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学考⽣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务必⽤直径0.5毫⽶⿊⾊墨⽔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填写清楚。3.考⽣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选择题请⽤直径0.5毫⽶⿊⾊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效。4.本卷命题范围:⾼考范围。⼀、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1.炭疽杆菌既能营寄⽣⽣活,也能在特定条件下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分⼦分解成有机⼩分⼦,摄⼊胞内再分解为⽆机物并释放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炭疽杆菌遗传物质的单体是4种核糖核苷酸B.炭疽杆菌中的胞外酶在分泌到胞外前⽆需内质⽹参与加⼯C.炭疽杆菌和动植物细胞均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增殖D.判断炭疽杆菌为分解者的依据是其能将有机⼤分⼦分解为有机⼩分⼦2.蛋⽩质是⽣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质结构、功能和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某些蛋⽩质被磷酸化后,其结构和功能均可发⽣改变B.经巴⽒消毒后的⽜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紫⾊反应C.某些酶的氢键或⼆硫键被破坏会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D.肌动蛋⽩和肌球蛋⽩的区别仅在于肽链折叠成的空间结构不同3.⼈体衰⽼程度可通过⾎液中衰⽼蛋⽩质的含量来评估。研究⼈员对各个年龄段⼈群的⾎浆进⾏蛋⽩质组学分析,测定了⼈类⾎浆蛋⽩质组谱在整个⽣命周期中的波动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体衰⽼的过程是组成机体细胞普遍衰⽼的过程B.染⾊体端粒受损、⾃由基攻击等均可能导致细胞衰⽼C.与年龄密切相关的蛋⽩质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差异D.衰⽼不是⼀个连续均匀的过程,⽽是存在明显的转折点4.下列对“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格⾥菲思实验结论为加热致死的S型菌释放的DNA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B.艾弗⾥实验通过酶解法去除S型菌的DNA后,剩余物若注⼊⼩⿏,则⼩⿏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后上清液含有未侵⼊细菌的噬菌体颗粒及蛋⽩质外壳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若保温时间过⻓,则会导致上清液中³²P的放射性显著降低5.在⾃然界中,植物不断受到⼲旱、⾼温、寒冷等⾮⽣物胁迫的挑战,表观遗传机制参与了植物应激反应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番茄果实在冷藏过程中会失去⻛味,其调控机制如图所示,图中DML2表示DNA脱甲基酶,polⅡ表示RNA聚合酶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三4⽉质量检测·⽣物学第1⻚(共6⻚)】LY学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ⅡDML2Pol20℃.有⻛味的蕃茄DML2易挥发基因Pol1112℃DML2缺少⻛味的蕃茄易挥发基因A.促进编码DML2的基因转录会导致易挥发基因甲基化⽔平提⾼B.易挥发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含有启动⼦区域序列的互补序列C.易挥发基因甲基化通过⼲扰PolⅡ与启动⼦结合⽽直接抑制翻译D.易挥发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可通过番茄的有性⽣殖遗传给下⼀代6.在某海域的甲、⼄两座岛屿上,某蝴蝶种群的翅膀颜⾊有深⾊(A)和浅⾊(a),A、a基因的初始基因频率分别为0.7和0.3。甲岛植被茂密,深⾊翅膀利于隐蔽;⼄岛植被稀疏,浅⾊翅膀更易躲避天敌。多年后,两岛蝴蝶⽆法交配产⽣可育后代。导致这⼀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两岛A、a基因频率发⽣定向改变B.两种群基因库独⽴且产⽣⽣殖隔离C.环境对翅膀颜⾊的选择作⽤已停⽌D.翅膀颜⾊表型差异直接导致求偶排斥7.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的⼤致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T细胞①在实验室⾥,将病⼈的T细胞从⾎液中分离出来病毒②病毒载体将CAR编码基因传递到T细胞中病⼈的⾎液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肿瘤细胞死亡CAR-T细胞肿瘤细胞③这些T细胞在其病⼈的⾎液表⾯表达CAR⑤CAR-T细胞识别并杀死癌细胞④CAR-T细胞增殖后回输到病⼈的⾎液中A.从病⼈⾎液中分离出来的T细胞能识别病毒,但不能增殖B.CAR-T细胞发挥了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识别并杀死癌细胞C.肿瘤细胞表⾯抗原能够在识别CAR的同时激活T细胞增殖D.抗原与CAR结合及某些细胞因⼦的作⽤可促进T细胞活化8.⼼房利钠肽(ANP)是由⼼房肌细胞合成并释放的肽类激素,该激素能抑制醛固酮的活性和交感神经的⽣理活动,调节⼼⾎管功能,同时可促进肾脏排钠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NP分泌增加会使机体⼼跳加速,⾎液循环增强B.ANP作为信使传递信息,⼀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后就失活C.肾上腺⽪质分泌的醛固酮和ANP在钠平衡调节中有协同作⽤D.ANP和抗利尿激素作⽤的机制相同,都能参与调节体内的⽔平衡9.下列关于⽣物学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蔗汁含有丰富的蔗糖,是鉴定还原糖的理想材料B.设置pH为3、7、11三组实验,⽤于探究胃蛋⽩酶的最适pH【⾼三4⽉质量检测·⽣物学第2⻚(共6LY⻚)】学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利⽤诱⾍器采集⼟壤⼩动物时,⼩动物会因避光趋湿的特性进⼊收集瓶D.可⽤溴麝⾹草酚蓝⽔溶液是否与CO₂发⽣颜⾊反应来判断酵⺟菌的呼吸⽅式10.⻩河重点⽣态区吕梁⼭⻄麓⼭、⽔、林、⽥、湖、草、沙⼀体化保护和修复⼯程,可使⽔⼟流失⾯积减少率达10%,年均输⼊⻩河的泥沙量预计减少0.2亿吨,林草覆盖率预计增加3%以上,⽔源涵养能⼒明显提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推动绿⾊低碳发展有利于减少⽣态占⽤,增⼤⽣态⾜迹B.通过“退⽥还林还草”等修复⼯程可减少⻩河的泥沙量C.该⽣态修复⼯程应遵循⽣态学的“⾃⽣、协调和整体”等原理D.林草覆盖能使⽔源涵养能⼒明显提升,这体现了⽣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1.传统四川泡菜⻛味的形成依赖于以乳酸菌为主导的⾃然发酵。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的相对含量(或数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菌酶促硝酸盐还原形成的。研究发现与硝酸盐还原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部分杂菌的数量呈正相关,⽽与乳酸菌的数量呈负相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需⽤质量分数为20%~50%的盐⽔制作泡菜B.泡菜发酵初期硝酸盐的酶促还原主要由杂菌完成C.乳酸菌可能主要通过产⽣⼤量乳酸来降低体系中的亚硝酸盐⽔平D.发酵后期,泡菜液pH下降是导致乳酸菌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之⼀12.科研⼈员从某农药⼚废⽔处理系统收集活性污泥,通过富集培养(旋转振荡培养,30℃、转速为150次/分),筛选出扑草净降解菌P-1,流程如图所示,丙中培养基以扑草净为唯⼀碳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富集培养需旋转振荡,说明降解菌P-1可能为好氧菌B.操作甲取菌种前应灼烧接种环并在酒精灯⽕焰旁冷却C.操作⼄中须从上⼀区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以获得单菌落D.经过⼀段时间的培养后,丙培养基上只⽣⻓有降解菌P-113.渍害是因洪、涝积⽔或地下⽔位过度升⾼,导致作物根系⻓期缺氧,对植株造成的胁迫及伤害。某些植物(如⼩⻨)在渍害条件下会通过乳酸发酵进⾏⽆氧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渍害时,⼩⻨地上部分细胞呼吸的产物包括CO₂和H₂OB.发⽣渍害时,⼩⻨根系细胞中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同时产⽣少量ATPC.与正常环境⽣⻓的⼩⻨相⽐,渍害中的⼩⻨根系吸收养分的能⼒降低D.渍害条件下,⼩⻨通过乳酸发酵进⾏⽆氧呼吸是⻓期⾃然选择的结果14.普通果蝇群体中,控制短⽑的隐性基因(b)只存在于X染⾊体上,其⻓⽑等位基因(B)只存在Y染⾊体上。果蝇的正常眼和棘眼是另⼀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短⽑正常眼雌果蝇和⻓⽑正常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₁中正常眼♀:棘眼♀:正常眼♂=1: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眼对棘眼为显性,A/a位于X、Y染⾊体的同源区段B.F₁中棘眼个体⼀定是短⽑类型,⽽且性别⼀定为雌性C.短⽑性状为限雌遗传,后代雄性个体中不出现短⽑果蝇D.若让F₁中正常眼个体雌雄交配,⼦代正常眼:棘眼=3:115.⼈体在受到如辣椒素或炎热等外界刺激时,⽪肤就会产⽣疼痛、灼热及瘙痒感。研究发现疼痛、灼热等的形成与痛痒感受器TRPV1有关。为探究TRPV1与体温调节的关系,某实验⼩组进⾏如表所示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三4⽉质量检测·⽣物学第3⻚(共6⻚)】LY学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实验组别实验材料TRPVI受体相对含量实验结果①TRPVI基因未突变⼩⿏+++体温保持稳定,⽆显著变化②TRPV1基因突变体⼩⿏1+体温⾼于组①③TRPV1基因突变体⼩⿏2+++++体温低于组①注:“+”越多表示相对值越⾼。A.⻝⽤辣椒时,辣椒素与TRPV1受体结合从⽽产⽣灼热感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B.实验组①和②说明TRPV1受体具有降低体温的作⽤,其调节中枢位于TRPV1C.实验组③体温低于组①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TRPV1受体破坏⽽⽆法调节体温D.TRPV1受体在体温调节中起关键作⽤,其编码基因表达⽔平会影响⼩⿏的体温16.科研⼩组对某⾃然⽣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研究,发现该⽣态系统中具有捕⻝关系的第⼀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数值单位是110⁶kJ)。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丙营养级的⽣物能加速该⾃然⽣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第⼆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2.2%C.图中“?”可⽤于⽣⻓、发育和繁殖,约为4.71×10⁷kJD.三个营养级形成的⽣物量⾦字塔形很可能与能量⾦字塔形相同⼆、⾮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2分。17.(10分)某科研团队对⻩⽠幼苗光合作⽤的⽣理过程进⾏了研究,图1为⻩⽠幼苗⼀个叶⾁细胞中的光合电⼦传递链,P680和P700分别表示光系统Ⅱ和光系统I中两种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系统Ⅰ和光合系统Ⅱ分布于叶绿体的上。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的光合⾊素P680和P700主要吸收的是光。P680和P700被称为反应中⼼⾊素,在接受光的照射后会被激发释放出电⼦(e⁻),据图分析,这些电⼦的作⽤是。(2)科研团队利⽤中农15号(B)和津优3号(H))⻩⽠幼苗作为实验材料,⽤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mmol/L(CK)、30mmol/L(T1)、60mmol/L(T2)]进⾏处理,探究盐胁迫对⻩⽠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三4⽉质量检测·⽣物学第4⻚(共6⻚)】LY学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①由图2可看出,盐胁迫对⻩⽠幼苗叶⽚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CK)相⽐,各处理组的叶⽚净光合速率均显著下降,且随着的增加,净光合速率下降程度也逐渐加⼤。根据图2分析,中农15号和津优3号两个品种中更能耐受盐胁迫的品种是。②由图3可看出,盐胁迫对⻩⽠幼苗叶⽚⽓孔导度(Gs)存在显著影响。结合图2和图3分析,若0~3d内胞间CO₂浓度明显下降,则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填“⽓孔因素”或“光合同化CO₂能⼒”)。③已知亚精胺(可溶于⽔)能缓解盐对植物净光合作⽤的胁迫。某兴趣⼩组设计相关实验进⾏验证:他们将中农15号⻩⽠幼苗⽤60mmol/LNaCl溶液胁迫9天后进⾏分组实验,请写出分组及各组处理的操作:;在其他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段时间后,测定并⽐较各组的。18.(13分)某⾃花传粉植物的花有红花、粉花和⽩花,由A/a、B/b两对基因控制,已知⽆基因A时,均表现为⽩花。欲研究该植物花⾊的遗传规律,实验⼩组利⽤纯合亲本进⾏相关实验(如表所示),其中⽩花甲和⽩花⼄基因型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项⽬PF₁F₂实验1红花×⽩花甲红花F₁⾃交→红花:粉花:⽩花=9:3:4实验2红花×粉花红花F₁⾃交→红花:粉花=3:1实验3红花×⽩花⼄红花F₁⾃交→红花:⽩花=3:1(1)根据实验1可判断该植物花⾊的遗传遵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2)实验2中,F₁雌株的⼀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让F₂中的所有红花植株间进⾏⼈⼯随机授粉,则⼦代的表型及⽐例为。(3)已知基因A、a位于6号染⾊体上,实验⼩组进⾏实验3时,偶然发现实验3的F₁中出现红花和⽩花,让其分别⾃交后,F₂出现红花:⽩花=3:4。对上述异常原因进⾏分析发现,亲本红花的6号染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27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27质量监测化学试题+答案
2025-05-02 16:55
10页
-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27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
2025-05-02 16:55
12页
-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4月27质量监测英语试题+答案
2025-05-02 16:55
14页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地理+答案
2025-05-02 16:55
9页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俄语答案
2025-05-02 16:55
1页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化学+答案
2025-05-02 16:55
10页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俄语
2025-05-02 16:55
6页
-
山东省聊城市2025年高考模拟试题(二)历史+答案
2025-05-02 16:55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