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格式:docx页数:4页大小:376.5 K上传日期:2024-10-20 17:22浏览次数:260 侵权/举报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月考高三历史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范围:纲要上1--8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意象符号与图案,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神兽”,观察中国考古发现分布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龙”的形象最早产生于中原地区B.“龙”的出现成为王权身份的象征C.当时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2.西周青铜器的出土范围北起内蒙古、辽宁,南到湖南、江西、四川,东起山东半岛,西到甘肃、宁夏,以陕西、河南分布最多。其中王臣铸作的礼器占比很大。诸侯国的青铜器也有所发现,但多属姬、姜两姓的诸侯国。材料可用于说明,西周时期()A.宗法分封制的特点B.礼乐制度愈发规范C.诸侯挑战王室权威D.政治经济中心转移3.秦汉时期的民族边疆治理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仁德”,倡导感化;二是推广农耕,改造或改变当地生产方式;三是移风易俗,大力进行华夏礼乐和习俗教育。这些措施()A.促进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B.体现了羁縻政策因俗而治特点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维护了宗藩关系的长期稳定性4.下图为北魏前期和后期中枢机构部分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士族的影响B.选官制度的变革C.统治中心的变化D.中枢机构的调整5.唐初规定,门下省以侍中为长官,其享有审议、驳正官员奏状的权力,对国家财政、御史弹奏状、六品以下官员或司法机构“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员的奏抄等,若认为不便施行,可以封驳奏还。这一规定()A.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需要B.使地方和中央的矛盾趋于缓和C.保障了唐代吏治的清明与高效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局面6.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下图)被中外历代评论家誉为“巨碑式山水画”的代表杰作,画面中的山峰雄伟大气,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如纪念碑一般从云雾中突然升起,与前景中的人物、路径、瀑布等形成巨大反差。同代画家认为这山峰象征着的皇权的独大,后世有人认为这山峰寓意着宋王朝从五代乱世崛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时代环境影响文艺作品风格B.后人的理解更接近作品本质C.同代人的观点符合画家主旨D.应考察面作真伪后再做判断7.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交融、活跃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南北面官制促进女真族与汉族民族交融B.榷场互市贸易加强宋与辽夏金经济往来C.迁都燕京实现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管理D.招抚东北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8.明朝初年,“凡天下兵卫邻边闲旷之地,皆分亩为屯,倚耕以守”,“于是,东自辽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肃……在兴屯矣”,逐步形成了“屯田遍天下,而边境最多。九边皆设屯田,而西北为最”的局面。据此可知,这一举措()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B.有效解除了北部边患C.利于抑制地主兼并土地D.开创了边疆管理先河9.清朝嘉庆年间制作的《台州府太平县海洋全图》,详细记录台州府沿海的地理信息,尤其强调炮台和信号站的位置。1895年,程鹏等晚清士人绘制出《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大旨据英国海部图”,但“命意不同,注重陆岸形势”。这两部海图的共同之处在于() A.学习西方的绘图技术B.旨在提高国人的海防意识C.利于海上贸易的发展D.体现近代主权观念的加强10、下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外交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据此可推知,清朝外交()基本分类身份来源及对外交涉效果第一类总理衙门章京与大臣前者从大学士、军机大臣、各部院尚书等高层中选任,后者从内阁中书、各部院郎中等选任,均大致源出科举正途,熟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义理熏陶及朝中清流制约第二类驻外公使及其下属对外部有所留心,或在洋务上有一技之长的督抚幕僚、部属、同乡,受朝中束缚较少,但其在外交涉效果因人而异A.处于传统到近代嬗变中B.修补了传统外交体制C.完成了外交近代化改革D.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11.《马关条约》签字的消息传回国内,朝野舆论哗然,官民悲愤交集。半数以上的封疆大吏以及各级京官和部分宗室贵胄,反对批准条约。在京各省举人纷纷上书要求拒和。台湾民众迅速在全台湾范围内掀起一场反割台斗争。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民主思想广泛传播C.对国际法的普遍认可D.变法呼声日益高涨12.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之上,而像自由、控权、保障人权这样的价值理念,终究要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这一观点基于当时()A.救亡图存成为时代追求B.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C.实业救国思想深入人心D.民主观念缺乏社会基础13.20世纪20年代,大兴车行聘请2名外国技工,进口钢管和接头,组装自行车;润大车行在自制部分零件的基础上,配以进口关键部件组装自行车,畅销市场。这说明()A.民族工业出现初步发展B.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崛起C.近代民族工业基础薄弱D.中国民族工业体系形成14.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一则香烟广告,从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A.爱国情怀与商业营销相结合B.民族工业企业竞争优势明显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不具备现代广告的基本特征15.20世纪20年代,国民政府提出收回领事裁判权,美英等国以中国现有法治状况堪忧为由,拖延数年。1942年,美国主动向英国提议,分别与中国进行谈判,短时间内即达成了废除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简要条约。美英这一调整()A.肯定了中国法治水平提升B.迫于国际局势变化的需要C.实现了中国国家主权独立D.源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6.1948年8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指责:“职业学生一年半以来制造学潮109次,耽误课业506天,学潮漫及18个重要都市。”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有()A.中共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广泛发动群众B.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形成C.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青年的极大愤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唐太宗沿袭汉魏六朝以来的和亲政策,并加以发展和创新,积极与少数民族首领和供职胡廷的少数民族上层联姻。唐太宗在平定东突厥后,采纳中书令温彦博的建议,将约十万户交厥人移入中原,保全其部落,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并从中挑选百余人担任京官武职。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出巡灵州,与诸部落首领会盟,史称“灵州会盟”。随后,唐朝在漠北建立羁縻府州,西北地区由战乱走向和平。---摘编自王朝海《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被称为“天可汗”?》材料二在世界文明史上,许多文明的表亡都与异族的入侵有着极大的关系。然而,尽管中国古代也历经无数次改朝换代,亦或异族入侵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但无论如何,后来的胜利者往往都会承认前一王朝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合法性。中华文明不仅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摧折,反而通过不断吸纳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最终不分夷夏,更加枝繁叶茂。——摘编自郭晓东《中华文明何以赓续不已》(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枝繁叶茂”的原因。(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从“地方分权”演进为“干强枝弱”的中央集权制。自此,强化中央集权成为总的趋势,“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成为共识或常识。——摘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材料二《公羊传·隐公元年》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秦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大一统”理念深入人心。到秦汉时期,在相关制度支撑下,“大一统”和“华夷一体”已成为一种政治理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摘编白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材料三宋太祖、宋太宗为解决五代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问题,将方镇的兵权、财权、司法权等收归朝廷。元代创立的行省制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行省作为流动的中央政府管理地方的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废止已延续近两千年的宰相制度,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度。清朝雍正帝创设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推行“密折奏事”制度,将内阁架空。皇帝大权独揽,以防止权臣“上下蒙蔽”。——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概括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的基本内容。(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宋元明清政治制度的两个发展趋势,并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简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国近代新生的资产阶级面临着较西方先贤远为复杂的局面。它在发展近代民族主义的同时,不仅要反对国内的封建主义,而且更主要的是要反对外来的帝国主义。但它所借用的西学武器却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反封建斗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冲击和破坏困有的文化传统,民族的文化认同因之便有被削弱的危险。这与自己的民族主义的目标恰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它在借重西学批判传统的同时,又不能不强调传统,维护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近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与政治民族主义并兴,不仅是社会文化功能使然,而且也是中国资产阶级的必然选择。——摘编自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既难以摆脱具有千年传统的民族主义观念的影响,又无法避免西方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带来的冲击。但不得不加以正视的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是在西方军事、政治及文化等多重冲击下得以型塑的。尽管它有着千年传统的民族观念内蕴其中,但主调还是北仿西方的近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这一近代中国的历史演迁特点曾被许纪霖概括为:“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天下主义蜕变为以西方为核心的文明论,以中原文化为标准的夷夏之辨异化为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基础的种族论。”诚然,这一基于“民族国家”建构的民族主义观念在外御西侮,内行革命亦即“反帝反封”的过程中与激进主义思潮互为馆结,确乎展示了其所具有的异常明显的效用。--摘编白杨毓团《从“天下主义”“民族国家”到“新天下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武器却是一柄双刃剑”的含义,举例说明近代资产阶级是如何借重西学批判,又尽力维护民族的文化认同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影响。(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疏清小说中女学生形象小说内容《侠义佳人》白慧琴国外留学田到家乡江阴后,“立意想扶助女界”“心中很想立个女学堂,开通开遇风气”。尽管白慧琴遇到了办学经费不足和各类教员短缺的问题,但是在众位朋友的帮助下,她的“启黄女学校”最终还是成立了。《情天债》《情天货》中的苏华梦被称作“帝国第一女杰革命花”,她的革命任务就是去破坏西方列国合谋瓜分中国的计划。作为自立会的“女执法”,苏华梦在读书期间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了。苏华梦和她同伴通过与人交流、昼台演说等方式,扩大了革命思想在各地的传播。《女娲石》金瑶瑟是海城“女子改造会领袖”,后去美洲留学三年,她之所以回国,就是想以一己之力来拯救国家。当她看到“政府诸人”“日日吃花酒,玩相公,或是抱着姨太,国家事情丝毫不管”时,便想出了扮做歌伎去刺杀胡太后的计策。但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究成原定的行刺计划。—据王仁慧、高有鹏《成长与蜕变:论晚清小说中的女学生形象》结合材料,以“变化·突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高三历史试题答案-5、DACCA6--10、ABABA11--15、AACAB16、B(14分)【答案】(1)措施:和亲;内迁;会盟;实行羁縻制度。(每点2分,共8分)(2)原因:华夏文化正统观念的传承与发展;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当政者因俗而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