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4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生物试题(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9页大小:1.7 M上传日期:2024-04-02 18:01浏览次数:459 侵权/举报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胶原蛋白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中B.胶原蛋白的形成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D.胶原蛋白可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结构特点是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蛋白质,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时,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一分子水。【详解】A、蛋白质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A错误;B、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属于分泌蛋白,内质网是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胶原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B正确;C、由题胶原蛋白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蛋清蛋白高,而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自身可以合成,衡量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组成比例,因此并不能说明胶原蛋白比蛋清蛋白的营养价值高,C错误;D、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之一,胶原蛋白酶可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D错误。故选B。2.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原体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是()A.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就获得了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B.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不同于天然抗体的人工合成生物分子C.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可以实现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D.将一种灭活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人体后会产生针对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是指由单个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进行进行有丝分裂增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2、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3、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详解】A、将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就获得了产生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但不是一种抗体,A错误;B、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系所产生的与天然抗体相同生物分子,B错误;C、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可以实现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并杀伤肿瘤细胞,C正确;D、将一种灭活病原体作为疫苗接种人体后会产生针对抗原的特异性的抗体,但不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由杂交瘤细胞产生的,D错误。故选C。3.科研人员用细胞松弛素(可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处理分裂期的细胞并染色,与未处理的正常细胞比较,可观察到线粒体分布情况如下图。细胞骨架形成“绳索状结构”保证了线粒体的均匀分布,最终使线粒体较为均等地分配至子代细胞中。已有研究表明肌动蛋白M19上有细胞骨架和线粒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B.细胞松弛素处理后线粒体的分布为对照组的结果C.抑制M19的表达,细胞骨架不能合成或不形成“绳索状结构”D.抑制M19的表达,线粒体的分布与细胞松弛素处理组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详解】A、对于真核生物来说,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里,其次在细胞质叶绿体和线粒体里,有丝分裂亲代细胞的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与子细胞里的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但是线粒体和叶绿体一般不会完全相同,A错误;B、用细胞松弛素(可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处理分裂期的细胞并染色,与未处理的正常细胞比较图分析,自变量为是否加细胞松弛素,因此实验组是加了细胞松弛素的,B错误;C、肌动蛋白M19上有细胞骨架和线粒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而细胞骨架形成绳索状结构,保证了线粒体的均匀分布。若抑制M19的表达,细胞骨架和线粒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受抑制,细胞骨架不能形成正确的绳索状结构,但是细胞骨架可以合成,C错误;D、若抑制M19的表达,细胞骨架和线粒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受抑制,细胞骨架不能形成正确的绳索状结构,线粒体不能均匀分布,细胞松弛素也能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导致细胞骨架不能形成正确的绳索状结构,所以,抑制M19的表达,线粒体的分布与细胞松弛素处理组相同,D正确。故选D。4.生物学的发展与实验密不可分。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方法、技术与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位素标记: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B.模型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和研究种群的增长模型C.差速离心:分离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D.模拟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2、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详解】A、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如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A正确;B、减数分裂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为数学模型,研究种群的增长模型采用的是数学模型,B正确;C、分离细胞器使用的是差速离心法,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证明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C错误;D、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如: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D正确。故选C。5.以下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A.以菊花茎段材料进行植物组织培养B.以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C.用平板划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D.用无水乙醇作为层析液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答案】A【解析】【分析】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详解】A、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以菊花茎段为材料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可形成个体,A正确;B、洋葱鳞片叶为成熟细胞,不分裂,不能观察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B错误;C、平板划线法在刚开始划线的区域无法获得单个菌落,所以无法用来计数,C错误;D、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内的色素,但不能作为层析液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D错误。故选A。6.某些突触后膜上有NMDA与AMPA两种谷氨酸(Glu)受体,其中NMDA被Mg2+阻塞。当突触前膜释放少量Glu时,突触后膜上Na+经AMPA内流,产生兴奋;当突触前膜释放较多Glu时,更多Na+流入,Mg2+被移出NMDA,Ca2+与Na+同时经NMDA内流,Ca2+浓度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上AMPA的数量与活性提高,可形成长期增益效应(L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LTP通过负反馈过程调节Na+内流的数量B.Glu既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又可传递信息C.降低组织液的Ca2+浓度不利于LTP的形成D.突触后膜内正电位增大有利于Mg2+移出NMDA【答案】A【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3)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C、分析题意可知,Ca2+浓度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上AMPA的数量与活性提高,而NMDA能协助Ca2+与Na+内流,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降低组织液的Ca2+浓度不利于LTP的形成,A错误,C正确;B、据题可知,Glu是谷氨酸,谷氨酸既可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前体物质用于合成蛋白质,又可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B正确;D、分析题意,当突触前膜释放较多Glu时,更多Na+流入,Mg2+被移出NMDA,该过程中钠离子属于正离子,故据此推测突触后膜内正电位增大有利于Mg2+移出NMDA,D正确。故选A。7.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不同生长阶段的鹌鹑通过Kp调节其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命活动,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幼年期,通过①使Kp释放量减少,并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B.排卵前期,启动②使Kp释放量增加,维持较高雌激素含量,促进排卵C.Kp神经元1和Kp神经元2产生的Kp在雌激素分泌调节中发挥的作用不同D.不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不同,相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也可能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Kp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可知,其由核糖体合成,其靶器官据图可知,应为GnRH神经元,即下丘脑细胞;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过程①抑制K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排卵,而过程②能促进下丘脑的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详解】A、在幼年期,通过反馈调节,过程①抑制Kp神经元活动,故Kp释放量减少,进而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A正确;B、排卵前期,启动②使Kp释放量增加,促进下丘脑分泌、释放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释放促性腺激素,从而促进卵巢合成释放较多的雌激素,从而促进排卵,B正确;C、Kp神经元1和Kp神经元2都能促进GnRH神经元的兴奋,两者作用相同,C错误;D、不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不同,相同激素作用的受体也可能不同,如鹌鹑不同时期雌激素对Kp神经元的作用存在差异,是Kp神经元上的雌激素受体不同导致的,D正确。故选C。8.海带是常见食物,近年来,我国养殖海带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植物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开展了系列实验。下图为海带中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带月增长率与IAA的含量呈正相关,与ABA的含量呈负相关B.IAA和ABA两种激素均能促进海带生长也能抑制海带的生长C.5月份海带月增长率较低的原因是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加D.IAA和ABA两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对海带长度的影响小于对宽度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分析题图曲线可知,生长素含量高、脱落酸含量低,海带月增长率大。生长素含量低、脱落酸含量高,海带月增长率低,说明海带生长与生长素呈正相关,与脱落酸呈负相关。【详解】A、由题图可知,IAA含量高、ABA含量低,海带月增长率大。IAA含量低、ABA含量高,海带月增长率低,说明海带月增长率与IAA(生长素)的含量呈正相关,与ABA(脱落酸)的含量呈负相关,A正确;B、缺乏空白对照组,无法判断IAA和ABA两种激素既能促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