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精品解析:江苏省基地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江苏省基地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6页大小:3.1 M上传日期:2023-11-17 20:40浏览次数:239 侵权/举报

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第三次“天宫课堂”于北京时间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下图所示),在约400km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乘组指令长翟志刚和航天员王亚平、叶光富携手开讲,在近1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不仅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并向全球同步直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宫课堂”授课过程中观察到的太空是深邃的黑色,是因为缺少()A.大气的逆辐射 B.大气的吸收C.大气的削弱作用 D.大气的散射2.第三次“天宫课堂”开讲时,全球()A.白昼范围大于黑夜 B.新的一天大于一半C.正好都处于同一天 D.新的一天小于一半3.乌鲁木齐(88°E,43°N)某中学生观看第三次“天宫课堂”直播时,当地室外旗杆的影子朝向()A.东南方 B.东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答案】1.D2.B3.B【解析】【1题详解】大气的散射作用使地球上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太空中没有气体,是真空的,没有光能反射或折射进入眼睛,没有大气散射光线,所以看起来太空是黑的,D正确。太阳辐射在进入大气后,会被大气吸收、散射、反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为减少,被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其中大气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与太空呈黑色无关,B、C错误;大气的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那一部分,刚好和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所以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是地面获得热量的重要来源,与太空呈黑色无关,A错误;故选D。【2题详解】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被晨昏线划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第三次“天宫课堂”开讲时,昼夜半球范围相等,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用180°经线的时间除以24小时得到的比值,就是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剩下的就是旧的一天的比例。已知北京时间为3月23日15时40分,北京经度为120°E,与180经线相差60°,时间相差4小时,利用东加西减的原则,可推算出,180经线时间为19时40分,约为20时,因此,可推知,此时全球分为两天,新的一天所占比例约为20/24,大于1/2,B正确,C错误,D错误;故选B。【3题详解】北京位于东120度,乌鲁木齐位于东经88度,两地经度相差32度,时间相差2小时8分钟,故乌鲁木齐地方时间为2022年3月23日13时32分。乌鲁木齐学生观看直播时,时间已过正午,故太阳照射方向为西南方向,而影子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故室外旗杆的影子朝向为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日出日落方位:除南北极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022年3月25~31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4.下列地区中,风向东南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31日丁地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风和日丽 B.连续性降水 C.狂风暴雨 D.沙尘漫天6.造成此次降温天气系统可能的移动方向是()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答案】4.D5.B6.B【解析】【4题详解】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风向偏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因此甲地和乙地均吹偏北风,丙地吹西南风,丁地吹东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5题详解】低压槽处往往容易形成锋面,一般在气旋偏西恻形成冷锋,偏东侧形成暖锋,因此31日丁地即将经历暖锋过境,暖锋过境一般带来连续性降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冷锋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面。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北部为冷气团,南部为暖气团,因此锋面移动方向为向南。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等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风向偏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南半球风向偏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高空的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丙安古镇位于贵州省赤水河上游河畔,古称丙滩(水浅石多流急),北宋年间成为赤水河沿线五个屯堡兵站之一,后又因川盐入黔的水陆码头而迅速发展,成为高悬于河面三十多米巨石上的古堡。下图为丙安古镇景观图及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下列叙述能体现古镇选址智慧的是()A.河水深流量大,利于修筑深水码头 B.不易受地震灾害的威胁C.流水侵蚀作用弱,河岸不易崩塌 D.三面临水,利于航运8.下列关于古镇建筑特色的解读正确的是()A.紧密相连,干栏式临崖吊脚楼——气候 B.建筑密集形成“一线天”——土地面积C.简化修饰,强化实用——地形 D.岸边岩石开凿孔洞——文化【答案】7.C8.B【解析】【7题详解】根据材料古镇位于赤水河上游河畔,水浅石多流急,A错误;地震灾害和该地的板块位置有关,古镇选址和减少地震灾害无关,B错误;该地水浅石多,河岸不易崩塌,C正确;该地位于赤水河上游,水浅石多流急,不利于航运,D错误,该题选C。【8题详解】紧密相连,干栏式临崖吊脚楼是因为建设在悬崖上,地势陡峻,与地形有关,A错误;建筑密集形成“一线天”是因为古镇高悬于河面三十多米巨石上,平坦的土地少,B正确;简化修饰,强化实用主要是当时技术水平较低,和地形关系不大,C错误;根据材料北宋年间成为赤水河沿线五个屯堡兵站之一,岸边岩石开凿孔洞可能为了防卫,D错误,该题选B。【点睛】聚落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素有“生物活化石”之称的中华鲎(hou)(图左)。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0.能够留存鲎的化石可能为()A.大理岩 B.玄武岩 C.板岩 D.砂岩11.甲地质时期主要的生物特点是()A.蕨类植物茂盛 B.鱼形动物崛起 C.哺乳动物繁盛 D.裸子植物盛行【答案】9.B10.D11.D【解析】【9题详解】中华鲎距今4亿年左右,由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应位于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沉积岩中有生物化石,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板岩属于变质岩,砂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以寻找到化石、煤炭、石油等,故能够留存鲎的化石可能为砂岩,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由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甲地质时期主要为中生代,裸子植物在中生代经历了快速物种分化并达到鼎盛时期,D正确;蕨类植物茂盛于古生代,A错误;鱼形动物崛起于古生代,B错误;哺乳动物繁盛于新生代,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状态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后方向发展,出现了真黄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厥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一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奖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乌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曲线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表层的()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盐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13.与①线数值大小呈负相关的是()A.温度 B.盐度 C.密度 D.洋流14.甲处洋流的流向及性质是()A.自西向东暖流 B.自西向东寒流 C.自东向西暖流 D.自东向西寒流【答案】12.A13.A14.B【解析】【分析】本组选择题以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海水的性质、洋流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12题详解】由图可知,曲线①从赤道附近向两极增大,符合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所以曲线①为大西洋表层的密度变化曲线。曲线②从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符合大洋表层海水温度自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变化规律,所以曲线②为大西洋表层的温度变化曲线。曲线③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符合大洋表层海水盐度自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的变化规律,所以曲线③为大西洋表层的盐度变化曲线。综上所述,A项正确,B、C、D错误。【13题详解】由图可知,曲线①从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增与曲线②从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变化呈负相关,根据上题可知,曲线②为大西洋表层的温度变化曲线,因此A项正确,B、C、D错误。【14题详解】由图可知,洋流甲位于50°S~60°S的大西洋,根据所学知识甲洋流为西风漂流,西风漂流为寒流,其流向是自西向东。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点睛】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是海水最重要的理化性质。其中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呈现出自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变化规律;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呈现出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的变化规律;大洋表层海水密呈现出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局地回流是指空间内的大气通过风场输送出去后再次输送回来。图为2021年辽宁葫芦岛市某测站记录的海陆风日水平风局地回流图。完成下面小题。15.据图推测该测站大致位于海洋的()A.东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16.该日,风速最大的时间点约为()A.6:00 B.9:00 C.15:00 D.18:0017.记录到该局地回流的时间最可能为()A.夏季晴天 B.夏季阴天 C.春季晴天 D.春季阴天【答案】15.B16.C17.A【解析】【15题详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随着日出,气温升高,陆地气温在午后14时达到最高温,近地面气压达到最低,海洋上形成高压,此时海风强劲;日出前后,陆地气温最低,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此时陆风强劲。读图可知,大约从0—12时回流位移为自西北向东南,13—16时回流位移为自东南向西北,据此可推知该测站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风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距离越长,风力越强劲。据此结合图示对比选项中四个时间点的位移距离可知,下午15:00位移距离最长,此时风速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该局地回流是一种典型大气热力环流,形成大气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下垫面的受热不均而形成同一水平面上的高低气压差异。温差越大,气压差异越大,大气热力环流越显著。读图可知,该地局地回流在下午单位时间内位移距离长,据此可推知下午风力大,进而推知气压差异大,温差大。对比四个选项可知,夏天的晴天,海洋与陆地在同一时间内的温差最大,最有可能记录到该局地回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海陆风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