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格式:docx页数:6页大小:252.9 K上传日期:2023-12-27 10:20浏览次数:172 侵权/举报

高三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专、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择性必修1前三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吉家庄遗址(位于山西大同)地表上散布的陶片非常丰富,以夹砂灰陶、泥质灰陶为主,另见零星的夹砂红陶和泥质磨光黑陶。所见器型主要有鬲、罐、豆、翠、双耳壶等。这说明A.该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文明的代表B.大同地区是黄河流域文明的源头C.阶级分化决定社会生活方式演进D.当时吉家庄先民已大量使用陶器2.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春秋以后士阶层的私人藏书日益普遍,“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也以藏书丰富而闻名,纵横家苏秦游说秦国,“负书担橐”以便随时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A.促进了“百家争鸣”的兴起B.反映了宗法分封制的解体C.推动了封建官学日益衰落D.使古代藏书体系日益完善3.《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公孙弘以汉相,布被,食不重味,为天下先。”下列对该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A.丞相等公卿大夫,多出身于“茂才”B.公孙弘入仕,得益于“特科”的制度C.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状”尤为重要D.中正选人的标准和结果,称为“上计”4.下表为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江西境内受封食邑成员简表(部分)。此表可用研究南朝刘宋时期【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24-216C· A.区域性商业发展的状况B.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C.江西在南方政权的地位D.宗法制对政治的影响5.唐朝中后期军事行动比较多,每逢有重大军事行动,朝廷都会向各地征调兵马,此时各地藩镇都会借战争的名义来向朝廷邀赏。很多节度使在战争期间也常常散发钱财赏赐军队,甚至出私财赏赐将士们。这些做法A.加剧了地方军队的腐败B.消解了中央与藩镇的矛盾C.增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D.充分体现了募兵制的优势6.南宋时期,政府以官仓中大量的储粮为基础,“遇贵量减市价粜(卖出粮食),遇贱量增市价籴(买进粮食)”。有时为了抑制不断上涨的粮价,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政府抛售粮食的价格。南宋政府此举意在A.保障农民利益B.规范商品市场C.增加财政收入D.维护社会稳定7.明代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分为十八卷,在文章排列顺序中,作者将关系农业的《乃粒》置于卷首.且在农业生产篇章中耗费了大量笔墨。这主要体现了作者A.以农为本的理念B.注重实验与总结C.格物致知的精神D.重道轻技的思想8.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俄罗斯遗使入贡,康熙即谕大学士曰:“鄂(俄)罗斯国人材颇健,但其性偏执,论理亦多胶滞,自古未通中国,其国距京师甚远,然从陆路,可直达彼处。”该史料可用以说明A.清朝前期“丝绸之路”的拓展B.雅克萨之战的历史背景C.康熙帝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D.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初显9.1896年5月,总理衙门奏准《严定教案处分章程》,开宗明义地写道:“传教既载在条约、则地方官均有保护之责。每遇教案,各国使臣援约相待,迹近要挟,几于无可收拾……若非严定章程,不足以示惩做。”这一章程的制定A.易于激化基层社会矛盾B.缓和了中外之间的关系C.瓦解了民间的抵抗意志D.增强了地方政府责任感10.孙中山在谈及文官管理时说:“文官应立志以国家为己任,把建设将来社会事业的责任担负起来,凡职业无论高卑,若不能立志,虽做皇帝,做总统亦无事可做;若能立志,则虽做一小官,做一工人,亦足以成大事。”孙中山在此强调了官员的A.社会地位与职业操守B.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C.公仆角色和道德修养D.家国情怀与办事能力1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批孔批儒反传统过程中,一方面反对把原始儒学(孔孟)与后世儒学(宋明理学)截然划开,认为两者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指出儒学中的民本主义与近代西方民主主义是两回事。陈独秀这些做法在当时主要是为了A.传播启蒙思想B.确立民主共和制C.否定专制统治D.理性认识传统文化【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24-218C· 12.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说:“当时大家的根本观念都以为国民党是人家的,不知它是一架空房子等人去住。其后像新姑娘上花轿一样勉强挪到此空房子去了,但始终无当此房子主人的决心。”为此,他A.主张与国民党深化合作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批评党内的“左”倾错误D.强调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13.下图所示为1931年、1941年中国部分经济数据(单位:万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的工业体系日臻完善B.国民党积极发展生产以备抗战C.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大发展D.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14.1956年以后,根据“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国向苏联大举派遣留学生,学习国内紧缺的专业,国内能培养或国内不能培养但不紧缺的专业都被排除在外,但这也出现了因语言不过关而影响专业学习的现象。这反映了A.留学生选拔不够严格B.教育服从国家发展需要C.外语教育与实际脱节D.教育领域存在急功冒进15.中共领导的人民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能够充分反映各阶层利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材料意在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丰富了基层民主表达方式B.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C.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推动了人民民主建设16.下表所示为2004—2006年国企、民企和外企单位的缴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款÷主营业务收入×100%)。据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年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年度平均20043.2%4.07%2.71%3.33%20053.48%4.41%2.82%3.57%20063.65%4.61%3.06%3.77%A.经济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B.外资企业丧失了竞争优势C.国有企业收入呈减少趋势D.所有制结构发生彻底变革17.古埃及雕塑经常出现神祇、法老、祭司等形象,缺乏对人的关注,以神性掩盖人性;而古希腊的雕塑正好相反,艺术家们通过构图、动作等方面来塑造人的美,展现人体美学。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文明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形态C.自然地理环境D.艺术家的素养【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24-216C· 18.据考古发现,撒哈拉以南非洲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是西非,典型代表是今尼日利亚中部高原,该地区正好接近班图人的起源地,而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由此可知A.非洲文明地域差异性明显B.铁器起源于非洲西部地区C.班图人迁徙推动铁器传播D.铁器在非洲自西向北传播19.在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认为不应该把立法权授予相互牵制的两院;汉密尔顿则认为立法机关如果是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因而必须有一个可以牵制的参议院对众议院进行有效牵制。二者争论的焦点在于A.权力的制衡B.选民的资格C.司法的独立D.国会的构成20.洛克指出,国家是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产物,作为“公共裁判者”的国家权力来自人们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他同时强调,国家权力并不是无限的,如果统治者违背了契约的宗旨,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那么人民有权另立统治者。洛克在此强调了A.共和制是未来社会的主要蓝图B.私有产权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C.法律体系制约君主的行为规范D.公意是社会建构的基本准则21.自1846年《谷物法》被废除后,政府在英国经济中的作用一直被限制在较低层面。而维多利亚(1837—1901年在位)后期至1914年,政府管理职能显著提高。这种变化源于A.多党制兴起,民主程度提高B.殖民帝国建立,市场扩大C.生产力发展,经济事务增多D.文官制度完善,效果明显22.下表所示为1862年至1908年成立的部分国际商品交易所。这些国际商品交易所的成立反映出时间所在地类型1862年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1862年英国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1870年美国纽约棉花交易所1882年美国纽约咖啡交易所1908年英属印度加尔各答黄麻交易所A.世界市场不断拓展B.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张C.美英争夺殖民霸权D.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23.1923年1月,列宁撰文指出:“在我国,人们还轻视合作社,还不了解:第一,在原则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国家手中);第二,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作社有多么重大的意义。”此时,列宁旨在说明A.农业集体化的先进性B.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性C.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农民土地愿望的迫切性24.1946年,德国法占区总督柯尼希将军公开指出:“在确保民主意识牢牢扎根于德国人民之中前,我们是不会离开的。需要30年到40年时间让德国人能够理解这一民主的优越性。”这可用于说明A.法国不愿与德国实现长期和解B.法国要求强化对德国制裁力度C.战后德国民主化改革收效甚微D.德国法西斯主义政策难以维系【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水利史资料中,碑刻是最丰富的,也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通过研究这些水利活化石,可复原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的概况和基层社会水权运行的细节。清代山西河东水利碑刻中,《石佛寺断水碑》《陡门水磨碑记》《具控捏命夺水案碑》《为断明水利合村人等焚顶叩恩碑》《私开水渠审断不公案碑》等,记载了清代该地区一些影响性的水案。《石佛寺断水碑》记载了一起僧俗争水案的发生及诉讼过程。石佛寺位于虞乡县境内。有泉水起于花石窑观音峪,迤逦而出,穿寺而下,水属该寺,而与山下村庄无关,历经宋元明三代,僧民相安。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永济县张玉江买到李姓西源头庄田一所。忽而强夺僧水,以“本庄泉水坐落水地之粮”“朦胧诬告”,寺僧与之争讼多年。乾隆三年(1738年),永济县正堂加三级署虞乡县事潘某查验拘审.虞乡县督掏厅张某详验,将水断归石佛寺。官方判决:审得王泽主人张玉江与石佛寺僧告争水利一案,僧执碑帖所载,水系寺中之水。况张姓所执李姓印红卖契,并无寺峪水一字,而止以地单水渠字样,与僧告争,殊属不合,断令僧人照旧灌溉,张姓不得再行妄控立案。——摘自李麒《观念、制度与技术:从水案透视清代地方司法——以山西河东水利碑刻为中心的讨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地方司法判决的基本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代山西河东系列碑刻水案的历史价值。(6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在追述《中外公报》之缘起时所说,“甲午丧师之后,国人敌忾心颠盛,而最初着手之事业则欲办图书馆及报馆”,一时间“行省报馆如卿”。纵观戊戌维新时期创办的报刊,无一不以“救亡图存”相标榜,翻开这一时期新兴报刊之政论,哪一篇不以民族危亡相砥砺?“哀哀长鸣,血泪盈简”,《湘报》就是一例。诸如“大危可危”“大局日危”“俄占金州”“日人要挟”“德人又索地”等这类题目的报道,几乎天天都有。——摘编自徐柳凡等《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勃兴之原因及其特点》材料二维新运动期间几种重要报刊报名创刊年份创办人报刊宗旨《湘学新报》1897江标思以体用赅贯之学,导湘人士《湘报》1898熊希龄、梁启超、唐才常、谭嗣同专以开风气、拓见闻为主《清议报》1898梁启超等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科—摘编自刘斌《嬗变与转型—晚清启蒙运动与报刊现代化互动关系透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维新时期创办报刊的意义。(6分)(2)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