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高三年级语文学科语文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安徽寿县古岙寿州、寿眷,紧邻淮河。著名的淝水之战、陈庆之北伐、赵匡胤讨南唐都发生在这旦。坐在高铁上悬想历史上的风云际会,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曰野,平畴如砥,远树含烟。来到寿州古战,站在古城墙上,可以眺望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当年“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青苔斑斑的寿州古城,初建于北宋初年,是古代国内保存完整的少有的城池,在旱事价值弱化之后,依然还发挥着防洪的作用,护佑了一方水土。据说当年洪水围城,但城中的居民安居如常,不受洪水(),这都有赖于域墙的保护。穿过古城东门,我们可以看到门下的青石板路,已被轧出一道道皁嶶,那是历史的车轮碾过的痕迹,饱含着岁月的沧桑。寿州有不少特产,传说,有一种小吃,救了赵匡胤的急,于是被命名为“大救驾”。这是一种油盐糖混合炸制的面食,很受寿县人喜欢,主人总会热情地推荐给客人。看来,人们总是善于将历史的沧桑融入日常生活的()中,以丰盛的烟火人生延续历史的记忆。寿州城之所以(),与一件水利设施密切相关,那就是“月坝”。通过月坝,城内的水位在低于城外时仍能向外排水,很是奇妙,令人不禁感叹古人智慧之高超。.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厚重的历史,中华太地上到处都有他们奋斗的足迹。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人的智慧中不龂汲取营养,在行走中感受大地上厚重的文化传统,这正是我们进行新的创造的灵感源泉。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侵扰无足轻重无坚不摧B.滋扰无足轻重固若金汤C.侵扰细枝末节固若金汤D.滋扰细枝末节无坚不摧高三语文第1页共10页2.关于文中词句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标点使用正确,且各句中引号的作用相同。B.“平畴如砥”中的“畴”应为“筹”,“护佑了一方水土”中的“佑”与“祐”同义。C.“已被轧出一道道车辙”中的“轧”应读“yà”,“这是一种油盐糖混合炸制的面食”中的“混”应读“hǔn”。D.文中加点句子“是古代国内保存完整的少有的城池”,有语病,应改为“是国内少有的保存完整的古代城池”。3.在文中画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八公山的名字就来源于刘安的八位门客。②苻坚在此折戟,遂使东晋谢安留名青史。③八公山上草木青青,我们至今似乎仍能看到淮南王刘安衣袂飘飘、翩然若仙的神采。④与八公山相关的另一位历史名人是西汉淮南王刘安。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迁和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艺术要永葆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近年来一种两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很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传统中的“过年”情怀一下子点燃起来。这种现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传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宽广的用武之地。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标志、符号,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但是,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离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也就是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高三语文第2页共10页材料二: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地确立起来。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在民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在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材料三: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崛起。民间艺术家进行剪纸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人生的艰辛,但对于世界都寄予了满腔的热情。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伤痕和眼泪,体现着民间艺术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对理想的追求。随着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代需要。比如旧式窗格多,便有“窗越”(越过窗格的窗花)与“气眼”(窗户糊纸时留一孔,贴此窗花以便透气)等品种,虽然灵巧又优美,但在当今宽太的玻璃窗上则不再有用武之地。而且,旧剪纸模式较为单一,花样已显陈旧,如果总是“门花”一对,“肥猪拱门”,千载不变,便很难与现代家庭的气息和谐起来。任何实用的艺术,倘无需求便要消亡,若能顺时应变,自然获得新的生命。新兴的剪纸艺术呈现以下特点。首先,新兴的剪纸艺术切合、现代人的社会心理与审美要求。其二是借用一些其他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使其面貌一新。比如这几年兴起的国画样式的剪纸,类似国画又不失剪纸趣味,使人感觉熟悉又新颖。特别是在贴年画的传统风俗日渐衰落之际,剪纸艺人便将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些年画图样刻成剪纸,这些工艺精美高三语文第3页共10页的剪纸就容易被接受。其三是朝着精细化、高档化发展,在设计上融入现代工艺设计趣味,具有时代性,与现代家庭的室内装潢协调起来。特别是年年都有一大批新图样出现,加上彩色剪纸和“梅兰竹菊”等类似文人画的幽雅题材的画面,这对人们就更有吸引力了。4.下列与“民俗”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B.木版年画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画,是一种年俗艺术,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真正确立起来的画种。C.木版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具体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已经约定俗成。D.贴年画的风俗日渐衰落,剪纸艺人将年画图样刻成精美的剪纸,使年画重新为百姓喜闻乐见。5.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在时代转型期,传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当代人无法承载这份传统的感情。B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C.民间剪纸中很少出现悲苦凄凉一类的题材,是由于当时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D.传统剪纸中的窗花如“窗越”“气眼”等,已难以适应当今民居的窗户结构。6.下面列举的现象,与材料一中“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主张不一致的一项是A.研究和借鉴马家窑陶器的传统制作工艺,用以开发新的陶器产品。B.将传统京剧《将相和》改编为西方话剧,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C.天津杨柳青画社有序传承着独特工艺,也在探索创新发展,创作了“娃娃年画”“生肖年画”“名著”等系列作品。D.“上海剪纸”非遗传承队用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表现奥运会主题,创作出一幅幅构思巧妙、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材料一:万安刘先生,来教昆山学,匾其居曰耐斋。予尝访先生于斋中,于时秋风飒然,黄叶满庭,户外无履迹。独一卒衣皂衣,承迎左右,为进茗浆。因坐语久之。先生曰:“吾为是官,秩卑而禄微,月费廪米三石具饘粥养妻子常不给,为耐贫:上官行县,吾于职事无所辖,往往率诸生郊迎,至则随令、丞、簿拜趋唯诺,为耐辱:久任之法不行,官无崇卑,率以期月迁徙速化,而吾官常不迁,为耐久。有是三耐,吾是以名吾斋。”予既别去,一日,使弟子沈孝来求《斋记》。高三语文第4页共10页昔孟子论士不为道,至于为贫而仕,惟抱关击柝为宜。夫舍学者之职业而为抱关击柝,盖亦有甚不得已者矣。惟近代学官与书院山长之设,以待夫士之有道而不任职者,盖为贫与为道兼行而不悖。此其法足以优天下之学士,为特愈于前世也,故当时号博士官为清高。虽然,求为清高,而其间容有不能耐者。夫使其不能耐,则虽博士官不可为矣。使其能耐,如孟子所谓抱关击柝可也。扬雄有言:“非夷、齐而是柳下息。”“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士之立身,各有所处。夫使其能耐,虽至于大臣宰相可也。因书其说,使孝归而质之先生云。(节选自归有光《耐斋记》)材料二:(佘)以为君子之处世,轻重之衡,常在于我,决不当以一时之所遭,而身与之迁徙上下。设不幸而处其穷,则所以平其心志、怡其性情者,亦必有其道。何至如闾巷小夫,一不快志,悲怨憔悴之意动于眉眦之间哉?盖孔子亟美颜渊,而贲子路之愠见,古之难其人久矣。已而观陶子之集,则其平淡冲和,潇洒脱落,悠然势分之外,非独不困于穷,而直以穷为娱。百世之下,讽咏其词,融融然尘查俗垢与之俱化:信乎古之善处穷者也。推陶子之道,可以进于孔氏之门。夫穷苦迫于外,饥寒憎于肤,而性情不挠,则于晋、宋间,真如蚍蜉聚散耳。(节选自归有光《陶庵记》)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秩卑而禄微卑:低微B.为特愈于前世也愈:胜过C.轻重之衡,常在于我衡:尺度,标准D.而责子路之愠见责:要求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匾其居曰耐斋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B.至于为贫而仕泉涓涓而始流C.夫使其不能耐,则虽博士官不可为矣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D.夫穷苦迫于外良曰:“长于臣。”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月费廪米三石/具饐粥/养妻子/常不给B.月费廪米三石/具饐粥养/妻子常不给C.月费廪米/三石具/餖粥养妻子/常不给D.月费廪米/三石具飽粥养/妻子常不给1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耐庵记》《陶庵记》《项脊轩志》《石钟山记》四篇文章皆以记事、抒情为内容,文体完全相同。B.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生员,亦称诸生。此文中“诸生”指县学里的生员。C.迁,可指晋升或调动官职;也可以指贬谪,放逐,如《屈原列传》中“顷襄王怒而迁之”的“迁”。D.孔子曾因“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而哂子路;孔子曾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赞颜回。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归有光以传统儒家思想为据,就刘先生所言“耐贫”“耐辱”“耐久”立论,引经据典,阐发了“士之立身”的原则。B.《耐斋记》一文记述刘先生的居住环境,引用刘先生自述的语言,含有同情的成分;而在议论时,则表现了作者不妥协、不退让的思想立场。C.归有光认为,君子处世,轻重之衡,决不应该由一时的遭遇、处境而改变,这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近。D.归有光认为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英语 PDF版含答案
2024-11-19 17:13
9页 -
【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2024-11-19 17:14
2页 -
【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2024-11-19 17:14
5页 -
【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答案
2024-11-19 17:14
3页 -
【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24-11-19 17:14
5页 -
【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案
2024-11-19 17:14
4页 -
【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2024-11-19 17:14
4页 -
【金太阳】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答案
2024-11-19 17:14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