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评分细则(古诗文阅读)
2024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评分细则(古诗文阅读)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680.8 K上传日期:2023-12-21 10:39浏览次数:365 侵权/举报

2024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评分细则诗文阅读部分评分补充细则及样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文言翻译评分注意事项:1.翻译题评改时关注的顺序:先看大意,然后再看关键词的意思。2.关于大意分的说明:大意分体现为“读懂”,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得大意分,其他修饰成分可以略。(1)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就要发动战争,可以称得上孝吗?以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可以称得上仁吗?[4分。大意2分,“干戈”“以”各1分。]【补充细则】1.大意①:对周武王不安葬父亲就发动战争的行为进行评论,认为这是不孝顺的。对周武王行为(事件)的概括和评价都对才可得分。2.大意②:对周武王以臣子的身份讨伐君主的行为进行评论,认为这是不仁义的。对周武王行为(事件)的概括和评价都对才可得分。3.干戈:原意为武器,文中可理解为“发动战争”“打仗”“动用武力”;译为“用武器攻击”不得分。4.以:可译为“以……身份”“以……地位”“凭借……身份”“用……身份”“作为”“身为”;译为“让”“用”“使”不得分。5.关键词有错别字,最多扣1分。【评分示例】满分示例:示例1:父亲死却不埋葬,这么快就大兴战争(1分),这可以称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1分)去讨伐君主,这可以称得上仁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2:父亲死了却不安葬,想要跟其他国家去打仗(1分),这称得上孝吗?凭借着大臣之位(1分)讨伐君主,这称得上仁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3: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1分),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以臣子的身份(1分)讨伐君主,这难道是仁的行为吗?(两点大意都正确)3分示例:示例1:父亲去世了不为其安葬,反而去违背父生前的意愿去战争,这能称为“孝”吗?以大臣的身份(1分)去讨伐君主,这能叫“仁”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2:父亲死了而不埋葬,反而还发动战争(1分),这能称得上孝顺吗?用臣子的身分(有错别字,此关键词不得分)讨伐君王,这能称得上仁义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3:后父亲去世了不下葬,子女互相打仗(1分),可以被称作孝顺吗?凭借臣子的身份(1分)讨伐君主,可以被称作有仁义吗?(第①点大意错误,“子女互相打仗”错误)2分示例:示例1:父亲死了不去安葬,而要发动军队打仗(1分),这能说是孝顺的人吗?使臣子去杀害国君,这能说是仁者吗?(第②点大意错误)示例2:父亲去世了而不埋葬,让尸体躺在干戈的土地上,这能叫做孝吗?作为(1分)下臣而去讨伐君王,可以叫作仁义吗?(第①点大意错误)示例3:父亲去世不下葬,到干戈远地支援,可以称得上孝顺吗?凭借大臣的身份(1分)讨伐君主,可以称得上仁义吗?(第①点大意错误)1分示例:示例1:父亲去世了儿子不埋葬他,反而沉迷发动战争(1分),这是孝顺吗?用大臣讨伐君主,这是仁义吗?(两点大意都不正确)示例2:父亲死亡后不埋葬,随意放置地上,这就是孝顺吗?臣子讨伐君主,这就是所谓的仁义吗?(仅有第②点大意正确)0分示例:示例1:父亲去世却不下葬,缓慢等到干戈,可以称为孝顺吗?示例2:父亲死了而不下葬,我紧忙干戈,这是孝吗?大臣贬伐君子,这是仁义吗?示例3:后父亲死了不下葬,而是去等干戈,真的是孝顺吗?用臣子讨伐君子,有考虑仁义吗?(2)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幸亏有次子交托社稷啊,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接任国君的人,那又能把先王的社稷怎么办呢?[4分。大意2分,“幸”“苟”各1分。]【补充细则】1.此句大意分按照句意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叔齐辞让君位后的结果,一层是作者的假设和推论。大意分主要落在“有中子以托国焉”和“其如先君之社稷何”。第一处大意:“有中子以托国焉”可理解为“有先君的次子可以交托社稷”“把社稷托付给先君的次子”“有一个儿子可以治理国家”“有排名中间的儿子管理国家”等。“中子”照抄不影响得分,但译错不得分,如译为“有中庸的人管理国家”不得分。第二处大意:“其如先君之社稷何”可理解为“那又能把先王的社稷怎么办呢”“先王的社稷怎么处理呢”等。如果翻译为“国家会怎样呢”等不得分。2.关键词“幸”和“苟”。(1)幸:可翻译为“幸亏”“幸好”“幸运的是”“万幸”“多亏”,不译不得分。(2)苟:可翻译为“如果”“若”“倘若”,不译不得分。【评分示例】满分示例:示例1:幸亏(1分)有排位中间的儿子能托付国家,如果(1分)没有这个人,那么先王留下的国家又应怎么处理呢?(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2:幸亏(1分)可以把国家托付给第二个儿子,如果(1分)没有他,那么先前君主的国家社稷又怎么办呢?(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3:幸亏(1分)其中还有儿子来把国家托付给他,如果(1分)没有这个人,他们怎么处理先前君主的江山呢?(两点大意都正确)3分示例:示例1:幸好(1分)有他的儿子来这里托付国家,如果(1分)没有这个人,那么先前君王的社稷江山要怎么办啊!(第二点大意正确)示例2:幸好(1分)有次子肿雍(中子理解错误)来托付家国大事,如果(1分)没有这个人,要让先帝的江山社稷怎么办?(第二点大意正确)示例3:幸好(1分)有处于中间的孩子用来托付国家在他那里,如果(1分)没有这个人,对待先王留下的社稷怎么样呢?(第一点大意正确)2分示例:示例1:有一个叫中子的人来接手国家,假如(1分)没有他,那先王的江山该如何管理呢?(第二点大意正确)示例2:幸亏(1分)有中子来支撑这个国家,苟且没有他,那他们父君的国家会怎么对待他呢?(第一点大意正确)示例3:幸亏(1分)有中庸之人来稳定住国家,如果(1分)没有这个人,如同先前君王的社会生活又会怎样呢?(两点大意都不正确)1分示例:示例1:幸好(1分)有明白事理的人来承担国家大任,苟且没有这样的人,他们应当如何面对先王的社稷呢?(两点大意都不正确)示例2:所幸(1分)次子可以管理国家,没有这个人,先前君王的社稷有什么相同之处。(两点大意都不正确)14.方孝孺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行为是怎样评价的?请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①洁身自好(保持高洁);②过中失正。[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补充细则】1.“洁身自好(保持高洁)”可以表述为“洁身自远”,如理解为“廉洁”“洁净”“清洁”“高尚”等,或理解相反,如“不要洁身自好”等不给分。2.“过中失正”可以表述为“过乎中者”,关键在于“过中”,“过”必须理解为“超过”等,“中”可以理解为“中正”“中庸”,理解为“中立”“折中”等不给分。3.如果没有概括出“过中失正”,只回答以下几种情况,酌情给1分:(1)将“过中”理解为“失去中正、违背中庸、忽略中正、不符合中庸原则”等;(2)回答为“未达到尧舜禹之道”;(3)围绕“何乃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一句,回答为“不应该(没有必要)以吃周粟为耻”“以食周粟为耻是过分的行为”等。【评分示例】满分示例:示例1:①方孝孺认为伯夷、叔齐的行为过中失正(2分),并未真正达到圣人境界。②方孝孺认为伯夷、叔齐只需洁身自远(1分),不必耻食周粟,独食其薇。示例2:方孝孺认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超过了仁人的“中正之道”(2分),是过分高洁(1分),没有遵循尧舜禹的仁道。示例3:廉顽立懦,能够成为百世师,但过于高洁(1分),反而超过中正之道(2分),不能达到尧舜禹的境界。2分示例:示例1:方孝孺不认可他们的行为,认为他们顽固迂腐,过中失正(2分),未达到尧舜的境界。示例2:洁身自好(1分)远离暴君即可,何必耻辱于食他的粮(1分),做得有点过了。示例3:方孝孺认为两个洁身自好(1分),远离周朝便好,不必以吃周粟感到耻辱(1分)。而且吃的薇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做的太过,可为百世师,但未达到尧舜禹的境界。1分示例:示例1:“洁身自远斯可矣。”方孝孺认为伯夷、叔齐不至于此,保持自己的洁身自好(1分),远离周武王就可以了。示例2:方孝孺认为他们的行为,让他们作为百世师,但没有达到尧舜禹三人的境界(1分)。示例3:认为是狭隘的,不食周粟,“独食其薇”,但薇也是周土地上的草,与粟没有什么区别(1分),并且天下归周是顺应天命的,伯夷叔齐是逆时代潮流的行为。16.诗人先说“捐躯诚有地”,又说“愿乞一棺地”,你对此如何理解?(6分)【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①诗人先假想自己有一天能实现为国杀敌的理想,那他必勇冠三军,哪怕捐躯亦在所不惜;②但如果报国理想落空,也希望能葬在吴国勇士的坟边;③两句诗前后相连,抒发诗人生死不变的忠诚之情,体现始终如一的气节。[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补充细则】1.本题答案要点共三点,每点2分。第一点正确理解“捐躯诚有地”句意,2分;第二点正确理解“愿乞一棺地”句意,2分;第三点,正确判断两句之间的关系,1分,准确表述出两句共同表达的情感,1分。2.“捐躯诚有地”的句意为“诗人希望有杀敌报国的机会”或“诗人有沙场报国的理想”,这是他的现实理想。其中,答出“如果(假想、假设、倘若)有机会(机遇)”的“诚有地”之意,得1分,可表述为“希望”“有……理想”“梦想”“渴望”等;答出理想的具体内容“为国捐躯”,1分,可表述为“上阵杀敌献身”“征战沙场立功”等。如果机械地翻译为“的确有地方可容纳我所献出的躯体”“想为国捐躯就需要土地”等不得分。3.“愿乞一棺地”的句意为“诗人希望得到一块(靠近勇士要离坟墓的)墓地”或“诗人希望安葬在勇士要离坟墓边”,这是他现实理想落空后,对死后墓地的设想。其中,答出“如果报国理想(希望、愿望、志向等)落空”等类似意思,得1分。第二个要点答出“死后葬在壮烈之士的坟地附近”“离壮烈之士近点”“离壮士之墓近点”之意,得1分。如表述为“要做与要离一样的人”“想同先驱烈士一样”,不得分。4.两句表层意不同,但内在情感是一致的,前后呼应,表达了诗人在世的毕生愿望及死后的执着追求。其中,答出两句诗内容或结构上的相关性,得1分,可表述为“前后相连”“互相照应”“内涵(意蕴)相同”“内容并不矛盾”“前句是诗人在世的决心,后句是诗人对死后的展望”“两句分别是达时与穷时的志愿”等。答出两句诗所蕴含的永不动摇的深沉爱国情感,得1分,可表述为如“生死不变的忠贞之志”“始终如一的爱国气节”“至死不渝的报国之情”等。如笼统地回答“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回答“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等,不得分。【评分示例】满分示例:示例1:①诗人先说希望(1分)为国献身,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在战场上牺牲也在所不辞(1分);后说如果希望落空(1分),愿意乞求一棺之地,葬在要离这位壮烈之士附近(1分)。②诗人认为,如果国家征召,更希望为祖国上阵杀敌,但如果没有机会征战沙场,那只好死后向烈士看齐,保持节操。③两句诗前后关联(1分),共同表现了诗人生死不变的拳拳报国之心(1分),对祖国的一片爱国赤诚。示例2:①“捐躯诚有地”,只要有机会(1分)能上战场杀敌报国,哪怕为国牺牲,自己也愿意(1分),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决心。②“愿乞一棺地”,如果希望得不到实现(1分),那么只需要靠近要离坟的一棺之地来埋葬自己(1分),使用了春秋末吴国勇士的事例,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要离的仰慕之情和忠贞品质的赞美。③两句诗前后相连(1分),既能体现出为国贡献一切的决心,也能表达出生死如一的豪迈壮烈之情(1分)。示例3:①“捐躯诚有地”表明诗人渴望有机会(1分)为国捐躯,在沙场上征战四方,报效祖国(1分),表达自己将酬壮志的伟大志向。②“愿乞一棺地”表明诗人若没有征战沙场为国献身的机会(1分),也愿死时葬在要离坟附近之处(1分),要离是一位勇士,这里用典抒发自己终身为国、奉献一生的理想,对要离的敬仰之情。③这两句诗并不矛盾(1分),充分表达了诗人生死不渝的爱国之情(1分)。5分示例:示例1:二者并不矛盾(1分)。①前者写“如果有可以捐躯报效国家的机会(1分),我一定身先士卒,勇率军队尽忠报国”(1分),表达作者对保家卫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