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语文-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
语文-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29 K上传日期:2023-12-04 12:42浏览次数:304 侵权/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期中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红楼梦》里关于黛玉的诗,还有很多,这篇文章里不可能一一细说,但七十六回的“冷月葬诗魂”,却不能不说。此句庚辰本作“冷月葬死魂”,“死”字点去,原笔旁改为“诗”字,全句为“冷月葬诗魂”。作“诗魂”者,还有程甲本、甲辰本、列藏本。作“冷月葬花魂”的有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即戚序本、蒙府本、南京图书馆藏本,还有杨本。实际上戚序本系统的三个本子是一个来源,其数据是虚的,且戚本和杨本的时间都是乾隆末年,而庚辰本其底本是乾隆二十五年,现存的抄本至晚也是乾隆三十二、三十三年左右,程甲本刊印的时间是乾隆五十六年,但其底本也当是乾隆中期的抄本,甲辰本是乾隆四十九年的抄本,列藏本约是乾隆末或嘉庆初年的本子,而以后者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从抄本的角度看,作“诗魂”的四个本子,有三个是乾隆中期的,一个是嘉庆初期的,而作“花魂”的本子,都是乾隆末年的,特别是戚本是经人整理过的本子,其可信的程度是有限的。认为是“花魂”的同志,认为“死”字与“花”字形近,是形近而误。其实这是不足为据的。“死”字起笔是一平划,与“花”字起笔的两竖笔,无论如何不能混淆,可知“形近而误”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而庚辰本上“死”字点改为“诗”字,是原抄者的改笔。当时一人念,一人抄,易致音近而误。就在本回,音近而误的还可举出:如第1876页倒数第4行“海棠诗四手”,实是“海棠诗四首”,因“首”“手”音近而误;如1877页第3行末“黛玉笑道:‘正是故人常说’”,实是“古人常说”,因“古”“故”音近而误。下面再从“诗魂”和“花魂”这两个词的内涵方面作一些分析。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诸人抽象牙花名签子,宝钗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又注着:“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众人看了都笑说:“巧得很,你也原配牡丹花。”说着大家共贺了一杯。这里,把宝钗的美凸出到“艳冠群芳”的地位,而且用花中之王牡丹来喻她,还让大家说“你也原配牡丹花”,更加坐实了宝钗艳冠群芳的地位。而同回黛玉伸手取了一根,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注云:“自饮一杯,牡丹陪饮一杯”。众人笑说:“这个好极,除了他,别人不配作芙蓉。”黛玉也自笑了。显然作者在这里喻黛玉的是冷清的芙蓉花,且“黛玉也自笑了”,也即是认可了。《红楼梦》里外形美的女子并不仅仅钗黛,有不少人都被用花喻过,因此不少人都有资格用花来代称,所以这个“花魂”,究竟是指哪一朵花的“魂”呢?况且真正居花中之王的非黛玉而宝钗,就不能理所当然地把这个比喻专属黛玉。我们再进一步探讨,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的黛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理想人物呢?我认为曹雪芹所要塑造的是一个有新的社会理想的女性,当然这个女性的外形也是非常美的,但并非美是第一或唯一,而是理想第一、思想第一。也就是说林黛玉并非单纯是一个美女。请看三十二回: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这是交待得最为清楚的一段。按《红楼梦》的描写,宝钗的美,决不在黛玉之下,甚至“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但是宝玉还是没有喜欢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标准,就是生活道路和社会理想。这就是说,黛玉除了美以外,更重要的是具备与贾宝玉一样的全新的社会理想,而薛宝钗的理想却是与他完全相反。她的社会理想,是封建教育所灌输的一套封建的社会理想,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和封建的全部社会道德、人际关系。两个外形都很美的女性,却从思想上判然分别开来了。所以“花魂”这个词,用来指林黛玉是不确切的,它不足以负荷这样的新的思想内涵,不足以代指林黛玉。因此戚本系统的“花魂”这个词显系后人的误改。不错,黛玉在《葬花吟》里是两次用到“花魂”这个词的,曹雪芹自己也三次用“花魂”这个词的。一个词,即使最好,也经不起这样反复使用的,何况曹雪芹这样的天才,能窘迫到只能反复用一个已经用了三次的旧词吗?更何况,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具有新的社会理想,是厌弃透了封建贵族社会的一切陈腐俗套,是具有超时代的诗人气质的新的女性形象,曹雪芹用“诗魂”一词来指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怎么可能舍此不用,而去用已经用过三次的“花魂”这个旧词呢?不能忘记,黛玉除《葬花吟》外,还有《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长歌,还有著名的菊花诗和柳絮词,这些都是富于社会内涵的绝唱。联句“冷月葬诗魂”就是在与湘云联句互争高下时才突然迸发出来的不朽名句,雪芹特意让此绝世佳句属黛玉,这是人物塑造上特意的安排!除此而外,整部《红楼梦》里,没有第二个人的诗在数量和质量上能超过她,这种安排,当然是曹雪芹匠心设计的。那末,从诗的人物个性化来说,“诗魂”不正好是诗才横溢的林黛玉个性的呈现吗!再者,《红楼梦》里关于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诗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曹雪芹特意将谢道韫敏捷的诗才比黛玉,这说明他是用诗人的品格来塑造黛玉的,所以,这个“诗魂”,当然非黛玉莫属。(选自冯其庸《启功先生论〈红〉发微》,有删改)1.下列关于材料中《红楼梦》版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庚辰本的底本和抄本都是很早的,可信度较高。B.列藏本很可能是嘉庆初年的本子,相对较晚出。C.杨本作为戚序本系列,应该是乾隆末年的本子。D.戚本是经人整理过的本子,其可信的程度有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人念,一个人抄,极易出现音近而误的情形,这是《红楼梦》流传过程中出现不同版本的根本原因。B.曹雪芹要塑造的理想女性不单是一个美女,更重要的是具备跟宝玉一样的超越时代的新的社会理想和思想。C.整部《红楼梦》,黛玉诗歌的数量、质量无人能及,宝钗只是外形极美,暗含了曹雪芹贬钗褒黛的设计。D.“诗魂”和“花魂”,虽然一字之差,却关系到宝钗的形象塑造,也关系到曹雪芹的创作思想。3.启功先生认为《红楼梦》中“每首诗都是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与人物形象不符的一项是(3分)A.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香菱B.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宝钗C.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李纨D.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宝玉4.材料两次将钗黛对举进行论述,请问各有何作用?(4分)5.依据材料推断,赞同“冷月葬花魂”者会持哪些依据?(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明信片[法国]安德烈·莫洛亚“我四岁时”,纳塔莉说,“母亲离开父亲,嫁给了这个风流倜傥的德国人。我爱爸爸,但他为人懦弱,遇事忍让,没能坚持把我留在莫斯科。不久,尽管我满心不情愿,还是①渐渐对继父产生了钦佩之情。他对我也表现出十分的好意。但我一直不肯叫他爸爸,末了,就同意我像妈妈一样,直呼他海恩利希。“我们在莱比锡住了三年,后来,妈妈因为要处理些事情必须去莫斯科。她打电话给我爸爸,谈得颇为亲切,并且答应送我过去玩一天。我很兴奋,因为,首先是又要看到我的爸爸,其次是又要回到我的老家,在那里我曾经玩得很痛快,而且一直保持着甜美的回忆。“我没失望。大门前的号房和遍地积雪的庭院,跟我记忆中的影像一模一样……至于我爸爸呢,他更是不遗余力,决意要使这一天尽善尽美。他买来新的玩具,吩咐做一桌精美的午餐,并且打算天黑时在花园里放一阵烟火。“②爸爸这人心地很好,但也实在愚不可及。他带着满腔爱意所准备的一切,全告失败。这些新玩具,只能勾起我对旧玩具的想念,我讨要时,他又无处寻觅。好端端的午餐,因为没有女主人盯着,任仆役胡乱做来,吃得我差点生病。再说放烟火吧,一支窜天落在屋顶上,掉进了我早先房间的壁炉里,烧着了旁边的地毯。为着扑灭这场刚起的火灾,竟弄得全宅子的人排成一行用桶传水,爸爸还烧伤了手。因此,他想安排成高高兴兴的一天,在我的回忆里只留下吓人的火光和难闻的药水气味。“当晚,我的家庭教师来接我回去时,她发现我在流泪。我虽然年纪还小,但对感情的深浅还是很能分辨。我知道父亲喜欢我,他已经尽其所能地做了,只是没有办好。我既觉得他可怜,同时又隐隐地替他羞愧。为了藏起我这些想法不叫他察觉,我装出笑脸,然而眼角还是泫然。“离别的时刻,他对我说,按照俄国的习惯要向朋友赠送明信片,他也为我买了一张,希望能讨我的喜欢。今天我一想起那张明信片,就觉得难看至极。可是在当时,我相信,我是喜欢那用硼砂做的亮晶晶的雪花的,喜欢那些在蓝色透明纸的夜空后面闪闪发光的红星,以及在硬纸胶水上可以滑动的雪橇,好像就要从画中奔驰而出似的。我谢过爸爸,搂着他亲了亲,便分别了。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我的家庭教师把我直接带回妈妈和继父下榻的旅馆。她们正在换衣服预备上朋友家吃晚饭。妈妈身穿白色的长裙,颈上挂着一大串钻石项链。海恩利希是上下一套晚礼服。③他们问我玩得可好,我以挑战的口吻回答说玩得很痛快。我还把放烟火的盛况渲染了一番,只字不提起火的事儿。之后,大概想证明爸爸多气派,我便拿出明信片给他们看。“妈妈接过手中,马上哈哈大笑,道:“‘我的天!这可怜的皮埃尔老改不了……这种东西送给丑怪博物馆正好!’“海恩利希眼睛看着我,俯身向妈妈,压低了声音,愠怒地说:“‘得啦,得啦……别当着孩子的面说嘛!’“他从妈妈手上拿过明信片,看了明信片上的雪花笑了一笑,好像很赞赏,拨动雪橇在滑槽上滑来滑去,说:“‘这样漂亮的明信片,我还没见过,千万仔细收好。’“那时我只有七岁,但我明白他在撒谎,他跟妈妈一样认为这张明信片奇丑无比,而且他们两人是对的。海恩利希出于怜惜之情,想代我可怜的爸爸说两句好话。“④我一气之下把明信片撕了,并且从这一天起,恨上了我的继父。”(选自《栗树下的晚餐》,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女儿纳塔莉分离三年后重逢,父亲安排的活动全告失败,女儿虽然失望,但能感受到父亲的“满腔爱意”。B.父亲知道今后不能再与女儿相见,特意按照俄国传统送女儿一张明信片,希望保持亦父亦友的亲密关系。C.从母亲“白色的长裙”和“一大串钻石项链”可以看出,她享受富裕气派的生活,而对皮埃尔的礼物则不屑一顾。D.海恩利希听到妻子对明信片的评价后,接下来的动作和语言暴露出他企图讨好纳塔莉,掩饰内心想法的虚伪。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写“我”对继父渐渐产生“钦佩之情”,与结尾的“恨”相照应,是欲抑先扬的写法。B.句子②既承接上一段对父亲“不遗余力”准备的肯定,也引出下文父亲“愚不可及”的表现。C.句子③“我以挑战的口吻回答”母亲与继父的询问,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而作出的反击。D.句子④“一气之下把明信片撕了”的原因是“我”认同他们的观点,明信片“奇丑无比”。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对明信片作了细致描写,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效果(4分)。9.如果要写一篇文学评论,请围绕“回忆”这一关键词,分条列出对这篇小说的评论要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