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答案】1.C2.D3.C4.①首先将《红楼梦》与《庄子》类比,指出曹雪芹既是文学家也是哲学家;②接着通过对比与类比,阐述曹雪芹具有“大观”哲学视角;③最后举例论证大观视角让《红楼梦》有了许多独特的发现。5.示例:贾宝玉,出身在贾府这样的贵族门第,本应发愤读书,考取功名,继承家业,但他却抗拒科举仕途,爱好诗词歌赋,这是他对封建科举制度和仕途的一种反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答案】6.C7.C8.“我”怜悯父亲是因为在看到父亲面对家庭经济困境无奈叹息后,体会到他内心的压力和责任,以及他为了生计和养家付出的艰辛,逐渐了解父亲内心的脆弱和无助。9.本文做到了这一点,通过父亲的形象展现了平凡人在艰难环境中生发的斗志。①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在外地辛苦工作,始终努力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体现了他的勤劳和责任感。②他鼓励孩子多吃来增强体力,认为一个人要有力气才能养活自己,体现了一种务实的生活态度。③同时,父亲在经济困难时努力工作,在节假日加班以增加收入,面对家庭变故时内疚不安,主动承担责任,这种积极的态度和担当精神正是面对生活挑战的斗志表现。二、古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答案】10.BDF11.A12.D13.(1)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张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2)现今大王如果不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太子将会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来使齐人拥立自己。14.①站在对方立场,陈述对对方有利的事,引起对方好感;②抓住对方的心理,陈述利害关系。参考译文:【乙】楚怀王死在秦国时,太子还在齐国充当人质。苏秦就对担任齐相的孟尝君田文说:“您何不扣留楚太子,用他与楚国交换下东国之地呢?”孟尝君说:“不能这样做,假如我扣留楚太子,而楚国另立新君,这样我就空有人质,反而落得在天下行不义之名。”苏秦说:“不对。楚国一旦另立新君,您大可以挟太子以逼新主:‘如果楚能割下东国之地与齐,我就为大王杀掉太子这个第一政敌,否则我将联合秦、韩、魏三国共拥太子为君。’这样下东国之地必能到手。”苏秦对孟尝君说:“我听说,‘计谋泄露不会成功,遇事不决难以成名’。如今阁下扣留太子,是为了得到下东国之地,如果不尽快得到下东国之地,恐怕楚人计谋有变,有变则您便会处于空有人质而身负不义之名的尴尬处境。”孟尝君:“先生说得很对,但是我该怎么办?”苏秦回答说:“我愿意为您出使楚国,游说它尽快割让下东国之地。一旦楚国与我们完成和谈,您便成功了。”孟尝君说:“好主意。”对新立的楚王说:“齐人欲奉太子为王,我看孟尝君是图谋扣留太子,交换贵国的下东国之地。现今大王如果不尽快割让下东国给齐,太子便会用比大王多出一倍的土地换取齐人对自己的支持。”楚王赶紧恭敬的回答:“寡人一切遵命照办!”于是献出下东国之地。苏秦回来对孟尝君说:“看楚王诚惶诚恐的样子(看楚国的情势),还可以多割占些土地。”孟尝君问:“有何办法?”苏秦答道:“请让我把内情告诉太子,使他前来见您,您假意表示支持他回国执政(忠于太子),然后故意让楚王知道,就可以更多地得到土地。”对太子说:“齐国拥立太子为楚王,可是新立的楚王却以土地贿赂齐国以扣留太子,齐国嫌得到土地太小,太子何不以更多倍数的土地许诺于齐呢?若能如此,齐人一定会支持您。”太子说:“好主意。”就把比楚王割让的多出一倍的土地许诺给齐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甚是惊慌,便割让更多的土地,还诚惶诚恐,害怕事情不能成功。15.A16.①读书可使人如与故友朝夕相随,优乐与共,得到慰藉陪伴;②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涤荡心胸,感觉清明纯净;③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充实满足;④读书可使人享受书斋生活的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答案】(1)如其礼乐以俟君子(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风乎舞雩小楼昨夜又东风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8.A根据语境,“反演”是根据土壤发育的过程逆向推导地球过去的情况;B项,地球演化的历史无法反向推出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的过程;C项“得出相反结论”不符合文意;D项,“呈相反的演变规律”无中生有。19.A:雪上加霜(变本加厉、愈演愈烈、积重难返)B: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熟视无睹)20.语句:①修改为:正是有了土壤这层“皮肤”的缘故(或:正是因为有了土壤这层“皮肤”)语句:④修改为:从而为地球上的各种生命21.答案:甲:植物就无法健康生长;乙:还有很多生态功能。22.答案:①土壤与生命的紧密联系②土壤的形成与发育③土壤的多种功能23.【审读材料】核心话题集中在“直言不讳”与“委婉表达”两种语言风格上,并探讨它们各自如何体现真诚、坦率以及对他人的尊重与修养。在写作时,必须围绕这两种表达方式,深入分析它们在沟通思想、传递情感中的作用,关注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重要概念阐释如下:直言不讳:指说话直接、坦率,不隐瞒、不掩饰,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真诚与坦率的体现。委婉表达:指说话方式柔和、含蓄,站在对方视角、避免直接冲突,可以被认为是对他人情感的尊重,彰显个人修养。沟通思想:指通过语言交流,使双方或多方理解彼此的想法、观点。传递情感:指通过语言表达,传递个人的情感状态,如喜怒哀乐等。【写作角度】辩证观点,分情况讨论:直言不讳与委婉表达并非绝对对立,在不同的场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在某些情况下,直言不讳可能更直接有效,而在另一些情境下,委婉表达则能更好地维护人际关系。两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不同情境下的接受度与适宜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个人经历与感悟:可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在不同场合下选择直言或委婉表达的经历及其带来的影响;可反思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这两种表达方式认识的变化,以及对自我沟通能力的提升等。结合社会文化影响:分析社会文化、家庭背景等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倾向于使用直言不讳或委婉表达;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中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与融合等。【思路和立意】1.支持直言不讳:直言不讳是真诚与坦率的直接体现,有助于建立透明的沟通环境,减少误解。在某些情况下,直言不讳能迅速解决问题,避免拖延与不必要的误会。直言不讳能促进个人与社会的正直风气,培养勇于担当的品质。2.支持委婉表达:委婉表达是对他人情感的尊重,有助于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敏感或冲突情境下,委婉表达能减少伤害,促进双方的理解和包容。委婉表达是个人修养的体现,能展现一个人的智慧与风度。3.辩证思考:直言不讳与委婉表达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应根据情境、对象灵活选择。在追求真诚与坦率的同时,也应兼顾对他人的尊重与理解。有效的沟通需要平衡直言不讳与委婉表达,以达到最佳沟通效果。人际交往过程中需要把握平衡之道:在沟通中应根据情境、对象灵活选择直言或委婉,找到真诚与尊重之间的平衡点。4.其他价值体现:个人修养与成长:通过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与调整,展现个人修养的提升与情感智慧的成熟。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在跨文化交流中,理解并尊重不同语言表达习惯,促进文化间的和谐共存。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2025-03-28 20:20
4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25-03-28 20:20
8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5-03-28 20:20
8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5-03-28 20:20
6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
2025-03-28 20:20
10页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地理答案
2025-03-28 20:21
1页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化学答案
2025-03-28 20:21
1页
-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答案
2025-03-28 20:2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