进经济贸易繁荣 ④发达交通直接沟通与中国汉朝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4.1693年,“有人说尼德兰的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共和国内的共和国。如果你考虑到荷兰议会授予它的独立自主的权力和特权,也考虑到它在东印度拥有的财富,考虑到它有那么多的臣民及那么多的领土和殖民地,这样讲是真实的”。材料可用于说明( )A.自由主义政策在欧洲的实施 B.宗主国对殖民扩张的重视C.特权公司威胁到荷兰的统治 D.西欧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1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 实结论A16—17世纪,欧洲在“科学革命”中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产生B1870年,英国规定重要的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体现了文官政治的中立原则C1941年,埃塞俄比亚人民击败意大利侵略军,恢复了国家独立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D1958年,苏联政府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A.A B.B C.C D.D16.曾任美国商务部长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夏皮罗说:“全球化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当前市场已经或者接近全球化,但是,世界仍然围绕主权国家运行,各国政府拥有设立市场条款的权力,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要受其影响”。这表明( )A.发达国家仍主导着全球化进程 B.全球化与国家主权之间冲突剧烈C.经济全球化推进面临现实困难 D.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 相传黄帝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会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5、16世纪以来,整个世界逐渐融为一体,海洋实力的提升、海洋利益的争夺和海洋秩序的塑造也日渐成为西方强国的主要战略指向。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海洋战略实质都是以开辟新航路和新土地为先导,通过对海外资源和财富进行暴力掠夺以及对海外领土实施殖民统治,实现了其成为世界性海洋强国的远景规划。英国作为一个纯粹的海洋国家,将海权视为国家兴衰的核心,在战略上既合理地发挥了其环境的优势,又充分与自身的国内基础相契合,从而在海洋时代成为世界体系的霸主。同时,作为陆地文明居于主导的国家,法国与俄国也将海洋崛起视作国家战略的关键目标,并长期拥有着强大的地区影响力。材料二在欧洲列强步入海外殖民阶段时,中国也开始重视海洋。魏源提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核心原则,改漕运为海运以发展海商,并通过建立新式海军而掌握海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在大力发展海防和海军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家海洋机制的构建,仿照西方列强的“海部成例”,专设海军衙门;而后梁启超的弟弟梁启勋吸收了西方“海权学说”的观点,阐明了控制海洋对于提升国家实力的意义和商贸方面的战略价值。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一种战略性的构想,即对内收回海关主权,对外争夺太平洋海权,重视陆海统筹。孙中山逝世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洋政策主要针对航运贸易和海军建设展开,如积极建造港口、疏通航道,整顿招商局,同时创办航海专科学校,培养中国船长人才,仿照美欧国家的建制,成立海军部等,国民政府这些举动旨在重建中华民国海军,力图发展海权。——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笑阳《海洋强国战略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以来西方大国重视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及影响。(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海洋发展之路与西方的不同之处。(5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认识。(2分)19.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是各国竞争的焦点,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科技的发展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成立,英国国王是该学会的保护人。之后众多科学研究学会得以建立。18世纪中期,英国每年批准专利不到300项,19世纪中期上升到4500项左右。这些专利被迅速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推动了众多行业的进步。这一时期,英国大学实行教育内容改革,把科学技术引入大学教育。与此同时,大量的英国专业技术人员到欧洲大陆留学,技术移民尤其是熟练工也从欧洲其他地方来到英国参与工业发展。——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科技创新举国体制。1949年11月,党中央组建中国科学院,承担全国科技事业管理工作。通过构建计划引领、统筹分配、组织动员,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建成了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举国体制以经济建设为核心任务,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的跃升。中共十四大后,运用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摘编自唐亚林、郝文强《新型举国体制:历史演变、时代特征与模式构建》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演变过程,并分析构建新型举国体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辽宁专用)(考试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辽宁专用)(全解全析)
2023-11-23 23:03
16页 -
理科数学-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11-23 23:03
18页 -
理科数学02-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全国通用)(全解全析)
2023-11-23 23:03
24页 -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1-23 23:03
3页 -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答题卡)
2023-11-23 23:03
2页 -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解析版)
2023-11-23 23:03
12页 -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天津专用)(考试版)
2023-11-23 23:03
7页 -
历史-2024届新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全国通用新教材)(参考答案)
2023-11-23 23:03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