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问津教育联合体高二3月质量检测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BBDCABACBDDCDCA二、非选择题16.(1)①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②降水充沛,云雾多,相对湿度大;③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每点2分,共6分)(2)①指导种植,提高农户技术水平;②稳定销路,保障农户收入;③整合零散茶园,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④恢复传统种植方式,促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⑤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收入。(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3)①梯田壁垒减缓坡度,防止水土流失;②套种绿肥增加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③多样化种植减少病虫害,降低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④绿肥和豆科植物可作为副产品增收,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17.①赣深高铁开通,便于加强区域联系;(2分)②高速公路、铁路网密集,便于资源运输和产业对接。(2分)(2)分布特征:①矿产资源种类多;(1分)②稀土储量大,分布集中。(1分)对工业布局的影响:①吸引金属加工、新能源等资源密集型产业集聚;(2分)②为电子信息、高端制造产业提供原材料,推动产业链延伸。(2分)(3)①推广清洁能源(利用水电充足优势),减少化石能源依赖;②发展循环经济(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加强园区绿色技术研发,优化产业结构。(每点2分,共6分)18.(1)①海拔高,多冰川地貌;②气候高寒,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③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④高寒荒漠、草原为主,植被稀疏。(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2)①降水较多,湖泊水位上涨快;②冰川消融,入湖水量增加;③冻土融化,湖堤抗侵蚀能力下降。(每点2分,共6分)(3)利:①增加下游湖泊水量,改善周边植被生长条件;②连通原有孤立湖泊,促进水生生物迁移与交流。(每点2分,共4分)弊:①改变藏羚羊等动物迁徙路线,增加栖息地破碎化风险;②加速卓乃湖萎缩,加剧湖1滨盐碱化,威胁原有生态系统;③新河道冲刷可能引发局部水土流失,破坏高寒草甸。(任答1点得2分,2点得3分)选择题详细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柱状图代表差值,5月份的柱状图最高,即该月蒸散发与潜在蒸散发差值最大,所以选B。其他月份的差值均小于5月份。2.该地区5、6月份潜在蒸散发和蒸散发差值较大,且潜在蒸散发较高,此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出现春旱现象,符合华北地区的特征。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春旱不明显;华南地区5、6月进入雨季,蒸散发和潜在蒸散发差值不会这么大;西北地区全年降水少,蒸散发一直较低,与图示不符。所以选B。3.春季潜在蒸散发大,是因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A错误;夏季蒸散发接近潜在蒸散发,是因为降水较多,水源充足,B错误;秋季潜在蒸散发降低,主要是因为气温降低,而不是光照弱,C错误;冬季气温低,土壤冻结,蒸发受限,同时植物蒸腾作用弱,导致蒸散发低,D正确。4.兰新高铁途经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及吐鲁番盆地,C正确;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兰新高铁未经过),A错误;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非兰新高铁途经区域,B错误;河套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偏离高铁线路,D错误。5.兰新高铁可为新疆特色瓜果提供更快捷的运输通道,直接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损耗,使产品更快进入市场,从而扩大市场份额,A正确。高铁建设与耕地开发无直接关联,且材料未提及耕地变化,B错误;收入增加是市场份额扩大后的结果,属于间接经济效应,非运输环节的直接作用,C错误;农业机械化依赖技术推广和资金投入,高铁仅改善运输条件,属于间接关联,D错误。6.由材料可知,兰新高铁促进“人员交往、经济交流、增进民族团结”①③正确;但未直接提及优化全国铁路网,也未结合其他产业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协作,②④错误;故选B。7.我国东部耕地集中分布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且以平原、丘陵为主(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和地形是主要自然因素,①②正确;“河流与土壤”是局部影响因素(如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但非全局性主要影响因素,③④错误;故选A。8.曲线显示人均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约0.18公顷降至2020年的0.09公顷,主因是人口从约5亿增至14亿(增速远超耕地面积增速),C正确;,A错误项耕地面积未“大幅增加”(曲线中增长平缓);,B错误项自然灾害非持续主因(数据未体现波动);,D错误项城市化占地是局部原因,非全局直接主因。29.①复垦撂荒地可提升耕地利用率,③永久基本农田制度是保护耕地的核心政策,①③正确;②西北荒漠生态脆弱,盲目开垦易加剧荒漠化,④占用耕地建房直接破坏耕地红线,②④错误;故选B。10.宜昌以西(上游)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湖口以东(下游)河道宽阔,航运价值高,D正确;“宜昌以上为源头”错误(长江源头在青藏高原),A错误;“湖口以下汇入海洋”混淆分界点与河口关系,C错误;“湖口以西河道弯曲”描述错误(中游河道弯曲),B错误。11.湖泊面积缩小会削弱其调节功能,雨季蓄洪能力下降,导致中下游洪涝加剧,D正确;湖泊缩小可能加剧供水紧张,A错误;水质与湖泊面积无直接关联,B错误;湖泊缩小可能降低中下游航运能力,C错误。12.②江海联运(长江与海运衔接)和④经济腹地广阔是上海的核心优势,②④正确;①水能资源集中于上游,上海位于下游,水能匮乏;③上海矿产资源匮乏,以高新技术和金融业为主,①③错误。故选C。13.黄土形成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和沉积相关。多瑙河流域黄土的本地物源主要为河流洪积物和沉积物(如河床、河漫滩的碎屑物),属于流水搬运沉积作用形成。中国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由风力搬运的粉尘堆积(选项A为干扰项),而多瑙河流域以流水作用为主。14.盛行西风带是中纬度地区的主导风带,与非洲北部至欧洲的粉尘输送路径一致,C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低纬度(北纬0°~30°),A错误;东南信风带位于南半球低纬度,与北半球非洲北部无关,B错误;极地东风带位于高纬度(北纬60°~90°),与多瑙河流域(中纬度)的粉尘输送无关,D错误。15.直接对应图中“地形平坦,河流众多”的判读,强调流水沉积的主导作用,A正确;区域外物源虽来自非洲风力搬运,但题目问“黄土厚度大”的主因,材料明确本地物源(河流沉积)是主要来源,B错误:多瑙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适中,并非干旱区;且材料未提及风化作用对黄土厚度的直接影响,C错误;植被茂密会阻碍风力或流水搬运沉积,与材料中“黄土厚度大”的现象矛盾,D错误。3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答案
2025-03-28 20:17
2页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答案
2025-03-28 20:17
6页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题
2025-03-28 20:17
7页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英语试卷
2025-03-28 20:17
10页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答案
2025-03-28 20:17
2页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答案
2025-03-28 20:17
5页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数学试卷
2025-03-28 20:17
4页
-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英语答案
2025-03-28 20:17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