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邕衡金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12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邕衡金卷·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12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格式:pdf页数:4页大小:281.8 K上传日期:2023-12-24 14:36浏览次数:222 侵权/举报

邕衡金卷·南宁市第三中学(五象校区)2024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参考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DBCCACBD910111213141516AAADACBD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距今4300-4000年”“墓地可分为大、中、小型。大墓……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极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可知陶寺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且已出现明显贫富分化,私有制已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项正确。题干只提到了陶寺遗址,无法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A项错误;材料中的墓葬差别反映的是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未体现社会动员能力和宗法观念,B项和C项错误。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推行盐铁官营、均输法、平准法、酒榷制度等措施”,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为汉武帝北击匈奴、解决边患奠定了物质基础,B项正确。题干所述措施体现抑商的倾向,A项错误;C项“王国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当,故错误;上述举措未涉及立法,D项错误。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近代考古发现,拓展了人们对突厥历史的认识,C项正确。年代久远之事也可以通过史料进行考证,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化,该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后世考古拓展了突厥历史的认识,与《隋书》的主观性无关,D项错误。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右边农人忙着犁田、踏水车、插秧,另一边则热闹地打麦、扬谷、磨面、入仓、堆垛。”可知,北宋《耕获图》描绘了时人在同一时节同时进行水稻的耕种与小麦的收获,这反映了北宋稻麦复种制的运用,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北民南迁、赋税制度变化均与同时耕作、收获的现象并无直接因果关系,ABD错误。5.【答案】A【解析】材料中“独来独往……不待拘管”表达了反对束缚的意思,“‘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根源)也”抨击了儒家经典实际上是道学家用以表达自己观点而做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两种思想都具有反传统的叛逆色彩。李贽对心学的思想虽有所继承,但是他的思想本质上具有反封建特征,将陆王心学发展到新的高度是不成立的,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经世致用思想,故排除C选项。材料未体现抨击君主专制,故排除D选项。6.【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地方疆臣对于中央派出的财政监理官采取敷衍态度,可知中央对地方实际控制减弱,中央集权面临挑战,故选C选项。戊戌维新变法在1898年时已发生并遭遇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选项。各省疆臣并没有发展成割据势力,排除B选项。财政体制出现了新的调整,并非走向僵化,排除D选项。第1页共4页7.【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是首要的,尤其是共产党能对各式运动起到助推作用,因此选B选项。1920年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尚未形成,排除A选项。民主革命纲领确立是在1922年中共二大会议后,排除C选项。材料强调的是领导革命的主体与组织,并非方式,排除D选项。8.【答案】D【解析】通过纸币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字样可知纸币发行的时间、地点为土地革命时期的川陕农村革命根据地,纸币的发行能促进当地的商品交换,有利于经济建设,因此选择D选项;“国民革命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是在1924-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故A错误;各地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是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故B选项错误;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时,苏维埃政权已经改组为边区政府,故C错误。9.【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42年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倾向日益严重,材料中作家通过剧作对国民党进行批判。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出现于局部抗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说法不是作者的目的。10.【答案】A【解析】由材料表格可知,156项工程在东北的项目数量较多,计划投资额与实际投资额占比较高,结合所学可知东北距离苏联较近有利于接受技术援助,且当时实行“一边倒”政策,故选A选项。材料不涉及生产资料调整,排除B选项。根据材料无法推知东部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排除C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工业结构调整,排除D选项。1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特拉公民大会要处罚不愿意前往殖民地的青壮年公民,反映了原始的直接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A项正确;特拉人进行海外殖民是由于自然灾害,与社会矛盾无关,材料也只反映政策未涉及带来的结果,B项错误;人文思想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意志和利益,与题干强制要求公民进行海外殖民相悖,C项错误;D项无材料主旨无关,D项错误。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向封建庄园渗透,封建领主改变了对农奴的剥削方式——由劳役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后又由劳役劳动改为雇佣劳动,农奴逐步获得人身自由,D项正确;题干中的时间为中世纪,新航路开辟和价格革命尚未发生,A项错误;农奴对封建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是这一变化带来的结果,而非原因,B项错误;C项无材料主旨无关,C项错误。13.【答案】A【解析】材料中伏尔泰的观点大意是人类社会也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与其意思最接近的是A选项。B选项观点意思是追求自由、平等;C选项观点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凸显人的地位和价值;D选项观点体现的是进化论思想,均与材料观点不符。14.【答案】C【解析】材料中英国人虽允许印度人进入立法参事会,但拥有独裁权力的英国总督可以否决立法机构的任何一项立法,说明英国政府让印度人进入立法参事会,试图笼络印度上层,一定程度上消弭他们的抵抗,强化殖民统治,因此C项正确。A选项,启蒙运动主要发生在17、18世纪,与本事件发生的20世纪时间不符,且英国政府并未真心实意给予印度人民主和自由。B、D与史实不符。15.【答案】B【解析】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女性和儿童大量参与工厂生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故选择B选项。A选项苏联提倡平等与材料中使用18岁以下少年参与工厂生产情况不符;苏联于1927-1937年用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了工业化,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有误;材料无法推出轻重工业比例的调整,因此D选项错误。16.【答案】D【解析】根据地图内容可知,该国际组织是欧盟,欧盟的成立推动了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确立,因此A选项错误;区域经济集团化在欧盟成立之前就已经形成,因此B选项错误;欧盟成员国多数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符合新兴国家的定义,C选项错误。第2页共4页二、材料解析题(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52分)17.(14分)(1)(6分)特点:出现时间早,历史悠久;皇权不下县;乡绅自治;宗法色彩浓厚;依靠伦理道德治理。(每点1分,任答两点2分)基本条件:小农经济占主导;宗法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任答两点4分)(2)(8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阶级斗争与民主政权建设等措施,逐步打破传统基层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乡里制度,动员农民加入苏维埃政权、抗日民主政权等农村根据地的民主政权,推动了农村基层社会的政治整合,为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4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助了乡村基层治理体制向村民自治体制转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4分)18.(1)(8分)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贵族喜饮的中中国茶叶通过丝绸之丝绸之路出发或经国蜡茶在北方广泛流路传播至西亚、中亚、朝鲜过中国北方,多受中国行;等地;北方语言、文化影响(1“cha”系列发音来5世纪以来,中国北魏、分)源于北方官话;隋唐、宋元等朝代对外交流“cha”系列字发音频繁,影响力不断扩大。出现于5世纪;(每点1分,共2分)(任一点,1分)伦敦自然博物馆茶中国茶叶通过海上丝这些路线主要从中样自中国东南沿海带绸之路,新航路传播至东南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回;亚、欧洲等地。受到中国南方语言文化“te”系列发音来近代以来,中国开放的影响。(1分)源于中国闽南等地;通商口岸集中于东南沿海“te”系列发音大地区。约始于15世纪;(每点1分,共2分)(任一点,1分)(2)(6分)推动中外贸易的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提高了生活质量;客观上刺激了欧洲的殖民活动;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每点2分,任意3点,6分)19.(12分)(1)(6分)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美苏争霸的干扰;经济基础薄弱;照搬他国经验;国家政策不当;过于依赖外部力量。(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2)(6分)利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发展全方位的外交关系,维持外交独立,抵制霸权主义的影响。融入经济全球化,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发展对外贸易。抓住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机遇,建立非洲国家的经济集团,加深非洲各国经济合作。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第3页共4页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把握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减少外交对抗和意识形态冲突,积极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20.(12分)范例一:中国半导体工业在曲折中发展逐渐取得突破。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国际上,在冷战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苏联对中国实施援助。国内,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半导体事业发展奠定基础,科研院校培养了第一批半导体人才,中国半导体工业艰难起步。(2分)60至70年代,受中苏关系恶化等因素影响,中外科技交流受阻,同时,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凸显,中国半导体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吸收国外先进技术,9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实力不断增强,面对美国的打压,中国不断发展自主研发能力,半导体工业发展取得一定突破。半导体工业发展不充分,一度制约中国的发展;半导体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的增强,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发展要依靠自身力量,坚持自力更生。范例二:中国半导体工业反映了中国科技事业的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是半导体工业起步阶段;70年代,发展遇到困难,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半导体工业取得突破。新中国成立至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政策,获得苏联援助;国内实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为半导体工业起步创造有利条件;70年代,外部有中苏关系恶化;内部有十年动乱的冲击,同时缺乏市场观念,中国半导体企业发展受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半导体发展迎来新机遇,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半导体工业发展不充分,一度制约中国的发展;半导体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的增强,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历程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要发展就须重视科技创新。第4页共4页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