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语文答案
语文答案
格式:pdf页数:6页大小:501.7 K上传日期:2023-11-21 17:53浏览次数:448 侵权/举报

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语文参考答案(2023.2)1.C【解析】错在“均以大团圆结局”。原文为“体现出这种大团圆的中和之美”,即“诗、词、小说、散文体现了大团圆结局所具有的中和之美”,不是“均以大团圆结局”。2.B【解析】错在“更重要的是获得情感和谐”。“注重情节完整,人物命运有所终结”是追求形式上的和谐美”,大团圆结局才是获得情感和谐美的手段。3.C【解析】C项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能成为君子,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和谐观;A项谈的是君子与小人在处事为人方面的差异;B项是孟子的“仁政”学说;D项孔子指出了学《诗》的益处,兴、观、群、怨是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4.①基本原则不同:中和之美的基本原则是万物诞育,天人合一;西方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形式和谐,比例对称。②功能不同:中和之美沟通天人关系,西方美学沟通理性与感性。③思维方式不同:中和之美为古典形态的现象学“间性”思维与“有机性”思维,西方为一分二、主客二分的思维。④起源不同:中和之美起源于农耕文明(万物的运行规律),西方起源于商业文明。(答出不同的内容即可,每点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5.①“家道复兴”与“中举出家”“雪天拜别”(这组情节)体现了中和之美(或符合中和之美的文艺思想)。②在贾府衰败,宝玉出家的悲剧中,增添了“家道复兴”的大团圆因素,调节了人们过于悲伤的感情。③体现了刚柔相济的中和之美,“家道复兴”的喜剧和“出家”的悲剧相互制约、渗透、融合,丰富了小说的表现面和力度。④这样的结局不十分强调对立和斗争,强调调和矛盾,有利于维护旧制度(或“科考”“中举”“家道复兴”的大团圆结局,削弱了小说对封建大家族衰朽制度的批判力度,不利于引发人们对封建制度的思考,体现了中和之美的局限性和保守性)。(第①点指出“中和之美”1分,第②③点任1点2分,从大团圆或和谐的角度分析情节可得2分,从刚柔相济或悲喜剧的角度分析可得2分,第④点评价1分,总分不超过4分)6.C【解析】“孩子的蒙昧状态”理解不当,孩子们讲述的故事来自于民间传说,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我”对此“同情”错误。7.D【解析】隐喻内容错误。箍桶匠头顶着木桶被误以为是脱力希卡,并引起了巨大的恐慌,体现了村民们思想的蒙昧无知和可笑,增添了幽默的色彩。脱力希卡在农村的传说反映俄国社会即将迎来变革。由于受思想认识和信息闭塞的局限,代表社会发展变革的新思想新阶层被农奴主和农奴说成是具有神力的脱力希卡。镣铐锁不住他、诱惑基督徒、狡猾等,体现了脱力希卡所象征的新阶层新力量与当时的统治制度是对立的。大家既害怕脱力希卡,又等着他来,体现了农奴对变革既好奇又畏惧的心理。8.巴夫路霞是一个刚强勇敢(机敏从容)、聪明幽默、向往美好生活的孩子。①刚强勇敢:独自骑上马跟着狗勇敢地冲入夜幕去查看情况,对潜在的危险无所畏惧(或他敏捷从容,他骑马、下马的动作非常敏捷,不多时就管理好了受惊的马群)。②睿智幽默:对生活的常识比其他同伴多,讲述脱力希卡的故事时活灵活现,引人发笑。③向往美好生活:坚信小山鹬飞向的是一个没有冬天的暖海,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9.①运用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来描写环境,文中作者写夏夜的气味、风吹芦苇的声音、天空的星星,细腻丰富的感官描写使自然环境真实可感。②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空拟人化,以纯洁、庄严写出了天空的黑暗和广袤,把夜比作柔软的帐幕,写出了夜晚的宁静美好。③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环境特点。以大鱼拨水、芦苇的瑟瑟声、狗叫、小山鹬的叫声反衬夜晚的宁静和神秘。④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我”刚到孩子们身边时,有新鲜的夏夜气味,到孩子们睡着的时候强烈的气味消失了,夜晚从黄昏的潮湿的凉气到午夜的温暖干燥再到凌晨的湿气,细微的变化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全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⑤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在描写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俄罗斯大地的赞美,天空是壮1丽、庄严的,气味是特殊、醉人的,情感的融入使自然变得更加美丽更有神韵。(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其中,第①点从感官的角度分析,写出1种感官加分析可得1分,写出两种加分析可得2分;第②点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写出1种修辞手法加分析得1分,写出两种加分析得2分)10.D11.C【解析】“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中的“文章”指法令制度。12.C【解析】“感到困惑”错误。“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疑”为“怀疑”,句意为“我本来就怀疑(预料到)大王您可能不会采用”。13.(1)现在您庄重地(严肃)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赶来在朝廷上教导我,我想改天再听您的教诲。(俨然:庄重严肃的样子;庭:在朝廷上;异日:改日,各1分。句子大意1分,落在“愿以异日”上,该句为省略句,补上省略的内容,如“希望改日再听您的教诲”“希望改天再说”,意思相近即可)(2)于是就废却文治,使用武力,用优厚待遇蓄养勇士,缝制盔甲,磨砺兵器,(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厚:用优厚的待遇;缀甲厉兵:缝制铠甲,磨砺兵器;效胜:取得胜利;各1分。句子大意1分,落在“乃废文任武”,意思为废除文治,使用(任用)武力,意思相近即可)14.①极力夸赞秦国(指出“称帝而治”是完全可以做到),以此打动秦惠王;②从历史角度出发,着力证明诸侯争霸非战不可;③批评如今的国君继位者,试图用激将法使秦惠王接受他的意见。(得分点:夸赞秦国国力,列举通过战争称霸天下的例子,斥责当今诸侯各1分,顺序正确,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参考译文:苏秦起先用连横的策略游说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等富饶之地,北面有可用的胡貉和代马,南面有可作屏障的巫山、黔中,东面有牢固的崤山、函谷关。土地肥美,百姓殷实富足,有万辆战车,有百万武士,有千里沃野,积蓄丰厚,地理形势优良便利,这就是所谓的天府,雄霸天下的强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如果)习用车骑,教以兵法,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统治天下。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请允许我奏明这样做的成效。”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庄重地从老远跑来在朝廷上教导我,我希望改天再听您的教诲。”苏秦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接受我的意见。过去神农讨伐补遂,黄帝讨伐涿鹿、擒获蚩尤,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善于作战而称霸天下。由此看来,哪有不用战争手段的呢?古代各国派遣使者,车辆往来,奔驰于道,商谈结盟,天下成为一体,有的约从有的连横,没有把武器甲胄储藏起来。穿着华丽的文士能言善辩,战争却难以止息。愈是玩弄繁缛文辞,天下就愈难治理好。说的人把舌头说破,听的人听得耳朵聋,却不见成功,(嘴上说)躬行仁义,恪守诺言,却不能使天下人相亲。于是废却文治,信用武力,以优厚待遇蓄养勇士,缝制盔甲,磨砺兵器,(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想空坐着就获取利益,安然兀坐而想扩展疆土,即使是上古五帝、三王、五霸,贤明的君主,常想安坐而获利,势必不可能,所以用战争来续成大业。如果地域广阔,两军就可以相互进攻;如果地势狭促,就要杖戟相交,展开白刃战,然后方能建立大功。现在要想并吞天下,凌驾于大国之上,使敌国屈服,控制海内,统治百姓,让诸侯称臣,非发动战争不可。现在在位的国君,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道理,个个教化不明,治理混乱,又被一些人的奇谈怪论所迷惑,沉溺在巧言诡辩之中。这样看来,大王您原本就不会采纳我的建议的。”苏秦游说秦王,一连十多次上表奏章,但他的建议始终都没能得到采纳。他穿的黑色貂皮衣服破了,带的百斤黄金也花光了,钱财都用完了,不得不离开秦国回到洛阳老家。他腿上缠着绑腿布,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担着行囊,神情枯槁,面容憔悴,脸色黄黑,神色很羞愧。15.D【解析】“分别描写了严光垂钓、渔樵的生活场景”错误。王诗的颈联通过想象描写了严光月夜垂钓放歌的生活场景;张诗最后一句点出“渔樵”,没有描写渔樵的生活场景。16.王诗使用姜子牙垂钓的典故(1分),赞扬姜子牙匡国济世的功业,提倡为国效命的情怀抱负(1分),含蓄地表达了对严光归隐的批评(1分);张诗则对严光选择隐居高度赞2许,(1分)“不羡”“宁与”(1分)表达了对严陵不慕名利的敬佩之情(1分)。注释:王贞白是唐末著名诗人,早年曾两中进士,并曾游历边塞,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歌在晚唐颇具特色,题材宽广,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关注;诗境疏朗开阔、旨趣深远,情感平和中正却不失慷慨之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王贞白诗歌的特色,与其人格特质不可分。王贞白早年在白鹿洞书院求学,曾写下“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句。后来两次考中进士。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登第七年后才被授职校书郎。初入官场,王贞白就写诗指斥奸佞小人,希望匡扶朝廷重回圣明社会。但王贞白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唐末政治上的污浊与腐败,在很多首诗中都鲜明地反映了这种思想情绪。他不仅对那些贪官污吏痛加斥责,而且对苦难的劳动人民表现出无比的同情。他赞赏严子陵那种“下视汉公卿”(《题严陵钓台》)、“高卧不示荣(《钓台》)的风格,而同时也反对并批评严子陵的置国家安危而不顾的消极态度,写道:“垂钓月初上,放歌风正轻。应怜渭滨叟,匡国正论兵。”(《题严陵钓台》)。17.(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8.如出一辙(大同小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目共睹(毋庸置疑)19.B【解析】从后文指出包豪斯理论对乔布斯的影响看,应强调“乔布斯是包豪斯理论的追随者”,结合后面的“建立”“融化”等语句,从句子结构和表述内容来看,与之衔接的句子应是“他完美地诠释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和谐关系”。20.把科学的发展比喻成后浪覆盖前浪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2分)把艺术拟人化,“青春永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艺术能永远保持鲜活的生命力的特点。(2分)21.第一处用“我们”,蕴含情感(更好地表现出人类对家园的热爱),更能突出人类占据自然的自私行为(有利于引发自我反思)。(2分)第二处用“人类”,显得更冷静,便于客观陈述科学理论。(2分)22.①类似的现象不只是在中国出现②野草获得了新的生存空间(给小草留出了生长空间)③让出一些地球空间给其他生物。23.作文(一)解读材料作文题给定的材料共4句(以句号为准),可分二层:1.第一层次第一层次是第1句,即“书法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一层给书法下了定义。首先定义了书法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次还明确了书法的特征是“文字美”。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书法”和“美”,明确了书法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观点。这一层次主要讲“是什么”,为下两个层次的表述打下基础。2.第二层次第二层次是第2、3、4句。第二句引用了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用笔论》中对书法的论述: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欧阳询的这句论述主要突出了书法的“法”,以及“法”与书法作品的关系。第三句话“这里的‘法’有法度之意,即书写时的笔法和规则。”这句话是对书法的“法”进行具体的阐释:“法”是“法度”,是书写时的“笔法”“规则”。第四句话解释了欧阳询的论述。首先,书法创作要依照法度书写;其次,书法作品要具有审美价值,要成为上乘之作,就必须符合书法的法度。第二层突出强调了书法的法度对于书法的重要性,关联了书法的法度与书法的美的关系。回答了书法的美是如何取得的问题。第二层次中的关键词“法度”,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格式、行为的准则。美,是汉语常用字,本义指漂亮、好看。“美”除了表示具体事物的美好外,还用来3表示抽象意义。如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称为“美德”。美好的事物往往给人愉快的感觉,所以“美”有令人满意的意思。第二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WORD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