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台州市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历史2025.01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良渚人创造了一套以琮、璧、钺为代表的玉礼器系统,二里头、殷墟、(四川)三星堆等许多夏商周时期的遗址中,也都发现了源自良渚文化的玉琮、玉璧等玉器。据此可以推断A.良渚文明主导远古文明发展B.中华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特征C.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高D.辽河下游部落出现权贵阶层2.关于启的继位,《史记》中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二者说法的差异说明A.史料年代越久远可信度越高B.文字史料有主观性不可信C.历史研究需要多种史料互证D.历史真相都能经研究还原3.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下列项中,能直接体现这一举措的是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都乡邑聚为县”D.“戮力本业,耕田至粟帛多者,复其身”4.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地方政区图。仔细观察,可以判断该时期为-州级政区界勃郡国界河平海乘东莱原事肆郡水郡北郡济南郡郡生中海胶东郡郡东海甾川国高密国A.秦朝B.汉朝C.元朝D.明朝台州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第1页共8页5.《魏书·献文六王传》中记载了孝文帝改革的相关措施:“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如此渐习,风化可新。”此举旨在A.消除语言隔阂B.结束分裂割据C.推进民族融合D.消灭鲜卑陋习6.《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有言:“(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竞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炀帝失国,亦此之由。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上述言论A.意在说明隋朝积储十分丰富B.揭示了隋朝灭亡的深层原因C.论证了隋朝短暂却盛极一时D.解释了“开元盛世”的出现7.下表是某同学对中国古代相关史实按照朝代进行的知识梳理,因失误导致时序混乱。下列按朝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怀仁可汗、曲辕犁、租庸调制②开设工场、《本草纲目》、郑和下西洋③奏折制度、《尼布楚条约》、理藩院④通判、“靖康之变”、程朱理学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8.安史之乱后,为了弥补财政的亏空,唐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新的税收项目,使赋税制度越来越混乱。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下,对国家税收体制做出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制度A.以均田制为基础B.征税主要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C.增加了税收名目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9.元代在全国遍设水站、陆站、汉人站、蒙古站等各类驿站。驿站肩负双重任务,既是公文传递站,又是过路使者、官员招待所。驿站的设立①不利于巩固统一②促进交通发展③为公差提供服务④保障公文传递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10.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该规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明太祖设内阁承担秘书工作B.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司礼监代理皇帝进行批红D.对地方控制程度的削弱台州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第2页共8页11.1691年前后,镇守古北口的总兵蔡元向朝廷“请行修筑”。康熙皇帝予以拒绝:“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下列措施有利于清朝北方边境稳固的是A.设奴儿干都司B.设置安西都护府C.设置澎湖巡检司D.设盟旗两级单位12.费正清在《剑桥晚清史》中写道:“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下列项中,与材料所述局面形成有关的是①中国接受协定关税②英法获取内河航行权③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合法设厂制造④清政府同意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3.1900年,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商定协议,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该事件反映了A.中外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军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清政府统治根基严重动摇D.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14.福州船政局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包括铸铁、轮机、仪表、帆缆等14个分厂,并附设船政学堂。自1869年第一艘军用运输船“万年青”号下水到90年代末,共造舰船30余艘,成为当时中国四支水师补充舰只的主要基地。据此可知,福州船政局A.是民用企业之典范B.采用官督商办模式C.旨在推翻封建统治D.彰显“自强”目标15.某校的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以“民国初年的新气象”为主题进行项目化学习,在做成果汇报时,下列项中不能作为佐证史实的是A.颁布《中华民国约法》B.宣布改用阳历C.革除“老爷”等官场称呼D.剪发辫、易服饰16.报纸的“号外”是指,定期出版的报刊,在前一期已出版,下一期尚未出版的时间内,为迅速报道某一重大新闻或特殊事件而临时编印的报刊。下图是上海《新申报》印发的一则“号外”,其报道的历史事件是報申(执一然敢之B'二同国★沙鲜限茜:数使府密*十降丽决民叙京重罐止握日撒豹阳一宜大跟外日民将聊学长地入赴各回荷於欧行合圆交舆自露合生内曹赴不虚及馄分骆路我决灭各界打汝也重在命声中作和平宗样在曹名受中事生散破霖生游中和卿得需踏分山束列强奥明不测值各省公刚交雷致文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国民革命D.一二·九运动台州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第3页共8页17.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下列项中,可能引起材料中的“痛恨”和“希望”的是A.国民政府的建立B.渡江战役的胜利C.土地革命的开展D.遵义会议的召开18.1936年,活跃在中国的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访问东北军,得到的印象是:他们对于逼迫他们打自己的同胞的命令,日益不满,而打回老家的决心日益加强。这种情绪对张学良和东北军高级将领也产生重大影响。由此,爆发了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19.日军攻陷南京后,把主力集中指向某地,有两个直接的原因:第一,可以打通津浦铁路,使北线和南线的日军连成一片;第二,第五战区司令长李宗仁的中国军队二十多万人集结在这里,日军认为这正是一举围歼中国军队的良机。国民政府在该地组织的会战A.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B.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C.标志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期间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大捷20.中国共产党在某一革命圣地“推进土地改革”“指挥战略决战”“推动工作重心转移”,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史册。这一革命圣地位于右③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④21.1956年,是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必须走自己的路。下列属于“走自己的路”的成功探索有①举行中共八大②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③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1993年再现峰值的原因最有可能是201984151993属隊善195720002008-5L1952196219721982199220022012(年份)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三线建设的大规模推进C.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台州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第4页共8页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3.下图所示为出土于湖南龙山县里耶镇的《里耶秦简户籍簿》,记载了秦朝一户人家的户籍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关于该秦简,分析错误的是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要个女上心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亦惕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大、小为安B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或上(上万伤,均为人名。A.是研究户籍制度的重要史料B.可以作为赋役征发的依据C.体现了对人民思想控制强化D.有利于国家加强基层治理24.唐代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结合下面《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下列表述准确的是黑海拂森高昌门美本葱岭敦煌海波斯长安东食滑阳扬州7平城京唐泉州约大曲女城广州南太②④平洋陆路交通线印度洋海败交通线海路交通线A.法显从长安出发到达①地传授佛法B.玄奘在贞观初年到达了②地取经C.③地派遣学问僧空海来长安求佛法D.鉴真在④地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25.宋初统治者为整顿内务、巩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套“防弊”之政。防弊之政的第一原则是收权,第二原则是分权,第三原则是重文轻武。下列措施能体现第二原则的是A.令文臣知州事B.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C.中书主政,枢密院主军D.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6.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果显著,长期领先于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医学家孙思邈的《唐本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C.元朝农学家王祯的《农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D.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台州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第5页共8页27.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史实结论A《共同纲领》通过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B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C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D“银元之战”“米棉之战”胜利从根本上稳定了全国物价28.有学者这样讲述新中国参加的某次国际会议:“印度尼西亚总统致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随后,开始大会发言,绝大多数发言的内容,都是要求消除殖民主义与促进世界和平。”这一国际会议A.促成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B.正式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准则C.推动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到来D.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好合作的开展2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不包括A.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B.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C.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0题10分,31题10分,32题15分,共35分)30.(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以来,由于列国之间外交、会盟、战争活动的频繁,开拓了不少的水陆交通线,构成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基层邑里的民众游离出来,城市人口增加,这些现象都使得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商品的供给可以增加,商业于是逐渐发达起来。——摘编自梁庚尧《中国社会史》材料二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台州市高一历史期末试题第6页共8页(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逐渐发达的原因。结合所学,从技术角度简析推动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5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人才选拔角度指出使宋代成为“平民社会
浙江省台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历史(图片版 含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浙江省台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政治(PDF版含答案)
2025-02-21 22:14
7页
-
浙江省台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语文(扫描版,含答案)
2025-02-21 22:14
12页
-
浙江省台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英语(PDF版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2025-02-21 22:14
14页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02-21 22:15
7页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5-02-21 22:15
12页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PDF版,含答案)
2025-02-21 22:15
7页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5-02-21 22:15
5页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5-02-21 22:15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