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试题
格式:pdf页数:14页大小:565.8 K上传日期:2023-11-25 22:31浏览次数:426 侵权/举报

四川省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0级高三第二次统一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中国古代小说每每被视为史余、史补而受轻视,大方之家每不屑道及。“戊戌变法”前后,一些较早接触域外文学文化的知识分子,基于小说可以化民成俗的认识,开始译介欧美及日本的小说,并充分肯定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教化功用。梁启超首倡“小说界革命”,他肯定了小说的“载道”功用,以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者,适应了晚清维新派改良群治的愿望。兼之借助日渐兴盛的报纸刊物等快捷面广的传播媒介,动摇和瓦解了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使得小说的译印和创作风起云涌。这就改变了中国文学场域的格局,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语境。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一些有新思想、用新方法的学人开始以空前的热情对古代小说开展了学术研究。1918年3月15日,胡适首先在北大文科研究所作了《论短篇小说》的演讲,讲稿修改后发于《新青年》。该文虽只6000余字,却昭示了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研究的系统性。不过让胡适付出更大热情的是中国章回小说的考证研究。1920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推出汪原放标点版的《水浒传》,胡适撰写的《水浒传考证》置于卷首作为前言。此后8年中,胡适先后为《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章回小说撰写了20余篇考证及序跋文章。在胡适的系列考证中,影响最大的首推1921年5月置于亚东版《红楼梦》卷首的《<红楼梦>考证》。《红楼梦》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影响,可能难以与流播久远的世代累积型经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相比,但因其精神内涵丰富,艺术表现高妙,题材与格调更适合文人读者的口味,所以程甲本问世后,它便受到读书人阶层的群体青睐。中国的读书传统一向是文史不分家,读者习惯以史家笔法来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金瓶梅》问世之初,即有诸多有关本事的传闻,《红楼梦》问世之后更是如此,因其开卷第一回写出甄士隐、贾雨村两个有符号意味的人物,脂批道是“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导致不少读者以“微言大义”的方式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因此便有了“和珅家事”“张侯家事”“傅恒家事“明珠家事”等各种说法。最初它们不过是民间茶余的传闻、文人酒后的谈资,直至1914年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后又附《红楼梦》以刊行,“索隐”旗帜由此高张。1916年蔡元培发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石头记索隐》,次年又以单行本行世,将“索隐”往前又推进了一步。蔡元培是一位翰林出生的宿儒,有过留学德国的经历,曾是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1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当时教育界、文化界威望颇高,胡适亦以“领袖”称之。以蔡元培这样的身份、声望,论述《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小说,赋予它以重大的内容,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它的价值和影响。“隐”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写作策略,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无论是孔子的春秋笔法,还是屈骚的香草美人,都有“隐”的成分在。因此《文心雕龙》专设“隐秀”一篇,与“比兴”“夸饰”等并举,以“文外之重旨”来解释“隐”的内涵。有文本之“隐”,也就有研究之索“隐”。“索隐”由此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学术之于文本的一种解读方式。“隐”是作者层面的写作手段,“索隐”是读者层面的思维方式和解读途径。即此而言,《红楼梦》索隐派试图从小说文本表面的字里行间演绎、求索出文本背后的微言大义,实际上是沿袭了传统学术的解经思维。既然作者说“真事隐去”,那就一定有隐去的历史真相,索隐派孜孜以求的,就是要将这真相找出来,以使自己的阅读与接受符合传统学术的解经轨道。然而胡适的考证,却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思维方式。胡适对古代小说的考证,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对《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世代累积型小说采用历史演进法,主要考察小说的历史演进情况;二是对《儒林外史》《红楼梦》这类个人创作的小说,则侧重考证其作者与版本。在20多篇古代小说考证及序跋文章中,胡适在很大程度上厘清了诸多作品的成书过程、版本之间的关系,考证了不少古代小说作者的生平事迹,大多数工作是开创性的。他对《红楼梦》的考证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胡适《红楼梦考证》首先向索隐派提出批评。对早期所谓的“纳兰家世说”和王梦阮、沈瓶庵的《红楼梦索隐》,胡适用考证历史事实的方法予以批驳;对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则用“猜笨谜”的措辞指破它的牵强附会。《红楼梦考证》后一部分是对著者和本子的考证。他根据顾颉刚、俞平伯寻求出的文献,勾稽出与作者相关的六条结论,前五条关涉曹雪芹生平与家世,最后一条提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认为甄贾两宝玉是曹雪芹自己的影子,甄贾两府是当日曹家的影子。关于本子,胡适认为程高120回本的后40回是乾隆六十年(1795)高鹗在中进士之前补作的,这就是著名的“高续”说。胡适《红楼梦考证》的面世及其随后发生的与蔡元培之间的论战,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一则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蔡元培的身份背景,二则是因为胡适之说是附亚东版的《红楼梦》小说刊行的,小说读者面有多大,胡适观点的受众范围就有多大。虽然胡适的考证成果并未完全终结索隐派,但蔡胡论战确实是以胡适的胜利而告终。这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亚东版《红楼梦》的大行于世。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考证工作最重要的学术意义,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促使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他在晚年曾这样评价:“这种工作是给予这些小说名著现代学术荣誉的方式;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的考证将长期受到贬抑、轻视的小说提高到与经学、史学等传统的“学术研究的主题”平等的地位,不仅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而且更重要的是借助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席卷全国的运势,使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渗入世人之心,改变了传统学术研究的重心,大大推进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摘编自俞晓红《胡适与<红楼梦>百年阅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的文化语境”指由于梁启超的推动,以往歧视小说的正统文学观被改变,小说价值和功用得到充分肯定的中国文学场域新格局。B.“索隐”在文中指读者以史家笔法阅读小说中的人和事,以传统解经思维揣测《红楼梦》究竟隐去了什么“本事”的阅读和研究方式。C.“微言大义”在文中指被索引派认为隐含在《红楼梦》精微的语言和叙事中的作品内涵和历史真相,他们为找寻其答案而孜孜不倦。D.“自叙传”在文中指胡适对《红楼梦》成书由来的认识,他认为作品中的甄贾两府有曹家的影子,曹雪芹借甄贾宝玉写自己的人生。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丰富的精神内涵,高妙的艺术表现,更适合文人读者口味的格调,使《红楼梦》有别于《三国演义》等小说而受到读书人的群体青睐。B.胡适注重文献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创见,他认为程高120回本的后40回为高鹗所续,这一观点终结了有关《红楼梦》作者之谜的争论。C.文章详细介绍了索隐派代表蔡元培显赫的身份地位,蔡先生的学界影响力虽增加了胡适推广新学说的难度,客观上也为其提供了帮助。D.胡适对古代小说的系列研究,实现了学术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突破,其考证的学术理念和全新的阅读方法也推动了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读者可以通过谐音理解甄士隐、贾雨村的符号意味,索隐派即以此种方法探寻作品背后的真相。B.胡适在写作《红楼梦考证》时,首先运用了不同策略对索隐派提出批评,蔡胡论战最后以胡适胜利告终,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此。C.从小说之于经史的地位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受到贬抑、轻视的对象不一定不具备研究价值,曾被称为“诗余”的宋词即是典型代表。D.传播媒介对学术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没有《新青年》杂志、新标点分段的亚东版古代小说,胡适的考证成果就很难被公众认可。4.作者认为“隐”也是传统史学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你对此如何理解?请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4分)①夜缒而出,见秦伯。(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②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节选自《离骚》)③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节选自《林黛玉进贾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5.倘若你未来要从事学术研究,你能从胡适的考证工作中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父亲的秦腔杨焕亭老实说,父亲不通音律,也不懂得秦腔的板路。他的唱秦腔,严格来说是说秦腔。在我刚刚认得方块字的时候,就记得家里收藏着当时单价只有二三分钱,由长安书店出版的秦腔折子戏剧本。有一本《打镇台》,封面上的主角剧照,怒目横眉,大气凛然,引得我少年男儿想入非非,梦想着将来当一名演员,穿靴戴蟒,在舞台上摆来走去,该是多么风光;憧憬着有一天公堂高坐,明镜高悬,为民除害,该是何等痛快,由此而平添了对父亲的爱戴。听祖父说,父亲只念过几天私塾,这似乎与我那曾经有着200亩地,槽里拴着骡子马,在村里也算得上殷实之家的家境不大相符。然而,问题是在祖父或者曾祖父的脑袋里,三十六行,庄稼为王,念书总不能当饭吃。偏我父亲有着经营家业的天赋,早早地担起了带领我的几位叔父创业的重担。夏日里,骄阳炎炎,在齐人高的玉米地里除草灌水,煞是寂寞,于是,就靠吟唱“陈世美秦香莲结为丝络”排遣单调和无聊。在我长到六岁的时候,席卷中国农村的农业合作化潮流把我的故乡卷进了它滔天的漩涡。在那次热热闹闹庆祝合作社成立的社员大会上,他被选为饲养员。饲养室就在我们老屋对面的一家门房里,由夜半更深披衣顶寒,为一头白犍牛添草加料,到彻夜听几十头骡子马演唱食草奏鸣曲,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躺在暖暖的炕上唱《辕门斩子》,唱《打镇台》,唱《五典坡》,在秦腔的音韵中度过漫漫长夜。他唱戏的咬字带着浓重的土著的色彩,是完全从戏台上,从自乐班的高喉大嗓中承继下来的声腔。唱《打镇台》中的“三年六料不收割”时,总是要读成“三年陆料不收割”,把杨彦昭“羞得臣满脸红”念成“满俭红”。我在一旁躺着觉得好笑,晃着小脑袋问父亲为什么把“六”念成“陆”,把“脸”念成“俭”。他拍着我的头,半带训斥半是笑地说:“老辈人就这样念,定娃子就这样念。”“定娃子是谁?”我的好奇多问,往往引出许多关于秦腔的故事。定娃子是家乡一带戏班子的名角。他的须生远近闻名,父老乡亲看他的戏常常挤成人山人海,三九天汗流浃背,不过那是年的事情,是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久远的声音,是留在黄土地颗粒中的依稀线梦。从我记事起,却没有看到过他扎靠戴盔的舞台身影。代之而起的是一位叫曹云清的女人,到饲养室来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常常喜形于色地与父亲对话:“街里有戏,看去不?”“啥戏?”“《铡美案》。”“谁演的?”“曹云清。”“看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我便有机会跟着大人们,踩着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数着天幕上眨着眼睛的星星,听他们绘声绘色地叙说“为看曹云清,做贼挖窟窿”的趣事,走五里地到镇上的露天剧场经受一番惊天动地的拥挤。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忽然便发现自己借助于父亲的肩膀成为一个巨人,视野分外宽阔,觉得父亲男子汉的肩膀是那样的顶天立地。直到我的女儿开始坐在我的肩膀看社火的时候,那腿如铅一样的酸沉,那头上淌着的晶莹的汗水,那女儿如我儿时一样欢叫时-才体味出其间深刻的内涵。看完戏,已是深夜,我的瞌睡也不期而至,趴在父亲的背上做起了烂漫、离奇而又费解的梦。醒来时,就听见父亲哼着韩琦在《杀庙》一场中的唱词:“陈世美做事欺了天,我和她结的什么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