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七模-语文试题
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七模-语文试题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78.4 K上传日期:2024-03-14 18:34浏览次数:151 侵权/举报

高三语文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易传》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谓“人文”“化成”,既有“文化”之义,也有“人化”之义,这意味着“文化”即“人化”。这一内涵恰好契合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含义,即所谓“人本学的自然界”或“人化的自然界”。如果“文化”是“人化”,那么“人”又是什么呢?“人”通常又被定义为“文化”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文化”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从而是其所是。因此,“人”与“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互释互诠的解释学循环。一个民族所达到的“自我意识”,是该民族在文明的意义上走向自觉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也只有在不同文明的相互参照中才能实现这种“自我意识”。黑格尔认为,一个民族在精神方面的最高成就是自知。但一个民族的真正成熟,关键不在于能力多么强大,而在于能否意识到能力的限度。因此,从人类文明的角度看,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构成文明走向成熟的重要前提。在文明的演化中,人的个体与类之间具有某种同构性。黑格尔说,特殊的个体与普遍的个体的关系,表现为一个重演或再现的过程。所谓“普遍的个体”只有在类的层面上才能被表达。先看人的个体层面。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揭示了人的个体在儿童期的自我中心化倾向,认为儿童在游戏中“所共有的象征性的思维本身总是把现实同化于自我”。它所体现的自我的绝对性,表征为主客体的原初同一性。而这种自我中心化的“解除”,则意味着主体和客体的同时确立。严格地说,这种“解除”是一种扬弃而非绝对的祛除。皮亚杰把这个过程称作一场“哥白尼式革命”。主客体之间对象性关系的这种建构,亦即客观态度的形成,构成人的个体心理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人类的层面上,“人”一开始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而仅仅与族类观念有关,这说明在文明的初始阶段存在着人的自我中心化倾向。卡西尔说:“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在人类的早期阶段,所谓“人”只是指本氏族的成员,氏族之外的人并不被看作“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表明,“图腾崇拜”是早期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人类通过“移情”把某个外在对象“偶像”化,以便从中分享它的力量。另外,“万物有灵论”观念在早期人类社会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它表明人类最早是把自身的性质投射到对象世界,对其做一种“拟人化”的处理,推己及人和推己及物。泰勒说:“万物有灵观包含着一些如此一贯地导致拟人化的观点,也就是:蒙昧人和原始人显然不必费任何力气,就能把连续不断的个人生命赋予那种非凡的人,这种非凡的人在我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的情况下,只要借助有意识的隐喻就能拟构。”“万物有灵论”是通过类比方法确立的,但这种类比的根据和尺度并非源自物而是源自人本身,这无疑是早期人类自我中心化倾向的一种典型的体现。人的个体的自我中心化及其扬弃,在类的层面上主要是以民族为单位被表征的。世界上诸民族在其文明肇始期,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自我中心化倾向。值得指出的是,中华民族的柔性智慧与自我中心化的扬弃内在相关,这意味着在文明基因层面就已内蕴着以“克己”为基本特征的自我约束取向,应该说,中华文明很早就通过内在限制使自我中心化得到了某种扬弃。在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传统中,德性是优先于知识的。这一排序显示了道德优位的文化性格。就此而言,中华文明的确带有早熟的特点。(摘编自何中华《文明的历史含义及其当代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通常被定义为“文化”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文化”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因此“文化”即“人化”。B.在文明的初始阶段,“人”就具有自我中心化倾向。早期阶段的“人”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只指本族成员。C.“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论”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也都是以人本身为根据和尺度、通过类比方法确立的。D.中华文明在文明基因层面内蕴着自我约束的联向,强调道德优位,这表明中华文明在肇始期就已经很完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开头引用《易传》中的话,是为了引出“文化”与“人”的话题,以便后文展开论述。B.材料主要运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论证了人的自我中心化的扬弃是文明走向成熟的重要前提。C.材料引用卡西尔的话,论证了在类的层面上“人”一开始就存在着自我中心化倾向的观点。D.中华文明的早熟有力地反驳了诸民族在其文明肇始期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自我中心化倾向的观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材料可知,一个民族的能力越强大,那么这个民族的文明就越成熟。B.“图腾崇拜”并不是一种凭空想象,而是源自人本身,把某个外在对象“偶像”化。C.人类在早期阶段对外界的认识与人在儿童时期对外界的认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D.中华文明早期有自我中心化倾向,但会受到“克己”“道德优位”等思想的约束。(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中国几千年来以土、木为基本的建筑材料。土后来又发展到砖瓦,用于墙体和屋面,但建筑物的基本结构主要是木构。西方的建筑中仍有不少用木的,其结构发展为桁架,以适应较大跨度的需要。劳吉尔的“原始屋”中,用的就是三角桁架。中国的木构筑走的是另一条途径。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曲线屋顶、梁柱承重、大挑檐和以斗拱支托挑檐的完整体系。这种组合的形成,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功能上的要求(屋面排水、防雨淋、采光等),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出自美观的需要。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木构筑时,往往突出了斗拱的地位。斗拱固然是中国建筑匠人的一大创造,但是它毕竟只是整个构筑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其结构功能随年代而逐步淡化,装饰功能逐步强化。所以,我们考察中国传统木构筑时,仍然宜从整体结构特征着眼。在笔者看来,中国木构筑的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它的梁、柱体系与西方的桁架体系相比,后者由于其杆件主要受拉或受压,所以断面可以减小,中国的梁(袱)由于受弯,虽然可用月梁形式,其跨度必然受到较大限制,换来的好处是它不仅适应了屋顶曲线的需要,也适应了内部空间的要求。到了民间,木构筑又要简单得多,如娄庆西教授在《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就举了用支撑木代替斗拱的例子。正是由于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中国人能以很少的几种基本构筑类型来建造多种功能类型的建筑。从帝王宫殿到民居,从庙宇到商铺,除了在规模、材质和装饰上有区别,基本构筑一致。宫殿、佛寺、道观、清真寺都可以用同一的构筑,这在世界各国是罕见的。这是否说明中国人比外国人要缺乏创造和构思能力呢?看来未必,例如,同样的土、木构筑,在北京城里就有故宫太和殿和天坛祈年殿那样截然不同的形体;景山顶上的五座亭子,显示出丰富而又协调的形象;加上北海和西四的白塔,光是北京一个古城就呈现了如此多样化的面貌,就全国而言,就更不用说了。这种作为“表层结构”的建筑构筑特征反映了什么样的“深层结构”(文化意识)呢?我们在此引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的《建筑史》中描述的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的原始建筑的一段话,他写道:“他们很少建造宗教建筑。材料的永恒不是一项基本关怀。相反,建造形式反映于日常生活环境及家庭生活循环的变迁;它们可修正、扩大、替代或拆除。永恒的仅仅是土地和它的精灵,以及自我保护和尊重的生成模式。”笔者认为,这段话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中国建筑。到了二十世纪后叶,全国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森林砍伐过度,木材已不能满足需要,退出了建筑舞台;砖混结构一度成了统治性的结构体系,但随着土地的紧张,出现了对“秦砖汉瓦”的声讨。其实,秦砖汉瓦是中国宝贵的遗产,对当前建设又何罪之有?1990年代又兴起“高楼大厦热”,把钢铁、玻璃和混凝土推上了舞台。然而,混凝土是否也会步木、砖的后尘呢?今天你走到城外,就很容易看到像伤疤一样的采石场,不知破坏了多少自然景观。现在已作为文物保护对象的木构筑,就像早已开始被自然淘汰的斗拱一样,都已成为“古董”,许多大学都不再讲木结构的设计。然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却促使我们对一些习以为常的做法进行反思,对中国古建筑中的木构筑也有重新认识和总结的需要。(摘编自张钦楠《从语言学和构筑学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建筑的特色》)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木构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斗拱为主体地位的组合形式。B.作者认为,中国木构筑的梁、柱体系比西方的桁架体系更有优势,更加美观C.中国人具有创造和构思能力,能以土、木建造出世界上最丰富、最协调的建筑。D.中国的建筑从二十世纪以来经历了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发展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列举娄庆西教授在其著作中举的例子,证明了中国木构筑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的特点。B.材料多处将中国的建筑特点与西方的建筑特点进行比较,侧重从构筑学的角度来阐释前者。C.美国建筑历史学家斯皮罗·科斯托夫《建筑史》中的一段话可用来揭示中国建筑的特点。D.为了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木构筑和斗拱逐渐被淘汰,成了“古董”,退出了建筑舞台。6.中国木构筑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一些癖好与生俱来,比如嗜糖,比如嗜茶。我也有一癖好,就是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宁的月光下听字。一篇素美、干净的文字便如同一首静入心扉的《高山流水》,或是《春江花月夜》,让人情不自禁地心醉如斯。于文字里倾听天地间的灵魂,倾听天地间的风吹蚁动是一种享受。好的文字总是如洪钟巨鼓,响遏行云,或是发出太阿剑器般的清鸣;再就如一件古老的青铜方鼎,须使劲去敲击才能传来遥远却震撼人心的重音,让人沉迷;又或如一个倾城女子在秦淮河畔,借着上古之风传来的低吟浅唱,把人的心思穿透。真正意义的字没有国籍与时空的界限,它由符号汇聚成了文章,进而演绎成了思想与哲理。大凡思想与哲理,都是心灵深处的绝响,外收内敛,如一首听似杂乱、实却美极的交响曲,能听懂者在相通处,自然与在墨蓝天空里自在飞翔的灵魂们相视一笑,心有灵犀。听字的时候,眼睛是辅助的工具,它只不过是人们相互之间沟通的桥梁,书则是一部传神的机器,把思想者心灵深处的声韵,点点滴滴地凝起,掷地有声地释放,或宏大,或具体,或粗犷,或细腻。这时,洗净双手,去翻书,竖起心灵的耳朵,去听字,是一种美丽的享受。我一直在想,伯牙与子期在当时而言,也该是一位惊世的作者和一位崇高的听者。灵指如眼,琴音如字,似有风从峰巅而降,若有蝶自南方飞掠,句句声声击打那座坟之黄土,思想的相通直碎瑶琴,将作者与听者的忠贞,长天化碧。思想者的字会哭,也会笑,时而凝重庄严,时而颠扑狂乱。如那地球上生命的母体——海洋,平静时懒散惬意,躁动时惊心动魄,但无论怎样,海洋里都一直不断地孕育着生命,如文字里承载涵纳着思想。在文字的海洋里随波逐流,放逐自己,便能感受到那些有灵魂的人们的苦与痛,倾听到他们的悲与喜,怒与哀,千折百转,荡气回肠。听一次字,便死去活来一次,如同欣赏完《二泉映月》后接着就品味《命运》,在磨难与激昂瞬间转折的痛苦中多一次尘世里的阅历,增一分看透世事的灵性,完成一次人性由浮躁向深沉的蜕变。也许花落无香,席散茶凉,即使一幅旷世之丹青妙笔也难逃岁月的磨难,但融在书中的字可以持日月之恒,并历久弥香。每当翻开一本古老书籍那微微泛黄的书页,历史的厚重便向我走来。先人们隔着遥远的时空向我喃喃絮语,纵然再远,声音也如金石之声铮铮响于耳畔,钝响沉沉,无丝毫间断,一下下震于心的鼓膜。时令之书也并不都是昙花一现,一切,都源于用心听字者的评说。时令声音的精者,或是警世之作,足以振聋发聩,让闻者啧啧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