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一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五)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书如其人”是传统书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大部分书论家的论述各有侧重,直到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才明确提出“书如其人”的命题:“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产生于对汉字的书写,是书写汉字和文本的艺术,而汉字与文本是实现“书如其人”的基础和支点。那么,以汉字书写为存在基础的书法是如何具体实现“书如其人”的呢?书法的直接对象——汉字具有形象性。每一个汉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构成其结构的笔画相互交叉,这种交叉的关系分割出了不同的结构空间,这种复杂的空间关系具有建筑的意味,就使得汉字即使不再具有原始文字的象形性而仍然具有造型特征。而这种造型特征是通过被规定的书写顺序产生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笔顺。汉字的笔顺既是对书写的规定,同时也是对欣赏的规定,笔顺的存在能够使得书者的动作完整而准确地保留在纸面上。古代书家一直承认并追求心、手、笔三者的一体性,观者能通过笔迹实现对书写活动的还原。在这个过程中,书者与观者就能达到高度的统一,这就把书者与观者通过作品联系起来。具有意义的文字再加上可见的形象,如同声音配上形体表情,那么观其书就会有如见其人的感觉。书法很容易跟书者联系在一起,古人的字迹如其人在场,不仅是因为文字能传递思想,更是因为文字具有外在的形象,因此书法作品与书者的人品、学识、才情就被看作是统一的存在。除此之外,汉字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文字学。中国汉字历史悠久,且一直保持着长久的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多种字体,并最终形成了以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字体为主的文字系统。楷书与行书成为日常实用的常见字体,篆书、隶书尤其是篆书则成为文字学的研究内容。书法创作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的准确性,特别是以篆书、隶书为内容的书法创作;其次还会涉及用词是否准确的问题。这就要求创作者对于文字学有一定的学习基础。篆书、隶书作品能显现出其文字学的学识修养,属于刘煕载所说的“如其学”。书法的间接对象——文本具有言志与载道的功能。书法的文本既包含具有艺术性的文学作品,还包括最为常见的日常书写文本。音乐、美术、舞蹈和戏曲等都是艺术,但在生活中我们不会时时刻刻都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唯独书法艺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使用之中。书法史上的经典作品很多产生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日常书写与书法艺术浑然一体,其文本内容往往是作者才情、思想与学识的一种展现。如果说诗言志、文以载道,那么书法所面对的就是志与道,志与道就成为书法隐含的内容。因此,对于书法的品评与创作很容易与学识、志向结合在一起,1人格在书法作品中的表现无法脱离书法的文本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书法具有表现人格的功能,但是这种关联性并非是绝对的,是不对等的。清末民国时期的书家李瑞清曾以作品为岀发点去判断书者的性别、年龄和品貌,结果差之千里。书法作品所表现的风格与作者的关联应该是微弱而短暂的,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其书写时情绪的起伏变化与作品中的笔墨变化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摘编自公丕普《“书如其人”思想的逻辑支点与时代困境》)材料二:正如书法史上不断有像颜真卿这样的书家印证着“书如其人”一样,也有层出不穷的个案印证着“书未必如其人”的观点。北宋蔡京乃一代奸臣,人品卑劣,臭名远扬,但其在书法理论和创作上都有很高的造诣。立足于书法活动这一本体立场,我们会发现“书如其人”的理论漏洞。第一,线条形象的视觉传达方式是抽象的。作为汉字笔画的线条是书法艺术的最基本语汇,它在多大的程度上能表达书家的精神内容因素?现代心理学的试验虽然可以证明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疾缓、枯湿、厚薄等形式特征,能引起人心绪上的反应,但是这种情绪的波动与书法的表达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模糊。书法作品的意象神采不是具体的形象,而是抽象的点线符号,它没有直观的音容笑貌,不是直接的语言表白。欣赏者和书家都无法确定和分清这样写是“悲”那样写是“乐”,这样写是“忠”那样写是“奸”。以书法史上张瑞图、秦桧等典型为例,欣赏者无论如何也无法在他们作品的形式构成中找到其低劣卑鄙的根据。第二,从现实人格到艺术人格存在审美转换的环节。也许有人说,书法线条不能直接表现书家的主体精神,那么书家可以选择特定的文字内容来书写,不就可以表现特定的内容了吗?书家固然可以选择不同的书写内容,但因书写的动作惯性而形成的动力形式和笔墨情调却可以非常相似。生活场景中的书家和创作中的书家不是等同的,道德活动中的书家和审美活动中的书家也完全可能判若两人。书家可以从日常生活状态转换成审美状态并将日常主体精神的负面内容转换成适合书法表达的形式,通过锤炼技法,不断提高转换率实现美化作品的目的。进而言之,一个人格上猥琐卑劣之人完全可能具备极高的审美创造力,人格的尊卑只是评判书家书作好坏的参照,而不是强制性的标准。欣赏者要对作品作出审美评价,而不是对书家作出伦理评价。(摘编自沈伟棠《“书如其人”:一个古典美学命题的辨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如其人”是我国传统书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虽然书论家多有论述,但清代刘熙载是明确提出这个命题的第一人。B.汉字的笔顺对书者和观者都具有规定性,书者按照笔顺将作品呈现在纸面上,观者可以通过笔迹还原书者的书写活动。C.实现“书如其人”离不开书法的直接和间接对象——汉字与文本,这两者能反映书者的学识,也能彰显其才情和志向。D.现代心理学试验可以证明线条的不同形式特征能引起人心绪上的反应,但欣赏者仍难以从线条变化中判断书者的道德。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书法中汉字笔画或线条的问题,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B.书法的文本既有文学作品,又有日常书写文本,往往更能体现出书者的思想与学识。C.书写的书体和文本内容相同,但书者不同的情绪会使呈现的作品风格类似而又存在差异。2D.一个不道德的人可能极具艺术才能,我们难以从其书法作品形式构成中找到他道德卑劣的根据。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书未必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3分)A.“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苏轼《题鲁工帖》)B.“观晋人字画,可见晋人之风猷;观唐人书踪,可见唐人之典则。”(《金石略序》)C.“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D.“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心为本,而笔乃末矣。”(王绂《论书》4.材料一论述层次清晰,请简要分析。(4分)5.下面这幅获奖篆书作品“过犹不及”(《论语》),刚健洒脱,由向羲小学一女生现场创作。请结合材料对此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小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马阿来文本一: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风,这一切就是马。马们一匹匹从山上下来。可那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我们上了马。马队主人没有马骑,那一头乱发的脑袋在我膝盖那个高度起起落落。我问刚才他把马叫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另一种东西。马所以是马,就是因为在食物方面有着自己特别的讲究。在这一点上,马和鹿一样,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所以它们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寻食带露的青草。故乡一个高僧在诗中把这两者并称为“星空下洁净的动物”。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伸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我的那一匹,就从我手上,伸出舌头来,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吃进肚子里去了。半夜里醒来,先是看见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那些简陋的鞍具也卸下来了。月光不论多么明亮,都是一种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这样的因造成了一个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响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3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来,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骑手建立情感。它舔我左手,又去舔右手。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被子里,抚摸着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过去我所知的马是黄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马,那些马总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电视画面里,那匹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驮着我,在一个孕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顶着刺眼的阳光,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这一来,它们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了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马的主人说,以前,有人从别的地方买来过名马,但在崎岖的山路上,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那些神气十足的马在我们这里没有用处,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铛,驮着我们上路了。这时,有人发现,骑这些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着缰绳,它们自会顺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来告诉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这些马确实该有另一个名字,就叫牲口。这些牲口这样走着,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使高大的身躯日渐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坷。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有删改)文本二:在阿来的散文中,言说主体的身份影响着他散文的述说视角。不同的社会身份让阿来看到不同的社会、自然景观。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摘编自冯茂桐《阿来散文的艺术特色》)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扣题,点明在
2023届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试卷(五)语文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