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2023届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
格式:docx页数:11页大小:525.1 K上传日期:2023-11-23 11:10浏览次数:236 侵权/举报

崇明岛2023年高考适应性考试(三)18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23小题,毎小题2分,共46分)图1为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某日某半球的等昼长线示意困(单位:小时)。此刻,全球处于同一天,甲、丙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乙、丁两地的纬度分别为12。、71%据此完成1〜3题。4.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该日乙、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可能为A.45° B.59°长江河口是海陆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图2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据此完成4〜6题。口水域沙洲。米线 1880年 1945年 2004年图2上海市此时北京时间为A.8:00B.12:00C.20:00D.24:00甲地位于丁地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1. 形成此次降水的水汽最可能来自A.西北气流 B.东北气流图示时刻下列地点中降水强度较大的是A.甲地 B.乙地地形对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是A.夜间山风增强,降水时间变长C.岀现焚风效应,降水时间变短海水的水龄是指海水在一处停滞的时间,西南气流 D.东南气流C.丙地 D.丁地抬升暖湿气流,降水强度加剧减弱空气对流,降水强度减轻与海域水体的流动性密切相关,深层海水的水影响长江口沙洲演变南北方向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河流含沙量 B.潮汐强度 C.地转偏向力 D.季风风向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近百年来北航道的航行条件好于南航道 B.海水的侵蚀作用小于河流堆积作用C.河口不断拓宽且河道不断淤浅 D.海平面上升速率大于泥沙沉积速率某年8月5日夜间至6日凌晨,受太平洋北上热带气旋影响,位于太行山东側的河北中南部地区出现较强降水。图3示意8月5日23时沿39°N的太气在垂直方向的流动情况与纬向地形剖面。据此完成7〜9题。50004500400035003000笆25002000150010005000113.7° 114.3, 114.9° 115.5' 116.1* 齢一般大于表层。巴斯海峡海水流动季节变化明显,且海峡东南部(图中方框范围)海水水龄较大。图4是巴斯海峡洋流季节分布图。据此完成10~12题。塔斯马尼亚岛146°148°141°图4—-甲洋流 *乙洋流••••一►洋流(常年) 影响甲、乙洋流流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盐度 C.密度 D,风向当巴斯海峡出现甲洋流时,最有可能是A・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东澳大利亚暖流未能减小方框中的海水水龄的主要原因是A-势力较小 B.岛屿阻挡 C.西风较弱 D.距离较远常住人口指在某行政区经常居住的人,通常以是否持续居住半年以上为标准。户籍人口指户藉登记在某行政区的人口。南通市常住人口长期低于户籍人口,2021年常住人口超过户藉人口。图5为南通市按户籍人口统计的1970-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3〜15题。13.1970〜2019年,南通市户籍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是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波动减少D.波动增加14-近几年来,南通市常住人口逐渐增加并超过户籍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出生率提高城市化率上升,老龄化加快推测南通市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地是加快乡村振兴,务工人员回流工业企业增多,就业机会增加A.安徽 B,浙江C.云南D.上海 按照要素流动空间形态特征可将省际要素流动的空间模式分为以下四种(图6),其中“核”指的是省级行政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要素流动。据此完成16—17题。IV核心-边缘型 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与河北之间的要素流动空间形态特征,更接近于A.极核交互型 B.邻域渗透型C.溢出型D.核心-边缘型为了加速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要素流动,需要A.推动各要素向北京天津地区集中 B-限制劳动力要素向乡村地区流动发展次级中心城市促进要素流动 D.分散技术要素至周边中小型城镇 虚拟电厂平台可直接调度分散分布的发电装置、储能系统、电动车充电站等的电能,使电力资源再分配,实现削峰填谷。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图7示意该城市“冬、1季风电与光伏发电量日变化预测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15 匸一 I ① ② ③ ④10-121179 13时间/时5功枣兆瓦O' 18.虚拟电厂获取发电装置位置信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B.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遥感技术19.图中的曲线②代表A.冬季光伏B.夏季光伏C.冬季风电D.夏季风电20,该城市建立虚拟电厂平台带来的影响有A.提高发电量B.增加发电成本C.减少碳排放D.推动产业升级包兰铁路沙坡头段是穿越流动沙丘最长、受到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路段。图8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风沙防护体系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21〜23题。 I:前沿阻沙带;2:固沙带;3:弁灌木林带:4:砾石S緩冲输沙带沙17: 沙坡头主导风向为A.偏西风 B.偏北风营建乔灌木林带的最大限制条件是A.降水少 B.肥力低防沙、固沙体系的功能是A.增加大气降水C.改良土壤结构C,偏东风 D.偏南风风力大 D.热量少B.减小地表起伏减弱地面风速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5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是澜沧江南段支流,流域内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抜539米,流域面积270平方千米。该流域是按小流域生物圏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天然林地面积占67.74%,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流域内旱雨季明显,10月下旬到次年5月下旬为旱季,旱季降雨较少,但多浓雾,其蕴含的水汽不亚于一场小雨,由此弥补了旱季水分的不足。材料二图9为纳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昆明西双錄北回归线界边岭区峰流水护山河分保 (1) 指出自然带I、H的名称并判断自然带1、II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6分)(2) 简析纳板河流域旱季浓雾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3) 说明纳板河流域森林凋落物对林下土壤的作用。(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深圳蛇口产业园区成立于1979年,率先承接香港产业转移,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随着竞争优势减弱,园区企业纷纷外迁,厂房空置率不断上升。2009年,深圳提出了“再造新蛇口'‘的战略,通过改造旧厂房,完善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重点发展金融、冋络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图10示意深圳前海一蛇口自贸区位置。U3。 114。 图I。 市界一-特别行改区界 区拜勿前海-•蛇口自贸区 a 材料二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加快了区域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和协同发展,为深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图11示意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j资本集聚怜—人才流动二,自由贸易区建设市场机制业聚应丿 产築效一信息共享自由贸易区建设 图11(1) 指岀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从集聚到外迁过程中主要区位因素的变化。(6分)(2) 简述深圳“再造新蛇口”战略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原因。(6分)(3) 从产业发展角度简析前海一蛇口自贸区建立带来的影响。(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粮食生产的空间转移系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粮食生产变化,根据该指标的大小可将我国省际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为粮食生产转出区、粮食生产稳定区和粮食生产转入区三种类型。粮食生产转出区说明报食生产呈现相对退化趋势,粮食安全水平有所下降;粮食生产穏定区是指粮食生产维持在平稳的水平,粮食安全水平维持穏定;粮食生产转入区表明粮食生产具有稳步增长趋势,粮食安全水平有所提高。图12和图13分别为2001年和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划分的空间分布图。材料二近年来,江苏省积极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图12 图13(1) 从气候角度评价影响山东省粮食作物生长的条件。(6分)(2) 指出青海省粮食生产区域类型的变化,并推测发生该变化的可能原因。(6分)(3) 简述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对保障粮食安全的意义。(6分)地理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5CBAAC6-10BDCBD11-15ABADA16-23DCCBCBAD二、综合题(18分)(1)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垂直分异规律(6分)(2)植被覆盖率高,蒸腾作用强;河流多,水汽充足;群山环绕,风速较小;旱季多晴天,夜间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成雾。(6分)(3)凋落物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阻滞地表径流,减轻雨水对表土的侵蚀;减少阳光直射,降低土壤温度日较差;凋落物分解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补充土壤巴力。(任答3点得6分)(18分)(1)劳动力和地价成本上升;区域市场竞争激烈;香港产业转移红利减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冲击。(6分)(2)附加值高;就业机会多;污染少;符合城市发展定位。(6分)(3)吸引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信息共享,促进产业分工协作;提高产业产值,促进经济发展。(任答3点得6分)(18分)(1)有利: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不利:旱涝灾害多发;冬季易受寒潮影响。(6分)(2)从粮食生产转入区转为粮食生产转出区 生态退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6分)(3)增加耕地面积,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单产;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业科技的应用,提高粮食产量。(任答3点得6分)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