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数学试题(二)(解析版)
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数学试题(二)(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9页大小:1017.9 K上传日期:2024-01-14 22:21浏览次数:155 侵权/举报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二)高三年级数学学科2024.0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本卷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其中表示锥体的底面积,表示锥体的高.●对于事件,那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则()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集合补集及交集的性质即可求得.【详解】,又故选:C2.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通过判断不是奇函数,排除A,B,又因为,排除C,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因为的定义域为,又因为,所以不是奇函数,排除A,B.,所以排除C.故选:D.3.“”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解析】【分析】将存在量词命题转化为有解问题,再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有解及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因为,所以,解得.所以,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4.某研究机构为了解某地年轻人的阅读情况,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了100位年轻人,对这些人每天的阅读时间(单位:分钟)进行统计,得到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的值为()A.0.02 B.0.2 C.0.04 D.0.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结合频率和为1列式求解.【详解】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每组频率依次为,则,解得.故选:A.5.设,则()A. B.C. 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的性质和指数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由在上单调递增,,得,所以,即,于是有,由,得,所以.故选:D.6.数列满足,,其前项积为,则等于()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依次代入可得是以为周期的周期数列,由可推导得到结果.【详解】当时,;当时,;当时,;当时,;…,数列是以为周期的周期数列,,.故选:D.7.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AB,CD分别为上、下底面圆的直径,,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A. B. C.1 D.【答案】D【解析】【分析】易证平面,然后由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因为,,且,所以平面,所以,,故选:D8.设函数.若,且的最小正周期大于,则()A. B.C. D.【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求得,再由周期公式求得,再由可得,结合,求得值,即可得解.【详解】由的最小正周期大于,可得,因为,可得,则,且,所以,即,由,即,可得,,则,,且,可得,,所以,.故选:C.9.已知,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点P是双曲线上一点,若,且的最小内角为,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设点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结合双曲线的定义与条件可得,,在中,根据大边对大角可知为最小角,进而根据余弦定理求得,再得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设点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因为,且,所以,,由题,因,则,所以为最小角,故,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解得,所以,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故选:B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答题:2.本卷共11小题,共10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0.已知复数,若是实数,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0.5【解析】【分析】根据复数的乘法运算可得,进而结合题意可得,运算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可得:,若是实数,则,解得.故答案为:.11.展开式中,的系数等于________.【答案】15【解析】【详解】6的通项为Tr+1=C6r6-rr=C6r(-1)rx6-ryr-3,令6-r=3,得r=2,r-3=0,故x3的系数为C62(-1)2=15.12.直线与圆C:相交于M,N两点,则______.【答案】4【解析】【分析】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再根据勾股定理求解.【详解】解:圆C:,其圆心坐标为,半径为3.圆心到直线2x-y+1=0的距离,则.故答案为:4.13.设甲乘汽车、动车前往某目地的概率分别为,汽车和动车正点到达目的地的概率分别为,则甲正点到达目的地的概率为__________.【答案】0.82##【解析】【分析】利用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设事件“甲乘汽车前往某目的地”,事件“甲乘动车前往某目的地”,事件“甲正点到达目的地”..故答案为:0.8214.在中,,则__________;若为所在平面内的动点,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①.②.【解析】【分析】建立,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设,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结合辅助角公式可得,再结合正弦函数的有界性分析求解.【详解】如图,以C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所在直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得,则,所以;因为,设,可得,则,,其中,因为,所以.故答案为:;.15.已知函数若方程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函数的零点个数是__________.【答案】①.②.【解析】【分析】作出大致图象,结合图象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令,将问题转化为,根据图象分析得有两个零点为,,从而考虑与根的个数即可求解.【详解】作出大致图象如下:若方程有三个不等的实根,由图象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令,则,可得,且,结合图象可知方程的一个根,另一个根,当时,与的图象有1个交点,所以有1个实根,当时,与的图象有3个交点,所以有3个实根,综上所述:共有4个零点.故答案为:;4.【点睛】方法点睛:数形结合的重点是“以形助数”,在解题时要注意培养这种思想意识,做到心中有图,见数想图,以开拓自己的思维.使用数形结合法的前提是题目中的条件有明确的几何意义,解题时要准确把握条件、结论与几何图形的对应关系,准确利用几何图形中的相关结论求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共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角的大小;(2)求角的大小;(3)求的值.【答案】(1)(2)(3)【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余弦定理边化角即可得解;(2)根据题意利用正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分析求解;(3)可得,代入结合降幂公式分析求解.【小问1详解】因为,由余弦定理可得,则.又因为,所以.【小问2详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即,所以,则.因为,所以.【小问3详解】由(1)(2)可得,则.17.如图,在正方体中,为棱上一点(不含端点),为棱的中点.(1)若为棱的中点,(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ii)求平面和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2)求直线与所成角余弦值的取值范围.【答案】(1)(i);(ii)(2)【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相关点的坐标;(i)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与线面角的关系即可求解;(ii)分别求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与线面角的关系即可求解;(2)根据(1)的结论,分别求出直线和直线的方向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与线面角的关系,结合对勾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公众号:高中试卷君在正方体中以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若为棱的中点,则,.所以.(i)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令,则.设与平面所成角为,则有.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ii)易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平面和平面夹角为,则有.故平面和平面的夹角的余弦值为.【小问2详解】设直线与所成角为,则.所以.因为,所以,即,于是有,所以,即.故直线与所成角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18.设椭圆经过点,且其左焦点坐标为.(1)求椭圆的方程;(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上,且两条对角线均过的右焦点,求的最小值.【答案】(1)(2).【解析】【分析】(1)根据焦点坐标和椭圆所过点,利用椭圆的定义可求方程;(2)设出直线方程,联立,结合韦达定理表示出,利用二次函数可得答案.【小问1详解】因为椭圆的左焦点坐标为,所以右焦点坐标为.又椭圆经过点,所以.所以椭圆的方程为.【小问2详解】①当直线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②当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时,设直线的方程,由,得,则,.设直线的方程为,同理得,所以,设,则,则,所以时,有最小值.综上,的最小值是.19.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当时,.(1)求的通项公式:(2)证明是等差数列,并求;(3)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2)证明见解析,(3).【解析】【分析】(1)利用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求通项公式;(2)利用与的关系以及等差数列的定义求解;(3)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以及基本不等式求解.【小问1详解】设正项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得,解得,所以.【小问2详解】当时,,所以,整理得,所以数列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即.【小问3详解】由(1)、(2)知,所以,①②①-②得,所以.由得,即,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20.已知函数,且函数与有相同的极值点.(1)求实数的值;(2)若对,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求证:.【答案】(1)1(2)(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先求得的极大值点为,由可得,经检验可确定;(2)先求得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分和两种情况可得的取值范围;(3)所证不等式即为,通过证明和即可证得结果.【小问1详解】公众号:高中试卷君令,解得,当时,在单调递增,当时,在单调递减,故函数的极大值点为.令,由题意可得,解得,经验证符合题意,故实数的值为1.【小问2详解】由(1)知,函数在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又,且,所以当时,,若不等式恒成立,则,所以的取值范围为.【小问3详解】所证不等式即为.先证:,即证在上恒成立,设,设,因为在上恒成立,所以在单调递增,则,所以在单调递增,则,所以.再证:,即证.设,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所以.设,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所以.所以,即.综上,,得证.【点睛】关键点睛:第(3)问的关键点是:将证明转化为证明和.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