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下)高三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单质和合金,A正确;B.玻璃纤维属于合成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天然材料,B错误;C.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D.光学石英玻璃主要成分为SiO2,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2.【答案】C【解析】.的名称:甲基戊烷,故错误;ACH3CHCH2CH323-AB.BeCl2中的Be形成2个σ键,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名称为:直线形,故B错误;C.N原子序数为7,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2,N能量最低时的价层电子排布图可能为:,故C正确;D.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故D错误;3.【答案】B【解析】A.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为0.1mol,无论气体是SO2还是H2,均转移0.2mol电子,故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错误;1B.Na2S、Na2O2的摩尔质量均为78g⋅mol,1molNa2S含有2mol阳离子和1mol阴离子,1molNa2O2也含有2mol阳离子和1mol阴离子(过氧根离子),7.8gNa2S和1Na2O2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的离子数为0.3NA,B正确;1C.NaF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H2OHFOH,故1L0.1mol⋅LNaF溶液中含有的F数小于0.1NA,C错误;D.12g石墨含有1mol碳原子,每个碳原子与周围的3个碳原子形成σ键,所以平均每个碳原子形成1.5个σ键,故12g金刚石中含有的σ键数为1.5NA,D错误。4.【答案】D【解析】A.制备制备Fe(OH)3胶体不能使用NaOH溶液,A错误;B.在坩埚中加热,Na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B错误;C.U形管除杂不能选用液体除杂试剂,C错误;D.根据上层液体不变色,下层液体变为紫色来判断还原性I->Fe2+,D正确。5.【答案】A【解析】A.FeSO4溶液与NH4HCO3反应,生成FeC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Fe+HCO3+NH3H2O=FeCO3+NH4+H2O,故A错误;3+3+2-B.Fe与过量的Na2S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然后生成FeS沉淀。离子方程为:2Fe+3S=2FeS↓+S↓,故B错误;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至沉淀质量最大时,是产生沉淀只有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22,故错误;Al2SO42Ba4OH=2BaSO4Al(OH)4CD.醛基具有强还原性、能被溴水氧化,邻羟基苯甲醛中加入足量浓溴水,生成,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6.【答案】A【解析】A.溴水与酒精不反应,但是可以混溶;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甲苯与溴水萃取,可以鉴别,A正确;B.汽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煤油和柴油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错误;C.氯乙烷、溴乙烷和碘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应先加入酸中和碱后再加入硝酸银,进行卤素离子的检验,C错误;D.乙醇溶于饱和Na2CO3溶液,乙醛不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但可与饱和Na2CO3溶液互溶,乙酸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有气泡冒出,常温下,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不能鉴别,D错误;7.【答案】C【解析】A.由结构可知该物质中含有酰胺基和羧基2种官能团,A错误;B.手性碳原子是与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由结构可知羧基直接相连的碳为手性碳原子,因此只有1个手性碳原子,B错误;C.苯环上的碳原子为sp2杂化,酰胺基和羧基上碳原子为sp2杂化,因此分子中sp2杂化的碳原子有8个,C正确;D.与盐酸反应会发生酰胺基的水解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同时发生酰胺基的水解反应和羧酸的中和反应,D错误;8.【答案】C【解析】A.A的简单氢化物为CH4,为非极性分子,B为NH3,非极性分子,A错误;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F>N>O,B错误;2C.SO2中,S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2,原子为sp杂化,C正确;D.S原子不满足8e-结构,D错误;9.【答案】B【解析】A.可以证明溶液中含有Fe2+,不能证明是否含有Fe3+,A错误;B.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a2SO3和Na2SO4,所以Na2SO3部分变质,B错误;C.因为I2也可以与NaOH反应而被消耗,C错误;D.常温下,Fe与浓硫酸会发生钝化而使反应停止,钝化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10.【答案】C【解析】A.根据均摊法计算可得,A正确;B.Hg2+周围有6个Cl-,所以配位数为6,B项正确;C.乙晶胞平移后,S2-应该只位于体内,C项错误;D.乙晶胞中相邻的Hg2+和S2-距离为面对角线长度的1/4,D项正确。11.【答案】D【详解】A.16O和18O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原子,故A正确;B.根据两个历程可以分析出H均先被消耗、后生成,均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故B正确;C.两个历程中都有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从sp3变为sp2,故C正确;D.两种酯化反应的机理,前者是羧基中的羟基与醇羟基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后者是醇中羟基与酸中羟基上的氢结合成水,不同,故D错误。12.【答案】C【解析】A项,EtP5分子间不存在氢键;A错误;B项,TTF的结构对称,只有一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中含有1组峰,B错误;C项,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由题目给出信息可知,SMP是由科学家已构建成功的超分子聚合物,故EtP5和TTF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自组装得到超分子聚合物SMP,C正确;D项,EtP5和EtP10官能团数目不同,所以EtP5和EtP10不是同系物,若用EtP10替换EtP5,碳环变大,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弱,D错误。13.【答案】D【解析】A.由分析可知,电极B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2+-+B.电极B为阳极,电解质呈酸性,电极反应式为2H2O+Mn-2e=MnO2+4H,B错误;电解++2+2+C.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LiMn2O4+4H2Li+Mn+3MnO2+2H2O,反应生成了Mn,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中Mn2+浓度增大,C错误;电解++2+D.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LiMn2O4+4H2Li+Mn+3MnO2+2H2O,电解结束后,可通过调节溶液pH将锰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然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从而获得碳酸锂,D正确。14.【答案】D【解析】A选项c点对应的容器体积最大,压强最小,反应速率最小,c点不是平衡状态,A错误;B.a点反应三段式为:2C(s)+2NO2(g)N2(g)+2CO2(g)起始/mol100转化/mol0.40.20.4平衡/mol0.60.20.4b点反应三段式为:2C(s)+2NO2(g)N2(g)+2CO2(g)起始/mol100转化/mol0.80.40.8平衡/mol0.20.40.8根据a点反应三段式、b点反应三段式和PV=nRT可知,PaV1=1.2RT,PbV2=1.4RT,由于V2>V1,所以容器内的压强:pa:pb6:7,故B错误;C.图中a点、c点NO2的转化率相同,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相同,但a点容器体积小于c点容器体积,则对应CO2的浓度:caCO2ccCO2,故C错误;D.由于a点为平衡点,此时NO2的转化率为40%,a点反应三段式为:2C(s)+2NO2(g)N2(g)+2CO2(g)起始/mol100转化/mol0.40.20.4平衡/mol0.60.20.40.60.20.4各物质平衡浓度为c(NO2)=mol/L、c(N2)=mol/L、c(CO2)=mol/L,T℃时,该反应V1V1V10.20.422()c(N2)c(CO2)VV114的化学平衡常数K=2,故D正确。c(NO)0.6245V2()1V1102315.【答案】(1)[Ar]3d4s4pHClO4>H3PO4>H3AsO4(2)2SbOCl+2NH3∙H2O=Sb2O3+2NH4Cl+H2O-362+-62--30(3)根据Ksp(CuS)=6.3×10,当c(Cu)=6.3×10mol/L时,c(S)==1.0×10mol/L,此时KspCuS2+cCu23+32-2-303-94-93c(Sb)·c(S)=(0.01mol/L)·(1.0×10mol/L)=1.0×10<1.5×10,故无Sb2S3沉淀生成33+-+(4)正(1分)sp(1分)4As+3H2PO2+6H2O=4As↓+3H3PO4+9H(5)O2【分析】以某矿渣(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SbCl3,矿渣用盐酸浸出,Sb、、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Sb2O3CuOAs2O323SbCl32CuCl32AsCl32+SbOCuOAsO滤液中加入Na2S,沉淀Cu,过滤得到滤渣3为CuS,滤液中加入NaH2PO2除去As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As单质和磷酸,电解SbCl3制得金属Sb,用氯气氯化Sb制得SbCl3;【详解】(1)As的原子序数为33,则核外电子数为33,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As位于第VA族,同周期元素自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小,As、P、Cl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P>As,、、三种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HClO4>H3PO4>H3AsO4;AsPCl(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SbOCl,将滤渣1用氨水浸取使SbOCl转化为Sb2O3,即SbOCl和NH3∙H2O反应生成Sb2O3、NH4Cl和H2O,离子方程式为:2SbOCl+2NH3∙H2O=-Sb2O3+2+2Cl+H2O;+-362+-62--30(3)根据K4sp(CuS)=6.3×10,当c(Cu)=6.3×10mol/L时,c(S)==1.0×10mol/L,此时NHKspCuS23+32-2-303-94-93,故无2+沉淀生成;c(Sb)·c(S)=(0.01mol/L)·(1.0×10mol/L)=1.0×10<1.5×10cCuSb2S3(4)①次磷酸为一元中强酸,NaH2PO2的化学名称为次磷酸钠,属于正盐,H3PO4中磷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磷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5+3−2×4②“除砷”过程中AsCl3和NaH2PO2反应生成As,的氧化产物为,P元素化合价升2高,As元素化合价降低,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aH2PO2H3PO44AsCl3+3NaH2PO2+6H2O=4As↓+3H3PO4+9HCl+3NaCl;(5)(CH3COO)3Sb相对分子质量为299,固体残留率为51.5%,故剩余固体的分子量为299×51.5%=154。分子式中氧原子数为:(154-122)÷16=2。故氧化物的化学式为O2。+2+16.【答案】(1)球形干燥管(1分)D→C→E→B(2)2Mn+16H+10=2Mn+5Cl2↑+8H2O(3)抑制Co2+水解,提供Cl-形成配合物−−Sb4(4)防止温度过高使和分解,减慢(控制)反应速率OCl活性炭(5)H2O2NH3⋅H2O243222332(6)2CCoCl+2NHCl+10NH%⋅HO+HO2CoNH6Cl+12HO26.75(��1−��2)60℃【详解】(6)A.滴定管使用前未用待测液润洗,导致KSCN标准溶液浓度偏高,因此标准液消3�耗的体积V2偏小,计算所得纯度偏高;B.滴定前锥形瓶未干燥,不影响所消耗的标准液体积,故不影响计算纯度。C.硝基苯密度大于水,因此可以覆盖第一步生成的AgCl沉淀,防止滴定时与KSCN反应发生沉淀转化。当未加入硝基苯时,AgCl沉淀可与KSCN反应发生沉淀转化,导致V2偏大,计算所得纯度偏低;由于AgNO3标准溶液先后与样品和KSCN反应,因此根据关系式:~3AgNO3、,可计算出的物质的量为×-3,因此样品的纯度为:KSCN~AgNO310mol363(��1−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化学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物理答案
2025-02-18 23:37
6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英语
2025-02-18 23:37
10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物理
2025-02-18 23:37
6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英语答案
2025-02-18 23:37
5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语文
2025-02-18 23:37
10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语文答案
2025-02-18 23:37
4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政治
2025-02-18 23:37
7页
-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政治+答案
2025-02-18 23:37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