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BCADDDA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BADAA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答案】(9分)(1)矛盾:人地矛盾;棚民与土著的矛盾;生态环境破坏;玉米与传统农作物种植矛盾;一些族人将族产共产私下出租。(3点3分)(2)特点:以维护社会秩序为主要目的;中央批示地方实际处理;发挥地方民间组织协调作用;注重伦理孝道;分类处理,兼顾多方利益;发挥法律与乡约作用。(3点6分)18.【答案】(14分)(1)差异:①维新派奉孔子为“教主”;革命派认为孔子是封建专制思想的始作俑者。(2分)②维新派认为孔子在挽救民族危机和建设国家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革命派认为孔子及其思想愚民,不利于民主革命,必须铲除。(2分)③梁启超用现代眼光重新认识孔子,认为孔子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塑造,而章太炎则对之全盘否定。(2分)(2)看法:①在探索近代化道路上人们对传统文化存在不同看法是正常的。(2分)②维新派托古改制,借孔子重整中国政治文化秩序,革命派为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希望铲除思想障碍,二者都具有进步性和合理性。(3分)③梁启超把偶像化的孔子与思想家孔子区别开来,相比于章太炎的全盘否定态度,更具有振奋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3分)19.【答案】(17分)(1)两种农业技术体系: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2分)贡献:主要粮食作物的栽培和资源利用;重要经济作物的利用;铁制农具的生产;水利工程的发展;畜牧业的兴盛。(3分,任答3点得3分)(2)史料价值:地方志是官修文献史料,相对客观,对研究行政区域各方面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分)状况及原因:明朝时期,因食用口味不佳,只在田边蔬菜园小规模种植,传播缓慢;清朝中叶以后得到大规模推广(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玉米价格低廉,方便食用,可满足底层人民温饱;玉米耐旱高产,适应性强;清朝人口迅速膨胀,人地矛盾尖锐,资源危机显露;经济作物的市场需求促进玉米种植。(3点3分)(3)举措:对外提供粮食援助;外派农业技术专家;在多个领域向受援国推广农业技术;培养农业技术人员。(任答3点得3分)意义:践行了“真实亲诚”理念,形成了中非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任答2点得2分)20.【答案】(12分)示例一:观点:李鸿章认为派遣幼童赴美有利于国家发展,支持派遣留学生赴美。(2分)评析:李鸿章的观点顺应了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潮流,但实施效果有限。(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因急需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幼童留美兴起,培养了一批人才。(4分)但李鸿章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且只局限于学习技术,并不能真正使中国走向富强。由于派遣留学生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且美国兴起排华逆流,迫使李鸿章态度发生转变,赴美留学一事最终夭折。(4分)示例二:观点:吴子登认为幼童缺乏儒学教育,德性未坚,留美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2分)评析:吴子登的观点不符合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潮流,但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传统的军事装备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地主阶级开明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而吴子登认为幼童缺乏儒学教育,德性未坚,易受西方不良习气的影响,反对幼童留美,是导致幼童留美一事夭折的重要原因,不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阻碍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4分)吴子登本人精通西洋数理,任职留学监督,思想既开放又保守。留美幼童年龄幼小,缺少儒学根基,面对美国社会环境和文化,缺乏分辨能力,容易被西方文化浸染,丧失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因而吴子登的担忧有其合理的一面。(4分)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答案
2024-12-05 18:20
1页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试卷
2024-12-05 18:20
4页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2024-12-05 18:20
4页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英语试卷
2024-12-05 18:20
6页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2024-12-05 18:20
3页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2024-12-05 18:20
18页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数学试卷答案
2024-12-05 18:20
19页
-
2025届高三第四次月考物理试卷
2024-12-05 18:20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