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皖豫名校联盟”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16世纪,商王朝势力一路向南扩张,不仅在江汉平原的盘龙城(今湖北武汉东部)建立据点,还将其势力深人到江南腹地。这次“扩张A.开启了中华文明多元二体化进程B.推动了商王朝内外服制度的形成C.促进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为西周推广分封制度奠定了基础2.春秘战国时期,百家文学虽都以不同角度突破了传统道术而各具特色,但“皆自以为真尧舜”,都是在为统治者设计治国平天下的方案。这说明,“百家之学”A.体现了对政治的依附性B.对现实社会的探索C.代表了新兴力量的崛起D.致力于追求社会和谐3.角抵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角力”,是军民习武练兵的一种方式。秦灭六国后承罢讲武礼,为角抵”,变成了民间一种单纯的娱乐游戏。秦统治者的举措A.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B.打击了六国残余势力C.旨在消除儒学的影响D.有助于改善社会风俗4.汉代察举制设有专门选拔具有各种特殊人才的“异科”,既包括“勇猛知兵法有道术”,也包括“明经典、法律、法规和懂民政、善理财、长治水”等,如:何并、尹赏等就曾以善于治理民政而被察举为县令。由此可知,设立“异科”A.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B.为门阀政治形成创造了条件C.旨在践行儒家“学而优则在”D.完善了察举选拔人才的程序5.图1为魏晋时期的“烧烤”画像砖。据记载,“灸(烧烤)”本是游牧民族烹饪肉类的手法,“自泰始(西晋武帝同马炎的年号)以来,中国尚之。贵人富室,必畜其器,吉享嘉宾,皆以为先”,灸肉成为魏晋时期上层贵族喜爱的一道美食。这说明A.民族隔阂日渐消失B.民族交融得到发展C.中原民族出现异化D.华夏认同空前加强6.756年,唐政府下令,各军镇“应须士马甲仗、粮赐等,并于当路(地)自供”,使“四方大镇“自给于节度团练使”。这一举措A.削弱了地方军镇的财力B缓和了军镇与中央矛盾C.导致了中央财力的匮乏D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7.唐代前期,租庸调制的主要纳税对象是农民,中后期的两税法不仅把几乎全国人户作为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税对象,且规定“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据此可知,两税法A.减轻了农民纳税负担B.体现了税负公平原则C.抑制了土地兼并速度D.以人丁为主进行征税8.凤首壶(图2为唐代墓葬出土的唐三彩凤首壶)是唐代器物新出现的风格样式,一般认为是模仿萨珊波斯和粟特(中亚古国)的金银器胡瓶造型而改造成的。这可佐证,唐代A.中亚文化开始影响中国B.丝绸之路开启文化交流C.文化上注重兼收与创新D.异域文化出现异彩纷呈9.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A.国家治理效能低下B.权力制约严密规范C.皇权专制空前加强D.内部动乱得到遏制10.辽国的契丹族原本只有本民族语言而没有本民族文字,南北面官制实行后,辽统治者仿照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其中契丹大字就是“以隶书之半增损之”而成。这说明,南北面官制A.促进了契丹民族的汉化B.缓和了契丹与汉族矛盾C.具有鲜明的奴隶制特色D.推动了契丹文化的发展11.榷场是宋代在边境地区设立的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场所。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有辽国商人到未设榷场的瀛州进行贩易,被当地百姓发觉,因此被勒索了大量钱财后方得免除报官。这反映出,宋代A.边境贸易管理严格B.百姓排斥榷场贸易.C.商业税收受到重视D.边境走私得到遏制12公元代杂剧多采用“画白相生电的表演形式,即以唱曲抒情、宾白(说话)叙事,交代故事情节。据此可知,曲内相生”A迎合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B.标志了杂剧表演走向成熟C.有助于塑造舞台艺术形象D.明确了杂剧表演角色分工13.据《明史》记载,“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字辅”。这反映了A.内阁已成独立行政机构B.内阁完全实现宰相化C.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加强D.阁臣专权现象的重现,14.清康熙朝至乾隆五年(1740年)编纂完成了《大清一统志》,该志“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奇。...宪古证今,眉列掌示,图以胪之,表以识之”。据此可知,这一举措A.利于强化疆域空间认知B.有助于解决边界领土争端C.拓展了清朝前期的疆域D.表明国家主权意识的形成15.乾隆时期,《襄阳府思》提到“春末夏初,玉米)即成蛀批,不可久贮耳”,所以玉米除保留基本的口粮外,大多被人们用来换取盐等生活必需品。这一状况A.阻碍了玉米种植的推广B.缓解了市场上粮食危机C.加剧了市场粮价的暴涨D.助推了粮食商品化发展16.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组织摘译的《各国律例》不仅部分翻译了瑞土滑达尔所著的《国际法》,还创造了关于西方政治体制诸如“律好司”(上院)、“甘文好司区主院)厂“巴厘满”(议会)等一些新鲜词汇。这说明,《各国律例》A.全面介绍了西方的政治法律B.为国人引入了近代意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旨在服务于现实战争的需要D:瓦解了清廷天朝上国观念17.表1表1为1873--1883年轮船招商局主要年份的扩股情况。这说明A.轮船招商局的经营日趋规范B.洋务派初步实现了求富目标C政府极扶植官办民用企业D.国内融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18.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各省督抚在草定《东南保护约款》时提出:列强不向长江增派军舰;外国兵轮水手不可登岸;各洋人不可到内地未经设防之地等,作为参与互保省份督抚“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的条件。这说明,“东南互保”A.旨在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B.具有限制列强侵略的作用C.配合了清政府的对外政策D.导致了地方督抚权力膨胀19.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国家制度层面的政治权力以“公共性”色彩,“坚持公共权力的多元共享,公共事务的多元共治,公共活动的多元共赢”。这说明,辛亥革命A.保障子国民的民主权力B.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平等C.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D.满足了民众的政治诉求20.1912年3月,上海《时报》报道:南京政府进行服饰改革后,“绸缎铺估衣店闭门贴招,盘外国细呢,西式新衣,列肆相望,无论何店,皆高悬西式帽”。据此可知,当时的服饰改革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导致了传统服饰的消亡C.得到广大民众广泛支持D.推动了社会新风尚形成21.新文化运动时期,周作人在《思想革命》中指出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为它晦涩难解.如今废去古文,将这表现荒谬思想的专用器具撤去,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这说明,当时提出“废古文”A.顺应了平民价值取向B.彰显了科学的重要性C.推动了新文学的兴起D.旨在清除封建旧思想22..上海《时事新报》报道,(1919年)6月5日,上海不到一个上午“华租界大小商店,已无一开门者,所余者仅外人所设之洋行耳”,各华商店门口皆贴“罢市请命”“商学一致”“罢市救国”等标语。这说明A.国人民族意识空前提高B.商人成为反帝斗争主力C.上海成为反帝斗争重心D.媒体宣传促进商学联合23.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在《目前农运计划》中提出:“在目前状况之下,农运发展应取集中的原则,全国除粤省外,应集中在湘、鄂、赣、豫四省发展”。这一举措A.表明国民革命开始兴起B.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C.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进行D.反映了革命重心的转移24.1928年10月,随着《井冈山土地改革法》的颁布,革命根据地出现了“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现象。由此可推知,该土地法的颁布A.开启了中国革命新道路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热情C.践行了“扶助农工”政策D.壮大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两唐书》所记载的830名唐代进士中,丘族子弟达589人,占总数的70.96%;小姓约109人,占13:213%;两者合占84.10%,寒素家子弟132人,仅占总数的15.9%。这表明,士族子弟在无品中正制瓦解后,在咱门阀势力屡遭压抑和打击的情况下,纷纷涌入科举行列,并凭借其深厚的家庭文化素养、家学传统及社会关系基础,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极大成功。材料二唐朝一直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仕伍”。唐后期,工商杂类入仕情况已出现,但制度上的限制仍未取消。北宋明确取消了这一限制,使过去一直被排斥于仕途之外的“工商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类”子弟和边远地区的士人都有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机会,可以说,到了宋代,科举取士几乎已无任何身份上的限制了。像唐代那样“或父子相继居相位,或累数世而屡显,或终唐之世不绝”的世家豪门在北宋已基本上消失了。——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科举的特点及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及影响。(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明代后期,蚕桑、棉花、茶叶、丝绸、棉织、陶瓷、玉石、刻书印书、造船、酿酒等生产不断发展;明中期以前的商品流通主要是奢侈品或区域调剂式的流通,其后主要以人们日常需要的粮食、棉花棉布、丝绸等太宗商品为主;隆庆时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一书,列出全国水陆路程143条己所有这一切,促使着一个个地域性商帮在全国各地先后崛起。一一摘编自范金民《明清商人商帮与地方文化》材料二明清商帮的活跃在当时引发了“竞以求富为务”“吾郡或右贾而左儒”的价值观念转变,孕育了以浙东学派为代表的强调“经世致用”、提倡“四民皆本”(“五、农、工、商”称为四民)的学术思潮。该研究证实,在历史.上有商帮兴起的县,当地居民自主创业的概率、选择以私营企业雇主以及自营劳动者为职业的概率均有提升。换言之,即历史上商业繁荣、商帮组织活跃,所形成的传统商业文化鼓励着当代居民的创业行为。——摘编自周黎安《明清商帮跨越时空的当代价值》(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商帮兴起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商帮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1894年朝鲜内乱,中国因朝王请求而出兵。而后是日本因中国出兵而出兵。此前,日本已倾力于扩充武备,练兵演习,构建战时机构。因此,甲午年他们成了蓄谋已久的一方,而没有准备的中国被宗藩关系拖着卷进战争中。卷入战争的中国曾希望西方列强出面调停。但列强各有怀抱,中国人的希望始终是中国人的一厢情愿。最后的结局只能决定于暴力和暴万的对此总被动的中国不能不成为失败一方。——摘编自杨国强《甲午战争前后的中国士大夫》材料二甲午战败对中国而言是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大挫折。维新人士出场的鲜明亮相是呼吁“变法”。他们把“变法”不是定义为枝节修补,是以“全变”为鲜明指向。康有为对“全局”“全变”作了进一步论述。他说,必须尽弃旧”习,“再立堂构之规”“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金宪。正是由于甲午战争,中国士大夫心态发生了这种失落和转换;“中国犹如几千年大梦初醒”,完全接受失败的教训,承认社会中的种种病痛,最终谋得一个痊愈的方法,中国社会开始走上具有自觉意识的近代化道路。——摘编自周松青《甲午战争与士大夫心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战争中国成为“失败一方”的自身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败对中国士大夫的影响。(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卫生、守纪等文明习惯由铁路沿线辐射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社会逐渐走向
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202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
2023-11-27 16:38
16页 -
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考试生物答案
2023-11-27 16:38
2页 -
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考试数学试题
2023-11-27 16:38
4页 -
皖豫名校联盟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物理试题
2023-11-27 16:38
8页 -
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语文答案
2023-11-27 16:38
5页 -
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考试生物试题
2023-11-27 16:38
8页 -
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考试物理皖豫联盟高三一联答案
2023-11-27 16:38
5页 -
2024届皖豫名校联盟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2023-11-27 16:38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