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答案
格式:pdf页数:4页大小:262.8 K上传日期:2025-03-09 13:00浏览次数:292 侵权/举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D(A项,以偏概全。根据材料一可知“压榨酿造”是浊酒的酿造工艺,不包含清酒。B项,曲解文意。材料一中是“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C项,表述绝对。材料一中说浊酒代表“一种大众趣味和平民气质”,材料二中说“有以‘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的称呼”。)2.C(移花接木。“遭学人褒贬争议”针对的是《登高》的尾联。)3.B(这句诗出自唐代王绩的《北山》。本诗写诗人想象隐居的友人在山里的生活,这句写友人在幽兰旁、桂树下喝酒弹琴。结合意象特征和材料二“文士表达风流自赏时,亦以琴酒为标物”可推断出选项。)4.①《诗经》和《周礼》中,“浊酒”已出现,即“醴”“五齐”。②魏晋之交,“浊酒”意象最早出现。③东晋时期,“浊酒”被赋予极强的精神内涵。④唐以后,“浊酒”的情感蕴涵发生了变化,并延续传承。(每点1分,意对即可。)5.①浊酒是诗人情感的依托物。杜甫用“浊酒”寄寓自己人生困境中孤苦郁闷的情绪,饱含无尽的愁思悲辛。②浊酒是诗人愁绪的排遣物、患难友。杜甫颠沛流离,穷困潦倒,饮浊酒以慰藉心灵,杯中沉潜着漂泊之苦。③浊酒带有沧桑意味。杜甫把个人身世之感、国家命运之思、忧国忧民之患、念家怀国之悲,都融入了诗与酒。(每点2分,意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D(作者说“不被大风吹倒”的寄语不正确,并不是对自身观点的否定。)7.B(“反面”有误,应为“正面”。)8.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风的美好,这能给人带来愉悦和放松的“好风”,与前文具有破坏力的台风形成对比,展现了风的多样性,丰富了风的内涵。②运用大量的动作、心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风中的欢快与自由,表现了人在自然中获得的身心解放,饱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引发读者的共鸣,增强趣味性、感染力。③以孩童风中畅浴、东南风温煦包容的场景作结,寄寓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而理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的思考,人类要敬畏自然,在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感受生命的意义,照应开头对青年的寄语。(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赋分。)9.(1)风在文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①象征自然的强大力量;②象征生活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与挫折;③象征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首发:高三答案公众号(2)作者对风的情感态度是复杂的:①对风所代表的自然伟力怀有感恩之心,认可并肯定风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积极意义;②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意识到人类在极端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脆弱;③亲近、享受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每点2分,答出两层三点、意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ABD(公曰:“善,吾子就舍,异日请与吾子图之。”)11.A(“朕皇考曰伯庸”的“朕”是一般意义上的第一人称代词“我”。)12.B(管仲认为,这些缺点仍然是缺点,只是更要紧的是不能优柔寡断和不能奋勉做事。)13.(1)审判案件公平持正,不妄杀无辜的人,不冤枉无罪的人,我不如宾胥无。(“决狱”“辜”各1分,句意2分。)(2)没有这样德才兼备的相却希望取得那王霸的功业,没有比这个更愚蠢的了。(“幸”“焉”各1分,句意2分。)14.知:①他认识到作为国君最重要的条件是果断和奋勉;②他了解朝中大臣的优点并谏言国君要各用其长。仁:①他忠于职分,忠心为国,积极主动承担国相的职责;②他遇事不推诿不拖延,荐贤举能自谦让人。(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A(“遂使春风偏”不是使春风偏爱它,而是因为它地势低下,因而使春风偏爱别的花木。)16.【示例一】同意。(2分)①刘诗写桃花在深涧开放,饱含作者对晚开桃花的怜惜与喜爱,暗含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觅的境遇之感;(2分)②白诗写晚春时节,人间百花凋谢,深山中的桃花才开始怒放,表达诗人的惜春之情和奇遇晚桃的惊喜之情,虽遭贬谪,却有豁达之怀。(2分)【示例二】不同意。①刘诗属于无我之境。(1分)“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无论诗人是否关注,桃花都在深涧绽放,不以诗人的主观情感为转移,属于以物观物。(2分)②白诗属于有我之境。(1分)晚春时节,人间百花凋谢,深山中的桃花才开始怒放,表达诗人的惜春之情和看到晚桃的惊喜之情。(2分)(其他答案若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人生亦有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烦复”的“烦”应改为“繁”,“镶钳”的“钳”应改为“嵌”,“尤如”的“尤”应改为“犹”。19.①顾盼生辉/顾盼生姿②各式各样/形态各异/不拘一格③目不暇接20.明代计成的《园冶》,称其为“漏砖墙”或“漏明墙”,它们通常建于园林园墙与廊壁之上,起到增加视角深度、延伸景观的作用。或:在明代计成的《园冶》中,它们被称为“漏砖墙”或“漏明墙”,通常建于园林园墙与廊壁之上,起到增加视角深度、延伸景观的作用。(两处语病:暗换主语;动词残缺。)21.A.漏窗有空窗与花窗之分B.既可欣赏漏窗自身图案的静态美22.①漏窗是一种古典园林窗户的建筑形式;②它是漏透而无闭合功能的窗户;③它通常建于园林园墙与廊壁之上;④它可以起到延展空间、添设景致、丰富视觉体验的作用;⑤这种营造园林景观意境的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趣味;⑥漏窗这一建筑形式,在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的城市增添风景。(每点1分,意对即可。)四、写作(60分)23.略(参考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材料一:桓公善于借助群臣的谋略,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当初,管仲接受相位三天,桓公说:“我有三大缺点,还能把国家治理好吗?”管仲说:“我还没有听到过。”桓公说:“我不幸嗜好打猎,夜里就来到禽鸟身边,直到第二天日暮看不见野禽以后才回来,诸侯使者不能当面表达致意,百官也无从当面报告。”管仲说:“这虽然不是件好事,但还不是最要紧的。”桓公说:“我不幸嗜好饮酒,日以继夜,诸侯使者不能当面致意,百官无从当面报告。”管仲说:“这也不是好事,但还不是最要紧的。”桓公说:“我还有一件污行,就是不幸而好女色,连表姐都有不嫁人的。”管仲回答说:“这也不是好事,但还不是最要紧的。”桓公变了脸色说:“这三者都可以,难道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事情吗?”管仲回答说:“人君唯有优柔寡断和不奋勉做事是不可以的。优柔寡断则无人拥护,不奋勉做事则不能成事。”桓公说:“好。您请先回去,改日再来同您详谈。”管仲说:“此时就可以谈,何必改日呢?”桓公说:“我们该怎么办?”管仲说:“公子举为人见闻广博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作文立意简析【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黑神话:悟空》之父冯骥接受采访时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西游记》孙悟空有句名言:“只要你心性至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要点】1.题有两段比喻性话语,要重视关键词语的理解、本体内容的转化。“踏上”比喻开始行动、追寻探索等,“抵达”比喻实现(理想)、达到(目的)等,“灵山”比喻目标、理想等。2.题为一道双材料作文,要注意综合思考、构建关系、贯通立意。材料一“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是递进关系,强调前者;材料二“只要你心性至诚”,处处皆是“灵山”,是条件关系,强调前者。综合理解:二者蕴含着人生“追寻与抵达”的辩证法。行动比结果更重要,真诚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价值。3.题目涉及两个人物,冯骥的经历和悟空的故事也可作为学生发散思维的起点和支架。《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就是冯骥以行动和努力追寻理想的最好例证;《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就是最有价值的人生启示录;悟空从魔到佛的历程也是明心见性修炼人生的门径。4.提示语中的“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提示考生要明确写作主体,增强观照历史、反思现实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只要厘清关系,有独立思考,能合理阐述,并结合当下现实阐发论题的意义即可。若学生认为“踏上取经路”与“抵达灵山”,即行动与结果二者同样重要,只要论述合理,不能视为偏题。【参考立意】追寻探索即是抵达;成功重在过程;真诚努力本身就是价值;坚守心性,踏行求道;心灯长明,修行在途;真正的灵山就在心中和脚下;以行动丈量世界,明心性洞彻人生;……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