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X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B【解析】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基本支架均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中均含有核糖,质粒是环状DNA,不含有核糖,RNA含有核糖,B错误;大肠杆菌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C正确;糖蛋白、载体蛋白都是蛋白质,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为RNA,其结构具有特异性,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正确。-+2.D【解析】ATP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NO3进入根细胞需要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产生的-化学势能提供能量,为主动运输,NO3运输到细胞外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错-误;转运蛋白NRT1.1转运NO3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速率与其浓度无必然联系,运输H+属于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在膜外的浓度呈正相关,超过一定范围后不成比+例,C错误;分析图示可知,过量NH4的吸收造成了植物根周围的显著酸化,植物感知这种-++胁迫信号并调用NRT1.1来加速对胞外NO3/H的同向转运,从而降低了细胞外H浓度,缓解-了铵毒。然而,由于外界NO3浓度较低,植物抑制根周围酸化的能力有限,此时植物调用SLAH3,---使其介导NO3的外流,在胞外维持一定浓度的NO3以供NRT1.1继续转运,从而使NO3发生+持续的跨膜流动,达到解铵毒的作用,故NH4作为主要氮源时,NRT1.1和SLAH3的失活均会加剧铵毒症状,D正确。3.A【解析】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可用黑藻叶片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A正确;“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进行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但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B错误;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分别作加温、滴加FeCl3溶液、滴加肝脏研磨液的处理,利用了“加法原理”来控制自变量,C错误;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需要通过比较特定菌落的形态、数量,而不能随机取样进行观察,D错误。4.D【解析】放置多种探针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由题干信息和图像综合分析可知,囊性纤维化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正常基因用A表示,则图中1~10对应的致病基因可表示为a1~a10,#1的基因型为AA,表型正常,#2的基因型为Aa4,为杂合子,表型正常,#3有两个突变基因a2a5,为患者,B错误;囊性纤维化的突变位点有多个,很可能由复等位基因控制,而不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多基因遗传病,C错误;#2基因型为Aa4,二轮复习联考(一)生物学答案第1页(共8页)百X#3基因型为a2a5,两者婚配,Aa4×a2a5→1/4Aa2、1/4Aa5、1/4a4a2、1/4a4a5,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4+1/4)×1/2=1/4,D正确。5.D【解析】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在图甲的过程①中,A正确;图乙细胞质均等分裂,产生2个Ab的极体,细胞Ⅳ是卵细胞,若不考虑突变,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aB,B正确;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本质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即卵原细胞分裂产生Ⅱ和Ⅲ的过程中,C正确;过程①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过程②和③若为减数分裂Ⅱ前期和中期,则含有1个染色体组,若为减数分裂Ⅱ后期,则含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6.C【解析】Ⅱ3和Ⅱ4不患杜氏肌营养不良,且Ⅱ4不携带杜氏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所生儿子患杜氏肌营养不良,由此可知,杜氏肌营养不良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患眼球震颤,所生Ⅲ6为正常女儿,因此眼球震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正确;Ⅱ2的基因型为bBbbbAaXY,Ⅱ1的基因型为aaXX,Ⅱ1与Ⅱ2婚配,所生Ⅲ1的基因型为aaXX,Ⅲ2的基因型为BBbbbaaXY,均是纯合子,B正确;Ⅲ3的基因型为AaXX,Ⅲ4的基因型为1/3AAXY、2/3AaXY,生育一个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为1/3×1/4+2/3×3/4×1/4=1/12+1/8=5/24,C错误;通过基因检测、羊水检测、遗传咨询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D正确。7.D【解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A错误;精神紧张焦虑状态下,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增加,呼吸加快,B错误;支配呼吸、心跳的是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内脏运动神经,C错误;深呼吸,需要大脑皮层调控,但呼吸中枢在脑干,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D正确。8.B【解析】mRNA疫苗用脂质包裹后注入人体,通过类似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表达出病毒S蛋白后诱导特异性免疫,A正确;B细胞活化过程需要的条件是病毒S蛋白与B细胞接触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B错误;如图所示,mRNA疫苗既可以产生体液免疫,又可以产生细胞免疫,C正确;由题意可知,“哺乳动物细胞的tRNA、rRNA等RNA上因有丰富的伪尿苷修饰能躲过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为避免mRNA疫苗中的外源mRNA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可以用伪尿苷对外源mRNA进行修饰,D正确。9.A【解析】IAA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至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所以用IAA处理茎芽尖端,A错误;A、B两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用赤霉素+生长素处理后茎芽长度更长,说明赤霉素和生长素均能促进茎芽生长,两者协同作用,B正确;二轮复习联考(一)生物学答案第2页(共8页)百XB组与A组均分别用相同浓度的激素处理后,B组的茎芽长度均小于A组,故离体时间长的茎芽对外源激素的敏感性较低,C正确;菟丝子茎芽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液泡,D正确。10.B【解析】流经被污染的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污水中有机物中的能量,所以流经被污染的河流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A正确;在水体中放养食藻虫能有效降低藻类的含量,在生态系统中食藻虫属于消费者,同时还能降低有机碎屑的含量,食藻虫属于分解者,B错误;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图中A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营养级Ⅰ中流向A的能量相对值为(1100+42)-25.2-720.2-(43.2+4.8+26.5+2.5)=319.6,C正确;能量传递效率等于相邻两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Ⅰ的同化量=1100+42=1142,Ⅱ的同化量=43.2+26.5+2.5+4.8=77,所以Ⅰ、Ⅱ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7/1142×100%≈6.7%,D正确。11.C【解析】1个限制酶切割位点可能导致目的基因反向连接,至少需要2个限制酶切割位点,A正确;一般来说,原癌基因A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这类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正确;Ca2+转化法应用于将质粒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细胞,不用于导入哺乳动物细胞,C错误;质粒载体是双链DNA,洋葱DNA粗提取方法中,乙醇沉淀及高速离心法可用于大肠杆菌内质粒载体的粗提取,D正确。12.D【解析】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具有一个普遍的共性——氨基酸营养缺陷型,从培养基成分上看,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氨基酸,A正确;进行过程①培养是为了获得产安莎霉素的放线菌,待测培养皿中是完全培养基,B正确;进行过程②培养时,为防止特定氨基酸混入基本培养基中,应先将丝绒布转印至基本培养基上,再转接至完全培养基上,C正确;氨基酸缺陷型菌株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所以为了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应挑取完全培养基上的菌落A进行接种培养,并进一步鉴定,D错误。13.ABC【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CO2浓度和贮藏时间,无关变量包括贮藏温度、O2体积分数等,贮藏温度为无关变量,A正确;当CO2体积分数为5%时,乙烯释放速率升高的峰值在90d,而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在120d出现峰值,乙烯含量的增加发生于呼吸速率激增之前,可能是乙烯增加导致细胞呼吸强度增加,B正确;在90~120d范围内,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包装袋内大蒜鳞茎呼吸作用强度逐渐增大,C正确;由实验结果推测,长时间贮藏大蒜鳞茎的适二轮复习联考(一)生物学答案第3页(共8页)百X宜浓度条件应为4℃低温,3.5%O2,8%CO2,因为在该条件下,呼吸强度较低,且上升较少,D错误。14.ABD【解析】蕲艾为异源四倍体,其含有两条超长的10号染色体,且上面的基因可以和8、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一一对应。说明10号染色体上含有8、9号染色体的结构,因此推测10号染色体是变异蒿属祖先的8、9号两条染色体连接而成的产物,因此蕲艾形成过程中既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也有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图2中①为16,②可用秋水仙素或者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正确;图1中10号染色体是变异蒿属祖先的8、9号两条染色体连接而成的产物,这种变异发生在异源杂交之前,才会保证子代细胞内出现两条这样的10号染色体,C错误;图2中品种乙含有早期蒿属祖先的两个染色体组和变异蒿属祖先的两个染色体组,品种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形成9+8=17个四分体,D正确。15.ACD【解析】图1中b~f段,从各种植物出现先后时间推断,演替的过程为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属于次生演替,与cd段相比,ef段的动物分层现象更为复杂,A正确;图2中AB段表示火灾后该动物数量骤减,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死亡率和迁出率,B错误;前5年λ值大于1,且是定值,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正确;在前10年,λ值都大于1,种群数量增多,10~20年,λ值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20~30年,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第30年时种群数量少于第15年,D正确。16.AC【解析】痛觉形成过程中,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接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突触前膜释放痛觉神经递质,此过程是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A错误;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脑啡肽神经元与感觉神经元之间会形成一种“轴突-轴突”突触结构,脑啡肽神经元释放脑啡肽,与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得膜电位无法形成动作电位,实现镇痛作用,B正确;海洛因的结构与脑啡肽相似,具有镇痛作用,吸毒成瘾者由于海洛因代替脑啡肽长时间起作用后,自身脑啡肽释放减少或脑啡肽受体减少,对感觉神经元释放痛觉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减弱,若不吸食海洛因,疼痛的感觉就会增加,故成瘾者毒瘾发作时痛不欲生,C错误;抓挠会使痛觉感受器兴奋,从而B5-1神经元兴奋,释放GABA,由于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使GRPR神经元被抑制,无法传递痒觉信号,D正确。17.(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NADP+/氧化型辅酶Ⅱ(2)线粒体基质12(2分)(3)去除块根后,保卫细胞中淀粉积累,导致气孔导度下降,CO2供应减少,使得暗反应原二轮复习联考(一)生物学答案第4页(共8页)百X料不足,光合速率降低(2分)(4)三小于(2分)在6~8h之间,光照强度逐渐增强,该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逐渐增大,且在6~8h之间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速率不变,所以该植物的氧气释放速率逐渐增大(2分)【解析】(1)据图分析,A可以进行ATP的合成以及NADPH的合成,因此结构A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水作为电子供体,释放的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在A的表面与电子受体NADP+以及H+结合,使高能电子的能量转移并储存在NADPH中。(2)图1中⑥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卡尔文循环过程中,每产生6个PGAL就会有1个PGAL离开卡尔文循环,PGAL为三碳化合物,1次卡尔文循环中,1个CO2经过固定,与C5形成2个三碳化合物(PGAL),因此若离开卡尔文循环的PGAL为4个,则产生24个PGAL,需要1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X)生物答案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语文答案
2025-04-01 21:06
3页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A)历史答案
2025-04-01 21:06
4页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A)英语
2025-04-01 21:06
8页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A)政治答案
2025-04-01 21:06
3页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G)地理
2025-04-01 21:06
6页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G)化学答案
2025-04-01 21:06
7页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H)物理
2025-04-01 21:06
8页
-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百H)政治答案
2025-04-01 21:06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