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无答案)
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一模生物试题(无答案)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822.4 K上传日期:2024-04-24 21:45浏览次数:174 侵权/举报

机密★启用前海口市2024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端粒是染色体末端一段高度简单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在分裂的细胞中,端粒核苷酸序列的合成只能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催化完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条染色体均含两个端粒,随细胞分裂端粒不断延长B.端粒和端粒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C.端粒酶能为端粒核苷酸序列的合成提供所需的活化能D.研发提高端粒酶活性的药物有望延缓机体细胞的衰老2.浆细胞具有合成并分泌抗体的功能,其亚显微结构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②③④⑥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结构②含少量DNA,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场所C.结构①②⑤⑥与抗体的合成、分泌过程密切相关D.结构③④在浆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消失和重建3.同一肿瘤组织中常有A型和B型两种癌细胞,两者的主要产能方式不同。研究发现,A型和B型两种癌细胞通过高表达MCT1、MCT4载体而紧密联系,形成协同代谢,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为糖酵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过程②相比,过程③还需O₂直接参与反应C.A型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常高于B型D.MCT1、MCT4共转运乳酸和H'能调节细胞内pH和代谢平衡4.蝗虫的染色体较大且数量较少(雄性2n=23,XO;雌性2n=24,XX)。兴趣小组同学以蝗虫精巢中精小管为材料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得到不同时期的分裂图像,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图②⑥细胞中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C.图④细胞中含11个四分体,46个核DNA分子D.图示细胞分裂图像的正确排序为①④②⑤③⑥5.人体因剧烈呕吐、严重腹泻会丢失大量水和钠盐,当失水多于失钠时,使得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这种现象称为高渗性脱水。当发生高渗性脱水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A.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 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C.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感 D.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6.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具有葡萄糖浓度依赖性降糖作用,即只有在血糖水平升高时,GLP-1才发挥降糖作用,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不再发挥作用。为探明其作用机制,科研人员对糖尿病患者注射了一定量的GLP-1,测得的相关指标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GLP-1能经体液定向运输到胰岛A、B细胞B.GLP-I可能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C.GLP-1注射180min后基本不再发挥相应作用D.与胰岛素相比,GLP-1治疗可避免低血糖风险7.植物器官脱离母体是在离区发生的,离区发育一般包括离区发育阶段、离区激活阶段和离区激活后阶段,该过程中生长素与乙烯的作用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离区发育阶段,生长素经极性运输至离区细胞后抑制细胞分裂B.离区激活阶段,乙烯和生长素对离区细胞的作用表现为协同关系C.离区激活后阶段,乙烯和生长素经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发生基因突变D.离区的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完成,并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8.早在上个世纪,我国科学家就结合单倍体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玉米新品种,部分育种过程如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玉米花药或花粉单倍体纯合二倍体优良品种A.过程①包含脱分化和再分化,不同阶段激素含量及光照条件不同B.过程②需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处理单倍体的种子以获得二倍体C.过程③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筛选,从而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D.该培育过程涉及的生物学原理有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和染色体变异9.扑虱灵(一种农药)常用于防治稻飞虱。海南某地区由于多年单一施用扑虱灵进行防治,使稻飞虱对扑虱灵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导致稻飞虱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为其进化提供原材料B.施用扑虱灵能定向改变抗性基因的频率,决定稻飞虱进化方向C.抗药性稻飞虱的出现提高了物种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与扑虱灵防治相比,生物防治通常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10.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酸性、潮湿的土壤表层采取土样并进行湿热灭菌B.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以筛选目标菌株C.用滴管吸取lmL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并均匀涂布D.计数时,每隔24h统计一次,待菌落数稳定时记录结果11.生态学家调查了陇东黄土高原典型草原上芒草(一种优良牧草)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种群内各龄级个体数的占比情况,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龄级龄级占比放牧第6年放牧第11年未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未放牧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幼年期30.231.317.128.528.432.633.217.2老年期10.126.432.640.140.241.125.131.3老年前期20.519.221.112.16.322.218.211.5老年期39.223.129.219.325.14.125.540.1A.通过样方法调查种群内各龄级个体数的占比可构建种群的年龄结构B.放牧对该区域内芒草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放牧有利于芒草种群数量的增加和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增长D.随时间的延长,重度放牧下芒草种群年龄结构可能逐渐趋向衰退型12.森林生物群落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并包括该地段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决定森林生物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是群落的物种组成B.森林中,食性、栖息地都相同的不同种动物所处的生态位也相同C.森林中,原有的优势种不断地被取代,意味群落在发生初生演替D.森林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强,其外貌和结构不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13.胱氨酸尿症和鱼鳞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下图为某家系中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Ⅰ₁不携带两种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胱氨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Ⅰ₂和Ⅱ₂均携带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C.Ⅲ₁产生的配子中不带致病基因的占1/4 D.若Ⅲ₁和Ⅲ₄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7/1614.为拯救濒危野化单峰骆驼,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尝试进行人工培育,流程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常用促性腺激素处理B.以便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B.过程②中卵细胞膜和透明带先后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多精入卵C.过程③应选用MI期的卵母细胞,过程④移植的应为原肠肌D.与F后代相比,E常表现出发育困难和免疫失调等生理缺陷 1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结果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选项实验名称异常结果可能原因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滤纸条上最下方两条色素带宽度较窄研磨时未加碳酸钙B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估算值比实际值高清洗后的血细胞计数板未经晾干C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视野中细胞彼此重叠解离时间过短D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向溶有白色丝状物的NaCl溶液中滴加二苯胺试剂后未出现蓝色混合液未进行沸水浴加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计55分。16.(11分)我国北方蔗糖主要从甜菜的块根中提炼。研究发现,磷对甜菜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与转移分配具有一定的影响,其部分机理如下图,其中A、B表示相关物质,TPT为磷酸转运体(转运出1分子磷酸丙糖的同时会转运进1分子Pi),活性会受光抑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5-二磷酸核酮糖与CO₂生成3-磷酸甘油酸的过程称为____。物质A、B分别为____,其反应产物可转移至______(结构)重新合成物质A、B。(2)白天光合作用强,[3-磷酸甘油酸]/[Pi]的比值______,叶绿体中会积聚大量淀粉颗粒。夜间,叶绿体中的淀粉颗粒发生水解,能为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______。(3)为研究田间施用磷(P)和烯效唑(Un)对甜菜光合特性和产糖量的影响,科研人员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处理甜菜植株,处理16天后测定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收获时测定块根产量及产糖量,结果如下表。处理净光合速率/μmol·m⁻²·s⁻¹叶面积指数块根产量/t·hm²产糖量/t·hm²清水(CK)25.253.1497.415.442mg·L⁻¹KH₂PO₄(P)27.073.35107.2117.6630mg·L⁻¹烯效唑(Un)27.064.2199.215.932mg·L⁻¹KH₂PO₄(P)+30mg·L⁻¹烯效唑(Un)33.223.83108.118.88①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______表示。②与P组相比,Un组植株叶片积累的有机物总量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与CK、Un组相比,P组块根产量和产糖量均较高,原因是施磷处理能______。③科研人员建议甜菜生产中应采用磷和烯效唑联合喷施,其依据是______。17.(11分)家兔的毛色有野鼠色、黑色和褐色之分,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D、d为控制颜色的基因,D基因控制黑色,d基因控制褐色;E、e为控制颜色分布的基因,E基因控制颜色分布不均匀,体色均为野鼠色,e基因控制颜色分布均匀,体色表现为相应颜色。研究人员利用不同毛色的纯种家兔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 实验二(1)基因D、d和E、e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野鼠色兔的基因型有______种。(2)实验一中,F₁野鼠色兔的基因型为______,F₂野鼠色兔与褐色兔杂交,其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3)实验二中,F₂野鼠色兔中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若实验一F₂中一只野鼠色雄兔和实验二F₂中一只野鼠色雌兔杂交,后代中为野鼠色兔的概率为______。(4)研究发现,在实验二F₂黑色兔群体中偶然出现一只灰色可育突变雄兔,经检测,其基因型为DdeeGg,G基因会影响D和d的表达,导致家兔黑色或褐色淡化为灰色或黄色。为探究D、d和G、g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科研人员让该雄兔与多只褐色雌兔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①若后代黑色兔、灰色兔、黄色兔和褐色兔的数量比接近1:1:1:1,则两对基因位于________。②若后代黑色兔与黄色兔数量比接近1:1,请在答题卡相应图中标注该突变雄兔细胞中D、d和G、g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交叉互换)。18.(11分)为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科研人员设计了“稻—餐”综合种养殖模式,在稻田中养殖中华绒螫蟹时,除饵料外,同时投放少量的青虾、小型鱼类等。下图为该模式中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稻田中,水稻、中华绒螯蟹等全部生物构成________,流入稻田的总能量是______。(2)中华绒螯蟹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成分)。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稻田中除养殖中华绒螯蟹外,还投放少量青虾、小型鱼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青虾与浮游动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3)为探究该模式的可行性,科研人员设置了3个平行对照田,3个平行实验田,收获后分别调查统计各组分的生物量,结果如下表。组分生物量/t·Km⁻²·8⁻¹稻田单作生态系统“稻—蟹”复合生态系统水稻2798.528838.50中华绒螯蟹050.25水生植物686.181459.68鱼类23.4230.15其他5166.7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