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广东省江门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广东省江门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格式:docx页数:13页大小:95.5 K上传日期:2023-11-22 14:26浏览次数:353 侵权/举报

江门市2023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共5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 B.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C.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 D.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出土的文物带有内蒙古地区的风格,说明距今3000年左右新疆与内蒙古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C项正确;材料与丝绸之路无关,排除A项;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断定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2.西汉后期兴起的“九族异姓”说,以“仁”为核心,“亲亲”是其特征。东汉时出现的“九族同姓”说,则将母族、妻族从九族中剔除,以“礼”为核心,“尊尊”是其特征。这一变化()A.排除了外戚干政的困扰 B.构建了新型的思想学说C.有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折射出皇权弱化的现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汉后期兴起的‘九族异姓’说,以‘仁’为核心,‘亲亲’是其特征。东汉时出现的‘九族同姓’说,则将母族、妻族从九族中剔除,以‘礼’为核心,‘尊尊’是其特征。”可知,西汉后期,形成以“仁”为核心的“九族”伦理风尚,东汉时,“九族同姓”说逐渐兴起,母族、妻族被从九族中剔除,“九族”观念在东汉时期的变化,蕴含士人对家族伦理的重新规划,以此突显父族,彰显皇权,整顿纲纪,影响当局政治,从侧面折射出皇权弱化的现实,D项正确;排除了外戚干政的困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是否构建了新型的思想学说,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3.隋末唐初名将秦琼在新旧《唐书》中被塑造为勇武可嘉的代表,而在明代讲史小说书写中,则被描绘成关羽式的忠义双全典型,实现了由乱世骁勇向开国儒将的形象转变。这一角色转换反映出()A.历史人物价值不断提升 B.人物评价缺乏客观标准C.民众的历史认知被颠覆 D.时代变迁影响人物评价【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隋末唐初名将秦琼在新旧《唐书》中被塑造为勇武可嘉的代表,而在明代讲史小说书写中,则被描绘成关羽式的忠义双全典型,实现了由乱世骁勇向开国儒将的形象转变。”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琼形象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唐宋时期的猛将阶段、元明时期的准儒将阶段,以及明末至清代的儒将阶段。在猛将阶段,秦琼形象主要出现在史料记载和与史料有紧密联系的文人笔记中,不论是历史上真实的勇悍还是带有虚构性质的勇力绝人,都体现着对秦琼形象勇武特征的强烈突显;在准儒将阶段,秦琼形象受到杂剧、小说等通俗文学创作规律的影响,逐渐呈现出其他个性特征,如处事周全、理智谦逊,并借此逐步摆脱了符号化的形象;在第三个阶段,秦琼形象的勇明显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智和德的巨大优势,这些性格元素的形成无疑是对前一阶段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秦琼形象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均在此期形成,并最终定型为将、侠、儒兼具的完美人格。秦琼形象的转变体现出时代变迁影响人物评价,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历史人物价值的提升,排除A项;人物评价不同并非是缺乏客观标准,排除B项;秦琼角色的转换并非是民众的历史认知被颠覆,而是时代变迁影响人物评价,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代除设立居养院等机构外,还有为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而设立的举子仓、举子田、慈幼庄,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而设立的和剂局、惠民局,为收治患病囚犯而设立的病囚院等等。这些机构的设置旨在()A.践行儒家仁政理念 B.维护封建纲常礼教C.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转变政府主要职能【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宋代除设立居养院等机构外,还有为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而设立的举子仓、举子田、慈幼庄,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而设立的和剂局、惠民局,为收治患病囚犯而设立的病囚院等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通过设立一系列社会保障机构,帮助众多贫苦百姓渡过难关,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封建统治,C项正确;古代中国加强社会救济意在维护封建统治,并非推行儒家的“仁政”思想,排除A项;纲常礼教指封建时期的三纲五常和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材料所述措施与维护封建纲常礼教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机构的设置目的并非是转变政府主要职能,排除D项。故选C项。5.明朝自永乐年间开始,统治者对其他民族前来归附之人赐封官职,没有姓氏者赐予汉族姓氏,这些人成为明朝时期独特的“达官”群体。此外还在官职授予、俸禄供养以及生活赏赐等方面,给与他们优于汉族官员的待遇。这一做法有利于()A.提升少数民族地位 B.稳定地方社会秩序C.开发边疆落后地区 D.促进民族之间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统治者对其他民族前来归附之人赐封官职,没有姓氏者赐予汉族姓氏,......还在官职授予、俸禄供养以及生活赏赐等方面,给与他们优于汉族官员待遇。”可知,明朝时期,对前来归附的少数民族给予优于汉族官员的待遇,这一做法有利于稳定地方的社会秩序,B项正确;给予优厚的待遇不一定是提升少数民族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信息无法判定是否要其他民族开发边疆落后地区,排除C项;材料中是政府行为,可以促进民族之间融合,但与材料描述的主要思想,稳定社会秩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19世纪80年代,晚清官员张佩纶曾指出,“太公、管子所以富齐之法,盖以工商补农事之不足。今置缉织器械为末务,国家不相讲求,名曰重农贵粟,而仓储田政亦听之民间,甚可惜也。”由此可知张佩纶()A.主张从传统政策寻求富国出路 B.强调重农抑商政策应与时俱进C.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困境所在 D.揭示了学习西方科技的重要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太公、管子所以富齐之法,盖以工商补农事之不足。今置缉织器械为末务,国家不相讲求,名曰重农贵粟,而仓储田政亦听之民间,甚可惜也。”并结合所学可知当甲午以前中国人尚未从制度层面认知西方时,为了国家富强而“师夷”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西方“长技”和传统治国之道存在着异质与紧张,晚清官员张佩纶对《管子》的阐释,代表了他为当时中国筹划的一种理想出路:既国富兵强,保证在列强环伺之下独立自主;又有礼义廉耻,不致因谋求富强而悖理失道,这种阐释反映了张佩纶既借鉴西法又不能明言西方、既回归传统又不能居于正统的自强理论困境,折射出“洋务运动”时期富强模式正当性不足的基本问题,故张佩纶已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困境所在,C项正确;张佩纶并非主张从传统政策寻求富国出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张佩纶强调重农抑商政策应与时俱进,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并非是张佩纶揭示了学习西方科技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7.1905年,一批广东画家创办《时事画报》,先后出版了近百期,发表了大量反对列强欺压、抨击清政府腐败的图文。据此可见,《时事画报》的办刊主旨是()A.提高民众文化素养 B.宣传民族民主革命C.促进中外艺术交流 D.巩固维新变法成果【答案】B【解析】【详解】1905年处于清末新政时期,这一时期清政府已经是洋人的朝廷,而广东地区相对开放,革命思想活跃,《时事画报》发表的内容主要是反对列强欺压、抨击清政府腐败,其意在宣传民族民主革命,B项正确;提高民众文化素养、促进中外艺术交流与题干中报刊发表“反对列强欺压、抨击清政府腐败的图文”显然不符,排除A、C项;维新变法运动在1898年就失败了,排除D项。故选B项。8.武昌起义之后,社会上一度出现了“革命军兴,革命党消”以及各种“毁党”之说。正如同盟会元老的张继所言:“当革命初起,革命党人人欢迎……世局渐定,则觉革命党为害,此殆公例不可逃。”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并未唤起民众 B.军人赢得民心向背C.社会阶层分化加剧 D.革命目的已经实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革命军兴,革命党消”“毁党”“当革命初起,革命党人人欢迎……世局渐定,则觉革命党为害,此殆公例不可逃。”可见无论是一般民众,还是革命党人内部,多认为帝制推翻后,革命亦会随之结束,这反映出大多数民众对革命党、革命军、民主共和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民主的认识还有一定局限,即革命并未唤起民众,A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军人赢得民心向背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社会阶层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革命并未唤起民众,并非革命目的已经实现,且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9.1919年7-8月,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写道:“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开展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巴黎和会的召开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9年7——8月......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咳!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可知,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五四运动,全国各阶层参与进来,宣传新思想,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的觉醒,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展是在1915年开始,与材料中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1917年,与材料中描述的信息不符,排除B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图1是1952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农民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扶持的原则,开展农业互助的场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农业落后局面基本改变 B.土地性质发生根本变革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 D.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52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农民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扶持的原则,开展农业互助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新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到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此漫画就是描绘的土改后的场景,C项正确;1952年,中国农业落后局面尚未改变,排除A项;1952年,此时土地性质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是在1965年底,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公元前5-4世纪中叶,雅典进口货物主要有小麦、铁、锡、铜、造船用的木材、象牙制品、宝石、皮毛,以及种类繁多的日用品(包括亚麻布和莎草纸)等,而它最大的出口物品则是白银。这表明当时雅典()A.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B.重视工商业发展C.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D.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雅典进口货物主要有小麦、铁、锡、铜、造船用的木材、象牙制品、宝石、皮毛,以及种类繁多的日用品(包括亚麻布和莎草纸)等,而它最大的出口物品则是白银。”可知,雅典进口货物以生活物质和日用品为主,而其需要支付大量的白银用于进口,说明当时的雅典可供出口的商品很少,经济发展陷入困境,D项正确;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与材料信息描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重视工商业的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定雅典是否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C项。故选D项。12.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帝国境内主要道路有372条,总长度8.5万公里。公路的每一段有精确的里程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