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275.3 K上传日期:2024-10-24 14:42浏览次数:515 侵权/举报

重庆乌江高考协作2025届高考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分数: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C.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在1917年,新文化运动在1915年,故A错误,符合题意;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民主政治,故B正确,排除;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其经济原因,故C正确,排除;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维持统治,属于政治背景,故D正确,排除。故选A。2.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A.秦朝的郡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项是地方行政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没有分权的特征,排除从军机处的特点与影响来看,D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通过分割相权以达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更能体现“分权”的含义,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政治制度。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三个“创新”:从汉到元时期,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机构)、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这三大制度不仅对中国古代而且对当今社会都有重要影响。3.假如你是一位导游,需要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以下哪一地点不在此行之列A.江西的瑞金 B.贵州的遵义 C.广东的广州 D.甘肃的会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活动中心非中心城市,故C不符合题意;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故ABD均与长征有关,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明末清初一批思想家参加了抗清斗争,他们从烈火硝烟中退居书斋后,纷纷著述总结历史教训。其中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思想家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末清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是思想家是黄宗羲,A项正确;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排除B项;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者,排除C项;李贽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排除D项。故选A项。5.下图为1953年5月四川省遂宁专区遂宁县玉峰乡第八村的选民们在领取选民证的情景。这表明,当时()A.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 B.全国普选工作成果显著C.村民积极参与村官选举 D.基层选举方式多种多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村民领取选民证,反映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全国普选,排除B项;材料表明当时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基层选举方式多种多样,排除D项。故选A项。6.百年来中美关系中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中美两国不是简单的双边关系,而是总有第三国在影响中美关系,以二战为界,前半段是,后半段是。两条横线上分别应填入A.日本苏联 B.英国苏联 C.德国法国 D.英国法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击日本纳粹法西斯势力;二战结束后,受到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中国坚定的采取“一边倒”政策,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方,因此题干中的两个国家分别是日本和苏联,A正确,BCD排除。故选A。7.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A.战乱影响商品经济发展B.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充分D.南方的赋税来源依赖商业【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南北方金属货币的发展情况不一,因此战乱影响,北方经济凋敝,金属货币使用受限,而方面较为稳定,不断开发发展,金属货币使用量大,说明战乱影响商品经济发展,A项正确;B项在南宋,排除B项;北方经济受到破坏,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赋税主要依赖商业,排除D项。故选A项。8.有学者认为,“儒术之兴,实时势使然”。汉武帝终非“能知儒术之人”。据此可知儒学独尊的原因是()A.儒家文化的不断发展完善 B.对君主执政有一定的约束C.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 D.符合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术之兴,实时势使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主要是利用思想统一达到政治统一,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D选项符合题意;儒家文化不断发展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董仲舒的儒家思想主要是为君主专制服务,并非是限制君主,B选项排除;C选项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影响,排除。故答案为D。9.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此“模式”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 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C.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 D.是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最包容、最民主模式”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方针的反映了“事实求是”精神,C正确;50年代就已经提出和平统一的思想,排除A;B项“先河”说法明显错误,排除;D项错误,是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排除。所以选C。10.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代()A.经济格局的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江南交通发达 D.对外贸易水平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的局面,体现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现象,A项正确;该谚语主要反映的是江南农业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江南交通发达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对外贸易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1.一日本学者在2004年对中日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中日战争的认识,90.6%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侵略战争,在日本青年学生中持同样看法的为66.5%;在回答靖国神社是什么样的神社这一问题时,64.8%的中国青年学生认为是军国主义的象征,而71.3%日本青年学生则认为是祭奠战死者的神社。材料表明中日两国学生对上述内容存在历史观念上的差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政府长期坚持灌输反日教育B.日本政府长期忽视历史教育的结果C.部分中国青年忘却历史、日本青年扭曲历史D.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复活军国主义【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日本侵华历史问题,意在考查鉴别和分析中国日两国青年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差异性。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并不是所有的青年都能认识到日本对中国战争的侵略性,对靖国神社的认识,差距则更大;日本青年得出正确结论的则更少。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部分中国青年对历史的忘记以及大部分日本青年对历史的扭曲,C正确。A、B两项是错误的,中国的教育是要通过对抗日战争的史实来教育学生不要忘记国耻,要自强。D项的结论从材料中无从体现出来。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中日人民对于日本侵略史实的评价【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2.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其标志性事件是()A.五四运动爆发 B.十一届三中全会C.新中国诞生 D.抗日战争胜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坚定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解放、独立、自由的意志,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历史新征程,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排除B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13.白居易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他的诗广泛流传于国内及新罗、日本等国。据此可知,白居易A.延续了《诗经》艺术风格 B.适应了唐朝市井生活需要C.借鉴了《离骚》创作手法 D.擅长描摹风俗和人生世情【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乐府运动是指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根据“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可知白居易的诗延续了《诗经》的艺术风格,故选A;白居易的诗广泛流传于新罗、日本等国,因此不能说是适应唐朝市井生活的需要,排除B;《离骚》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与白居易的诗风格不符,排除C;白居易的诗是“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而非描摹风俗和人生世情。排除D。14.宋朝监司是地方州县的统领、监控机构,在实际中与中书省、枢密院接触密切。御史台、谏院为中央专门监察机构,对监司等地方各级官员有按察权力,同时还掌管监司的考课、复核工作。这一体制A.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B.开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C.有利于维护专制集权统治 D.铲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宋朝的监司负责统领、监控地方州县,御史台、谏院又负责监察监司,从而形成了严密的监察系统,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有利于维护专制集权统治,故选C;宋代没有实现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排除A;秦代郡县制的建立就已经形成了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排除B;地方分裂割据的基础是小农经济,铲除这一基础明显不可能,排除D。15.1881年开平矿务局开始兴造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以便利运输煤炭,“虑朝议禁驶机车,乃声明以驴马拖载,使得邀准”。这表明A.清朝统治者对铁路仍存疑虑 B.开平煤矿生产能力有限C.洋务派在朝廷并未掌握大权 D.唐山附近地方风气未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同意建此铁路,又不同意“机车”牵引,只同意“驴马”拖载,符合“疑虑”态度之意,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有开平煤矿设备、技术、生产等方面信息,难以推知其“生产能力”情况,排除B项;驴马曳引车辆不能说明“洋务派在朝廷并未掌握大权”,排除C项;禁驶机车是“朝议”(朝中议政)的主张,此主张之依据是否与唐山风气未开有关,题干材料未有信息,不能确定,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满分55分)16.阅读材料,解答问题。“二世即位”之谜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为秦史研究提供了新史料,秦二世胡亥究竟是密谋篡位,还是奉诏即位,再次引起学界关注,为探讨史事真相,需研读收集到的相关材料。材料一始皇帝驾崩,天下百姓悲痛万分。(公元前209年)朕(胡亥)奉始皇帝遗诏即位,改元更新。——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材料二公元前212年,始皇下令“坑儒”,扶苏(始皇长子)进谏,被斥至上郡做监军。公元前210年,始皇病危,下令扶苏回咸阳,令未发始皇便卒于沙丘。胡亥、李斯等篡改诏书赐死扶苏,立胡亥为太子。——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始皇东巡卒于沙丘。此前,长子扶苏先已谪罚到上郡做监军。当时,政治上的惯例,太子是不出京城、不做军队中事务的、扶苏被排到军队中做监军,就表示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假造诏书等事不足信。——改编自吕思勉《秦汉史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