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答案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答案
格式:docx页数:14页大小:1.8 M上传日期:2025-03-27 00:16浏览次数:256 侵权/举报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2025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命题审题人: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高三年级命题中心组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16题,共48分,第Ⅱ卷为17-19题,共52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本卷共计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核密度值是反映地理事物在空间上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大则集聚水平越高。下图为苏州市区汽车服务业的核密度值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苏州市区汽车服务业的集聚特征是()A.由市中心向四周降低 B.沿东—西轴线方向延伸C.太湖周边集聚程度高 D.呈多中心、团块状集聚2.甲处汽车服务业核密度值相对较低的原因主要是()A.人口稀少 B.车流量小 C.地租较高 D.交通不便【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核密度值空间分布图显示,汽车服务业在苏州市区的分布并非单一中心,而是呈现出多个高密度区域,这些区域之间相对独立,形成多个集聚中心,这种分布特征表明汽车服务业在空间上呈现出多中心、团块状的集聚模式,D正确;图中显示的是多个高密度区域,而不是单一中心向外扩散,A错误;图中显示的是多个高密度区域,且这些区域并不完全沿东—西轴线分布,B错误;图中并未显示出太湖周边有特别高的核密度值,C错误。故选D。【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汽车服务业通常需要较大的场地和较高的运营成本,地租较高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导致企业不愿意在该区域集聚,甲地位于市中心区域,地租较高,C正确;市中心通常是人口密集的区域,A错误;市中心通常是交通繁忙的区域,车流量小不符合市中心的特点,B错误;市中心通常是交通便利的区域,D错误。故选C。【点睛】服务业区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劳动力、人才和科技创新、交通运输条件、信息化水平、地价和企业竞争能力、生态环境、政策等方面。其中,市场、交通等人文因素是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蚂蚁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及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具备分解有机质、维持微生态平衡的作用,常被用作各类环境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物种。下图示意新疆天山中-西段北坡(左图)和南坡(右图)蚂蚁物种数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天山中-西段北坡蚂蚁垂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降水 B.气温 C.土壤 D.坡度4.天山中-西段南坡蚂蚁物种数及分布不同于北坡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严重 B.植被覆盖率高 C.土壤湿度较低 D.光热条件适宜【答案】3.B4.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天山中-西段北坡蚂蚁随海拔升高,物种数减少,说明气温是影响其分布的关键因素,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蚂蚁的分布也会随之变化,B正确;降水、土壤、坡度对蚂蚁的分布影响小,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读图可知,天山中-西段南坡蚂蚁随海拔升高,物种数先升高再减少。流水侵蚀严重会影响土壤结构和稳定性,但对蚂蚁物种数及分布的影响较小,A错误;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通常能为蚂蚁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栖息地,但题干并未明确说明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北坡,且天山南坡为背风坡,北坡为迎风坡,植被覆盖率南坡应该低于北坡,B错误;土壤湿度较低会影响蚂蚁的生存,但题干并未明确说明南坡土壤湿度低于北坡,C错误;南坡为阳坡,通常比北坡接受更多的阳光,光热条件更适宜,有利于蚂蚁的生存和繁殖,因此南坡的蚂蚁物种数及分布与北坡不同,D正确。故选D。【点睛】气候是决定生物分布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生物对温度、降雨量、湿度等气候因素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因此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分布范围。地处农牧交错带的鄂尔多斯市在2000—2019年期间平均土壤侵蚀量呈先减后增状态。下表为鄂尔多斯市2000—2019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鄂尔多斯市2000—2019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比(%)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000年2010年2019年耕地3.874.045.12草地65.4566.3065.68城镇用地0.260.560.65工矿用地0040.550.84其他用地29.1427.2226.205.该地区2000-2010年土壤侵蚀量较大程度降低,主要得益于()A.耕地和草地增加 B.耕地与工矿用地增加C.城镇与其他用地减少 D.草地与工矿用地增加6.研究表明,坡度是影响该地土壤侵蚀强度的主导自然因素,推测该地土壤侵蚀的主要作用力为()A.风力 B.冻融 C.流水 D.热力【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从表格数据看,2000-2010年耕地占比从3.87%增长到4.04%,草地占比从65.45%增长到66.30%。耕地和草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能有效减弱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减少土壤侵蚀量,A正确;工矿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加剧土壤侵蚀,不利于土壤侵蚀量降低,BD错误;城镇用地增加(0.26%增长到0.56%),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破坏地表,增加土壤侵蚀风险,C错误。故选A。【6题详解】鄂尔多斯处于农牧交错带,虽然气候较干旱,但夏季降水集中,坡度大时,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速加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能力增强,C正确;坡度大对风有阻挡作用,风速减弱,风力侵蚀强度会减弱,A错误;冻融作用多发生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该地冻融作用不显著,C错误;热力作用一般不直接引发土壤侵蚀,其受坡度差异影响小,D错误。故选C。【点睛】农牧交错带面临诸多生态问题。因过度开垦和放牧,易造成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植被破坏后,生物多样性受损。不合理用水还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变得脆弱,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影响区域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印度尼西亚的沙哇伦多是十九世纪末因荷兰人开采煤炭而兴起的一座城市,吸引了印度尼西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口迁入。城市经历了兴起与繁荣、衰退与再兴。目前,该城市依托煤炭开采的遗产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印度尼西亚著名的采矿文化旅游城市。下图示意沙哇伦多城市发展生命周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沙哇伦多城市发展经历衰退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耕地破坏严重 B.劳动力流失 C.进入逆城市化 D.煤矿资源枯竭8.该城市选择采矿文化旅游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方向可以()①降低旅游开发成本②促进煤矿产量提升③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④推动工业技术创新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耕地破坏严重主要影响农业生产,对以煤炭开采兴起的城市发展的直接影响较小,不是城市经历衰退期的主要原因,A选项错误。劳动力流失通常是城市衰退的结果,而不是导致城市进入衰退期的主要原因,因果关系颠倒,B选项错误。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水平后,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沙哇伦多是因资源开采兴起的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的可能性较小,且逆城市化也不是其衰退的主要原因,C选项错误。沙哇伦多是因荷兰人开采煤炭而兴起的城市,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不断的开采,煤矿资源枯竭,城市发展失去了主要的产业支撑,从而进入衰退期,D选项正确。综上,故选D。【8题详解】该城市本身有煤炭开采的遗产,依托这些遗产发展采矿文化旅游,可以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施等,降低旅游开发成本,①正确。该城市选择采矿文化旅游作为转型方向,重点在于发展旅游业,而不是提升煤矿产量,而且随着城市转型,煤炭开采可能会逐渐减少,②错误。发展采矿文化旅游,减少了煤炭开采等对环境破坏较大的活动,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③正确。采矿文化旅游主要是对采矿遗产的开发利用,与推动工业技术创新关系不大,④错误。综上,①③正确,故选B。【点睛】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臭氧破坏、全球变暖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北京石花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喀斯特洞穴,洞体为“楼层式结构”,洞口海拔251m,落差较大。冬季石花洞内外较强的气流活动是洞内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L点冬季降温幅度最小。下图示意北京石花洞局部“楼层”垂直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冬季石花洞内垂直空气流动方向及洞穴底层空气流动方向是()A.上升,由洞内向外流出 B.上升,由洞外向内流入C.下沉,由洞内向外流出 D.下沉,由洞外向内流入10.L点冬季降温幅度最小的原因是()①洞腔空间开阔②空气流动速度快③位于洞穴顶部④临近洞穴出入口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冬季洞内气温高于洞外,暖空气密度小、易上升,冷空气密度大、易下沉。石花洞“上下两层”均与外部相通,冬季往往由底层吸入冷空气,上层排出暖空气,冬季石花洞内垂直空气流动方向上升,底层空气流向则为由洞外向内流入,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由图可见,L点位于洞穴上层且处于洞腔开阔处,此处远离出入口且空间较大,空气流动相对缓和,温度受外界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降温幅度最小,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点睛】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在大连长兴岛的某地质剖面,研究人员发现一段末次间冰期由高空西风和冬季风沉积而成的砂质沉积物,其中混杂的物质可根据粒径大小划分为四种,对应不同的动力条件和搬运方式(从悬浮到跃移或蠕移)。下图为风沙沉积物中四种沉积物质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四种沉积物质中最有可能来源于悬浮搬运的是()A.EM1 B.EM2 C.EM3 D.EM412.该某段地质剖面中EM4沉积物占比自下而上增加,说明其对应的地质时期内()A风力增大,气候暖湿化 B.风力减弱,气候冷干化C.风力减弱,气候暖湿化 D.风力增大,气候冷干化【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解】悬浮搬运的沉积物质通常具有较小的粒径,因为较小的颗粒更容易被风力悬浮在空气中并长距离搬运。根据题干信息,四种沉积物质根据粒径大小划分为不同的动力条件和搬运方式。悬浮搬运的一般是粒径最小的沉积物质,通常为细砂或粉砂;跃移或蠕移搬运的一般是粒径较大的沉积物质,通常为中砂或粗砂。根据图中风沙沉积物中四种沉积物质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可知,EM1对应的是粒径较小的细砂、极细砂、粉砂砂、粘土,最有可能来源于悬浮搬运,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某段地质剖面中EM4沉积物占比自下而上增加,表明在该地质时期内,EM4沉积物的沉积量逐渐增多。读图可知,EM4对应的沉积物为中砂、细砂,沉积物粒径较大,对应的动力条件和搬运方式可能是跃移或蠕移,较大的风力能够搬运更大粒径的沉积物,因此EM4沉积物占比增加可能表明风力增大,BC错误;冷干气候通常伴随着较强的风力,且降水量减少,有利于风沙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而暖湿气候降水较多,风力作用较弱,D正确,A错误。故选D。【点睛】风成堆积物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携带砂粒、粉粒和少量黏粒形成的风沙流,因风速减低或受阻于地面障碍物而形成的堆积物。洪泽湖位于淮河流域中游,1954年出于防洪、引水需求,洪泽湖主要出湖河道修建了水闸,此后湖泊高水位和平均水位的波动幅度趋于减小,但低水位波动仍较大。2014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洪泽湖成为工程沿线重要的调蓄水库,下图适宜洪泽湖水系及多年月平均水位过程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1954年后洪泽湖低水位波动仍较大的原因是()A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