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湖北省“黄鄂鄂”2025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
湖北省“黄鄂鄂”2025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
格式:docx页数:8页大小:1.2 M上传日期:2025-05-07 00:06浏览次数:397 侵权/举报

2025届高考模拟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命题学校:鄂州高中命题教师:左炜炜余菁萱审题教师:朱广考试时间:2025年4月24日上午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屈家岭文化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截止2007年,在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了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石锄、石匕等多种石器,和缸、罐、盆、鼎足等多种陶器。据此可推知,屈家岭文化时期()A.农业与手工业分离B.生产工具制造水平发展迅速C.生产方式多样D.社会组织能力强大2.下表中的中国古代儿童称谓最能反映出哪一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A.宗法制B.科举制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D.礼乐制度3.据《通典》记载:“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匿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救济的意思)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赢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匿乙而不当坐。”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春秋决狱()A.造成了法律与伦理的冲突B.呈现出法律儒家化的特征C.蕴含着一定理性化特征D.体现出礼法并用的施政方针4.《后汉书》中曾记载:“汉典旧事,丞相所请,靡有不听。今之三公,虽当其名而无其实,选举诛赏,一由尚书,尚书见任,重于三公,陵迟以来,其渐久矣。”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后开始的中外朝制度B、丞相权力的加强C、三公已经成为虚职D、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5.钱穆提出“诗心即史心”,主张通过诗歌理解时代变迁。《岁晏行》中这样描述诗人所处的时代:“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行》诗人所处的时代最可能是()A.北魏B.清朝C.唐朝D.宋朝6.栾成显在《明代黄册研究》中写道:“万历休宁县二十七都五图黄册底籍在每甲末尾开报几个名存实亡的绝户,年龄多在百岁至二百岁以上。”文中这一现象反映了()A.明代国家治理的强化B.中央集权受到冲击C.明代户籍管理废弛D.明代赋税制度变革7.清朝设乡约制度,每月两次宣讲“圣谕”,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合水县志》记载,“偶有口角是非,批令该处乡约会同公正绅耆查覆”。由此可见,清代乡约组织()A.增强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度B.保证了地方的长期稳定C.借助宗法纽带加强了中央集权D.有利于完善基层民主自治8.革命党人陈天华表示,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虽不及《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陈天华的发言()A.有利于革命思想传播B.说明民约理论与传统民本思想无异C.主张恢复传统秩序D.对革命认知不够深入9.1928年,中英签订《中英关税自主条约》,英国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推动该条约签订的直接因素是()A.英国对华政策调整B.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英国殖民体系受到冲击10.下图为1936年3月22日《申报周刊》上刊登的漫画《两条被牺牲的牛》,图上一条牛的背上写着“华北”,一条牛的背上写着“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下方绅士们身上则写着“日内瓦”,作者的创作意图是()A.表达对国际局势的忧虑B.反对法西斯主义C.揭露国际联盟虚伪软弱D.要求尊重各国独立主权11.下图为亚历山大在位时期发行的钱币,胜利者佩戴的象皮头盔,模仿身披刀剑不入的尼米亚狮皮的祖先赫拉克勒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头上的公羊角是埃及阿蒙神的象征,钱币背面印着一头向右行走的大象,据此可知()A.亚历山大帝国钱币铸造工艺领先世界B.亚历山大帝国境内商品贸易交流频繁C.亚历山大东征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D.该货币是当时亚历山大帝国境内唯一流通货币12.16世纪,德国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进行济贫改革,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日常管理。材料反映出当时()A.工商业发展加剧社会矛盾B.资本主义制度走向完善C.宗教改革助推社会治理世俗化D.民主制度缓和社会矛盾13.下图为路易·大卫于1793年创作的《马拉之死》和保罗·波德里于1860年创作的《刺死马拉后的科黛》。前者通过宗教化符号,将马拉塑造为革命精神的化身;后者则让科黛成为画面中心的主角,马拉的尸体被压缩至背景,通过科黛的镇定姿态,暗示对马拉所代表的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的批判。两幅绘画作品作为史料,最能说明()A.不同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B.绘画史料难以客观记载历史C.其价值取决于作者所处时代D.使用时应辨别作者意图14.下表为1846-1865年英国海外进口变化情况表,表格所反应的变化可以用来说明()海外进口印度棉花(磅)美国棉花(磅)18463454014340194939318654459476001115890608A.英国对外贸易处于逆差地位B.英国社会生产力发展C.英国工业制成品美洲地区竞争力减弱D.资本输出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5.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反映全球化进程中()​A.南北发展差距聚焦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异,与英、美行为无关。​B.民族主义抬头是表象,背后有更深矛盾。​C.是对跨国资本冲击本国利益的抵制,反映国家主权与全球资本自由流动的矛盾。​D.与福利国家制度结构性危机关联不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5分,19题12分,共55分。)16.[中国古代的交通]材料一材料:图1:秦朝主要交通示意图图2:唐朝主要道路示意图——摘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历史地图册  图3:元朝主要驿站和驿道分布示意图——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地图册材料二明朝之初,朝廷十分重视边境地区的稳定和交通状况,因此大力修建边境地区的道路,调遣人力疏通运河,极大地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中后期,明朝和蒙古的茶马开始互市,有力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郑和率领船队南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现在的索马里地区,极大的促进了明朝远洋运输能力的发展……工部都水清吏司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全国范围内的道路和水利事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典规。此外,明朝时期还形成了道路、关卡管理制度以及车马商船税务征收制度,是一套完备的交通运输管理体系。——摘编自孙驰《浅析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重要阶段及节点》(1)据图1、图2、图3,列举秦至元的交通变迁并说明原因。(8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17.[中国近代的外交]材料一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安抚笼络)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调整步伐、转换身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晚清士人“商战”观念的兴起直接原因应是西方重商主义的冲击。“商战”一词,最早见于186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的书函中。薛福成认为西人追求富强,以工商为先。1894年甲午战争后,晚清绅商初步萌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意识,呼吁商人确立“公共思想”,尽“公共义务”,通过“商战”御侮救亡。还应看到,国人在经历义和团武力排外失败后,正是在“商战”观念的荡激下,逐渐认识并采取一种理性的、文明的排外方式。在此语境下,“商战”观念成为影响全国的社会思潮,有力推动了民族工业春天的到来。——摘编自张红蕾《晚清士人的商战观念研究》(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清政府的外交态度。列举态度背后的影响因素并指出此后外交发展走向。(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商战”观念的内容,并分析其兴起及发展的原因。(8分)18.[国际贸易战]材料一 19世纪初期,美国的制造业产品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在技术水平上明显落后于英国。这一时期美国的禁运法令甚至导致英美贸易中断,使得美国经济更加依赖于“内循环”。在19世纪前期,美国通过的关税法案及其多次修订,都“以贸易保护为主要目的”。共和党为美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构建了基本的政策框架,其中三项核心政策“支撑了19世纪晚期美国的工业化”:首先是推动一个庞大、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其次是坚持国际金本位制度,从而保证了美元汇率的稳定、降低了投资风险;第三是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出口完成了从以农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品为主的转变,1860年美国制造品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而到了1910年,这一比重已上升至60%。——摘编自王曙光《美国工业化、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进程对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启示》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逐年扩大,日本优势产业中许多高端产品都对美国的市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发起了贸易战。由于日本的出口依赖于美国市场,在整体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同时日本考虑到维护日美关系,并未进行坚决的反制,而是一味妥协。1985年,日本被迫与美、联邦德国、法、英签署了广场协议。之后日元疯狂升值,使得日本出现大量经济泡沫。此时,日本政府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导致日本经济全线崩溃。最终,日本付出了惨痛代价,经济和社会都陷入了长期停滞。——摘编自李婷婷《日美贸易战与中美贸易战对中日双方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美国共和党推进构建工业化政策框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在日美贸易竞争中的特点,并指出其对当前我国的发展有何启示。(8分)19.[中华文化的历史韧性]材料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演进中,凭着自身的品质,在广袤的中华大地扎下深根,把一种不易获得、也不可多得的文化基因,牢牢地嵌入到中华文化的血脉当中,使之成为当今世界独树一帜、无以伦比的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余秋雨曾评价道:“这是一种横跨几千年的历史韧性,几乎变成了一种历史惯性。不管承受何等风波依然存活,不管经历多少次将亡濒死,依然重生,那就不存在什么侥幸和偶然了,而是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命。”——摘编自阮静《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国文化传播》根据材料,围绕“历史韧性”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现清晰。)(12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