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2025届拔尖强基联盟高三上10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学校:重庆育才中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第I卷选择题(共15题,满分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是距今大约5000年前后几支重要的中华文明考古学文化分布图。这可用来说明,古代中华文明图1A.区域间交流比较频繁B.具有同源一体的特征C.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 D.水平领先于世界他地2.邗沟是我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是吴王夫差在公元前486年派人开凿(如图2)。北宋《太平寰宇记》写到“吴将伐齐,北霸中国,自广陵掘江通淮,运粮之水路也。”据此可知,春秋时期邗沟的开凿图2A.推动南北交通大动脉形成B.促进了江南农业快速开发C.反映了当时历史发展局势D.让吴越成为全国商业中心3.下表是《汉书•武帝纪》中关于移民情况的部分记载。据此,汉武帝时期官方移民的主要目的是建元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赐徙茂陵(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元朔二年冬......春正月,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夏,募民徙朔方(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十万口。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元朔五年......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A.扩大国家统治疆域 B.实现区域经济平衡C.消除边地军事威胁 D.巩固统治构筑认同4.西晋建立后授予宗室王及一些功臣都督诸军等名号,都督出镇地方掌军事大权。公元277年,晋武帝遣宗室诸王归国,或将诸王都督辖区转到其封国所在地区,或将诸王的封国转封到本人任都督的辖区内,名为“转封”。晋武帝推行的“转封”A.推动国家统一再次实现B.促进了当时的民族交融C.利于增强国家军事实力D.为西晋的统治埋下隐患5.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故事,此故事自西晋开始在中国广泛流传,其流传关键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这说明A.西晋开始推行“三教并行”政策B.佛教本土化的趋势不断加强C.印度与中国文化有大量共同之处D.儒家思想主流地位不复存在6.古代儒士们最重要的事业是考文(整理文献)、制礼(修订礼仪)。隋文帝平定天下之初,网罗儒士,“顿天网以掩之,贲旌帛以礼之,设好爵以靡之,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隋文帝此举A.助力了当时的国家治理B.加强了文化领域的专制C.革新了已有的选官制度D.弥合了南北文化的分歧7.金朝户类繁杂,按民族身份有猛安谋克(女真人)户和州县(汉人)户;按有无“物力”分为课役户和不课役户。对于奴婢等贱民,金朝规定不能单独立户,只能隶属于所服务的官府部门。这反映了金朝A.政权封建化趋势有所加强B.国家对基层实现有效治理C.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保证D.民族矛盾趋向于不可调和8.元朝建立后,路、府、州、县和录事司等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达鲁花赤,如路设总管府,有达鲁花赤、总管,是为长官;有同知、治中等是为正官。至元二年(1265年),忽必烈规定各路“达鲁花赤”由蒙古人充任。“达鲁花赤”的设立A.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C.颠覆了原有的官僚体制D.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求9.明代沿元制设千户所,隶属于卫。图3是明代沿海地区千户所城数量统计图,该图示反映出此时图3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A.地方管理体制权责不明 B.东南海防形势更加严峻 C.海外贸易限制有所放松D.沿海经济发展不甚平衡10.康熙三十年五月,关于长城修缮的问题,康熙谈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这反映了康熙A.天朝上国观念浓厚B.固守传统华夷之辨C.缺乏国家主权意识D.推崇儒家民本思想11.洋务运动时期设置的同文馆最初只是单纯培养西方语言人才的机构,后清廷对同文馆毕业学生的升迁作了明确规定,“大考绩优,可授七、八、九品官。在馆绩优学生,或有随时派充总署翻译,或赴有关衙门差委”。这反映出此时A.近代选官制度得以建立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消弭C.科举没落引发士人转型D.时局变化推动观念革新12.1926年9月,湖南长沙商民协会出台决议:会员单位一律休业半天并参与游行,各店休业标语均书写“反对英帝国主义帮助吴佩孚、孙传芳进攻革命军”“反对英国兵舰自由行使内河”“取消中英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口号。该事件可用于说明A.列强侵略的隐蔽性 B.国民革命的群众性C.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D.军阀混战的破坏性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对外宣言》明确提出共和国的性质是“工农兵以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政权”,以“联合全世界被压迫的民众起来推翻世界帝国主义的统治”为目的,确定与苏联结成巩固联盟,提出“彻底的民族自决”等外交政策。该宣言A.推动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B.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C.打破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 D.可以为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借鉴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故宫博物院进行了整体改造,将“清代帝后生活史料陈列室”从原址移除,在故宫内设立了“近代帝国主义侵华史料陈列室”“清代革命史料陈列室”等专题陈列室,并向公众开放。这些改造A.开启了博物馆管理的现代化 B.清除了群众的封建残余思想C.突出了工业时代的社会风貌D.反映了当时社会性质的改变15.“攀枝花”村名最早见于1940年4月出版的《川康边政资料辑要》中《宁属各县(HYPERLINKhttps://baike.so.com/doc/5356369-5591866.html\thttps://baike.so.com/doc/_blank盐边县)概况资料辑要》。1965年前后,迁入攀枝花的人口最多时达到60多万人次。据统计,1982年攀枝花的汉族人口为732680人,少数民族人口为82472人,相对此前都有大幅增长。这种人口的变化主要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推进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国家战略推进西部发展D.改革开放促进人口流动第II卷(共3题,满分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16题23分,第17题20分,第18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材料一 19世纪初期,作为工厂主的欧文看到的情况是,一些7、8岁的儿童被雇用到纺纱厂工作,从早晨六点开始,一直留在纱厂里站着做工,这导致很多儿童身材矮小、智力发育不良。他认为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的错误观念,提出“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必然具有最优良的国家教育制度”。欧文也看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工业生产的巨大好处,认识到知识的成就要求培养“智、德、体、行全面发展的有理性的男男女女”。他让工人子女从小就学习一些读写算等基本知识,注重形成良好的品德,进行身体方面的训练。在小学阶段开设的课程中取消宗教课,注重开展劳动教育。他同时要求儿童参加生产劳动不能早于10岁,工厂法应该作出明确规定并致力于改善儿童劳动的环境和条件。——摘编自石中英《马克思、恩格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再思考》材料二中国长期遵循着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的的传统。1895年,严复在《原强》中首开言论,指出中国图强之本在于“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这一新的教育目的是基于对英国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再认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成为严复终身践行的三大主张,而这也成为中国“三育并举”教育目的的发端……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听取陆费逵、蒋维乔等民间学者的意见,结合自身见解正式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他明确提出:“五者,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三者,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美育主义二者,为超轶政治之教育。……军国民主义和实利主义合称为富国强兵主义,德育主义用以约束行为,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则是升华……在这种体系中五育同为一体,互相关联密不可分。”——摘编自曾育松《从“三育并举”到“五育融合”:中国百年教育目的的历史审视与认知路径》材料三1999年,中央连续发文,重新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列。《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各环节中。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标志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教育目的的新要求,劳动教育正式被放在和德智体美四育同等的位置。次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被明确提出,从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五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进入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重提五育并举是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有益支撑,是对以往几十年来重才不重人的功利主义教育倾向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回应了学界对教育必须回归生命本源的呼声。——摘编自杜尚荣舒清雅《“五育并举”演进的政策逻辑、制度选择与未来趋势》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文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7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与近代中国教育的不同,分析近代严复、蔡元培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现代中国“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价值。(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公元前6—公元2世纪,中非之间的商品流通和信息传递沿古丝绸之路,经过若干中转站进行,波斯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曾为中国与埃及之间的民间贸易起过重要的桥梁作用......东汉时期,班超又派甘英准备经非洲出使大秦(罗马)……由于安息国不愿失去对丝绸贸易的垄断地位,故极力阻挠中国使节与黎轩的直接交往,从而使这时期的中非官方交往只能是间接交往。但是,政府的介入毕竟对中非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促进作用。公元前112年,安息王为了取悦于汉政府,“以大鸟卵及黎轩善眩人献于汉”。这些亚历山大城的魔术师和杂技艺人来到中国,标志着中非文化交流的开始。——摘编自张象《古代中非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材料二西非地区是奴隶贸易的重灾区,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将西非当成“猎奴后花园”。阿贾伊对19世纪尼日利亚的奴隶贸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西方奴隶贩子之所以从西非大量贩卖黑奴到美洲,是因为黑人耐热、熟谙农业,并且将他们运到美洲后由于人地生疏,不易逃亡。更重要的是黑奴价格低廉,数量巨大,极易获取巨额利润。奴隶贸易对西非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人口大量流失,导致西非各国生产力的不断衰退,昔日繁盛的城市变成了荒凉的村落,阻碍了非洲社会的正常发展。阿贾伊认为,奴隶贸易并不是非洲社会独立发展的产物,完全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强加给西非人民的一场灾难。——摘编自石海龙张忠祥《阿德·阿贾伊与非洲史研究》材料三中国和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3,没有中非的现代化,就没有世界的现代化。从2015年提出中非共同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到2018年提出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从2021年宣布中非务实合作“九项工程”,再到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十大伙伴行动”每一项都有具体目标,每一项都是务实行动,有力表明中国愿助力推进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南方现代化建设……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互学互鉴、互帮互助、并肩前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非都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未来也必将携手走在现代化进程的前列。——整理摘编自人民日报2024年9月5日《以中非现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现代化》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非交流的特点。(4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非黑奴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2024-10-12 22:03
11页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地理试题
2024-10-12 22:03
6页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2024-10-12 22:03
10页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2024-10-12 22:03
8页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数学试题+答案
2024-10-12 22:03
9页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政治试题
2024-10-12 22:03
7页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生物答案
2024-10-12 22:03
6页 -
重庆市拔尖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英语试题+答案
2024-10-12 22:03
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