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西北卷)名校教研联盟2025届高三12月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pdf
(西北卷)名校教研联盟2025届高三12月联考 化学参考答案.pdf
格式:pdf页数:5页大小:491.9 K上传日期:2024-12-28 14:40浏览次数:392 侵权/举报

绝密★启用前化学参考答案1.B【解析】丝绸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A项错误;CuSO4·5H2O受热分解由蓝色变成白色,由此推测“石胆”可能是胆矾,B项正确;氧化亚铁不显红色,因此宝石红瓷器中不会含有较多的氧化亚铁,C项错误;“漉汁”主要涉及过滤操作,D项错误。2.D【解析】该轨道表示式是基态氮原子的,A项错误;氢化钙的电子式为,B项错误;为PH3的分子空间结构模型,C项错误;3py和3py的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重叠,形成的π键呈镜面对称,D项正确。3.A【解析】磷酸分子中存在羟基,因此磷酸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故较为粘稠,A项正确;穴醚与碱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形成超分子,B项错误;雷公藤甲素中存在9个手性碳原子,C项错误;氮杂茂为平面结构,因此氮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2,D项错误。4.D【解析】定容后应上下颠倒摇匀,A项错误;该实验是根据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快慢来验证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应保证两试管中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相同,并滴加等量且浓度不同的草酸溶液(需过量),B项错误;应将溴水置于酸式滴定管中,且用淀粉作指示剂也不正确,C项错误;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试管口的棉花可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D项正确。5.C【解析】“*”号处的碳原子显负电性,A项错误;W与异丙基锂发生加成反应,B项错误;根据原子守恒可知有LiOH生成,C项正确;Y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一种烯烃,D项错误。6.D【解析】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将乙醇氧化为乙酸,A项错误;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会生成HCl,3+-B项错误;泡沫灭火器中盛放的是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3HCO3Al(OH)3↓+3CO2↑,C项错误;外界的氯离子能够电离出来与AgNO3发生反应,D项正确。7.C【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i。N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A项错误;O和Si为非金属元素,Na为金属元素,故Na的电负性最小,O的得电子能力大于Si,故电负性:O>Si>Na,B2-+3+2-+3+项错误;O、Na、Al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小的半径大,故O>Na>Al,C项正确;SiO2是酸性氧化物,D项错误。8.A【解析】莫尔盐中若含Fe3+,则加入KSCN溶液会变红,若含Fe2+,则加入KSCN溶液不会变红,滴加双氧水后溶液会变红,A项正确;莫尔盐分解会生成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也会被碱石灰吸收,因此无法确定结晶+水的质量,B项错误;检验氨气应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C项错误;NH4水解也会使溶液显酸性,因此通过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无法判断含铁的离子能否水解,D项错误。9.C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解析】SO2易溶于H2O,难溶于饱和NaHSO3溶液,因此排饱和NaHSO3溶液测SO2的体积更准确,A项正确;使用浓度为70%的硫酸可以保证反应速率较快,也可减少SO2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B项正确;残余在Y形管中的SO2不能排入量气管中,因为已经有等体积的空气代替SO2排液,C项错误;图中量气管中的液面低于水准管,因此SO2的压强较大,体积较小,最终可能导致纯度测定值偏低,D项正确。10.C【解析】储能时为充电过程,M极上Zn2+得电子生成Zn,故发生还原反应,A项正确;电池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根据放电时,Zn2+嵌入石墨烯中,可知N极为正极,B项正确;储能时,N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2+2+为ZnxR-2xeR+xZn,由电极反应式可知,若不考虑副反应,转移2mol电子,N极有1molZn脱嵌,C--2+项错误;长时间析氢副反应(2H2O+2eH2↑+2OH)会导致溶液的pH升高,Zn会转化为Zn(OH)2等副产物,从而造成溶液中Zn2+的损耗,D项正确。11.A【解析】S微溶于乙醇,用乙醇做溶剂溶解S的效果不好,S易溶于CS2,使用CS2做溶剂效果会更好,A项错++误;使用CuO调节溶液pH,不会引入杂质,B项正确;若不通NH3,溶液中的H及反应过程释放的H会与-2+2+HCO3反应产生CO2,C项正确;大量NH3在溶液中会与Cu结合生成[Cu(NH3)4],通过加热赶走NH3,可2+2+2+以促进平衡[Cu(NH3)4]Cu+4NH3正向移动,释放出Cu,D项正确。12.C1【解析】铁原子和镁原子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A项正确;观察晶胞可知,镁原子填充在铁原44104416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B项正确;晶胞的质量为g=g,晶胞的体积为(a1010)3cm3,故1cm3NANA4161030该合金的质量为,项错误;该合金中镁原子和铁原子之间为金属键,因此熔融该合金过程中需要3gCNAa破坏金属键,D项正确。13.D【解析】主反应为吸热反应,吸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较大,A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X点还未达到平衡,因此甲醛的正反应速率较大,B项正确;高于600℃,甲醛的选择性降低,故推测高于600℃,催化剂对副反应1的选择性可能提高,C项正确;根据题中数据可知,主反应消耗的甲醇为0.5mol/L×60%×=0.1mol/L,副反应31消耗的甲醇为0.5mol/L×60%-0.5mol/L×60%×=0.2mol/L,据此列出各物质浓度的变化量如下:3CH3OH(g)HCHO(g)+H2(g)变化量(mol/L)0.10.10.1CH3OH(g)CO(g)+2H2(g)变化量(mol/L)0.20.20.4平衡时,c(H2)=0.1mol/L+0.4mol/L=0.5mol/L,D项错误。14.C-c(NH4)【解析】结合NH3·H2O、H2R、HR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溶液的pH越大,则lg越大,c(NH3H2O)c(HR)c(R2)c(HR)c(R2)和越小,再结合,可知相等时,,lglgKa1(H2R)>Ka2(H2R)pHlg<lgc(H2R)c(HR)c(H2R)c(HR)化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2c(HR)c(R)c(NH4)故lg、lg、lg的变化曲线分别是Ⅱ、I、Ⅲ,利用各曲线上的数据可得:c(H2R)c(HR)c(NH3H2O)-1.4-6.7-4.75++Ka1(H2R)=10、Ka2(H2R)=10、Kb(NH3·H2O)=10,则A、B项正确;由电荷守恒可得:c(NH4)+c(H)--2-+-+-2-+-2-=c(OH)+c(HR)+2c(R),pH=7,c(H)=c(OH),故c(NH4)=c(HR)+2c(R),c(NH4)>c(HR)+c(R),+--6.7-C项错误;滴加10mL氨水恰好生成NH4HR,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Ka(HR)=Ka2(H2R)=10,HR的水解KK1110101414ww12.162.6--常数为KKh(hH(HRR))1.41.41=100<Ka(HR),HR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也会使溶液显酸性,KKa1a(1H(H2R2R))1010D项正确。15.(14分)(1)铁(2分)(2)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2分,化学式写全对1分,配平1分,漏写条件不扣分)①防止反应过于剧烈;②提高MnO2的利用率;③适当减弱MnO2催化KClO3分解。(2分,回答一点即可,意思相同即可)(3)挥发出的HCl与KMnO4会发生反应(2分)碳酸氢钾(2分)MnO2(2分)(4)温度太高会导致高锰酸钾分解(2分)【解析】(1)KOH在加热条件下能腐蚀陶瓷坩埚,因此加热KOH和KClO3的混合物应在铁坩埚中进行。(2)分批加入可避免反应过于剧烈,同时可促进MnO2充分反应,提高MnO2的利用率,还可适当减弱MnO2催化KClO3的分解速度。(3)KMnO4在常温下与HCl可发生反应,导致KMnO4有损失,从而降低产率;步骤(e)的歧化反应会生成K2CO3,CO2过多会继续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钾,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步骤后会析出碳酸氢钾,而引入杂质;根据步骤(e)中发生歧化反应且生成黑色难溶物,可判断有MnO2生成,反应方程式为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4)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蒸发浓缩时温度不能太高。16.(14分)(1)ⅥB(1分)3d54s1(1分)(2)(强)氧化(2分)2-(3)增大pH能促进H2C2O4电离,增大溶液中C2O4的浓度,促进沉铁进行(2分)(4)8×10-5(2分)3+-(5)Cr+3HCO3Cr(OH)3↓+3CO2↑(2分,化学式写全对1分,配平1分,漏气体和沉淀符号可以不扣分)(6)LiOH+FeC2O4·2H2O+NH4H2PO4LiFePO4+NH3↑+CO2↑+4H2O+CO↑(2分,化学式写全对1分,配平1分,漏写反应条件和气体符号可以不扣分)防止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分)【解析】(1)铬元素位于第四周期ⅥB族;原子序数为24,基态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化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2)H2S中的硫元素,PH3中的磷元素,均为最低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NaClO氧化。2-2+(3)增大pH,促进H2C2O4电离出更多的C2O4,有利于Fe转化为FeC2O4·2H2O。2+22.4g2--72-(4)“沉铁”后溶液中的c(Fe)=1%0.004mol/L,c(C2O)×0.004=3.2×10,解得c(C2O)56g/mol1L44=8×10-5(mol/L)。3+-(5)Cr和HCO3在溶液中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生成Cr(OH)3沉淀和CO2气体。(6)因为只有碳元素的价态发生改变,结合反应物中碳元素显+3价,推测碳元素发生了歧化反应,故有CO2+2+和CO2生成,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Fe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为了防止FeC2O4·2H2O和LiFePO4中的Fe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需要在N2氛围中进行。17.(15分)(1)邻硝基甲苯(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2)还原反应(1分)若对换,氨基会被KMnO4氧化(2分)(3)酯基、羟基(2分,答对1个给1分)(4)除去反应生成的HCl,促进反应正向进行(2分)(5)(2分)(6)13种(2分)(2分)【解析】(1)硝基和甲基处于邻位,根据习惯命名法其名称为邻硝基甲苯。(2)由B生成C的过程中,B去氧又加氢,故B发生了还原反应;氨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因此合成顺序不能对换。(3)观察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氧官能团为酯基和羟基。(4)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有HCl生成,加入Na2CO3除去HCl可促使反应正向进行,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5)根据给出的信息可判断E的结构简式。(6)若苯环上的取代基为-OH、-CHO、-NH2,有10种同分异构体;若苯环上的取代基为-OH、-NHCHO,有3种同分异构体。18.(15分)(1)2a+b-c(2分)(2)①BC(2分,少选得1分,多选得0分)②300(2分)B(1分)使用催化剂B,反应的活化能更小,反应速率更快(或使用催化剂B,速率常数更大)(2分)(3)82.96(2分)a(2分)合成SO2Cl2(g)的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等压条件下通入稀释剂,降低了SO2、Cl2、SO2Cl2的分压,使平衡逆向移动,从而使a点SO2的平衡转化率减小(2分)【解析】(1)2×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③可得反应SO2(g)+Cl2(g)SO2Cl2(g),故ΔH=(2a+b-c)kJ/mol。E(2)①由Rlnk=a+C可知,升高温度,速率常数增大,A项正确;产物为液体,移走产物不会导致平衡移T化学参考答案第4页(共5页)动,无法提高SO2的转化率,B项错误;反应过程中SO2和Cl2的体积分数始终保持相等,C项错误;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E②将图像中数据(0.5×10-2,1.5)(1.0×10-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