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答案
格式:docx页数:22页大小:224.9 K上传日期:2024-12-12 21:48浏览次数:434 侵权/举报

南宁二中202411月高三月考语文(时间:150分钟,共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4年9月25日我国发射的东风-31AG洲际导弹依托的是钱学森弹道。钱学森弹道的设计原理强调“高弹道、高速度、高机动性”,通过在大气层边缘进行高速机动飞行,结合弹道导弹的高速与飞航导弹的机动性,使得导弹在滑翔过程中能够在大气层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有效避开敌方雷达探测和反导系统的拦截。相比之下,普通弹道通常侧重于固定的飞行轨迹和速度,容易被敌方预警和拦截。普通导弹的弹道可分为3个阶段:主动段、自由段和再入段。主动段即导弹的主发动机工作,导弹摆脱地球引力上升、离开大气层的阶段。导弹发动机关闭后,弹头进入自由段,只受地球引力和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的作用。弹头再入大气层后,由于弹头正面投影为中心对称形状,又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此时,导弹质心的运动轨迹仍近似于标准抛物线,只是在大气阻力作用下,再入段的运动轨迹变得更陡峭。钱学森弹道的基本原理,就是让弹头在“临近空间”(距地面20-100千米的高度上)进行增程滑翔,然后再进入稠密大气。这需要重新设计弹头的外形,使其具有升力体滑翔的能力,并在再入大气层时对弹头的迎角进行控制。在100千米的高度上,大气层依然非常稀薄,即便弹头设计成升力体外形,其在稀薄大气中产生的升力也不足以抵消弹头的重力,因此弹头的飞行路径依然是降高度状态,但因滑翔效应,其飞行的距离会更长。随着弹头在大气中继续飞行,高度不断降低、大气密度逐渐增加,但同时弹头的速度也逐渐降低,在进入稠密大气时,它的飞行速度会明显低于传统弹道导弹的弹头。德国人桑格提出了另一种滑翔式弹道,称为“桑格尔弹道”。“桑格尔弹道”与“钱学森弹道”的区别在于,它通过改变弹头进入“临近空间”的姿态、速度和时机,或采用更优化结构的升力体弹头外形,大大提高弹头的升阻比,从而实现“跳跃式弹道”,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用石头打水漂”。“桑格尔弹道”与“钱学森弹道”都属于简单的非线性力学控制研究,均未考虑到气动热影响和大气变化的影响。从弹道上来看,“钱学森弹道”更为简洁,但“钱学森弹道”的计算量较之“桑格尔弹道”更为复杂,主要是因为“钱学森弹道”研究的重点是高层稀薄大气的流体力学问题,再用弹道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算,过程十分复杂。而“桑格尔弹道”过程仅发生在大气低层,此时研究的重点是助推力,因为在大气低层的环境下,只要提供一个足够的力,就能形成下一个“跳跃弹道”。(见图)钱学森弹道与桑格尔弹道的对比示意图钱学森不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还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有重要贡献。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这些理论在军事、农业、林业乃至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刘日武《钱学森弹道:借现代力学之力,飞出新高度》)材料二:时代楷模是我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英雄群体,其伟大人格是值得珍视的宝贵精神财富。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源泉,时代楷模则是其在我国现当代的表现与结晶,两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时代楷模对君子人格不仅有传承,而且在一些方面还有所超越。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明代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说:“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君子追求的是理想,是事业的成功,是国家昌盛,是人民幸福,从而实现人生价值。钱学森中学毕业,选择报考以工科见长的交通大学;大学阶段,他亲历国家屈辱和民族苦难,转向航空工程;留美期间,他从航空工程转向航空理论研究,成为空气动力学与应用力学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回国以后,他舍弃个人专业兴趣,投身“两弹一星”工程,无意于名利地位;到了晚年,他退出国防科研一线领导岗位,回归学术研究,构建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这一人类全部知识的宏伟大厦。(邬静《论时代楷模的君子人格》)材料三:有人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认为中国是善意、和平的大国。有人说中国“国强必霸”,甚至会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中国的“世界观”究竟为何?解答这一命题,必须回溯传统,将其置于民族精神和文明血脉之中进行“基因测序”。与西方现代国家“以个体利益为重”不同,中国人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出自《礼记·礼运》的“大同”,代表了儒家修己安人、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和对公正、民本、和谐天下秩序的向往。“天下大同”虽源于古代、源自中国,却面向未来、面朝世界,成为植入中国人骨髓的“根性记忆”。这一“根性记忆”写在历史上。在同城外各民族交往中,中国不仅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也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景。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理念,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虽然历史上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但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这一“根性记忆”也在映射现实。儒家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入了新中国的“世界观”。中国交往国际朋友,以合作共赢为思想起点,以和平发展为路径选择,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中国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差异,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今天,一些欧美人士把文化跟国家制度挂钩,划出阵营界限强调“文明冲突”,尤其是藉中国军事强大论挑动中西矛盾,霸权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天下大同”的智慧,正可以为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调和利益诉求提供新思维与新参照。(张蔚然《为何“天下大同”决定了中国的“世界观”?》)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常规弹道式导弹先离开大气层,后受地球引力、离心惯性力和哥氏惯性力的作用飞行,再入大气层后,其轨道仍近似于标准抛物线。B.桑格尔弹道属于简单的非线性力学控制研究,与钱学森弹道相比有不足之处。导弹可采用更优化的升力体弹头,最后实现跳跃式打击。C.钱学森弹道导弹起飞后飞行的距离会更长,飞行速度会降低,因为它比常规的弹头设计更加创新,而且关涉到高层稀薄大气的流体力学问题。D.三种弹道导弹都再回大气层攻击目标,钱学森弹道的优势在于导弹在大气层内降高度机动性飞行且能进行一定的调整,目前为止还无法拦截。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西方社会普遍关注中国的发展,他们认为中国会“国强必霸”,甚至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B.“天下大同”形成了新中国的“世界观”,代表儒家对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成为植入中国人骨髓的“根性记忆”。C.钱学森是时代楷模,他的高尚人格是对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源泉——君子人格的继承和发展,是宝贵的精神财富。D.钱学森弹道不仅体现了钱学森在技术上、理论和方法上突破,还体现了他对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研究。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靠一己之力,加速了中国当代治拐的进程。杨妞花历尽辛苦,力排万难,时隔19年将人贩子余华英送上了法庭。B.“我曾经有过许多梦想,那些梦想都在遥远的地方,我独自远航,为了那些梦想。”这是钟扬为找寻种子的一段诗意自白。C.一辈子能做成一种新药,是新药研发者一生的荣耀。王逸平临终说:“再有10年,我还想再做出新药,带给患者生的希望。”D.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双脚“跑案子”,边疆法院的鲍卫忠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不穿制服,不开警车,深入村寨普法释法。4.说中国“国强必霸”用心险恶,请结合材料三内容,列出理由来驳斥这种论调。5.2024年杨士莪荣膺科技领域“时代楷模”称号:“他一生为国‘听海’,为我国开辟了水声专业化领域,他潜心治学,完成了由我国科学家首次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任务。”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杨士莪身上具有哪些时代楷模精神。【答案】1.C2.C3.A4.①中国人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②历史上,中国始终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历史上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③当今,中国交往国际朋友,以合作共赢为思想起点,以和平发展为路径选择,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④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5.①实现人生价值层面:有以国家和民族发展为中心的坚定信念。杨士莪一生奉献给国家“听海”事业,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贡献突出。②科技创新层面:有追求卓越的科技创新品质。杨士莪开辟了科研专业领域,取得海声领域世界领先成就。③个人品质层面:锲而不舍地追求理想。杨士莪纵一生专一事,坚持不懈终化理想为现实;有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杨士莪潜心研究,甘于奉献,不求名利,不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有不畏艰难的实践精神。杨士莪脚踏实地实干奋斗,指挥和实施了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解析】【导语】这篇材料通过技术、人格和世界观三个角度,全面展现了钱学森及其时代楷模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第一则材料详细描述了钱学森弹道的技术创新,体现其科学成就。第二则则以君子人格为框架,强调钱学森的高尚品格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第三则突出中国的“天下大同”理念,定位于和平与合作,驳斥西方“国强必霸”的偏见,展示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内容的能力。C.“起飞后……飞行速度会降低”有误,“在进入稠密大气时,它的飞行速度会明显低于传统弹道导弹的弹头”,钱学森弹道导弹起飞后是高速飞行,增程滑翔,后再飞回大气层,速度降低。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内容的能力。A.“他们”错误,选项中的“他们”指的是“西方”。原文“有人说中国‘国强必霸’,甚至会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是指“有人”,而不是西方。B.“‘天下大同’形成了新中国的‘世界观’”有误。原文是“儒家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入了新中国的‘世界观’”。D.“钱学森弹道不仅体现了……还体现了……”错误,原文“钱学森不仅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还在理论和方法论上有重要贡献。他发展了系统学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句谈的是钱学森的贡献,而不是选项中的“钱学森弹道”,并不能跟“钱学森弹道”一一对应;“还体现了……”,中“体现了”与原文“发展了”意思不一致。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分析理解的能力。A.根据材料二“时代楷模”应“把个人价值放入国家民族大业中去实现”的内容,“杨妞花历尽辛苦,力排万难,时隔19年将人贩子余华英送上了法庭”的事例不能体现这一点。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①回溯传统,中国人“与西方现代国家‘以个体利益为重’不同,中国人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天下大同”成为植入中国人骨髓的“根性记忆”,说明中国并没有“国强必霸”用心。②历史上,“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理念”,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虽然历史上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但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说明中国并没有“国强必霸”用心。③当今,“中国交往国际朋友,以合作共赢为思想起点,以和平发展为路径选择,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合作共赢的思想起点,和平发展的路径选择,多元共存的价值追求,说明中国并没有“国强必霸”用心。④“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中国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差异,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说明中国并没有“国强必霸”用心。【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本迁移运用观点的能力。①实现人生价值层面:材料二君子人格与时代楷模的特点“君子追求的是理想,是事业的成功,是国家昌盛,是人民幸福,从而实现人生价值”,杨士莪一生奉献给国家“听海”事业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