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信息技术试题答案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信息技术试题答案
格式:docx页数:15页大小:1.2 M上传日期:2024-10-16 01:24浏览次数:514 侵权/举报

浙江强基联盟202410月高三联考技术试题浙江强基联盟研究院命制考生须知: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阿里云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推出了云上转播技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转播团队可以实时处理和分析海量的赛事数据,为观众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观赛服务。本次巴黎奥运会中共产出11000小时的赛事直播数据,通过云上转播技术传输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下列关于数据与大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11000”、“200”等数据经过分析和解释后得到对应的信息B.大数据技术处理的每个数据必须准确,不接受数据的混杂性C.利用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可以处理海量的赛事数据D.云上转播技术使得信息传播不依附于载体【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与大数据。A项正确,因为“11000”、“200”等数据可以经过分析和解释来获得对应的信息,体现了数据到信息的转化过程。B项错误,大数据技术具有很强的处理能力,能够容忍和处理数据中的混杂性。C项错误,传统数据库技术难以有效处理当前的大规模、速度和多样性数据特征,这正是大数据技术所擅长的。D项错误,信息传输仍然需要通过网络等载体,只不过云技术能够让信息传播更为高效和便捷。故选A。2.阿里云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推出了云上转播技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转播团队可以实时处理和分析海量的赛事数据,为观众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观赛服务。本次巴黎奥运会中共产出11000小时的赛事直播数据,通过云上转播技术传输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视频转播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视频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涉及TCP/IP协议 B.云上转播技术体现了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C.观众使用5G网络观看直播不需要传输介质 D.赛事视频转播使用的网络按覆盖范围分属于广域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网络相关知识。A项正确,视频数据在网络中传输需要使用TCP/IP协议,这是网络底层的传输协议。B项正确,云上转播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球传输,体现了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C项不正确,5G网络虽然是无线传输,但仍需要传输介质,例如无线电波等来进行数据传输。D项正确,赛事视频转播需要将数据传输到全球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属于广域网的应用。故选C。3.阿里云基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推出了云上转播技术,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转播团队可以实时处理和分析海量的赛事数据,为观众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观赛服务。本次巴黎奥运会中共产出11000小时的赛事直播数据,通过云上转播技术传输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下哪项体现了人工智能在云上转播技术中的应用()A.直播主持人赛事解说 B.为赛事视频自动生成字幕C.根据观众的观看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推荐 D.观众使用智能手机观看赛事直播【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人工智能相关知识。A项是人工劳动力的活动,不涉及人工智能;B项,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人工智能可以自动识别赛事视频中的语音并生成字幕;C项,是大数据的应用;D项是观看设备的使用,与人工智能的应用无直接关系。故选B。4.某音频的采样、量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音频的量化位数为8位 B.该图呈现了“数模转换”的过程C.相邻采样点的间隔越大,声音保真度越高 D.在图中的量化精度下,M、N点的量化值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编码。A错误,量化值范围为0-7,量化位数只需要3位。B错误,该图实际上呈现的是“模数转换”的过程,即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采样和量化两个步骤。C错误,相邻采样点的间隔决定了采样的频率。采样频率越高(即相邻采样点的间隔越小),能够捕获的音频信号细节就越多,声音的保真度也就越高。D正确,在图中,M,N都在5-6的量化区间内,故量化值都为5。故选D5.智能快递柜系统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用户在相应APP中填写相关寄件信息后,将物品放入指定的快递柜中,系统通过识别快递单号,自动完成相关信息的录入;用户也可输入取件码或扫描柜子上的二维码,完成自助取件。下列关于智能快递柜系统的说法,合理的是()A.二维码识别属于射频识别技术 B.用户寄件使用APP属于应用软件C.智能快递柜无法进行数据加工和处理 D.该系统包含硬件、软件、数据、用户四个关键要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与物联网相关知识。二维码识别与射频识别(RFID)是不同的技术,二维码是通过视觉扫描读取,而RFID通过无线电波读取,选项A说法错误;户寄件使用的APP是安装在智能设备上的应用软件,属于应用软件的一种,选项B说法正确;智能快递柜具备一定的数据收集、加工和处理能力,例如通过识别快递单号来录入数据,选项C说法错误;该系统包含硬件、软件、数据、用户、网络五个关键要素,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B。6.智能快递柜系统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用户在相应APP中填写相关寄件信息后,将物品放入指定的快递柜中,系统通过识别快递单号,自动完成相关信息的录入;用户也可输入取件码或扫描柜子上的二维码,完成自助取件。下列关于信息系统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户填写的姓名、地址、手机号等寄件信息属于个人一般信息B.所有用户通过该系统的身份认证后能访问系统中的全部数据C.对于该系统而言,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至关重要D.及时进行系统升级,系统就不存在安全漏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系统安全。A选项错误,用户填写的姓名、地址、手机号等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而不是一般信息,因为这些信息可以对个人进行识别;B选项错误,即使用户通过身份认证,也不能访问系统中的全部数据。信息系统需要实现访问控制来保护敏感数据,只允许有权限的用户访问特定的数据;C选项正确,对于该系统而言,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至关重要。这可以通过加密通讯、访问控制等技术来实现,以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D选项错误,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是减少漏洞的措施之一,但并不能保证系统不存在安全漏洞。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多个方面的措施,如定期进行安全审核、漏洞扫描和应急响应机制等。故选C。7.智能快递柜系统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用户在相应APP中填写相关寄件信息后,将物品放入指定的快递柜中,系统通过识别快递单号,自动完成相关信息的录入;用户也可输入取件码或扫描柜子上的二维码,完成自助取件。智能快递柜为用户提供了12小时免费的包裹保管服务,若包裹超时存放,每超过12小时将收取0.5元的费用,不足12小时按12小时计算,最高费用不超过3元。下列python程序段可以正确描述时间t与费用s之间关系的是()A.ift<=12:s=0elift<=84:s=0.5*ceil((t-12)/12)#ceil函数用于向上取整else:s=3Bif1284:s=3C.s=3ift<=84:s=0.5*ceil((t-12)/12)elift<=12:s=0D.s=0ift>84:s=3elift>12:s=0.5*((t-12)//12)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Python选择语句。题目描述的关键点:0到12小时(含12小时)内,费用为0元。超过12小时后,每超过12小时收费0.5元,不足12小时按12小时计算。最高费用不超过3元。A正确,由于使用了ceil函数(向上取整),它将确保费用不会超过3元(因为一旦超过6个12小时,即72小时后,任何额外的时间都会使费用增加到3元或更高,但由于ceil的作用,它实际上会保持在3元)。B错误,逻辑没有正确处理“不足12小时按12小时计算”。C错误,对于节点12小时的处理有误。等于12小时需要支付0.5元。D错误,逻辑没有正确处理“不足12小时按12小时计算”。故选A。8.某深度为3的二叉树中序遍历结果为“ABCD”,则前序遍历结果不可能是()A.ABCD B.DBAC C.CBAD D.ACBD【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二叉树。若中序遍历结果为“ABCD”,前序遍历结果“ABCD”,其二叉树如下:该树深度为4,不满足题干深度为3。故本题应选A。9.某集装箱吊架只能将货箱移动到A、B、C三个位置,现有三种不同规格的货箱叠放在A点,如图所示。集装箱吊架进行一次吊装和放下记作一次操作,每次只能对一只货箱进行操作,要求在移动过程中不能将较大货箱叠到较小货箱上。则将所有货箱从A点移动到B点,至少需要的操作次数是()A.3 B.5 C.6 D.7【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据结构应用。这是一个经典的汉诺塔问题,有三个不同规格的货箱,移动规则要求不能将较大货箱叠到较小货箱上。移动货箱的最少次数遵循公式:(2^n - 1),其中 (n) 是货箱的数量。这里有三个货箱,因此至少需要的操作次数是 (2^3 - 1 = 7) 次。故选D。10.某python程序段如下:defss(a,f):iflen(a)==1:returnaeliff==True:a=a[:len(a)-1]else:a=a[len(a)//2:]f=notfreturnss(a,f)print(ss([0,1,2,3,4,5,6,7,8,9],True))执行程序后,输出结果为()A.[1] B.[8] C.[4] D.[6]【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递归函数。ss(a,f)函数接收一个列表a和一个布尔值f作为参数,并根据f的值和列表a的长度进行递归调用,逐步缩减列表a,直到列表长度为1,然后返回这个列表。具体过程:初始调用:ss([0,1,2,3,4,5,6,7,8,9],True),列表a的长度为10,不等于1,所以进入条件判断。f为True,所以执行a=a[:len(a)-1],即去掉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a变为[0,1,2,3,4,5,6,7,8]。f变为notf,即False。递归调用ss([0,1,2,3,4,5,6,7,8],False)第二次调用:ss([0,1,2,3,4,5,6,7,8],False),列表a的长度仍为9,不等于1,继续条件判断。f为False,所以执行a=a[len(a)//2:],即取列表的一半之后的元素(向下取整),变为[4,5,6,7,8]。f变为notf,即True。递归调用ss([4,5,6,7,8],True)第三次调用:ss([4,5,6,7,8],True),列表a的长度为5,不等于1,继续条件判断。f为True,所以执行a=a[:len(a)-1],即去掉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a变为[4,5,6,7]。f变为notf,即False。递归调用ss([4,5,6,7],False)。第四次调用:ss([4,5,6,7],False)列表a长度为4,不等于1,继续条件判断。f为False,所以执行a=a[len(a)//2:],a变为[6,7](因为4//2=2)。f变为notf,即True递归调用ss([6,7],True)。第五次调用:ss([6,7],True),列表a的长度为2,不等于1,继续条件判断。f为True,所以执行a=a[:len(a)-1],a变为[6]。f变为notf,即False。递归调用ss([6],False)。第六次调用:ss([6],False),列表a的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