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越绝书》篇的播出,让地方志书中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和思想,引领着更多人去感悟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去思考和探寻“何以中国”的更多答案。要探寻答案,就必须读懂中国地方志里的故事,读懂故事里那些永载史册的人物,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瞬间,还有那些闪耀在字里行间、激荡在心灵深处的人性光辉。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地方志为人们读懂中国故事打开了“一扇窗”。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一部看似平常无奇的《越绝书》,以越地为视角,将华夏千百年历史激荡浓缩其中。从书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子贡一出乱五国”····子贡游说五国、改写五国形势的绝世智谋,勾践转死为生的家国情怀,千年之后,仍然让我们心驰神往、热血沸腾。通过阅读方志里的中国故事,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从中汲取到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除了读懂中国故事,还要关注地方志里的中国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刻入筋骨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是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从《山海经》《禹贡》《越绝书》《华阳国志》一直到如今的新方志,赓续绵延的中国地方志,不仅记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形态,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智慧,保存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基因密码,内含着直抵人心的巨大力量,是我们传承中国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在《典籍里的中国》里,我们看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名场面”:伏生回眸,一眼千年;孙武掷盔,意味深长······这些之所以动人,最重要的是,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越绝书》将越地上的故事讲得动人心弦,其中蕴含的仁义和民本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华阳国志·蜀志》里“望帝啼鹃”的故事千古流传,其中蕴含的奉献精神和民本意识也一直为人称颂至今。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根脉,也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此外,我们亦不能忽视地方志中的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地方志书记载的虽是一个地区的地理风貌、历史沿革和文化进程,但却能以小见大,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越绝书》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留下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的智慧;《华阳国志·南中志》里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留下了以德服人、攻心伐谋的智慧;《南康军志》让初到南康军任职的朱熹,了解到“山川之险易,土壤之肥瘠,物产之美恶,民庶之多寡”,从而“知所当务”。如今的地方志资源,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究其原因,正是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典籍里的中国·越绝书》里说:“无四方,何以中国?”作为中华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部地方志书,就是一张张地方历史文化名片,共同呈现了5000年中华文明脉络,共同勾勒出一幅厚重悠远的中华文化全景图。而这,就是“何以中国”的方志答案!(摘编自朱丹《探寻“何以中国”的方志答案--观<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有感》)材料二:方志以一定区域为记述范围,遵循“越境不书”“全国通典不录”等区域性编纂原则,被称为“方志始祖”的《越绝书》《吴越春秋》,就是对越吴两地历史的记载。方志在一地文化传统的建构、传承和特征形成中,以形塑和维系两个维度的功能形成独特路径,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所谓形塑,包括形成与塑造两个方面,主要就文化传统的实时性建构而言。前者是指一地所存之客观史料,以客观积淀为主要方式;后者指在人为的整合过程中所呈现的编纂思想与文本结果,以主观选择为主要方式。所谓维系,包括保育和传续两个方面,主要就文化传统的历时性过程而言。前者强调基因、层次、结构、特征等文化传统内部要素的构成、积淀、提炼、融汇的形态稳固;后者强调文化传统在历史时空中绵延传续、革故鼎新的动态延续。(摘编自陈野《建构文化传统:中国方志的深层功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以中国”的答案可以通过地方志中凝结着智慧的文字去思考和探寻。B.“一扇窗”在文中指的是地方志为人们读懂中国故事提供的渠道。C.“越境不书”指方志以一定区域为记述范围,遵循区域性编纂原则。D.“方志始祖”是就《越绝书》《吴越春秋》开创性地记载吴越两地历史而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论述以《越绝书》为代表的地方志对当前中国发展的意义,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有所不同。B.地方志对我国文化传统的建构、传承和特征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对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C.《越绝书》里的绝世智谋和家国情怀至今让我们热血沸腾,这体现了文化传统实时性建构的特点。D.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伏生回眸、孙武掷盔等名场面能震撼人心,主要原因是它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3.下列选项,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越绝书》里的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和中国智慧,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原因,并为当代的发展提供资政辅治的参考。B.作为中华典籍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志书,包含忍辱负重、奋发图强、以德服人等智慧,勾勒出一幅厚重悠远的中华文化全景图。C.《越绝书》里记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形态,蕴含着精神和智慧,保存着历史记忆与基因密码,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双重价值。D.要从方志中探寻“何以中国”的答案,应学会从方志里读懂中国故事、从方志里传承中国精神、从方志里汲取中国智慧。4.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里,“望帝啼鹃”的故事至今仍感染着我们。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5.如何更好地发挥《越绝书》等地方志“基础性的作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一个人的河流徐迅面对一条河流,人肯定有许多想法。比如孔子站在黄河,庄子面对着濠水。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都让河水在面前悄悄流逝,连一朵浪花也不会溅起。我也毫不例外。我自小从皖河的这岸走向那岸,又从那岸走向这岸,河水流逝了我的童年、少年,还在毫不犹豫地流逝我的中年和老年。我发觉我也无法改变皖河的什么。有时候,我站在桥上望着河里的倒影,我发觉,我和皖河的乡亲们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我们喝的都是皖河水,是河水无私地滋养了我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皖河人说这话,是因为皖河住进了一个外乡人。皖河两岸的乡里乡亲,见面一律嘻嘻哈哈,直呼其名,比如瞎爷、望全、孝女、牛王······几乎没有人被称为先生的。可乡亲们唯独对这个人例外,他们称他为先生,这是因为乌先生不是土生土长的皖河人。像皖河身后那沉睡了几千年,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面纱的天柱山一样;在皖河,乌先生身上也有一层神秘和传奇的色彩。乡亲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个有着淡雾的早晨,乌先生长得很矮,身子瘦硬,反剪着双手(这就不像皖河人)站在沙滩上,细眯双眼打量着什么。乡亲们开始以为他只是一个过路的人,没当一回事。但很快,他们就发觉乌先生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于是各式各样的猜测和议论就如浓雾一般布满了皖河。有人振振有词地说:“乌先生是北京城里来的学生,他走遍了天下的名山大川,最后爱上皖河秀丽的山水,所以住了下来。过一阵子还会把他的家眷接来。”.·····背后,乡亲们这样嘀嘀咕咕的,但没有人直接去问他。乌先生为皖河改变了什么,乡亲们开始并不知道。一年,两年······乡亲们开始渐渐承认了一个事实:乌先生竟然一直住在皖河,直到住到老、住到死。乌先生把一生都交给皖河,交给天柱山,造福了皖河两岸······他在皖河做的都是些善事: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不算,还到处化缘给皖河修桥,给天柱山铺石阶、修路,为牺牲在皖河的抗日将士们修建陵园;创办学校,写山志·······随着天柱山风景区的开发和皖河的声名远播,乡亲们恍然大悟。但有些一时也还无法明白:比如说,他可以到省里当大官,但他去了一个月,除自己批准自己建一座学校就辞职了;他被诬陷关入监牢,却看鸡、养猫、写写画画;被罚砸石子,他却成天哼着黄梅小调,快活得像神仙······乡亲们目睹着乌先生全部的苦难和欢乐,同时也将问号投向了皖河-当然,这些并没有妨碍他们尊重他、喜欢他。有些事可以回避,但有些人却无法回避。皖河的乡亲们嘴里时而就会蹦出这样一些朴素的话来。的确,人与人就像隔河相望的两棵树,无法走到一起,但有些事却像雾一样穿河而过缠绕着你,直到一棵树老了、蔫了,而另一棵树还很年轻,还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那么,那棵年轻的树也要面对河流-我就曾试图蹚过这条河。在一个阳光如水的秋日之后,我多次见到乌先生。在交谈中,我渐渐印证了皖河人传说的一些事实:乌先生叫鸟以风,山东聊城人,曾就读于北京国立大学哲学系。后来任过一些地方的图书馆员和中学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他遇上当时称为国学大师的马一浮先生,即被马先生的学识所吸引,于是跟随马先生跑到四川复性书院担任了典学和督讲。一年秋天,他因拜望远在西湖休假的马一浮,凑巧路过了皖河。莫名其妙地他就被皖河身后那座雄伟的大山迷住了-四年之后,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皖河。他说,这是命中注定。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一条河,一条布满往事的河流-尽管它的语言人们不懂。“立极方知天地大,凌空不见古今愁”,这是乌先生第一次登临天柱山时的感受。他说,有人建议他将这“大”字改成“小”字,但想想他还是改了回来。他觉得天地还是很大很大。他像是一尾鱼游到皖河,他就得把整个身心都投向皖河,交付给天柱山······我们几次交谈都一直充满着平静与快乐,我静静地凝望着他,那天柱山般的寂寞、皖河般沉静的心态,如一泓淡淡的秋水,温暖而长久地流进了我的心里······当然,皖河是出过一些著名人物的,只是那些人物都与历史有关,历史学会记住了他们。但还有一些人与历史无关,却与皖河有关。乌以风就是其中的一位-不信,你把一生交给一条河流试试?(有删改)文本二:乌以风先生(节选)乌以风于1901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22年至1928年就读于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浙江省国书馆编纂和杭州省立高中教师。他立志教育和大成学业,在某种程度上与伟大教育家马一浮先生的交往和教诲是分不开的,他把马先生奉为恩师和做人楷模。乌以风为教育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1943年,安庆行政督察区专员请乌以风担负创建学校的重任,他不负众望,历经千辛万苦。1943年9月,景忠中学终于按时开学。可是不久,省教育厅以景忠中学未获批准而擅自开学为由,不予立案,不承认学生学籍,并勒令停办。乌以风对此极为愤慨,亲自到省会周旋。恰好这时汪少伦接任教育厅长,仰慕乌以风才学,挽留其担任教育厅主任秘书。乌以风到任后,即代行批准了景忠中学。随即又辞官归校,任景忠中学校长。(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皖河两岸的乡亲唯独称乌以风为“乌先生”,而不直呼其名,是出于对这个外乡人的尊重。B.文本一叙述了乡亲们由“开始并不知道”到“恍然大悟”的过程,表明他们逐渐理解了鸟先生甘于奉献
2023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题(二)语文试卷
你可能还喜欢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相关推荐
-
2023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考试(二)数学试题
2023-11-23 10:34
15页 -
2023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四)语文试题
2023-11-23 10:34
13页 -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五调考试地理试题
2023-11-23 10:34
8页 -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题
2023-11-23 10:34
8页 -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五调考试数学试题
2023-11-23 10:34
14页 -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五调考试英语试题
2023-11-23 10:34
10页 -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五调考试语文试题
2023-11-23 10:34
11页 -
2023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五调考试政治试题
2023-11-23 10:34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