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东北师大附中(历史)科试卷高三年级第三次摸底考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贴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论语》记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释疑》解读:“若不采民诗,则无以观风。风乖俗异,则札无所立,礼若不设,则乐无所乐,乐非礼则功无所济。故三体相扶,而用有先后也。”。由此可知,孔子思想()A.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B.以继承传统为目标C.有助于恢复西周制度D.兼具文化和政治功能2.学者陈汉玉提出:“拓跋人的自觉汉化,从北魏建国之初就开始了;孝文帝亲政前鲜卑和汉族统治者之间就出现空前融洽的局面……可见,用胡汉矛盾的激烈来解释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没有说服力的”。这段材料,学者意在表达孝文帝改革()A是由阶级矛盾激化引发的B.变革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C.儒化加速了封建化进程D.主要贡献是促进民族融合3.下图为西汉与隋朝京畿地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朝京畿地区的变化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范围向经济发达地区扩展②减轻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③大运河的开通使其倍受其益④城市人口出现激增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4.大安市坐落于吉林省西北地区,此地历史悠久,古代有夫余、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在此游猎聚居、繁衍生息。据记载辽朝推行四时捺钵制,其中有四代皇帝曾定此地为“春捺钵”的行营。此制推行反映辽朝统治的特点是()A.因地制宜B.因俗而治C.胡汉合治D.胡汉分治5.梁启超所作《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如下:注:梁启超认为民德分为私德与公德,“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他将春秋以来的“民德”按优劣分为6个等级,认为东汉民德最优。下列所述中国古代各朝代民德升降原因,正确的一项是()A.东汉上升得益于光武中兴,推行礼治B.五代时期与三教并行政策相关C.明朝末年源于宦官专权、外戚干政D.清代的表现是因理学遭到打击6.恭亲王奕䜣上书陈说:“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力主变通内外政策,对外妥协,度过危机,并酌议章程六条,其中首条便是“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专责成”。由材料可知()A.恭亲王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B.变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C.内外政策的实施使清政府成功地度过了危机D.总理衙门推动了近代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启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7.许卓云在《从五四运动论自由与民主》中指出:至于引入赛先生,这一诉求原是人类追求知识的大势。可是在中国,科学主义弥漫于人心,“科学”两字被当作信仰。很多人以为科学呈现的知识即是绝对的真理,竟不知科学是不断在假设与求证,不断地验证与开拓,是永无休止的求知过程。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开启中国近代科学革命的序幕B.对待西方文化持盲目接受态度C.对中、西方文化缺少批判精神D.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思想解放8.美国国务院白皮书说: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不是因为援助不够。我们派往现场的观察员报告说,在至关重要的1948年,国民党军队并未由于缺乏武器弹药吃过一次败仗。国民党的抵抗力量之所以遭到极大削弱,实际上乃是战争初期我们派驻重庆的观察员所见到的那种腐败现象。”作为一种对比,“中国的人心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据此分析,影响解放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A.军队装备B.外部支持C.民心向背D.腐败问题9.1902年梁启超撰写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铺陈了对60年后“上海世博会”的设想:“那时我国决议在上海开设大博览会……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区,都变作博览会场了。”2010年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式开幕,中华民族的百年世博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一过程折射出中国()A.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巨变B.从救亡图存到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艰辛历程C.从半殖民地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伟大嬗变D.从闭关锁国到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大转型10.有学者研究得出,现代农民阶层的结构由八大群体组成(其中有重叠现象):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私营者,这三类在1999年底分别占乡村从业人员总数的66.3%、25.6%、9.6%。此外还有雇工、乡镇企业管理者、乡村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群体。这一结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国家户籍制度持续放松D.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11.公元前2千纪后,古阿卡德语是阿卡德王国的通用语言,后在两河流域南部和北部演化出巴比伦语和亚述语两种方言,也曾被埃及王庭使用,作为整个中东地区的国际性通用语言。阿卡德语成为区域通用语言的主要原因是()A.区域贸易和人口迁徙B.阿卡德王国的兴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军事扩张和文化交流D.区域性市场的发展12.美国学者罗伯特在《西方文明史》中指出:“(庄园)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他们要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该材料反映了中古时期西欧()A.庄园经济的解体B.自耕农经济产生C.政治上分裂割据D.生产关系的进步13.有学者提出:“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在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被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这一结论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第一次使东西方商业活动连接起来B.使各民族间经济社会交往愈加密切C.使各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个统一族群D.使各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得以消灭14.1566年,英国女王针对下院经常反驳政府的提案这一情况说道:有些问题无须下院“招唇鼓舌”,“上帝不会允许你们的自由成为我们的枷锁”。女王因此很不愿意召开议会,在位45年仅召开10次。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宗教改革引发政治冲突B.新兴力量尚未掌握政权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国家重心完全移到下院15.19世纪以来进入英国村庄中的流动农业机械越来越多。谷物脱粒承包人要求按小时收费,拥有机械的农业劳动者帮助邻居耕地时也要求按小时计费。年青人都关心的脱粒机和收割机的效益,他们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下这些机械的工作小时和消耗的燃料量。这说明()A.科技发展影响社会劳动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农业经济衰落C.工业革命造成农村土地集中D.农业生产劳动收益逐渐下降16.19世纪中叶,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还属于旧式的反抗斗争,只是把外国侵略势力当作主要打击对象。19世纪末,这种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批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提出了具有民主、民族性质的奋斗目标,和改造现行制度的设想与方案。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民族政党组织的形成B.斗争救国方案的变化C.当地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D.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二、非选择题:(本题有四个小题,共52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7.中国自古就有修史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史学的编撰与研究都得到很大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材料一史书体裁与体例内容编年体:按照年、月、以鲁国史为主,但不限于鲁国史的范围,《春秋》日顺序逐条记载史事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春秋时期史事国别体:按周、鲁、齐、内容基本上是春秋时期史事。以编年记事《国语》晋、郑、楚、吴、越顺序分的方式叙述对各诸侯国的史事别叙述——摘编自白寿彝《中国史学史》材料二《史记》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对中国史学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司马迁取得史学成就的原因。(8分)18.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百年曲折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一近代中国通商口岸、洋务企业及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材料二就中国而言,自19世纪中叶现代经济开始发展以来,也有明显的双元经济现象。这种现象,早在1920年代雷默(C.F.Remer)已经指出,他把距离铁路、大河两天行程以内,而便于对外贸易的地区称为外层中国(ExteriorChina),把该范围以外的地区称为内层中国(InteriorChina),他认为两个中国宛如两个经济单元。——《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1)结合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幅历史地图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外层中国”的大致范围及经济发展的原因。(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一1917年8月北京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正式对德宣战。战后德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国家负债累累,割地赔款,在中国失去殖民地租界,由此也扫除了中德关系重建的障碍。1921年,德国通过与中国签署单独媾和协约,成为首个放弃在华所有不平等条约的西方大国,中德关系由此开始在平等、友好、互惠的基础上走向正常化,并迎来了一个特殊的“金色二十年代”。——摘编自盂虹《一战前后中德关系的演变及其对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影响》材料二新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之初双边贸易额仅为2.74亿美元,2021年已达2351亿美元。机电设备、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各类生活器具等杂项制品是中国出口德国的主要商品,中国是德国机电设备与运输设备的最大市场。截至2021年底,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1836个,实际投入380.9亿美元。2016年,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增长了77%,投资总额超过35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了31%。2019年底,德国对华输出技术累计2516项,合同金额862.7亿美元。中德与时俱进地逐步建立起一系列双边经贸磋商、对话平台和机制。在中欧贸易关系不断深化的同时,欧盟针对中国产品进行的反倾销也持续不断,并施加严格的技术壁垒限制。德国政府以中国投资影响国家安全为由也修订《外国投资监管条例》,将监管审查的股权比例从25%降至10%,并敦促欧盟构筑了审查机制。——摘编自丁纯、陈芊凝《中德经贸关系50年:成就、问题与前景》(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结束后中德关系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德经贸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20.关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物,看法多元。(1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分)材料一地方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寒带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自由散漫的割裂于各个角落的山地居民坚决主张要平民政治(原始民主制或者寡头制),大平原的人则要求让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君主制),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从决定作用逐渐下降到影响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小,但其作用将是永远存在的,并且给人类文明打上了深刻的烙印。所以说虽然“地理决定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外因论,但并非没有兰毫道理和意义。——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确定主题,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探讨评述。(要求:赞成、反对或提出另外观点均可。观点明确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历史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语文
2023-12-04 12:20
8页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物理
2023-12-04 12:20
7页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语文答案
2023-12-04 12:20
3页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地理
2023-12-04 12:20
6页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化学
2023-12-04 12:20
11页 -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考试 生物
2023-12-04 12:20
14页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数学
2023-12-04 12:20
5页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英语
2023-12-04 12:20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