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本试卷共9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 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1954年姜春华教授进入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任中医科主任。1955年,我毕业后分派在华山医院工作已有三年,组织上根据刚宣布的中医政策,安排姜春华教授为我的老师,采取了传统的师从方式。老师知道我是一向接受系统而严格的英美式正规教育,头脑中已是西医学先入为主,于是让我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神农本草经》学起,尤其是学《伤寒论》花了较多的时间,不死背条文,而是理解其精髓,即辨证论治的规律,从这些繁复的条文比较中得以升华;以后让我自学《外台秘要》《千金方》,对每一门病症的用药加以归纳,从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药中求实效,以此让我科学地从中了解中医理论与治病真谛。在我学中医理论的同时,跟老师临诊,看到治疗同一个哮喘患者,由于发病的季节、体质的改变,诱发因素的不同,而先后采取了四种完全不同的处方,又看到对西医看来是完全不同的病,如疟疾、痢疾、哮喘、乳糜尿,在某个阶段有“气虚”表现的时候,用补气的同一处方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辨证论治原则的应用,说明老师学识的渊博,造诣的高深,在治病用方时不拘一格,这种学术上具有洞察力的见解,以及治疗上具有魄力的风格,唯有从师学习,朝夕相处,才能深深的体验到。老师在对待西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态度上极为明朗,曾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太史公云:人之患者,患疾多,医之患,患道少。我为了疗效的提高,借助西医之道,自谓不违古贤教训”。还指出:“立足中医”,是指站在中医的立场上,真正的以中医理论为中心,不失辨证论治的精神;“西为中用”,是说在今天的条件下,充分运用西医学现代科学的知识,克服中医学的历史局限性,以求阐明机制,使科研成果最高限度地为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服务;“古为今用”,打个通俗的比喻是穿老鞋,走新路,使中医学的精神不断得以发扬光大。老师说中医好,好在“走样”。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医,但不愿为传统观念所束缚,他说中医总是老样子肯定不行,只有不断进步,才有前途。他的学术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提出了“截断扭转”学说,老师对叶天士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和“到气方可清气”的顺应疗法很不以为然,而赞赏《内经》“上工救其萌芽”之说,主张截病于初。他说“临床表明,按叶氏之说‘尾随敌后’跟踪治疗,任凭病邪肆虐,常致焦头烂额,而于早期针对病原‘迎头痛去’则可拦截病邪之深入,不致任其发展而不可收拾。现在大叶性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不按卫气营血,直用清热解毒,疗效很高,可见截断治疗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比单纯按卫气营血治疗优越而富有积极意义”。老师治病有胆有识,仅以独具一格的截断扭转方法为例,就治愈不少疑难杂症,挽救了许多危重患者,不但有极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而且著书立说阐发理论,充满辩证思想,令人感到他的文章生命力很强,有虎虎生气。老师精于医道而且重医德,他引清朝名医费伯雄的话“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私利而学医则不可”,他声言此话对时尚不那么合流,有些迂,但依然不悔。他晚年病中最后的一篇杂文,题为“求知重德为医之要”,就是他的心声。姜春华教授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毕生热爱祖国的中医事业,为人正直不阿,待人宽厚随和,廉洁朴实,医德高尚,诲人不倦,奖掖后进,他那革新创新的学术思想和成就,为现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值此姜春华老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谨以此文为《中医与科学》序。虽然老师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学术思想和高尚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摘编自沈自尹《〈中医与科学——姜春华医学全集〉序言》)材料二:安吉2018年开始探索的“中医师承定向培养”模式:选拔当地农村青年,拨专款、配师父、给编制,完成4年培训后回村行医。安吉的实践,为解决乡村医生“青黄不接”难题提供了思路。充实乡村医生队伍,关键在于吸引人才。在基层,年轻村医职业落差大、岗位认同 度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采访时,一位相关负责人感慨:“壮大村医队伍,不仅要解决 待遇问题、吃住问题,还有生活习惯、人文环境融入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医师承定向培养”模式专注从当地选拔热爱中医药、有志于村医事业的青年,实现了育 人、用人、留人的统一。搭事业舞台、畅晋升平台,人才自会聚集。在师承定向培养中提供更多培训、进修 等机会,既能提高村医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也有利于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更好服务 群众。未来,职称评定政策能否跟上、扶持措施能否持续,都事关建好长效机制,激发 基层医疗队伍的活力。健全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筑牢亿万农民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实践来看,一些地方通过优质资源下沉、上下联动,着力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 与年轻村医们交谈,记者真切感受到蓬勃的朝气、奋进的动力。推动更多强基层、惠民 生的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让村医在广袤的乡村舞台上尽展才华,健康中国建设将迈出更 坚实的步伐。(摘编自杨彦帆《吸引乡村青年,壮大村医队伍》,人民日报,2023.11.13)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因作者接受的是正规英美式的教育,故姜春华教授要求其认真学习中国传统医学 经典,使其能够辨证论治。B. 作者运用归纳的方法自觉学习《外台秘要》《千金方》以求实效,从而增强了对 中医理论和治病真谛的了解。C.为了提高中医的诊疗效果,姜春华教授认为要充分运用西医学现代科学的知识, 克服中医学的历史局限性。D. 姜春华教授发展了“卫气营血”理论和顺应疗法,提出“截断扭转”学说,丰富 了临床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的作者是姜春华教授的学生,文章饱含着学生对恩师的崇敬和怀念,不同 于一般的书序。B. 姜春华教授在诊疗中考虑到诱发疾病的不同因素,认为不同疾病都可以用相同的 处方进行治疗。C. 要解决乡村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除了“定向培养”解决人才短缺外,更离不开 国家政策支持。D. 中医师承定向培养,不仅缓解了乡村医生短缺的压力,也为村医个体发展的现实 需求提供路径。语文试题第3页(共9页)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材料一中“穿旧鞋,走新路”“尾随敌后”等词语的使用让文章表达上深入浅出。 B. 材料一中以姜春华教授提出“截断扭转”学说的事例证明其对中医的创新发展。C. 材料二中作者全面分析了乡村医疗卫生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就此给出合理化建议。 D. 材料二立足可持续发展阐述了“中医师承定向培养”模式的现实功效和长远意义。4.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中医师承教育”的意义。(4分)5.作为《中医与科学- 姜春华医学全集》书序的一部分,请简述材料一中体现出中医 哪些“科学性”。(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爷爷的礼物李佩红一个月后,就是小孙子的5岁生日。71岁的老汉麦提肉孜,自从决定给小孙子送一 件亲手擀的小花毡,就犹如100只活蹦乱跳的兔子揣在心里,夜夜搅和得他睡不安稳。麦提肉孜老汉记得,他小时候得到的最隆重的礼物就是爷爷吐尔逊 ·木沙送他的花毡。 夜里,爷爷把他搂在怀里对他讲,花毡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是鸟的翅膀,夜深人静,月 亮挂上胡杨树,身下的花毡会驮着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开满鲜花的草原、沙子聚 会的沙漠、住着天神的昆仑山和天山……睡在花毡上,病这个魔鬼不会轻易发现你,你 会健健康康地长成英俊的小伙子。然后呢,坐在花毡上给你喜欢的姑娘弹琴、唱歌。花 毡会把你的心送过去,你的歌声只有她能听懂。姑娘会爱上你比星星还亮的眼睛,爱上 你浓黑的卷发,爱上你身上花毡的味道。你们流水样长长的甜蜜的话,花毡听得多了,就成了你的家人,你对花毡也有了感情。再往后,花毡会和我爱你一样爱你的孩子。没过几天,他真的得到了一张有鸟、花、树图案的漂亮花毡。自那之后,麦提肉孜 天天睡在他的小花毡上,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有时飞翔、有时坠落,有时哭、有时笑。 不过,还没有到他结婚,他的小花毡就被看不见的虫子给咬坏了。那时候,亲爱的爷爷 已去了天上,爸爸继承了爷爷的手艺,成了一名擀花毡的手艺人。而他,15岁开始跟随 父亲买买提 ·托乎逊学习花毡制作技艺。从年轻到现在,麦提肉孜每天比鸡起得还要早。7点钟,大多数新疆人还在梦乡时, 他就起床穿衣开始一天的劳作,打理葡萄园、几亩麦地,喂鸡、喂鸽子,去田地转转、 拔拔草或浇浇水。这些活在麦提肉孜看来全是擀花毡之前的序曲,只有早饭后,才正式 进入一天最重要的事情——擀花毡。擀花毡的工具握在手里,外界的一切全被屏蔽了, 除了五颜六色的羊毛,他什么都看不见,埋首于劳累却快乐的创作之中。吃罢午饭小憩 一会儿,下午接着做,直到天黑。让麦提肉孜自豪的是,他用擀花毡挣的钱,供养了两 个女儿上大学,还给儿子盖好了婚房。生活中有快乐也有烦恼。麦提肉孜唯一的儿子没考上大学,麦提肉孜想培育他成为 家族第五代花毡制作传承人。但是儿子跟着麦提肉孜学了一阵子便有些不耐烦。儿子觉 得,男人应该是天空的鹰,不能天天守在家里,重复着一模一样的动作,直到老,直到 死。麦提肉孜觉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和爱,借着花毡走进千家万户,装扮他们平 静的生活,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这难道不是生命的意义吗?况且,擀花毡是祖辈传下 来的手艺,是吃饭的碗,到儿子这一代把碗丢了,自己闭眼后都没脸去见祖先。不过,麦提肉孜是个乐观的人,在儿子面前无须争吵,时间是最有效的黏合剂。随 着年龄的增加,儿子的思想也在转变,只要有空,就主动帮着老父亲一起擀花毡,父子 关系融洽了许多。麦提肉孜把给孙子送花毡的想法告诉老伴。老伴心疼丈夫,嘱咐他, 给孙子擀花毡的这段时间,你只管去备料,除了田地的麦子,家里的活不用你操心。擀花毡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羊毛要最上等的。7点,太阳还在东边伸懒腰,麦 提肉孜就起来了,洗脸、刷牙、刮胡子,换了一身干净衣服,皮鞋旧了点,擦上鞋油也 亮光光地照人影。收拾停当,吃了两块馕、喝了一大碗茶水,精气神提起来了。他搭了 便车来到县城巴扎,在羊群里东瞧瞧西看看,选定了两只肥壮的羊,心里估算, 一只羊 至少能剪1公斤半羊毛,两只羊3公斤,够做花毡了。麦提肉孜盘算好了,羊毛做花毡, 羊到孙子生日那天宰了吃肉, 一举两得不浪费。麦提肉孜和老伴的生活并不算富裕。一下子买两只羊,花了他积攒了好久的钱。羊 被拴在葡萄架下的廊柱上,麦提肉孜亲自动手剪羊毛。他把羊后腿、脖子、尾巴上的羊 毛放在一堆,这些是用来做花絮的,不用弹,直接放进锅里染色。羊身上剪下来的毛单 独放,这些羊毛是擀花毡的主料,必须弹得松软、和雪一样白。做花毡的染料直接影响花毡的品质,绝对不能用化学品。几十年了,麦提肉孜坚持 用17种纯天然矿物做染料,好处是时间再长不褪色、不掉色,对人体没坏处。拿起祖辈传下来的油光发亮的弹花槌和弯弓,麦提肉孜立刻来了精神,像祖先的灵 魂附体,越弹越开心,根本撒不下手。“嘭,嘭,嘭”,清脆悦耳的声音在屋里墙壁上 弹来跳去,羊毛在弯弦下跳舞,比天鹅羽毛还纤盈,还洁白,屋外的阳光射在跳动的羊 毛上,光影变化万千,美妙无比。这声音,这场景,麦提肉孜一辈子听不厌,看不烦。擀了几十年花毡,爸爸教给他的花毡图案烙印在麦提肉孜的脑子里,他从来不用刻 意设计,只要把芨芨草帘子往地下一铺,美丽新鲜的图案就会浮现在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卷答案
2025-02-26 18:05
1页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物理试卷答案
2025-02-26 18:05
3页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语文试卷答案
2025-02-26 18:05
2页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5-02-26 18:05
8页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
2025-02-26 18:05
8页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测(二)历史试题
2025-02-26 18:05
8页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2025-02-26 18:05
9页
-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扬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5-02-26 18:05
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