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语文答案
语文答案
格式:pdf页数:3页大小:74.4 K上传日期:2023-11-20 10:43浏览次数:96 侵权/举报

2023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答案1.(3分)选C.A项,因果关系颠倒,材料一第一段为“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家一国’之间具有某种价值上的同构性,因此,中国的老话说国之本在家’‘积家而成国’”。B项,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五段“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家’的价值观念有重大意义,这是其他价值观念得以发挥的基础”可知,原文是“家’的价值观念”,选项扩大了范围;根据“没了这个基点,整个价值系统中的其他规范就会飘摇欲坠”可知,选项理解错误。D项,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即使20世纪初以来,在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革命’甚嚣尘上⋯⋯成为重建舶来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其他思想的依据”可知,“家”并没有被根本撼动,而且“家”是“重建”这些思想的依据。2.(3分)选D.D项,“‘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处于核心地位”说法错误,“因而难以进入公共领域”说法绝对。材料一第一段为“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孝悌’所支撑的二家”⋯⋯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家”是在“生存论”上和“修齐治平”层面上“处于核心地位”,是“似乎很难跨越到公共领域去”而不是“难以进入公共领域”。3.(3分)选D.材料一论述的是“家”与“国”的同构性关系。A项意思是“如果利益只有你一个人享受,不要谋划得到它;如果利益天下享之,就一定想办法得到它”,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B项意思是“天地、百姓、万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理应勇于承担责任;时间、空间、过去、未来的发展规律,都要在心中融会贯通”,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C项意思是“在社会上尽力尽责才不愧是我的儿子”,体现了家国同构关系,可作为论据。D项意思是“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不可忘本”,这句话是说人不能忘本,不是说家国同构关系,不能作为材料一的论据。4.(4分)①论证结构:层进式。首先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之本在家”,然后提出现代社会中“家—国”同构性关系受到诟病和挑战,接着从积极层面理解“家”的作用,破解西方社会认识“家”的盲区,最后论证“家”的价值观对现代世界的重大意义。②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举例论证,如“西方的宗教改革”例证;引用论证,引用《大学》《自由的权利》以及阿克塞尔.霍耐特的观点,更具权威性,有说服力,有针对性;对比论证,将传统文化中和现代社会中对“家一国”关系的理解加以对比,使论证更充分。(每点2分)5.(6分)①材料子强调“家”的教化作用,在现代社会有积极意义。②材料二强调“家”对于现代中国人的意义,认为“家”是“中国人的社会生命”之源,是中国人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承载,是现代中国人情感需求的港湾。③《乡土中国》揭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即以“己”为中心、以家庭为本位,关系向外渐次淡薄的“差序格局”。(每点2分)6.(3分)选D.D.“体现了耿大先生对儿子前后矛盾的态度”是错误的。“一字不提”,希望他“碰了钉子”,称之“抗日英雄”皆出自深沉的父爱,前后并不矛盾。7.(3分)选C.C.“周围的人求全自保、冷漠疏离”是错误的。周围的人把耿大先生幽禁园中,是害怕来了日本客人,他也把那抗日英雄的信托日本人带去,那就糟了。8.(4分)①榆树是家园环境的一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②养树、惜树象征对家园的热爱,对血脉传承的重视;③伐树隐喻了家庭命运的转折、家败人亡的悲剧;④焚树表现了沦陷区人民不屈的信念和玉石俱焚的决心。(每点1分)9.(6分)①说弟弟们尽念日本字,隐含了北中国已沦陷的现实,这解释了耿振华离家的原因。②母子间平实的对话,暗示了抗日斗争的艰辛,凸显了坚韧不屈的民族气节。③这样处理反映了作者以小人物的命运表现时代主题的审美追求。(每点2分)10.(3分)选A.动词“废”“坏”的主语分别是“高堰”“淮水”,应在“淮水”前断开,排除C、D两项。“由清口会黄河入海”指从清口汇入黄河流入大海,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11)(3分)选D.D项,“明朝称派到各地察吏政、修水利等的御史为巡按御史”错误。巡按御史,中国古代官职,御史的一种,隋朝设置,职能是视察地方行政监察官员,并不负责兴修水利。深刻感悟了旧传统与新生活的每一次纠缠,④生动描绘了本村人与外来客面对新农村巨变产生的种种心理波动。(每点1分)20.(4分)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生活比作水流,文艺创作过程比作摸鱼。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创作理念:文艺创作者不能只在局外看表象,主观揣摩,而是要潜入生活、亲近人民,这样才能真切感知时代脉搏的跳动。(每点2分)21.(3分)选B.原文“丹青”指“绘画”A.指绚丽的色彩;B.指绘画;C.指史籍;D.指丹砂和青腹,可做颜料。22.①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②这里的传神可以有三个层次③形似并不重要(每点2分)23.4(60分)参考立意:(1)上进不可止,守正需创新(2)感悟“上”“止”“正”,做有为青年《972:睡知正等且,P挥的灼其华作文评分参考一类卷(54~60分)行文中明确阐释“上”“止”“正”图片及上进、知正、守正的含义,淮确理解其价值,见解深刻。能深入鉴别分析上进、知止、守正的优劣,具有思辨性,有鲜明的取舍,突显青年身份意义,突显身份与启示间的关联,很好地完成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分析深刻。表达精彩,亮点突出。书写工整优美。二类卷(47~53分)行文中对“上”“止”“正”图片及上进、知止、守正的含义有阐释,准确理解其价值,见解较深刻,能较深入鉴别分析上进、知止、守正的优劣,有较鲜明取舍,有青年身份意义,有身份与启示间的关联,有逻辑性,内容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观点较明确,论证充分,分析较深刻,表达较精彩,有亮点。书写工整。三类卷(40~46分)行文中有“上”“止”“正”图片及上进、知止、守正的含义的体现,较准确理解其价值,有见解,鉴别分析了上进、知止、守正的优劣,行文中有取舍的意思,提及青年身份,有身份与启示间的关联。内容较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逻辑简单,有观点,论证较充分,语言表达通顺,书写认真。四类卷(35-39分)行文中只完成部分情境和任务要求,无逻辑性。语言表达偶有不通顺。卷面不够整洁。补充细则1.试题要求“自拟标题”,缺标题者扣2分。2.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3.作文平均分45左右。4.残篇评定(1)字数600-800,每少50字扣一分;(2)400-600字总分不超过40分;(3)400字以下总分不超过30分;(4)200字以下总分不超过20分;(5)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6)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12.(3分)选A.A项,“皇上便让宋礼立即着手疏通”错误。由“巡按山东御史⋯⋯俟秋成为之”可知,皇帝在得知“卫河水溢,河岸倒塌”后,只是让宋礼“相度措置”,宋礼经过调查后提出解决方法,然后皇帝命令等秋天庄稼成熟后再动工,并不是“让宋礼立即着手疏通”。13.(1)(4分)设置三道石闻,适时开关用来调节水位,希望船只往来没有忧患。(“置”“庶几”“虞”各1分,句意1分)(2)(4分)卫军终年辛勤劳苦,供应京军侥幸有些盈余,应当发给他们。(“勤劳”“给”“羡”各1分,句意】分)14.(3分)①疏浚河道,消除水患;②方便各地物资转运;③减轻百姓负担;④节省朝廷开支。(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参考译文:明成祖永乐元年三月,沈阳中屯卫军士唐顺上奏:“如果疏通卫河,在距黄河百步远的地方修建仓库,接收从南京运送过来的粮食和军饷,再改由卫河运送,这样于公于私都便利。”明成祖命令朝中大臣商议此事,决定等到民力逐渐恢复后再兴建这项工程。永乐九年春二月己未日,(明成祖)命令王部尚书宋礼疏通会通河。洪武年间,河岸被冲破决口,河道淤积堵塞。所以在陆路设置了八处递运所,时间长了,百姓被这种差役困扰。永乐初年,经常有人上书认为疏通河道是有利的,明成祖因担心民力困乏没有准许。到这时,济宁同知潘叔正上奏:“疏通河道,不只是可以免除山东的百姓辗转运输粮饷的劳苦,实在对国家有极大的益处。”(明成祖)于是派遣侍郎金纯征调山东、直隶、徐州的民丁,合力开掘疏通河道。命令宋礼总管督察此事。永乐十年春正月,巡按山东御史许堪上奏道:“去年卫河河水泛滥,河岸倾倒塌陷。”明成祖命令工部尚书宋礼前去视察并酌情安排处理。夏四月,尚书宋礼上奏道:“现在开辟河道排泄河水让它流入黄河旧河道,那么河水流到海丰大沽河进入大海。”成祖下令等秋天庄稼成熟后再动工。明宣宗宣德七年,设置了吕梁运河石闸。当初,陈瑄因为品梁上洪地势险恶水流湍急,漕船难以行进,上奏朝廷让百姓在旧运河西岸开凿了一条深二尺、宽五丈多的水渠,夏、秋两季有水时,可以行船。到这时,又想深深地开凿(河道),设置三道石闸,适时开关用来调节水位,希望船只往来没有忧患。(明宣宗)听到奏报,命令附近军卒协助修建完成这件事。明世宗嘉靖七年,通惠河开凿完成,粮饷运输从河道出入,节约轻赍银十一万两,世宗诏令供给军队其中的二分之一当初,弘治年间,商议决定将折耗银两称为轻赍银,凡是轻赍银两都由官府供给。漕抚季蕙奏请将剩余的轻赍银都贮存在官府仓库中,等到第二年缺少银两时再借贷给他们。皇上准许子他的奏请,发文成令。嘉靖初年,河漕总兵杨宏上奏道:“轻赍银应随属军队,紧急之时可以救济。如果贮存在漕库,是不合乎法度的。”大学士费宏说:“卫军终年辛勤劳苦,供应京军侥幸有些盈余,应当发给他们。”明世宗下诏书全部调拨给军队,军中上下都非常高兴。明神宗方历七年,又建筑高大的堤堰。隆庆年间,高堰塌毁,淮水毁坏民田。到这时,朝廷商议重新修筑高堰。高堰筑成后,淮水又从清口汇入黄河流入大海,黄浦就不再冲决堤岸了。谷应泰评说:(明朝)治理漕运河道所取得的成绩,是古往今来最显著的!15.(3分)选C.这里“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不同,意为“只,仅仅”;另外这里是借典故来表现积极进取,并非不屑一顾。16.①《将进酒》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大声呼唤僮仆拿出“五花马”、“千金裘”去换美酒,让我和你一起痛饮来排遣这万古同愁,表现了诗人在怀才不遇的愤懑中纵情享乐、慷慨豪迈。(分析诗句1分,情感2分)②《致酒行》中“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年轻人应当有凌云壮志,不能总是唉声叹气,表现了诗人在感伤不平之后积极进取、充满雄心壮志。《分析诗句1分,情感2分)17.(6分)(1)载舟覆舟。所宣深慎(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小轩窗,正梳妆)(守着窗几,独自怎生得黑)(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8.(3分)①德艺双馨《德才兼备)②枯燥无味(干瘪无味)③孜孜以求19.(4分)①这是一部展示乡村振兴的出彩之作,②它深切体察了乡村转型走文旅路线的每一个脚步,③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