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61.2 K上传日期:2023-12-21 10:40浏览次数:521 侵权/举报

内江市高中2024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共8页,22个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唐诗走向高潮,诗歌的特色就表现为更近于自然流露;这乃是艺术上的归真返朴,语言上的真正解放;建安以来诗曾经一度离开了歌的传统,这时便又重新接近起来。若是对照赋是“不歌而诵”的,那么赋的衰亡,岂不也正是歌的复兴的又一佐证吗?绝句的涌现因此成为诗坛上一个新的突破。②绝句来源于民歌,南北朝民歌中早已出现了大量的绝句,但是诗人中却很少这类的写作,直到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绝句才一跃而为诗坛最活跃的表现形式。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首,便誉满诗坛,正因为这首诗实际上乃是由九首绝句接连而成的,所以特别新鲜活泼。《春江花月夜》属于南朝“吴声歌曲”,原来正是民歌中的绝句,因此张若虚这首诗每四句便换一次韵,全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然地流露出它的飞跃性。飞跃性乃是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只是有时隐约有时明显而已。飞跃性的充沛自如,乃是诗歌语言完全成熟的表现,也是诗歌抒情性的丰富涌现。如果说建安以来的五言古诗还难免较多散文的成分,那么绝句也就意味着诗歌语言的更为纯净化;绝句登上诗坛,可说是五七言诗充分成熟的又一个鲜明标志。③唐人的七言古诗相对的说要比五言古诗活跃得多,就因为五古还不免有时习惯于长期以来过渡性的表现方式,而七古则是全新的。七古正如绝句,也都是随着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才一跃而为诗坛的宠儿。五古一般颇少换韵,而七古则是不断的换韵。例如李颀的《古从军行》短短的十二句,就三易其韵,每一韵其实也就相当于一个绝句。七古远自曹丕的《燕歌行》、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以歌行起家的,它与绝句在歌的传统上有着一脉相通之处。七古也正如绝句,并不是唐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但是都要等到唐诗的高潮时才大显身手,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吗?④律诗也是唐诗走向高潮中形成的一种诗体,它是从长篇律诗即排律中演进而成的。它既与民歌没有渊源,也是不能用来歌唱的;但它在演进中却是沿着一条删繁就简、摆脱铺陈的道路;把繁琐的“四声八病”变为简单易行的平仄律,把沉闷冗长的排比铺陈,变为每首只有八句,而八句中又只有中间四句要求一定要排偶。这就大大提高了诗歌语言的精炼性。排偶作为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一种擅长形式,在诗中自然地出现本来也是正常的。七古中就常有偶句,绝句中也是偶然有的,问题在于是否自然。我们不禁要问五言排律既然是“诗赋取士”中规定的诗体,律诗凭借什么力量又能突破它的影响,完成自身的演进与变革呢?答案只能是当时诗坛趋向自然流露的巨大浪潮给予了这解放的力量。那解放的语言,奔放的情操,新鲜的旋律,豪迈的抒情,构成了唐诗最鲜明的色调。律诗是依靠这个力量才从排律中解脱出来,因此比起排律来要洗炼得多、飞动得多,而这又正是与绝句、七古的特色一脉相通的。⑤绝句、七古、律诗都是唐诗高潮中的新生事物。绝句虽然最为短小,却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它是最接近于歌的,最有别于散文的,最“天然去雕饰”的。它登上诗坛,意味着诗歌语言的完全成熟而归真返朴,是唐诗高潮中最鲜明的一颗明珠,最突出的一个标志。(摘编自林庚《略谈唐诗高潮中的一些标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绝句来源于民歌,它的涌现成为诗坛上一个新的突破,也体现着歌的复兴。B.为了追求新鲜活泼的艺术形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采用了九首绝句接连而成的形式。C.绝句登上诗坛,其语言的纯净化与充沛自如的飞跃性,标志着诗歌语言完全成熟。D.绝句、七古、律诗在歌的传统上一脉相通,它们作为新生事物,在唐诗的高潮中大显身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绝句涌现之于唐诗的意义领起全文,也以此收束全文,首尾呼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圆和。B.文章以《春江花月夜》《古从军行》的换韵为例,意在论证绝句、七古的成熟标志着唐诗的高潮。C.第四段结尾运用设问引人思考并提出观点,指出主张自然的创作倾向促使律诗打破了排律的桎梏。D.文章从绝句本身、绝句与七古和律诗的关系等角度展开,论述了绝句在唐诗高潮中独一无二的地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伶人演唱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记载可以佐证歌的传统在唐时复兴。B.我们可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领略诗歌语言的飞动和洗炼。C.《登高》一诗的颔、颈两联体现了律诗对排律的删繁就简、继承突破。D.《涉江采芙蓉》一诗具备解放的语言、新鲜飞动的旋律和真挚的抒情。(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之态。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的“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但是由于作品本身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同时也具备了时间的持续性,因而成为时间与空间综合的持续。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它们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就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例子。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层出不穷的变奏。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即主题。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上面所谈的那种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形象的艺术效果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无数建筑,除去极少数外,几乎都以重复运用各种构件或其他构成部分,作为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历史上最杰出的一个例子,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已被拆除的中华门开始,就以一间接一间、重复又重复的千步廊,而一口气排列到天安门。从天安门到端门、午门,又是一间间重复着的“千篇一律”的朝房。再进去,太和门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成为一组“前三殿”,与乾清门和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成为一组的“后三殿”的大同小异的重复,就更像乐曲中的主题和“变奏”。每一座殿堂的本身,也是许多构件和构成部分的重复。而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又是比较低微的,以重复为主,但亦有相当变化的“伴奏”。然而整个故宫,它的每一个组群,每一个殿、阁、廊、门,却全部都是按照明清两朝工部的“工程做法”的统一规格、统一形式建造的,连彩画、雕饰也尽如此,都是无尽的重复。我们完全可以说它们“千篇一律”。但是,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着“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那整个景色的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着,一个接着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的重复与变化的统一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如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自应包括艺术的一面,也就是“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且不“利己”,“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选自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持续性”分为时间的持续和空间的持续,前者的代表是音乐,而后者的代表则是建筑。B.想要取得整段乐曲的统一性,只需要保证在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C.重复运用各种构件和构成部分,是古今中外所有建筑用来取得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D.放眼世界建筑史,以优秀建筑的标准来看,我国各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还不能尽如人意。5.下列关于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后三殿”与“前三殿”相比,虽稍有“变奏”,但都紧紧围绕明清故宫的建筑主题。B.故宫殿堂东西两侧的廊、庑、楼、门起到的作用与《鳟鱼》中“水波涓涓的伴奏”十分相似。C.正是在行走过程中景色的轮廓、光影的不断变化,才使得北京故宫能够“千变万化”。D.作者将行走于故宫比作在大画卷里漫步,让读者感受故宫设计的精妙,体现科普文的文学性。6.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一个好的现代城市住宅区应当具备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白浪街贾平凹①这街叫白浪街,走过去,似乎并不感觉这是条街道,只是两排屋舍对面开门,门一律装板门罢了。街面十分单薄,两排房子,北边的沿河堤筑起,南边的房后就一片田地,一直到山根。组成这街的是四十二间房子,北边的斜着而上,南边的斜着而下。街道三步宽,中间却要流一道溪水,一半有石条棚,一半没有棚,清清亮亮,无声无息,夜里也听不到响动,只是一道星月。街里九棵柳树,弯腰扭身,一副媚态。风一吹,万千柔枝,一会打在北边木板门上,一会刷在南边方格窗上,东西南北风向,在街上是无法以树判断的。九棵柳中,位置最中的,身腰最弯的,年龄最古老而空了心的是一棵垂柳。树下就侧卧着一块无规无则之怪石。既伤于观赏,又碍于街面,但谁也不能去动它。那简直是这条街的街徽。重大的集会,这石上是主席台,重要的布告,这石上的树身是张贴栏,就是民事纠纷、起咒发誓,也只能站在石前。②这条白浪街,陕西、河南、湖北三省在这里相交。三省交界,界牌就是这一块仄石。小小的仄石竟如泰山一样举足轻重,神圣不可侵犯。以这怪石东西直线上下,南边的是湖北地面,以这怪石南北直线上下,北边的街上是陕西,下是河南。一条街上分为三省,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容貌,三省人是三省人的语言,三省人是三省人的商店。如此不到半里路的街面,商店三座,座座都是楼房。人有竞争秉性,所以各显其能,各表其功。陕西商店先推倒土屋,一砖到顶修起十多间一座商厅;河南随后弃旧翻新堆起两层木石结构楼房;再就是湖北人,一下子发奋起四层水泥建筑。货物也一家胜筹一家,比来比去,各有长短,陕西的棉纺织品最好,湖北以百货齐全取胜,河南挖空心思,以供应短缺品压倒一切。地势造成了竞争的局面,竞争促进了地势的繁荣,就是这弹丸之地,成了这偌大的平川地带最热闹的地方。每天这里人打着漩涡,四十二户人家,家家都做生意,门窗全然打开,办有饭店,旅店,酒店,肉店,烟店。那些附近的生意人也就担筐背篓,也来摆摊,天不明就来占却地点,天黑严才收摊而回,有的则以石围圈,或夜不归宿,披被守地。别处买不到的东西,到这里可以买,别处见不到的东西,到这里可以见。③三省人在这里混居,每一省都不愿意丢失自己的省风省俗,顽强地表现各自的特点。他们有他们不同于别人的长处,他们也有他们不同于别人的短处。三省人各有不同,但却和谐地统一在这条街上。地域的限制,使他们不可能分裂仇恨,他们各自保持着本省的尊严,但团结友爱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街中的一条溪水,利用起来,在街东头修起闸门,水分三股,三股水打起三个水轮,一是湖北人用来带动压面机,一是河南人用来带动轧花机,一是陕西人用来带动磨面机。这里月月有节,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五月端午,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