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部分学校高三年级九月调研考试+语文答案
格式:pdf页数:3页大小:453.4 K上传日期:2023-11-28 17:28浏览次数:135 侵权/举报

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就在于他们对作品气氛的捕捉与感知”绝对化。2.C【解析】“因为气味更能唤起我们对现实的想象力,影响更加抽象”与原文不符。3.A【解析】B项与话题无关。C项夸大观者作用。D项从创作者的角度进行阐述。4.①气氛通过调动人们的感官,沟通了自然与艺术家、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联,使之双向互动,成为彼此媒介。②对气氛的理解方式并不清晰明确,艺术家各自以特定的艺术方式对气氛进行转化,使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性和多元性。③观者在感受气氛与作品互动过程中,赋予艺术作品新的意义,使其成长。(第①点围绕“媒介“进行阐释。第②③两点围绕“参与到艺术中”分别从“艺术家”“观者”两个角度进行阐释。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4分。)5.①调动读者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感受白洋淀水乡清新、恬静、诗意的氛围,获得审美体验。②改变读者对战争的观察角度,将视线从战场转向女性,突显景美、人美,领会保家卫国的正义性。③注重情感、意蕴的传达。将劳动场景诗意化,以浪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读者,感受特定背景下的现实意义。④作者语言清新,其文字风格与白洋淀水乡特有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引人沉醉。(围绕“多感官描写”“叙事视角”“情感主旨”“作品风格”四个角度作答,答对一点得2分,任意答三点得6分。)6.B【解析】施加化肥是以破坏土地为代价提升产量、增加收入,但不能更改生命成长规则。7.C【解析】“全文多采用了简短且富有力量的句子”不合事实,“紧迫感”“强化了作者的嫉愤之情”也不成立。8.①土地的力量:贫瘠的土地以其微薄的地力却能生长出美味食物,这是大自然展示出的力量。②人的力量:一方面,人们以不屈的韧性和勤勤恳恳的劳作在贫瘠的土地上求生存;另一方面,人们被自己的欲望所驱使,过度透支土地,导致土地的死亡,表现出极大的破坏力。(“土地的力量”和“人的力量”各2分“人的力量”有两方面,各1分。)9.“我妈”的特点:(1)有爱心,有良知,坚毅;妈妈剥瓜子给赛虎吃;对土地的关注,对过度使用化肥的忧虑;为了家庭幸福,勤奋耕种,不畏困难,甚至亲自搬运葵花籽。(2)执着追求利益,不计后果,明知土地承受压力,生态问题逐渐显现,仍然冒险种地,不惜过度使用土地和自己的身体。(“我妈“的特点4分,一个要点1分。特点正确,没有分析最多扣2分)意义:这一形象表现出的意义在于展示了边地劳动者(中国农民)富有爱心、富有良知,却又克服不了功利思想,体现了他们在面临环境挑战和生存压力时的矛盾挣扎,凸显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艰难程度。(2分)10.DEG【解析】“告”是及物动词,“旦”作它的宾语;“不答”的主语也是王旦,但可承前省略,故应在“旦”与“不答”后断开。“秦州”作“至”的宾语,不是“将吏”的定语,故应在“秦州”后断开。(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11.B【解析】“不同”不对。蒲松龄《狼》“狼不敢前“中的“前”也是上前的意思,二者词义相同。12.C【解析】“有一名禁军轻视他是文人,白昼公然在集市上抢劫”不对。从原文中只能看出秦州文武属官轻视李及,看不出那名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因而“白昼公然在集市上抢劫“。13.(1)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少的郡中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诚”“何伤”各1分,句子大意2分。诚:假如,假使。何伤:何妨)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定能严格遵守曹玮的制度不变罢了。(“所以”“但”各1分,句子大意2分。所以:……的原因。译文中是意译。但:只,仅)14.材料二中众人都认为李及严格忠厚有操守,在材料一中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胁,表明李及有操守;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优点,表明他忠厚;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不在杭州购物,表明他的严格谨慎。(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及字幼幾,是郑州人。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举荐他有才能,被提拔为兴化军知军。升任枢密院直学士,外任杭州知州。当时宦官江德元在内廷掌权,他的弟弟江德明奉命出使,经过杭州,李及待他很冷淡。属吏惊讶地说:“江使者兄弟,想要使大臣尊贵或低贱,简直易如反掌。如今大人不用超常的礼仪对待他,大人即使不企求福分,难道就不怕他报复吗?”李及说:“这样对他已经足够了。”不久江德明对(李及的)属吏说:“李公年纪老了,何不找个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却要待在这事务繁重至极的杭州呢?”属吏跑去告诉李及说:“果真如此,江使者的话可怕啊。”李及笑着说:“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后来江德明也无法中伤他,世人(因此)推崇李及的操守。李及天性清正耿直,为政崇尚简约严明,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的优点。(他)对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不满,未曾从事宴饮游乐。没有在杭州购物,只买过一部白居易诗集而已。材料二:曹玮在秦州任职很久,多次上表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皇帝问王旦谁可接替曹玮,王旦推荐枢密院直学士李及,皇帝于是任命李及为秦州知州。众人都认为李及虽然严格忠厚有操守,但不是守卫边境的臣子,不能够接替曹玮。杨亿把众人的议论告诉王旦,(王旦)不回答。李及到了秦州,文武属官心里也瞧不起他。恰逢一名驻守禁军白昼在市中抢夺妇女的银钗,小吏抓住他,向李及报告。李及正坐着看书,召见禁军,令他上前,稍加责问,那名禁军承认罪责。李及不再交付法官审讯,马上命令将他斩首,(然后)照样看书。文武属官都大吃一惊。不几天,(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城。杨亿听说后,又去拜见王旦,详细陈述此事,对王旦说:“从前相公初用李及,外朝认为李及不能胜任职务,如今李及竞有如此才能器度,相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啊!”王旦笑着说:“外朝的议论,太容易满足了。禁军成守边疆,青天白日在集市公然抢劫,主将(即李及)将他斩首,这是平常之事,哪里称得上优异的政绩呢?我任用李及,本意不在此。曹玮担任秦州知州七年,羌人畏惧屈服,边境之事,曹玮已处理得够好了。派遣他人接替曹玮,一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这就)破坏了曹玮成功的业绩。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定能谨慎守护曹玮的制度不变罢了。15.A【解析】“‘穷’与诗人境遇有关”不对。“穷”在诗中是“尽”的意思,与诗人的穷达境遇无关。“时节峥嵘忽已穷”即岁月匆匆流逝,一年忽然到了尽头。这一句与诗题中的“岁暮”相呼应。16.①诗人虽被贬至偏僻山县,又逢岁暮,不因仕途受挫情绪低沉,关注的是当地的民风民俗和丰收的年岁,可见诗人豁达昂扬;②诗人感慨夷陵古今,想要了解荆楚先贤的遗迹,效法先贤、造福于民之意,可见诗人情致超逸。(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借书满架,偃仰啸歌/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18.示例:A.这有利于散热B.懂得不少降温技巧(每答对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示例:①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②修改;去掉“的原因”或“由于”;③修改:将“表现”改为“表明”或“显示”。(每改对一处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①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重复;②句式杂糅,“原因是”与“由于……”杂糅;③搭配不当,“证据”与“表现”搭配不当。20.①巧用比喻修辞,“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化虚为实,形象地刻画了孙少安饱满的精神状态;②使用了连贯的动词,并用“精神抖擞”“紧”“全身的”等修饰词生动展现了动态的细节;③每个动作单独成句,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具有画面感。(围绕“修辞、用词、句式”三方面作答,每一点1分,答三点得3分)21.示例一:①处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思考并走入人物的内心。所表达的含义与分号前的句子形成对比,说明这笔钱对历经坎坷的孙少安来说数目不小,从侧面衬托出他真挚而深沉的乡土情结。(“引发思考”得1分,“对比”得1分,“乡土情结”或“自豪”得1分)示例二:②处省略号引发读者的想象,产生代入感。展现了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与向往也舒缓了叙事的节奏。(“引发想象”得1分“人物心理”得1分:“舒缓英泰”得1分)22.(1)“却”在句中表示转折,将孙少安年轻时写当下的生存状态进行对比,如今他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能力也愿意回馈家乡。(2)“却”在句中表示强调,有“还、更”之意,强调为孩子们重建学校比祭拜鬼神更重要,宜扬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先进思想观念与“热爱家乡、助力家乡发展的强烈社会责任感。(①答出“转折得1分,“对比前后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得1分;②答出“强调”得1分,“强调重建学校的重要性”得1分;四点答全得4分)23.审题指导:本作文题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科学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培养当代青年人科学的思维方式。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当代青年学子、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何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都是很好的写作角度。审题上,“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博大的话题,考生应从材料中费孝通和屠呦呦的科学研究过程获得启示,科学的思维方式包括:从实际出发,选择主要矛盾展开研究,调查实践,总结经验;在传统或书本中获得灵感,适时调整研究思路,转化成果等等研究方法。关于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论述,可以选择从材料中提炼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方法展开论述,要建立研究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个人成长和时代发展,进行分析论证,从而体现对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思考。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其他的研究方法也可以;要建构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的逻辑关系,体现对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思考。具体评分细则参考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的作文评分标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