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西卷)生物(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答对得2分,答错得0分。1.肥胖问题是全球热议的话题,有研究预测超重、肥胖率将从2020年的38%迅速增加到2035年的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和脂质组成元素相同,但淀粉比脂质氧的含量高B.摄食过量的糖类后,多余的糖类在体内只能转化为脂肪C.肥胖患者通过控制饮食保持能量平衡,可有效减轻体重D.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2.信号分子在细胞间信息传递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肝细胞和肌细胞膜上存在胰岛素的受体,胰岛素可使两种细胞加速利用葡萄糖B.适宜刺激下释放的神经递质将引发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C.植物幼嫩细胞所含的生长素受体可能多于衰老细胞D.与FeCl3相比,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3.生物是一门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理论的提出都离不开科学实验。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及科学探究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克里克之后,尽管相继发现了逆转录和RNA复制过程,但并未推翻传统的中心法则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需在酵母菌培养液瓶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是否产生酒精C.科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维持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林德曼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4.科学家利用“水凝胶”将小鼠自体干细胞安全送进小鼠脑损伤部位,使其在该部位进行增殖、分化,以修复损伤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体干细胞与损伤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自体干细胞能修复损伤细胞,说明自体干细胞具有全能性C.小鼠自体干细胞表面不含抗原物质,进入小鼠体内后不会发生免疫反应D.干细胞的分裂能力高于体细胞,分化能力低于体细胞5.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DNA复制所特有的,也是必需的,是一种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它所起的作用是维持染色体两端端粒结构的完整。端粒酶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可被重新激活。端粒酶是由蛋白质和RNA两种成分组成,其中蛋白质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而RNA则含有1.5拷贝的与端粒DNA互补的重复序列,这一部分作为逆转录酶的模板存在。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抑制端粒酶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癌症的发生B.若分裂中期的肿瘤细胞含有的DNA数为92个,含有的端粒个数是184个C.端粒酶可催化DNA子链沿3'→5'方向合成,从而延长端粒D.染色体DNA末端修复过程中有A-T、T-A、U-A碱基配对6.细菌细胞膜内褶而成的囊状结构称为中体,如图所示。与细胞膜相比,中体膜上蛋白质含量较少,而脂质含量相当。中体膜上附着细菌的呼吸酶系,中体分布有质粒和核糖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中体膜的功能比细胞膜的功能更复杂B.中体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C.中体是细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D.推测中体可能与线粒体的起源有关7.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现有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研究小组使用0.3g/ml的KNO₃溶液分别处理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细胞,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I组水稻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因此发生质壁分离B.Ⅱ组水稻细胞没有吸收K+和NO3-,因此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Ⅱ组水稻细胞原生质体体积没有变小,因此可判断其为耐盐碱水稻D.可用浓度大于0.3g/ml的KNO3溶液进一步探究水稻的耐盐碱能力8.猪圆环病毒病(PCVD)由PCV2病毒引起,接种疫苗是预防PCVD最有效的手段。由于PCV2仅在PK—15细胞上增殖,获得高浓度病毒难度较大,严重影响疫苗质量。科学家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微载体(用于细胞贴壁生长的微珠)、不同的搅拌转速对PK—15细胞培养的影响,以及在细胞培养时不同接毒时间对病毒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微载体浓度越高,细胞可贴附的表面积越大,细胞密度越大B.适宜的搅拌转速可以提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加快呼吸作用从而为细胞生长提供能量C.越早接种病毒,病毒的繁殖时间越长,病毒浓度越高D.接毒后,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病毒浓度逐渐提高9.HA蛋白是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抗原。鸡卵清蛋白是由输卵管上皮细胞中卵清蛋白基因特异性表达后分泌至输卵管内,参与构成鸡蛋清的蛋白质。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HA蛋白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过程。几种可供选择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等组分B.目的基因与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拼接前应先在目的基因两端分别引入EcoRI和HindⅢ的识别序列,拼接前载体用MfeI和HindⅢ切割C.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加入Mg2+的目的是维持渗透压稳定D.利用鸡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生产HA蛋白可以大规模用于禽流感疫苗制备10.科研人员采用去除取样法对封闭状态下的某哺乳动物种群进行数量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图中“●”所对应的数据为实际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个体的迁入或迁出不会对调查结果产生影响B.调查要求每次捕捉时每只动物被捕捉的概率相同C.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动物种群的数量约为115只D.图中内容表示描述一个系统的数学形式,称为数学模型11.腐烂的水果周围经常能看到许多果蝇,其求偶过程如下:雄果蝇看到雌果蝇并闻到其释放的性外激素后,会靠近雌果蝇并用前足轻敲其腹部,还会展翅并振动以产生特定的“求偶曲”,有接受意愿的雌果蝇就会允许雄果蝇进行交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有利于果蝇种群的繁衍B.人工释放性外激素诱杀雄果蝇属于机械防治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只存在于同种生物之间D.该过程涉及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12.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的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用到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常用干热法进行灭菌B.若利用双层平板法对T2噬菌体进行计数,可选用农杆菌作敏感指示菌C.上层平板上出现的透亮无菌圆形空斑是噬菌体单独在培养基上繁殖形成的噬菌斑D.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至45~48℃时进行接种,目的是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引起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死亡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朝看龟鱼游,晚听鸥鹭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等都是描写鸥鹭的精美诗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荷塘里的乌龟、鱼儿和鸥鹭以及其他各种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划船声音引起鸥鹭飞起属于物理信息,鸥鹭的振翅飞起对同伴报警属于行为信息C.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D.性激素促进鸥鹭生殖器官的发育从而影响其繁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的繁衍14.为验证家兔血液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步骤甲组乙组步骤1每组取两支试管,记为1号、2号步骤2滴加一定量的缓冲液,测量pH并记录滴加等量的家兔血浆,测量pH并记录步骤3加等量的乳酸加等量的乳酸步骤4测量pH并记录预测结果1号、2号试管中pH变化不明显1号,2号试管中pH变化不明显A.本实验严格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B.本实验需严格控制自变量,无关变量保证加入的各物质等量即可C.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推测与其中含有的HCO3-/H2CO3等物质有关D.通过本实验可得出动物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有缓冲作用15.为探讨轻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分别用6-苄氨基嘌呤(6-BA)、α-萘乙酸(NAA)和脱落酸(ABA)处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甘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处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CK27.138.37LD18.445.64LD+ABA24.057.35LD+NAA25.197.70LD+6-BA26.228.02注:CK:对照;LD:轻度干旱;LD+ABA:轻度干旱+脱落酸;LD+NAA:轻度干旱+a-蔡乙酸;LD+6-BA:轻度干旱+6-苄氨基嘌呤A.与外源激素组相比,LD组的处理是喷施不含外源植物激素的溶液B.轻度干旱条件下,喷施三种外源植物激素均能提高甘薯产量C.轻度干旱条件下,喷施6-BA对甘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减产的缓解作用最明显D.6-BA、NAA和ABA既可通过人工合成,又可由植物体自身合成16.与雌蚕相比,雄蚕在生命力、桑叶利用率和吐丝结茧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科学家利用诱变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一种家蚕品系,实现了专养雄蚕的目的。该家蚕品系雌雄个体基因型组成如下图所示。A/a为控制卵色的基因,显性基因A决定黑色,隐性基因a决定白色,b、e是纯合时引起胚胎死亡的突变基因(注:ZbW、ZeW为纯合子),“+”代表野生型基因。研究发现,在该家蚕品系的性染色体上存在交换抑制因子,能避免四分体中染色体片段互换,从而保留该品系用于育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构建该品系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该品系产生的黑色受精卵为雌蚕,白色受精卵为雄蚕C.由上图可知该品系不可能产生的基因型配子是Za++、Zabe、Zab+、WAb、Wa+D.该品系能产生四种受精卵,其中胚胎致死的基因型为Zab+Zab+、Za+eWA+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7.光作为一种非生物因素,对植株的生长、开花、衰老等都有调控作用。为研究光调控下CO2浓度对植物的影响,进行模拟实验,结果如下表(注:Rubisco为固定CO2的酶)。请据图分析作答。光照强度(μmol·m-2·s-1)CO2浓度(μmol·L-1)叶绿素含量(pg·cell-1)Rubisco活性(mAbs·mg-1·proteins-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5011160.522316110.92852591.23021601180.92201671.93002545.8406(1)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分离色素的原理是。(2)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吸收的光能在叶绿体的(场所)上转化为储存在中的化学能,之后进一步转化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3)据表可知,光调控下CO2浓度对植物的影响是。(4)在CO2浓度11μmol·L-1时,低光照强度、高光照强度时的净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5)作为一种信号,光还会使光敏色素的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18.下图1是某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图2是根据调查对象构建的食物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江西卷)(考试版A3)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江苏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13:13
23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江西卷)(考试版A4)
2025-04-12 13:13
10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江西卷)(全题解析)
2025-04-12 13:13
17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江苏卷)(考试版A4)
2025-04-12 13:13
14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湖南卷)(考试版A4)
2025-04-12 13:13
11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湖南卷)(考试版A3)
2025-04-12 13:13
5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湖南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13:13
20页
-
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上海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13:13
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