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模拟试卷(二)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1990—2022年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分布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A.中国进入青铜时代 B.社会动员能力较强C.还未产生贫富分化 D.文明神权色彩浓厚2.东汉明帝名庄,班固撰《汉书》,称“庄子”为“严子”。师古注:“严子,庄周也。”称西汉的学者“庄忌”及其子“庄助”为“严忌”和“严助”。这说明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 B.中央集权不断发展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皇帝独尊地位凸显3.《隋书》记载,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高祖又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于是记账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反映出当时A.全国人口大幅增长 B.土地兼并情况严重C.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D.三教并行局面稳定4.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陵之险,虎豹之虞。……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这说明A.唐朝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 B.唐政府未能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辖C.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荒垦田工作 D.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5.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A.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B.形成了精密的体系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受自然哲学观影响6.明洪武十九年,政府规定:“令籍诸工匠、验其丁力、定以三年为班,更番赴京,输作三月,如期交代,名曰轮班匠。”明成化二十一年,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这一变化A.源于新生产方式的推动 B.提高了工匠的社会地位C.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反映出重农政策的松动7.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译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A.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B.为皇权的存续寻求理论依据C.传播西方科学知识 D.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8.下表是1937—1946年北京外侨人口统计,这反映了A.二战使中国成为主要移民区 B.民国政府开放程度提高C.民族战争形势影响移民选择 D.欧洲各国对华侵略加剧9.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突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以及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人民政府采取了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的举措。这一举措A.突破了“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束缚B.是对“一边倒”方针的灵活变通C.试图建设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D.重视发展独立自主多边外交关系10.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修改后的9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921件,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A.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B.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C.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D.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11.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希腊人。在这里,不少希腊人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陪葬俑。同时,希腊商人还将铁器带到这里,而铁器则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A.地域文化的交流 B.埃及手工业的落后C.宗教信仰的融合 D.希腊化时代的到来12.13世纪之后,禁奢法令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意大利各个自治城市的立法条令之中,仅15世纪整个意大利地区就颁布了83部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潮流直至18世纪才逐渐偃旗息鼓。这些法令的颁布A.契合了人文主义 B.受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推动了价格革命 D.阻碍民众生活水平提高13.1793年,华盛顿遇到了一系列法律问题,他指令国务卿写信给最高法院大法官,要求他们提供意见。大法官回信说,经过慎重考虑,如果他们经不起诱惑而对与法庭职务无关的国家大事发表意见是不恰当的,因此拒绝发表意见。他们还提醒道,总统只是行政分支的首脑,宪法规定他只有权召集行政分支的官员,法官不归他管。这一事例表明的政治理念是A.权力分立B.主权在民C.共和主义D.联邦原则14.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大洲,下图是使用民族边界绘制的非洲地图,与这一状况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二战后非洲独立国家数量众多 B.民族自决原则的传播C.宗主国任意划定殖民地的边界 D.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15.1917年,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在党内外引发争论,有人认为提纲“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并提出“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好将来要用它烤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列宁则强调俄国历史的特殊性,认为俄国已经“有充分可能采取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据此可知A.发动社会主义革命具有紧迫性 B.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结束C.列宁依据实践发展了革命理论 D.武装夺取政权的条件成熟16.1930年代,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20世纪40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超能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国队长等,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深受美国及世界民众的喜爱。这一现象A.反映美国企图建立文化霸权 B.加剧了冷战紧张局势C.是现代影视技术发展的成果 D.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得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政治改良也提上议事日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民间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甚至依稀可见近代市民社会的雏形。但令人不无遗憾的是,这种良性互动关系未能得以长期维持,加之社会自身存在种种难以克服的缺陷,导致近代中国始终无法孕育出成熟的市民社会,也无从根本改变一以贯之的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性特征,更难以使近代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发展之路。—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材料二在东西较量中,西方在近代逐渐强大,并建立起世界殖民霸权,而东方却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从此一落千丈。有学者分析,西方赢得这场较量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崛起。这三个因素不是齐头并进的,它们有时合作、有时对立,相互缠绕、相互塑造每个因素都存在几种不同的细分模式。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推测出,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其实有很多种。—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呈现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国家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建国后,以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前苏联金融模式为改革方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改革,通过接管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金融业、取缔外国在华银行的特权等措施,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摘编自崔鸿《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材料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我国农村的金融改革发展就没有停止过。如1996年,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分开,农村信用社成为独立的银行形式;1999年,农村信用社通过承接中国银行的贷款,有效推动了向农村居民开放小额贷款;2003年6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颁布施行;2006年底,村镇银行和小额信贷等诸多有利于农村金融体制发展的金融机构建立,翻开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新篇章。—摘编自李金美《湖南农村金融扶贫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金融体系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人类历史的进步,与文化传播关系甚大。传播机制(包括“文化转出”与“文化接受”两个互动方面)好比是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通过叶绿素实现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累积有机物的接受—转出双向过程。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必须拥有健全的转出—接受机制,方能获取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展;反之,如果转出—接受机制发生严重阻碍,该文化就可能渐趋衰微。——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生态论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化传播与社会进步”,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上图是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种结构式呈现,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12分)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模拟试卷(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C A D C A C B A A B A C C D1.B【解析】根据材料示意图可知,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中,最为主体的是城市或聚居地遗址,体现这一时期各文明已经有了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因此选B项。我国于商周时进入青铜时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是否存在贫富分化,排除C项;示意图中仅有3处宗教遗存,因此神权色彩浓厚无法体现,排除D项。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史书中存在对皇帝姓名的“避讳”现象,这是对皇帝独尊地位的集中反映,故选D项。礼乐制度东周时已经瓦解,排除A项;中央集权聚焦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关系,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避讳之风早有起源,不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排除C项。3.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隋朝政府通过“大索貌阅”清查出大量隐匿不实的人口,体现了户籍制度完善与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故选C项。新附人口是将之前隐匿的人口清查所得,并非实际的人口增长,排除A项;土地兼并与清查户籍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三教并行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4.A【解析】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表明官员的职责是征收赋税,故选A项;“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表明唐政府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理,排除B项;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垦荒田工作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不符,排除C项;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与材料的内容强调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不符,排除D项。5.D【解析】据材料可知,二程构建了人、社会与天地自然的关联,肯定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将个人、社会及宇宙建立了关联;朱熹强调的是人如何面对自然万物。综上可得出,二程与朱熹的观点中都提及自然,这是自然哲学观念影响的结果。6.C【解析】轮班匠可以缴银代役,反映了政府对工匠人身控制的减弱,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故选C项。新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萌芽,诞生于民营手工业,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工匠的服役方式与社会地位没有直接关联,排除B项;重农政策松动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7.A【解析】根据材料中主要是翻译了《美国独立记演义》《苏格兰独立记》内容可知,主要是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激发民族主
2023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3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政治试卷
2023-11-23 10:25
10页 -
2023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数学试题
2023-11-23 10:25
11页 -
2023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二)物理试题
2023-11-23 10:25
12页 -
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风向卷(二)(学生版)
2023-11-23 10:25
6页 -
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风向卷(二)(教师版)
2023-11-23 10:25
9页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风向卷(二)(学生版)
2023-11-23 10:25
6页 -
2023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地理风向卷(二)(教师版)
2023-11-23 10:25
11页 -
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2023-11-23 10:25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