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一中2024-2025-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二政治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二者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相互割裂。这是基于①具体科学的发展对哲学有指导作用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哲学的发展③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下列观点与之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B.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C.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里的柳,是令人怀念的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诗里的柳,是令人思乡的柳;“无情最是无情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笔下的柳,是无情的柳;“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词里的柳,是伤心的柳。这说明了A.诗人根据自己的人生境况创造出了柳的形象B.关于柳的诗是诗人对柳的如实反映C.诗词的创作源于诗人对柳的内心感悟D.诗人笔下的柳都是主观内容和客观形式的统一4.“轻舟已过万重山”。经过多年奋斗,华为终于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打开了一个缺口,迎来了新款5G手机Mate60的发布。华为的发展虽充满挑战,但是它不仅没有倒在美国全面封锁的牢笼中,反而爆发了更强大的战斗力,再次震撼世界!华为的发展表明A.作为新出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事物的发展C.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5.“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网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网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这要求我们A.全面铺开,眉毛胡子一把抓B.分清主流和支流,但不忽视支流C.抓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D.认识到新出现的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6.“人生就像草稿纸,写满了我们算错的公式。不断试错,不停地练习,向成功迈进。”这段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①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是真理性认识②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④人的认识能力决定实践水平的高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7.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产”讲的是要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向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促进乡村振兴要①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牢牢牵住产业振兴这一牛鼻子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利用好乡土优势资源③注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推动产业振兴突出地域特点④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8.2024年1月1日,《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材料蕴含的哲理是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行为选择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无条件的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9.“清华最年轻教授”颜宁在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表示,我们的人生历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吸纳,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第二阶段是证明,努力工作获得认可。第三阶段是输出,把自己的所学传递给更多人、帮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这告诉我们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②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③立足自我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亲子音乐舞台剧《敦煌奇妙夜》的创作过程中,东方的美学与西方的表现手法充分融合,以东方写意美学的形式,将敦煌文化特有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和彩塑等元素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们对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有了立体丰富的理解。正确运用西方的表现手法时,我们应该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文化成果B.保持开放的心态,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趋同C.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D.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11.近日,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年轻群体中走红。电影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串起了李白、杜甫等数十位“顶流”的大唐往事,令观众在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完美融合里,感受中华诗歌艺术。传统文化正以惊艳的表达、时尚的面孔诠释“何以中国”。这说明①挖掘文化价值,释放了文物承载的精神力量②探索新途径,完善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③丰富文化生活,把握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④守正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从国体和政体看,这体现在①第一次实现绝大多数人的统治调动了人民积极性②遵循民主集中制实现了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③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代议制形式代表人民管理国家④单一制结构完全使地方政权置于中央统一领导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3.2024年国际政治舞台的大幕已经开启。据统计,2024年全球将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上演选举大戏,覆盖全球近一半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选举大年”。下面是两则选举新闻:(1)X国国民议会(议会下院)选举最终结果:独立参选人集团获得了101个席位,处于领先地位。穆斯林联盟获得了75个席位,人民党获得了54个席位,其他政党的席位都低于50个。由于没有任何政党获得超过半数(168个)的席位,因此需要各方协商联合组阁。(2)Y国共有4名候选人参加此次总统选举,在选举中获得50%以上选票者当选总统并组阁。由此可知①X国和Y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分别是议会制和总统制②X国实行多党制,政党通过议会下院选举争夺执政地位③Y国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对选民负责④X国国家元首拥有解散议会并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的实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2024年1月3日,缅甸北部武装冲突的一枚炮弹落入我国,造成我国居民伤亡,我国向有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要求避免再次发生危害中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恶性事件。我国提出严正交涉①表明我国不允许任何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②是因为上述冲突损害了我国国家和人员安全③反映出局部冲突是导致世界不稳定的因素④体现了战乱与冲突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5.在美国,枪支暴力事件频频发生,控枪问题一直是美国两党政客博弈的一个焦点。但是,在利益集团游说下,控枪问题实际上都未能采取实质性举措。由此可见,美国利益集团①以取得政权或者改变政权为目的②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影响政府政策③与国家的阶级本质是相互矛盾的④是美国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外交部发布的《中国联合国合作立场文件》指出,中国始终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坚持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坚决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一论述反映出中国①坚持协商一致,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②坚持睦邻友好,兼顾彼此之间的根本利益③坚持公平正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④坚持多边主义,增进对各国事务认同理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在四川省南充市气象公园大门处,有一座名叫落下闳的雕像,雕像四周有24节气的牌匾。落下(前156年—前87年),字长公,汉朝西汉时期天文学家,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他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中国历法结构;提出浑天说,创新中国古代“宇宙起源”学说;发明“通其率”,影响中国天文数学两千年。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天文气象历法。它准确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与农事活动的关系,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观点及方法。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的合理性。(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材料一“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黄河大合唱》从延安窑洞唱响迅即传遍全国,成为全民族夺取抗战胜利的号角。《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建立在黄河沿岸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也建立在抗战歌咏运动丰富的经验之下,又大胆地融合了西方的音乐文化,成为我们文化史上一个永恒的艺术精品。时至今日唱起《黄河大合唱》仍然有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万众一心不可战胜的力量喷薄而出,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部署和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了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治理要坚持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1)请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有关知识分析说明,《黄河大合唱》之所以成为经典代代传唱的原因。(10分)(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贯彻黄河综合治理战略思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蓝图,我国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正从国际经贸规则的学习者、接受者转变为倡议者、贡献者。近年来,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独特智慧和力量。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按照责任、权利、能力相一致的原则,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方面,中国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强调尊重各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盟、非盟、东盟、阿盟、南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推进我国自贸区建设扩围提质,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加快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结合材料并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是如何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9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受地缘政治焦虑加剧、经济保护主义冲动上升、欧美对华协调加强等因素影响,2023年以来,欧盟大力推动对华“去风险”,要求摆脱对中国关键矿产的依赖,限制欧洲企业投资中国高科技领域等。但欧洲经济界普遍担忧此举会损害其在华利益,倾向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受邀访问欧洲三国,双方领导人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话发展、共谋和平,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凝聚共识和力量。中法就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2025-02-26 21:45
9页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Word版含答案
2025-02-26 21:45
10页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2025-02-26 21:45
9页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
2025-02-26 21:45
12页
-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2025-02-26 21:45
20页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2025-02-26 21:45
4页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PDF版,含答案)
2025-02-26 21:45
9页
-
广东省惠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2025-02-26 21:45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