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河北卷)(全解全析)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河北卷)(全解全析)
格式:docx页数:10页大小:5.3 M上传日期:2025-04-12 13:06浏览次数:306 侵权/举报

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河北卷)地理·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在线旅游企业在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单一互联网平台依赖导致的经营短板日益显现。自2017年起,某在线旅游企业致力于向“店商+电商”旅游新零售模式转变。目前,该企业在上海市共有线下门店96家,在上海市中心区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而在上海市郊区则同传统旅行社门店相对集聚布局。图示意该企业线下门店和传统旅行社门店数量随与上海市中心距离变化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1.该企业开启的旅游新零售模式有利于(   )A.提高用户服务体验 B.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C.提升物流配送速度 D.保障游客旅游安全2.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中心区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主要是为了(   )A.降低地租成本 B.扩大店铺规模 C.避开激烈竞争 D.减少重复投资3.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郊区同传统旅行社门店相对集聚布局,主要是因为郊区(   )A.市场潜力较大 B.人流量分布集中 C.客户来源分散 D.交通通达度较高【答案】1.A2.C3.B【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单一互联网平台依赖导致的经营短板日益显现,旅游新零售模式将网络与线下门店结合,能够提高用户服务体验,A正确;加大线下门店铺设力度,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B错误;旅游新零售模式与物流配送、保障游客旅游安全关系较小,C、D错误。故选A。2.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中心区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无法降低地租成本,A错误。是否邻近传统旅行社门店布局,与该企业店铺规模和重复投资没有必然联系,B、D错误。传统旅行社起步早,已经积累了相对稳定的客源,与传统旅行社门店错位分布,可以避开激烈竞争,C正确。故选C。3.郊区由于建成区范围较小,人流量、基础设施往往相对集中,客户来源相对集中。该企业线下门店在上海市郊区和传统旅行社门店相对集聚布局,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和市场资源,B正确,C错误。与中心区相比,郊区市场潜力较小,A错误。交通通达度会影响该企业线下门店和传统旅行社门店的区位选择,但不是二者在郊区相对集聚布局的主要原因,且郊区交通通达度不如中心区,D错误。故选B。土壤的温度、水分含量、矿物质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层的厚度等对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河南省北部某地地势低平,当地居民因地制宜采用某传统方式种植农作物,即在种植农作物前先在地里开挖小沟(水渠),再用建房用的小青瓦覆盖成地下水渠通道,然后在小青瓦上面覆上表土种植农作物,采用此方法种植的越冬农作物早熟且品质较好。下图为该种植方式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地开挖小沟(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土层厚度 B.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C.减少土壤侵蚀 D.减少土壤水分的含量5.该地采用此方法种植的越冬农作物早熟主要得益于(   )A.水渠向土壤输送热量 B.受冬季风影响减小C.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土壤水分含量增加【答案】4.D5.A【解析】4.开挖小沟(水渠)后,再用小青瓦覆盖形成地下水渠通道,并在小青瓦上覆上表土进行农作物种植。这一操作并没有增加土层厚度,相比原来土层还薄了,A错误。“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通常是通过施肥或引入有机物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开挖小沟,B错误。“减少土壤侵蚀”通常是通过种植植被、建设防护设施等方式来实现的,而开挖小沟并不直接减少土壤侵蚀,C错误。由材料河南省北部某地地势低平,可知,该地易积水,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开挖小沟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含量,利于农作物生长。5.河南省冬季气温较低,越冬作物早熟,说明热量条件发生改变,水的比热容较大,冬季温度比土壤温度高,因此水渠可以向土壤输送热量,增加土温,使作物早熟,A正确。开挖小沟(水渠)后,再用小青瓦覆盖形成地下水渠通道,并在小青瓦上覆上表土进行农作物种植,这种方法并不能使其受冬季风的影响减小,B错误。也不能使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C错误。由第一小题可知,这样可以减少土壤的水分,D错误。故选A。下图为浙江某校操场某时刻在跑道上拍摄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时刻,拍摄者的朝向和时间可能是(   )①朝西9点②朝南15点③朝北9点④朝东15点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7.若该日为12月22日9点,同一时刻接下来半个月人影方向与长短的变化是(   )A.呈逆时针变短 B.呈顺时针变长 C.呈逆时针变长 D.呈顺时针变短8.“东数西算”工程是西部地区通过构建数据中心,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与之相对应,海南省已形成“东数海算”新动向,2023年11月24日,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的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下水。与东数西算比,东数海算的优势有(   )①节约用地②数据安全③节约能源④节约水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6.D7.A8.C【解析】6.影子方向和太阳所在方向相反,9点太阳在东南方向,影子朝向西北,此时拍摄者朝正北拍摄,朝正西拍摄方向不成立,③正确,①错误;15点太阳在西南方,影子朝向东北,此时拍摄者朝正东拍摄,朝正南拍摄方向不成立,④正确,②错误,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浙江9点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9点的最小值,同一时刻接下来半个月太阳高度角变大,日影变短;接下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日出位置从东南方向向正东方向移动,人影方向呈逆时针变化,A正确,排除BCD。故选A。8.与东数西算比,东数海算是将数据中心舱放到海下,可以不用占领土地,同时海水可以直接起到降温作用,省去了能源制冷,节约了能源和水源,①③④正确,对数据安全影响不大,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研究者把外来人口计划在流入地居留至少5年的意愿称为长居意愿,把在流入地购房定居的意愿称为定居意愿,把户口迁入流入地的意愿定义为落户意愿。影响流动人口长居意愿、定居意愿和落户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特征(性别和年龄等)、家庭随迁、生活成本、落户门槛等。下图示意居留意愿(长居意愿、定居意愿和落户意愿的统称)的城市比较。完成下面小题。9.对于不同城市来说(   )A.长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基础 B.长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C.定居意愿是落户意愿的基础 D.落户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10.北京、上海一类的城市落户意愿高于定居意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特征 B.家庭随迁 C.生活成本 D.落户门槛11.研究居留意愿可以(   )①为预测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提供依据②为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依据③为判断城镇化趋势提供依据④为增强城市辐射功能提供依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9.A10.C11.A【解析】9.从材料来看,长居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基础,定居意愿可看作是长居意愿的子集,A正确,B错误。从图中直辖市及深圳可以看出落户意愿率高于定居意愿率,其它城市相反,故不能推断出定居意愿是落户意愿的基础和落户意愿是定居意愿的子集,CD错误。故选A。10.北京、上海等直辖市落户意愿率高于定居意愿率,主要与直辖市生活成本(房价高等)有关,与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家庭随迁关联性不大,C正确,AB错误。直辖市落户门槛较高,难以得出落户意愿率高于定居意愿率的结论,D错误。故选C。11.研究居留意愿可以获得人口流动数量、年龄结构以及居留意愿情况,可为预测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判断城镇化趋势等提供依据,①②③正确,城市辐射功能是与城市规模等级高低、城市的功能及地理位置有关,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关联较小,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积累的有机干物质的总量,反映了自然环境条件下植被群落的生产能力。如图为秦岭山地NPP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系数随海拔分坡向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相关系数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为正相关,相关系数<0为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相关性越强。12.据图判断(   )A.全球气候变暖对秦岭植被的生长有利 B.降水是秦岭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因素C.气温对秦岭植被生长的影响大于降水 D.气候变暖对秦岭南坡植被的影响大于北坡13.随着城镇化发展,秦岭北坡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建设用地大面积增加,推测从山麓到山顶NPP值(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12.B13.C【解析】12.秦岭南北坡海拔500-2500米地区NPP与气温呈负相关,全球气候变暖不利于该范围植被的生长,A错误;秦岭南北坡NPP与降水全部呈正相关,说明降水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B正确;相关系数绝对值气温<降水,所以降水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更大,C错误;整体而言,气温、降水与NPP相关系数绝对值北坡>南坡,所以气候变暖对北坡植被的影响更大,D错误。故选B。13.秦岭北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依次是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灌丛和草甸带。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建设用地大面积增加,则随着海拔升高NPP值先增大后减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托来南山6号冰川位于祁连山中段地区的托来南山北坡,无表碛物覆盖,冰面坡度较小,比较平整。图1为冰川厚度等值线图,图2为冰川底部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下列地点中,冰川冰面海拔最高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5.该冰川(   )A.厚度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增厚 B.流动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C.冰碛物主要分布在冰川北缘 D.冰床西南部冰蚀作用较弱16.冰川消退后期,最易形成湖泊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14.B15.C16.C【解析】14.读图分析,冰面海拔=冰川底部海拔+冰川厚度,根据图中数据判断可知,图中①处冰川底部海拔高,但位于冰川边缘,冰川厚度小,不是冰川冰面海拔最高处,A错误;②处冰川底部海拔较①略低,但冰层厚,冰川冰面海拔最高,B正确;③处冰川底部海拔较②低,冰层厚度比②处小,冰川冰面海拔比②地低,C错误;④位于冰川底部海拔低,冰川厚度较小,冰面海拔最低,D错误。故选B。15.读图可知,该冰川厚度自中间向边缘逐渐变薄,A错误;冰碛物主要分布在冰川北缘,C正确;冰川流动方向受冰床地形影响,为自西南向东北,B错误;冰床西南部为谷地,说明冰川侵蚀作用强,D错误。故选C。16.图中丙地区冰川厚度大,冰川冰床地势低,地形为盆地,故冰川消退后期,最易积水成湖,C正确;甲、乙、丁处对应的冰床地势较高,地形不是盆地,冰川消退后,不易形成湖泊,ABD错误。故选C。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黄河三角洲拥有我国最完整的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每年有超过600万只候鸟在此中转、栖息、觅食。1992年,为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为“黄河三角洲区域图”。(1)说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鸟类的国际机场”的条件。(8分)(2)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着力发展的产业部门。(6分)【答案】(1)地处暖温带,纬度位置适中;位于黄河入海口,湿地面积广,栖息空间大;食物和水源充足;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良好。(2)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依托海洋(空间)资源,发展海洋渔业、航运、贸易等产业;依托石油、海盐等资源.发展相关加工业;依托风能等资源,发展新能源工业;依托河口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详解】(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