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高考扣题卷(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CDBADABBCD111213141516BCBACD【选择题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据材料周礼规定的宫室台基高度,体现出礼乐制维护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考古资料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建造大量高台建筑,台基高度逾越周礼规定,联系所学可知此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制下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分封制度逐渐瓦解,故选C;材料强调礼乐秩序受到诸侯的挑战,而非兼并战争所引发的社会动荡不安,排除A;材料体现不出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产生,排除B;仅凭材料大量高台建筑的出现,得不出变法成为潮流的结论,排除D。《礼记》说“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土三尺。”正是这种规定,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成了刺激人们任意提高台基的因素。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建造高台基筑的风气盛行,考古发掘表明,当时许多诸侯的宫殿中都有大量的高台建筑。如秦咸阳宫殿遗址,其台基高度达到六米,约为当时的二十六尺。出处:张文波《辽宁绥中石碑地秦代宫室建筑第I区遗址复原研究》2.参考:D【解析】解析:据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常将华夏中国与四夷并举,强调中央政权强大,则四方各族都为天子守卫疆土,中央政权衰弱,国家才会以地方诸侯为屏障,结合所学汉武帝时大一统王朝势头正盛,这深深影响司马迁的民族和国家观,即以华夏中国为中心,四夷纳入王朝的统治的大一统的王朝观,故选D;材料未提及华夷共祖的内容,排除A;材料强调大一统政治理念下的“天下一家”,而非地域、民族差异性和优劣性,排除BC。出处:武沐:大一统视域下的司马迁炎黄共同体理论3.参考答案:B解析:据材料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第者的羡慕和优秀人才落第的惋惜,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来科举地位日隆,进士科愈来愈受重视,这不仅是帝王的价值观念,也符合了社会的心理与需求,形成了一种集体价值观念,故选B;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于士族和庶族的影响,排除AC;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社会价值观,而非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排除D。宋代王谠编撰《唐语林》卷四·企羡4.参考答案:A解析:据材料北宋仁宗政府对转运使实行精准的离任财政考核标准,决定升迁与否,对其他地方官员的考核与各项税收紧密相关,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考核制度着眼于赋税收入的增加,以缓和当时的财政危机,故选A;材料未涉及对地方治理的分权制衡,排除B;材料强调地方官员考核与财政收入挂钩,而非社会秩序安定和民间贸易的放开,排除CD。出处:朱瑞熙等《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5.参考答案:D解析:据材料清初朝廷对辽东地区颁行招垦令,并对表现突出者授予相应官爵,结合所学可知清军大举入关后,东北地区人口急剧减少,这些举措主要是为了充实边疆,故选D;另辟选官途径和吸引关内人口并非主要目的,排除AC;保护八旗生计是禁止向东北移民的理由,排除B。出处:范立君、谭玉秀《清前中期东北移民政策评析》6.参考答案:A解析:据材料清代中后期地方大员与军机处官员私信互动频繁,并促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和两次鸦片战争对清王朝统治的冲击,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官僚崛起,原有的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故选A;仅凭材料得不出军机处职权开始增强的结论,排除B;材料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微妙变化,而非皇权旁落,排除C;材料未涉及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官僚集团,且这也是权力结构变化的表现之一,排除D。出处:韩策:疆吏与军机如何互动?——胡林翼的京城联络及其意义7.参考答案:B解析:据材料的时间定位和瞿秋白对五卅运动中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具体表现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的软弱退让与无产阶级取得革命领导权的必要,是由于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妥协性的双重特点和工人阶级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力量所致,故选B;材料未涉及工农关系,以及党对武装斗争的认识,排除ACD。出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8.参考答案:B解析:据材料1947年报刊刊载的两个老农的感慨“民国世界比皇帝世界加了几万倍的难过”,其中的“东洋鬼子”代表帝国主义势力,抗战胜利后的遭劫(苛捐杂税)代表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国内反动势力,可知这道出了民国社会动荡的根源,故选B;材料强调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的根源,而非仅仅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独裁,老农谈话的内容体现不出民众参与政治的意识,排除AD;材料未提及中国社会发展方向,排除C。出处:翁有为:“乱”、“穷”、“危”是民国历史的底色9.参考答案:C解析:据材料建国初上海和河南土地改革法的适用范围和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沿海发达城市的上海和拥有广泛农村的内地省份河南依据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的政策,故选C;材料缺乏与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对比,排除A;材料未体现土地改革的具体实践的组织构成和成果,排除BD。出处:王立民《新中国的地方土地改革法与土地改革成就》10.参考答案:D解析:据材料21世纪初《人民日报》“九一八”记忆高频词汇统计,人民、民族、历史居于前列,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通过集体记忆不断深化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这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动机,故选D,排除ABC。严茂亮:《人民日报》“九一八”集体记忆的历史流变研究(1946-2016)11.参考答案:B解析:据材料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滚筒印章上的文字“乌尔之王”“你的仆人”,以及图像中坐在王座上的人接受站立之人的觐见,结合所学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有着明显的层级差别,故选B;材料中的场景体现不出完善的官僚建制,排除A;材料中的印章场景与经济活动和私有观念无关,排除CD。出处:董晓博:滚筒印章反映乌尔第三王朝生活12.参考答案:C解析:据材料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性质以及封建主和国王都要遵守其中的规定,结合所学此时期罗马法复兴,可知其基本精神是法律至上,故选C;《大宪章》是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对封君和封臣关系的调整,而非赋予人民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的体现,排除AB;材料强调遵守规范,而非权力制衡,排除D。钱乘旦、叶祝弟:和平、渐进与改革是英国转型成功的良药——钱乘旦教授访谈录13.参考答案:B解析:据材料19世纪30-40年代美国一些城市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并提出拥有自己劳动成果的诉求,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上升,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故选B;这是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之一,并未脱离社会现实,排除A;材料未体现斗争形式的多样性,排除C;材料中的词汇和诉求集中于反抗对象和目标,而非悲惨境遇,且文献史料不如图像史料形象,排除D。出处:蔡萌:在美国,并非只有黑人奴隶制——谈谈19世纪美国的“工资奴隶制”14.参考答案:A解析:据材料1900年和1913年俄国企业数量、总产值和工人数量的对比,结合所学此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波助澜下,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这表明当时俄国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故选A;材料未涉及垄断企业在生产规模和资本投入、来源的相关数据,排除BD;材料未体现企业所涉及的行业,排除C。出处:[苏]尼·德·康德拉季耶夫:战争和革命时期的俄国粮食市场15.参考答案:C解析:据材料二战后西方列强对新兴国家采取分而治之或合而治之的伎俩,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在其原来的殖民地留一个政治控制的后门,便于侵蚀其国家主权,故选C;其他选项与材料主旨或领域不符,排除ABD。出处:毕健康:新殖民主义“新”在何处?16.参考答案:D解析:据材料1993年政治家小泽一郎在其著作《日本改造计划》中提到日本与欧洲、美国并立构成世界三极,这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D;1989年到1991年国际局势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剧烈波动,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缺少对比,得不出日本国家战略变化的结论,排除B;材料未涉及日美的贸易竞争引发的贸易摩擦,排除C。王屏:小泽一郎与日本民主党的政治选择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均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12分)参考答案:(1)宋元两代遗留的官田;收没张士诚吴政权官宦的庄田;没收江南富民大地主的土地。(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2)强化了中央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新政权;保障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因赋重而导致民困、逃亡,或沦为佃户和奴仆,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赋重而迫使农民以副业维持生计,但一定程度上促进江南地区工商业发展。(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6分,必须要答出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如缺少则扣2分)18.(15分)参考答案:(1)经济准备: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政治准备:发动政治攻势,瓦解对方的军心士气,争取民众对统一大业的理解与支持;集思广益,制定正确的统一战略。军事和人才准备:善于发现和任用军政人才,为统一提供了人事上的基本保证。(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2)发展趋势: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断提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国家统一理念、战略和政策;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历史进程;呈现出非常鲜明、非常突出的阶段性发展趋势。(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得4分)历史经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核心利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前提和条件;国家统一要符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5分)19.(13分)(1)原因:民族危机的产物:西学冲击下封建主义思想体系走向瓦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和文化要求。传统文化自身的产物:精华与糟粕并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儒家文化与封建制度的糟粕紧密联系在一起。(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必须答全两个角度,缺一个角度扣2分)(2)价值根基: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奠定价值根基;时代特征: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时代特征;前进方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前进方向;领导力量: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领导力量;现实支撑: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提供了现实支撑。(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7分)20.(12分)参考答案:不同之处:示例1:画作中的场景不同:前者是封闭的、狭小的室内沙龙,后者是露天的舞会。画作中的人物身份和着装不同:前者衣着华丽、戴着假发的上层人士,后者穿着普通的众多年轻男女。画作内容的时间不同:前者是大革命前夕,后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整体解读:这些不同说明18至19世纪巴黎社会交往方式的改变。随着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在其引导下资产阶级发动革命,猛烈冲击了专制制度,等级秩序逐渐瓦解。此后的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深刻改变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沙龙的重要性逐渐减弱,更开放更大众的露天舞会受到广泛青睐。(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示例2:画风不同:前者属于新古典主义,在怀古的情境中审思历史和现实,后者属于印象派,注重光影和色彩变化。画作的题材选取领域不同:前者取材于思想文化领域,后者取材于社会生活领域。画作内容的时间不同:前者是大革命前夕,后者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整体解读:这些不同说明18-19世纪以来法国政治、经济和思想等领域的发展,推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思想上,大革命前夕,启蒙思想逐渐成为社会变革的引导;政治上,大革命的爆发使得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逐步完善;经济上,工业革命的进程又迅速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深刻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这些领域的发展变化为画家提供了可资创作的题材和主题,也带动了绘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发展。(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还可以围绕法国社会从旧制度向现代社会的更迭解读两幅画作的不同,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以酌情给分。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历史第一套参考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英语第一套参考答案
2024-04-07 16:21
3页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化学答案
2024-04-07 16:21
1页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生物试题
2024-04-07 16:21
15页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语文第一套参考答案
2024-04-07 16:21
8页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物理试卷
2024-04-07 16:21
11页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化学第一套参考答案
2024-04-07 16:21
9页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政治第一套参考答案
2024-04-07 16:21
3页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卷(一)高三政治
2024-04-07 16:21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